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航空调查越冬水鸟在鄱阳湖的数量与分布
作者: 吴建东 纪伟涛 刘观华 伍旭东 龚磊强 王水清 高云云 邹楠 詹慧英 罗浩 高翔 郭玉江 王小龙 杨燕  来源:南方林业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数量  分布  鄱阳湖  航空调查  越冬水鸟 
描述:进行调查的有效方法。2005年的1~2月及2009年2~3月在鄱阳湖地区开展环鄱阳湖的越冬水禽航空调查,2005航调共统计到水禽30种共计321 044只;2009年航调共发现了水禽44种,409 077只。调查发现白鹤、东方白鹳等5个全球受胁种高比例地分布于鄱阳湖区;调查还发现水鸟集中的地点20余处。
全文:进行调查的有效方法。2005年的1~2月及2009年2~3月在鄱阳湖地区开展环鄱阳湖的越冬水禽航空调查,2005航调共统计到水禽30种共计321 044只;2009年航调共发现了水禽44种,409 077只。调查发现白鹤、东方白鹳等5个全球受胁种高比例地分布于鄱阳湖区;调查还发现水鸟集中的地点20余处。
特大洪水对鄱阳湖水生植物三个优势种的影响
作者: 崔心红 钟扬 李伟 陈家宽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量  优势种  洪水  鄱阳湖  密度 
描述:1998年7月─8月长江爆发了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作者选择通江湖泊鄱阳湖水生植物优势种竹叶眼子菜、苦草和苦草为材料,比较分析了这3个种在特大洪水前后生物量和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生植物的生物量
全文:1998年7月─8月长江爆发了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作者选择通江湖泊鄱阳湖水生植物优势种竹叶眼子菜、苦草和苦草为材料,比较分析了这3个种在特大洪水前后生物量和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生植物的生物量
鄱阳湖水利枢纽 “为”生态还是“伪”生态?亦或开发保护之争?
作者: 陈家宽 赖锡军 蒋勇  来源:中国周刊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编者按: 2016年11月29日,WWF针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环评第一次信息公示发表了回应,这是时隔两年以后,这一组织针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再度发声。WWF在这篇名为《也为“一湖清水”,请选择无坝(闸)替代方案》的文章中说: 鉴于鄱阳湖在全球生态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生态地位,阻隔江湖联系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将对生态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为了“一湖清水”,不能只将建设水利枢纽作为唯一途径,无坝(闸)替代方案仍然应该作为维护鄱阳湖生态系统健康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实践的最优选择。
全文:编者按: 2016年11月29日,WWF针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环评第一次信息公示发表了回应,这是时隔两年以后,这一组织针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再度发声。WWF在这篇名为《也为“一湖清水”,请选择无坝(闸)替代方案》的文章中说: 鉴于鄱阳湖在全球生态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生态地位,阻隔江湖联系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将对生态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为了“一湖清水”,不能只将建设水利枢纽作为唯一途径,无坝(闸)替代方案仍然应该作为维护鄱阳湖生态系统健康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实践的最优选择。
鄱阳湖沿岸带螺类的物种组成及其生境
作者: 严家跃 黄心一 陈家宽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生境类型  淡水螺类  物种多样性 
描述:螺科(2种)和黑螺科(1种)。与前人的研究相比,本次调查的螺类物种数有较大的下降,但田螺科和觿螺科的物种仍是整个螺类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淤泥生境的螺类物种组成与其他生境的差异较大,淤泥生境的螺类物种
全文:螺科(2种)和黑螺科(1种)。与前人的研究相比,本次调查的螺类物种数有较大的下降,但田螺科和觿螺科的物种仍是整个螺类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淤泥生境的螺类物种组成与其他生境的差异较大,淤泥生境的螺类物种
3S技术在鄱阳湖洲滩植被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 彭映辉 简永兴 李仁东 陈家宽  来源:中南林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量  洲滩植被  分布  鄱阳湖  3S技术  面积 
描述:了鄱阳湖洲滩植被图.结果表明:(1)Landsat-7 ETM+ 假彩色合成图显示,鄱阳湖洲滩植被主要分布于该湖的南部和西部,东部只有少量分布,北部几乎无分布;(2) 到2000年4月16日止,鄱阳湖
全文:了鄱阳湖洲滩植被图.结果表明:(1)Landsat-7 ETM+ 假彩色合成图显示,鄱阳湖洲滩植被主要分布于该湖的南部和西部,东部只有少量分布,北部几乎无分布;(2) 到2000年4月16日止,鄱阳湖
鄱阳湖滩地水生植物多样性调查及滩地植被的遥感研究
作者: 简永兴 李仁东 王建波 陈家宽  来源:植物生态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量  水生植物  物种多样  鄱阳湖  滩地植被  性群落多样性  遥感 
描述:植被生物量等级分布图.结果如下:1)鄱阳湖滩地分布有水生植物28科、56属、95种3变种,其中灰化苔草(Carex cineras-cens)、阿及苔草(C.argi)、草(Phalaris
全文:植被生物量等级分布图.结果如下:1)鄱阳湖滩地分布有水生植物28科、56属、95种3变种,其中灰化苔草(Carex cineras-cens)、阿及苔草(C.argi)、草(Phalaris
东方白鹳 选择鄱阳湖越冬
