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水体氮磷污染特征及控制对策
作者: 夏黎莉 周文斌  来源:江西化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富营养化  鄱阳湖  氮磷营养盐 
描述:根据2003、2004年鄱阳湖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鄱阳湖氮磷营养盐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预防水体富营养化的对策。
全文:根据2003、2004年鄱阳湖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鄱阳湖氮磷营养盐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预防水体富营养化的对策。
鄱阳湖三江口柱状沉积物氮的垂直分布特征
作者: 王毛兰 艾永平 周文斌  来源: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三江口  柱状沉积物  分布特征   
描述:用重力型柱状采样器分别在赣江南支入湖口、抚河入湖口、信江西支入湖口和3条河流汇合后的湖区进行柱状沉积物采集.每个采样点沉积物柱芯20~30 cm,在现场根据沉积物沉积特点按1~5 cm间隔分截,分截
全文:用重力型柱状采样器分别在赣江南支入湖口、抚河入湖口、信江西支入湖口和3条河流汇合后的湖区进行柱状沉积物采集.每个采样点沉积物柱芯20~30 cm,在现场根据沉积物沉积特点按1~5 cm间隔分截,分截
鄱阳湖三江口柱状沉积物氮的垂直分布特征
作者: 王毛兰 艾永平 周文斌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三江口  柱状沉积物  分布特征   
描述:研究了鄱阳湖三江口柱状沉积物中各形态氮的垂直剖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柱状沉积物中TN随深度变化范围为480.0~1900.0μg/g,其含量随深度变化表现为3种分布类型:随深度逐渐减小型、随深度逐渐增加型和两端含量低中间高型。NH_4~+-N含量变化范围为8.7~37.1μg/g,NH_4~+-N在沉积物中的含量随深度增加呈总体增加趋势;NO_3~--N含量较低,其变化范围为0~15μg/g,随深度变化其含量变化不明显。其中,NH_4~+-N与TOM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NH_4~+-N与NO_3~--N以及TN与TOM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全文:研究了鄱阳湖三江口柱状沉积物中各形态氮的垂直剖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柱状沉积物中TN随深度变化范围为480.0~1900.0μg/g,其含量随深度变化表现为3种分布类型:随深度逐渐减小型、随深度逐渐增加型和两端含量低中间高型。NH_4~+-N含量变化范围为8.7~37.1μg/g,NH_4~+-N在沉积物中的含量随深度增加呈总体增加趋势;NO_3~--N含量较低,其变化范围为0~15μg/g,随深度变化其含量变化不明显。其中,NH_4~+-N与TOM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NH_4~+-N与NO_3~--N以及TN与TOM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鄱阳湖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研究及环境意义
作者: 曾凡萍 肖化云 周文斌  来源:江西化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沉积物  鄱阳湖  重金属 
描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鄱阳湖受到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位于饶河乐安河中下游的我国目前最大的铜矿--江西德兴铜矿以及位于信江中游的永平铜矿开采中产生的含重金属酸性废水是导致鄱阳湖部分区域重金属污染的主要点源.许多研究表明,湖泊表面沉积物是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湖泊后迁移的重要归宿,它记录了人类工业文明中各种污染物质的来源、分布、迁移和转化的历史,是追溯重金属污染的程度重要工具.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聚集主要与周边地区人类的活动有关,其垂向变化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是评价环境现状及演变趋势,探测湖泊污染历史的最佳工具.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是水环境污染的指示者,能明显地反映出水体区域所受到的污染程度.
