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基于多极化SAR图像的鄱阳湖湿地地表淹没状况动态变化分析
-
作者:廖静娟 沈国状
年份期号:
2008-第4期
刊名:遥感技术与应用
关键词:多极化SAR图像 变化检测 变化向量分析 地表淹没状况
- 描述: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对于地表淹没状况的探测有一定的优势。以鄱阳湖湿地为例,基于多极化Envisat ASAR数据,将变化向量分析方法引入地表淹没状况的变化检测中,分析鄱阳湖湿地地表淹没状况的动态变化,然后利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将变化区域提取出来,并探讨变化向量方法应用于SAR图像变化监测的潜力。
- 基于多时相ENVISAT ASAR的鄱阳湖水面覆盖信息提取及其应用研究
-
作者:杨菁媛 方朝阳 陈晓玲
年份期号:
2011-第11期
刊名:安徽农业科学
关键词:水面覆盖 鄱阳湖 ENVISAT ASAR
- 描述:使用ENVISAT ASAR数据,考虑到合成孔径雷达侧视扫描的特点和鄱阳湖不同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和水文条件等方面常有较大区别,采用分块阈值法对鄱阳湖地区2009年水面覆盖变化情况进行了提取和分析,并采用高分辨率HJ-1A卫星数据对ASAR影像水体信息提取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证明了分块阈值法的有效性。最后计算了鄱阳湖区域水位高于17 m(吴淞高程)且连续淹没时间不超过70 d的湿地面积,为政府规划植树区域、实施补偿政策以及减轻洪灾损失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 基于基尼系数的森林资源分布评价——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
作者:黄和平 朱建新
年份期号:
2012-第5期
刊名:南方林业科学
关键词:森林资源:基尼系数 林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森林覆盖率
- 描述:森林资源的分布评价是当前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依据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基本内涵,构建森林资源分布评价模型,提出森林资源分布系数。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基于不同匹配指标,对区域内森林资源分布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该模型从不同角度定量评价区域森林分布状况,取得较好效果,4项评价指标均表现为相对均匀以上的水平,但资源分布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2)基于不同的匹配指标得出的森林资源分布系数不尽相同,从林业用地面积的角度得出的森林资源分布系数均要小于从国土面积的角度得出的森林资源分布系数,森林蓄积的分布系数均要大于森林面积的分布系数。文章最后对模型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与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 基于城市生态空间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为例
-
作者:陈晓刚 周欣 林想
年份期号:
2011-第31期
刊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关键词:城市生态空间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城市生态环境 环境优化
- 描述:从城市生态空间概念出发,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为例,阐述了城市生态空间对生态环境构建的影响,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的途径,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提供了思路。
- 基于地表覆盖物光谱特征的土地覆被分类系统--以鄱阳湖流域为例
-
作者:汪权方 李家永 陈百明
年份期号:
2006-第4期
刊名:地理学报
关键词:季节变化 光谱响应 土地覆被 鄱阳湖流域 内涵 分类
- 描述:土地覆被主要表现为陆地表面的形态特性和动态变化特征,土地利用是其动态变化的外在驱动力,植被是土地覆被的"主要"而非唯一的组成部分,土地覆被也包含着它的功能特性.地表覆被物的光谱特征及其季节性变化规律是土地覆被的本质特征,也是土地覆被分类的基本依据之一;利用遥感资料所表达的地表覆被物特征值(如以NDVI为指标的绿度值、始绿期、终绿期、波形、峰值、谷值等)可以方便地对土地覆被分类标准进行量化处理;对于一些复杂的复合单元,应着重于它的组合(包括组成成分和结构)特性及其对地面过程的影响来赋予更确切的内涵.据此,构建了包含7个一级类别和20个二级类别的开放式(open-end)的鄱阳湖流域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并且应用SPOT4-VEGETATION的时序NDVI数据,对各类别的面积比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流域的现状覆被主要由常绿覆被和作物-树-草混合覆被以及人工栽培植被(作物)等构成.