作者: 吴建东 叶学龄 余会功  来源:森林与人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俄罗斯远东  中国东北  统计数量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濒危鸟类  鄱阳湖保护区  繁殖地  东方白鹳  长江中下游地区  越冬水 
描述:全球东方白鹳最主要的越冬地。根据鄱阳湖保护区历年越冬水鸟监测结果,在鄱阳湖保护区内东方白鹳最高统计数量为3446只,出现于2011年118日的调查中。其他年份的最高数量一般在2000只左右。鄱阳湖保护区对东方白鹳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全文:全球东方白鹳最主要的越冬地。根据鄱阳湖保护区历年越冬水鸟监测结果,在鄱阳湖保护区内东方白鹳最高统计数量为3446只,出现于2011年118日的调查中。其他年份的最高数量一般在2000只左右。鄱阳湖保护区对东方白鹳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在鄱阳湖越冬的东方白鹳的一些资料
作者: 吴建东 纪伟涛 易武生  来源:四川动物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越冬  卫星跟踪  鄱阳湖保护区  东方白鹳 
描述:在鄱阳湖越冬的东方白鹳的一些资料
金眶行鸟在鄱阳湖繁殖的习性研究
作者: 吴建东 洪元华  来源:江西林业科技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繁殖生态  自然保护  江西省  金眶  鄱阳湖  鄱阳湖保护区  繁殖习性  金眶  孵化期  繁殖生境 
描述:为金眶行鸟在长江中、下游繁殖的首次报道。目前为止有关文献与报道仅将金眶行鸟(普通亚种)记录为长江中、下游的旅鸟。它的繁殖地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山东、山西、陕西、青海等黄河以北地区。通过作者观察发现,每年4~6月间在大量金眶行鸟在鄱阳湖保护区范围内的梅西湖、朱市湖和大湖池等地繁殖,本文从繁殖生境、配对、营巢、产卵、孵化出雏等方面对金眶行鸟的繁殖生态进行报道。
全文:为金眶行鸟在长江中、下游繁殖的首次报道。目前为止有关文献与报道仅将金眶行鸟(普通亚种)记录为长江中、下游的旅鸟。它的繁殖地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山东、山西、陕西、青海等黄河以北地区。通过作者观察发现,每年4~6月间在大量金眶行鸟在鄱阳湖保护区范围内的梅西湖、朱市湖和大湖池等地繁殖,本文从繁殖生境、配对、营巢、产卵、孵化出雏等方面对金眶行鸟的繁殖生态进行报道。
鄱阳湖水利枢纽 “为”生态还是“伪”生态?亦或开发与保护之争?
作者: 陈家宽 赖锡军 蒋勇 韦宝玉 钱烨  来源:中国周刊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2016年11月29日,WWF针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环评第一次信息公示发表了回应,这是时隔两年以后,这一组织针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再度发声。WWF在这篇名为《也为“一湖清水”,请选择无坝(闸)替代方案》的文章中说:鉴于鄱阳湖在全球生态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生态地位,阻隔江湖联系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将对生态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为了“一湖清水”,不能只将建设水利枢纽作为唯一途径,无坝(闸)替代方案仍然应该作为维护鄱阳湖生态系统健康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实践的最优选择。事实上,“控湖”设想由来已久,并且争议一直存在,为了推动工程上马,工程的方案也进行了多方调整,包括由控洪改为控枯,由“坝”改为“闸”,由全年控制改为分期控制等,并且针对反对者提出来的关于潜在生态风险的质疑,对工程的功能定位、调度方式等进行了不断的优化,并指出工程是为了保水,缓解鄱阳湖枯水所带来的生态和民生问题,甚至定位为“生态工程”。然而,民间和学界的反对声音并没有因此而减弱,来自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一直推动着信息公开和事态发展。反对声音认为,目前导致枯水季节水位过低的原因很多,包括挖砂、气候变化、上游水利工程等等,用工程措施解决问题,无异于头痛医脚,并将造成不可预计的生态风险。修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必要性在哪里?究竟是“为”生态,还是“伪”生态?“博弈”在不同层面展开。也有人指出,这些争议归根结底,还是“大开发”与“大保护”的矛盾。
全文:2016年11月29日,WWF针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环评第一次信息公示发表了回应,这是时隔两年以后,这一组织针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再度发声。WWF在这篇名为《也为“一湖清水”,请选择无坝(闸)替代方案》的文章中说:鉴于鄱阳湖在全球生态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生态地位,阻隔江湖联系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将对生态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为了“一湖清水”,不能只将建设水利枢纽作为唯一途径,无坝(闸)替代方案仍然应该作为维护鄱阳湖生态系统健康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实践的最优选择。事实上,“控湖”设想由来已久,并且争议一直存在,为了推动工程上马,工程的方案也进行了多方调整,包括由控洪改为控枯,由“坝”改为“闸”,由全年控制改为分期控制等,并且针对反对者提出来的关于潜在生态风险的质疑,对工程的功能定位、调度方式等进行了不断的优化,并指出工程是为了保水,缓解鄱阳湖枯水所带来的生态和民生问题,甚至定位为“生态工程”。然而,民间和学界的反对声音并没有因此而减弱,来自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一直推动着信息公开和事态发展。反对声音认为,目前导致枯水季节水位过低的原因很多,包括挖砂、气候变化、上游水利工程等等,用工程措施解决问题,无异于头痛医脚,并将造成不可预计的生态风险。修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必要性在哪里?究竟是“为”生态,还是“伪”生态?“博弈”在不同层面展开。也有人指出,这些争议归根结底,还是“大开发”与“大保护”的矛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