全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鄱阳湖受到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位于饶河乐安河中下游的我国目前最大的铜矿--江西德兴铜矿以及位于信江中游的永平铜矿开采中产生的含重金属酸性废水是导致鄱阳湖部分区域重金属污染的主要点源.许多研究表明,湖泊表面沉积物是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湖泊后迁移的重要归宿,它记录了人类工业文明中各种污染物质的来源、分布、迁移和转化的历史,是追溯重金属污染的程度重要工具.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聚集主要与周边地区人类的活动有关,其垂向变化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是评价环境现状及演变趋势,探测湖泊污染历史的最佳工具.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是水环境污染的指示者,能明显地反映出水体区域所受到的污染程度.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拟简
作者: 方玉杰 万金保 孙善磊 罗定贵 陈春丽  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SWAT  土壤侵蚀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时空分布  校准与验证 
描述:在Arc Gis 10.0平台下,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流域土壤侵蚀SWAT模型。利用潭口和渡峰坑水文站的逐日径流、泥沙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准及验证,并分析了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布特征。模型适用性评价结果(月径流:0.886 2≤R2≤0.967 6,0.81≤NSE≤0.87;月泥沙:0.837 4≤R2≤0.911,0.68≤NSE≤0.76)显示了良好的精度,表明建立的Arc SWAT2009模型适宜研究区的土壤侵蚀模拟。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特征显示,1983-2012年汛期(4-8月)土壤侵蚀为全年的83.2%,说明强降雨是形成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其中,87.3%的研究区面积处于微度或轻度侵蚀级别;且农业发达和城镇密集的地区土壤侵蚀强度较高,其侵蚀模数居前两位,表明人为活动可能是土壤侵蚀的重要因子之一。
全文:在Arc Gis 10.0平台下,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流域土壤侵蚀SWAT模型。利用潭口和渡峰坑水文站的逐日径流、泥沙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准及验证,并分析了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布特征。模型适用性评价结果(月径流:0.886 2≤R2≤0.967 6,0.81≤NSE≤0.87;月泥沙:0.837 4≤R2≤0.911,0.68≤NSE≤0.76)显示了良好的精度,表明建立的Arc SWAT2009模型适宜研究区的土壤侵蚀模拟。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特征显示,1983-2012年汛期(4-8月)土壤侵蚀为全年的83.2%,说明强降雨是形成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其中,87.3%的研究区面积处于微度或轻度侵蚀级别;且农业发达和城镇密集的地区土壤侵蚀强度较高,其侵蚀模数居前两位,表明人为活动可能是土壤侵蚀的重要因子之一。
鄱阳湖流域养猪废水治理概况与进展
作者: 万莉 章洪涛 弓晓峰 万金保 戴勇 车建刚  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猪场废水治理  A/O一体化  MFC  组合工艺 
描述:概述了鄱阳湖流域现有养猪场废水水质特点和治理模式(还田、自然处理、工业化处理),讨论了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介绍了适用于规模化养猪场废水治理的组合工艺:IOC-SBBR-CW和BCO-SBBR-BAF-CW工艺,及可用于中小型养猪场的A/O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和同时能降解有机物又能回收电能的MFC;最后提出了拟重点解决的问题:推行养猪清洁生产、解决重金属和抗生素污染和开发微生物的低温高效技术。
全文:概述了鄱阳湖流域现有养猪场废水水质特点和治理模式(还田、自然处理、工业化处理),讨论了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介绍了适用于规模化养猪场废水治理的组合工艺:IOC-SBBR-CW和BCO-SBBR-BAF-CW工艺,及可用于中小型养猪场的A/O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和同时能降解有机物又能回收电能的MFC;最后提出了拟重点解决的问题:推行养猪清洁生产、解决重金属和抗生素污染和开发微生物的低温高效技术。
鄱阳湖氮、磷营养盐的滞留效应研究
作者: 胡春华 楼倩 丁文军 周文斌  来源:环境污染与防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营养盐  鄱阳湖  滞留效应 
描述:通过对鄱阳湖2010、2011年氮、磷输入与输出量的监测,分析鄱阳湖对氮、磷的滞留效应,探讨了影响氮、磷滞留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10、2011年鄱阳湖输入、输出的TP,总溶解性无机氮(DIN)浓度存在显著差异,输入浓度均明显高于输出浓度,表明鄱阳湖对氮、磷具有显著的滞留作用;TP浓度滞留效率普遍高于DIN浓度滞留效率,丰水期和枯水期TP、DIN浓度的年平均滞留效率分别为92.5%、87.5%和81.7%、80.4%,枯水期两者的差异较小;氮的实际滞留效率要高于磷的实际滞留效率,DIN的年平均实际滞留效率是TP的1.5倍,从季节分布上来看,丰水期氮、磷的实际滞留效率均高于枯水期,且TP、DIN的实际滞留效率随季节变化呈现出较一致的周期波动性;TP、DIN滞留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径流输入、非点源污染输入以及经湖口的输出,降雨、降尘、底泥释放、生物滞留对其影响相对较小;鄱阳湖氮、磷收支估算结果表明,氮的实际滞留效率稍高于磷的实际滞留效率,这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氮输入量大于磷输入量,以及氮、磷的滞留机制存在差异。