- 基于地统计学和GIS的鄱阳湖流域降雨空间差异分析
-
作者:原立峰 杨桂山 李恒鹏 张增信
年份期号:
2013-第4期
刊名:水土保持研究
关键词:GIS 鄱阳湖 降雨 地统计学
- 描述:降雨空间分布对于区域水文模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旱涝灾害评估以及水土保持等均具有基础性意义。利用鄱阳湖流域16个气象站点1960—2008年共49a的逐月降雨资料,运用地统计学理论、结合GIS技术研究了鄱阳湖流域降雨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流域多年平均降雨的空间分布整体呈现为由西南向东北,以及由西北向东北梯次递增的趋势;(2)代际降雨高值中心一般发生在庐山和玉山一带,低值中心发生在赣南赣州、遂川一带;(3)鄱阳湖流域16个气象站点各季节多年平均降雨属弱或中等变异,在该流域适合选用高斯模型进行季节性降雨空间插值。
- 基于因子分析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
作者:李泽熙 武友德 李松志
年份期号:
2011-第7期
刊名:宜春学院学报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因子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描述: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型产业,作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乳化器",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后危机"时代经济转型的新增长点。通过对比分析鄱阳湖内部各地区和其与周边相邻经济区创意产业竞争力,可以对鄱阳湖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正确、合理的定位,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该区域创意产业发展,真正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区。
- 基于可拓学方法的自然保护区旅游项目策划思考:以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为例
-
作者:邹晓瑛
年份期号:
2008-第9期
刊名:科技广场
关键词:策划 鄱阳湖 可拓学方法 旅游项目 自然保护区
- 描述:可拓学是从处理矛盾入手,用形式化的方法研究事物拓展之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本文运用可拓学的可拓分析发散树方法和可拓优度评价方法,依托鄱阳湖旅游资源,根据发散树一值多物、一物多征、一征多值原理对资源进行发散性的思考,以生态保护与开发合格度和优度作为发散方案的评价标准,对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旅游项目进行策划思考。
- 基于变带宽核密度估计的鄱阳湖生态水位研究
-
作者:刘剑宇 张强 顾西辉 肖名忠 慈晖
年份期号:
2015-第3期
刊名: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关键词:鄱阳湖 生态水位 变带宽 水文变异 核密度估计
- 描述:鄱阳湖流域水文过程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产生显著变异,湖泊生态系统适应了变异前出现频率较高的水文条件。采用多种变异诊断法对湖泊水位进行综合变异检测,采用变带宽核密度估计法对变异前日水位序列进行拟合,取概率密度最大处水位作为生态水位。研究结果表明:1鄱阳湖水位于1979年发生弱变异,变异后湖泊平均水位上升0.5 m;2变带宽核密度估计是用于研究鄱阳湖变异前水位序列概率密度最大处水位的最佳统计方法。3变异后,5-6月份生态水位满足率显著减小,平均生态水位满足率不足50%。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鄱阳湖生态保育、水生态与水环境保护及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基于县域尺度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乡村性评价
-
作者:杨绮清
年份期号:
2014-第4期
刊名:现代经济信息
关键词:评价 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
- 描述: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6个县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实证对象,选取乡村性评价指标构建乡村性指数模型,将乡村性分成弱、较弱、中等、较强、强五个等级。同时,根据三次产业相对比重将县域划分成第一产业主导型、工矿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和均衡型4种乡村发展类型。结果表明:同类及不同类乡村发展类型的县域之间的乡村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第一产业主导型的县域乡村性较强;工业主导型中乡村性较弱占到66.67%;商旅服务业中乡村性较强地域分别占到66.67%;均衡发展类型中乡村性弱的地域占18.75%,乡村性中等的地域占到31.25%,乡村性较弱的地域为50%。最后,提出推进县域乡村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