全文:通过对鄱阳湖2010、2011年氮、磷输入与输出量的监测,分析鄱阳湖对氮、磷的滞留效应,探讨了影响氮、磷滞留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10、2011年鄱阳湖输入、输出的TP,总溶解性无机氮(DIN)浓度存在显著差异,输入浓度均明显高于输出浓度,表明鄱阳湖对氮、磷具有显著的滞留作用;TP浓度滞留效率普遍高于DIN浓度滞留效率,丰水期和枯水期TP、DIN浓度的年平均滞留效率分别为92.5%、87.5%和81.7%、80.4%,枯水期两者的差异较小;氮的实际滞留效率要高于磷的实际滞留效率,DIN的年平均实际滞留效率是TP的1.5倍,从季节分布上来看,丰水期氮、磷的实际滞留效率均高于枯水期,且TP、DIN的实际滞留效率随季节变化呈现出较一致的周期波动性;TP、DIN滞留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径流输入、非点源污染输入以及经湖口的输出,降雨、降尘、底泥释放、生物滞留对其影响相对较小;鄱阳湖氮、磷收支估算结果表明,氮的实际滞留效率稍高于磷的实际滞留效率,这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氮输入量大于磷输入量,以及氮、磷的滞留机制存在差异。
鄱阳湖流域基本特征、面临挑战和关键科学问题
作者: 金斌松 聂明 李琴 陈家宽 周文斌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流域管理  流域生态  长江  鄱阳湖流域 
描述:鄱阳湖流域总面积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93.9%,鄱阳湖流域的生态健康维系着流域内,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是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全面认识鄱阳湖流域基本特征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探讨了鄱阳湖流域面临的五大科学问题:"山-江-湖"的相互关系与流域的生态健康;全球变化背景下流域生态系统的响应;流域生物多样性地理格局与社会经济合理分区;长江流域环境演变对鄱阳湖流域的影响;流域科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全流域的综合管理提供科学的建议和对策。
全文:鄱阳湖流域总面积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93.9%,鄱阳湖流域的生态健康维系着流域内,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是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全面认识鄱阳湖流域基本特征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探讨了鄱阳湖流域面临的五大科学问题:"山-江-湖"的相互关系与流域的生态健康;全球变化背景下流域生态系统的响应;流域生物多样性地理格局与社会经济合理分区;长江流域环境演变对鄱阳湖流域的影响;流域科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全流域的综合管理提供科学的建议和对策。
鄱阳湖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分布特征
作者: 胡春华 张培 曾思苗 周文斌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不同形态氮  时空分布 
描述:水体总氮含量年平均值是1. 50 mg/L,硝酸盐氮含量平均值为0. 84 mg/L,氨氮含量年平均值是0. 37 mg/L,丰水期不同形态氮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枯水期;在空间分布上,枯水期硝酸盐氮、氨氮主航道
全文:水体总氮含量年平均值是1. 50 mg/L,硝酸盐氮含量平均值为0. 84 mg/L,氨氮含量年平均值是0. 37 mg/L,丰水期不同形态氮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枯水期;在空间分布上,枯水期硝酸盐氮、氨氮主航道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湖区氮磷营养盐影响的模拟研究
作者: 胡春华 施伟 胡龙飞 周文斌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营养盐  水利工程  鄱阳湖  EFDC模型 
描述:运用EFDC模型构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与主湖区的二维模型,使用Delft3D软件划分研究区域网格,并以2010年实测TIN、TP数据为初始条件,模拟水利枢纽运行前后湖区氮磷营养盐的变化特征,验证结果显示TIN和TP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证明了模型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水利枢纽运行后,枯水期湖区TIN、TP浓度分别增长20.42%和20.55%,达到2.86和0.44mg/L,饶河是湖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平水期湖区TIN、TP浓度分别增长13.39%和12.90%,达到2.08和0.18mg/L,赣江主支与修河的汇流是湖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枢纽对氮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磷素的控制上;在以松门山为界的南、北湖区,TIN表现出北湖区>南湖区,TP为南湖区>北湖区的变化特征;湖区N/P比值为9.27,比实测值低2.91%,磷素污染较重。
全文:运用EFDC模型构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与主湖区的二维模型,使用Delft3D软件划分研究区域网格,并以2010年实测TIN、TP数据为初始条件,模拟水利枢纽运行前后湖区氮磷营养盐的变化特征,验证结果显示TIN和TP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证明了模型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水利枢纽运行后,枯水期湖区TIN、TP浓度分别增长20.42%和20.55%,达到2.86和0.44mg/L,饶河是湖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平水期湖区TIN、TP浓度分别增长13.39%和12.90%,达到2.08和0.18mg/L,赣江主支与修河的汇流是湖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枢纽对氮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磷素的控制上;在以松门山为界的南、北湖区,TIN表现出北湖区>南湖区,TP为南湖区>北湖区的变化特征;湖区N/P比值为9.27,比实测值低2.91%,磷素污染较重。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