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8)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18)
按年份分组
2017(1)
2016(2)
2015(4)
2014(4)
2013(1)
2012(2)
2011(2)
2010(2)
按来源分组
棉花科学(7)
江西棉花(4)
中国棉花(4)
江西农业学报(2)
现代农业科技(1)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棉区棉花机械采收适宜品种筛选试验
作者: 操宇琳 肖水平 夏绍南 杨军 钟敏 段志诚 刘克东  来源:棉花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棉花  机械收获  适宜品种 
描述:通过征集28个早熟棉花材料进行适宜机械化采收性状考察,从生育期、株型、产量、纤维品质及抗病性等几个性状综合判断,结果表明:中425机收性状优良,较适合鄱阳湖棉区用作棉花机械化采收品种选用。
全文:通过征集28个早熟棉花材料进行适宜机械化采收性状考察,从生育期、株型、产量、纤维品质及抗病性等几个性状综合判断,结果表明:中425机收性状优良,较适合鄱阳湖棉区用作棉花机械化采收品种选用。
适合鄱阳湖棉区机械采收品种的筛选试验
作者: 操宇琳 肖水平 夏绍南 钟敏 段志诚 刘克东  来源:棉花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棉花  机械收获  适宜品种 
描述:通过征集 28个早熟棉花材料进行适宜机械化采收性状考察,从生育期、株型、产量、纤维品质及抗病性等几个性状综合判断,结果表明:中棉所 425 机收性状优良,较适合鄱阳湖棉区用作棉花机械化采收品种选用。
全文:通过征集 28个早熟棉花材料进行适宜机械化采收性状考察,从生育期、株型、产量、纤维品质及抗病性等几个性状综合判断,结果表明:中棉所 425 机收性状优良,较适合鄱阳湖棉区用作棉花机械化采收品种选用。
鄱阳湖棉区土壤肥力长期定位监测研究
作者: 余策金 刘克东 段志诚 王永邦 赵云峰 宋涛 谈梅芳  来源:棉花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定位监测  鄱阳湖棉区  土壤肥力 
描述:采取空白地与施肥地建立两个长期定位监测点,根据调查农户耕作记录和土壤养分检测结果,分析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对鄱阳湖棉区的水稻土和潮土等类型土壤进行肥力变化的研究。通过对两种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结果表明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棉区耕地土壤养分供给逐渐失衡,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推进,可有效地缓解和改善这种不平衡状况。
全文:采取空白地与施肥地建立两个长期定位监测点,根据调查农户耕作记录和土壤养分检测结果,分析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对鄱阳湖棉区的水稻土和潮土等类型土壤进行肥力变化的研究。通过对两种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结果表明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棉区耕地土壤养分供给逐渐失衡,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推进,可有效地缓解和改善这种不平衡状况。
鄱阳湖植棉区“千斤棉”试验田顽固性杂草的特性及防治技术
作者: 操宇琳  来源:中国棉花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特性  防治  棉田顽固性杂草 
描述:鄱阳湖棉区“千斤棉”试验田严重抗除草剂的顽固性杂草共有6种,分别是小飞篷、问荆、水花生、马齿苋、一年蓬、香附子,文章逐一分析了各类顽固性杂草的特征、特性及危害特点,提出了棉花不同生长期防除顽固性杂草的配套技术。
全文:鄱阳湖棉区“千斤棉”试验田严重抗除草剂的顽固性杂草共有6种,分别是小飞篷、问荆、水花生、马齿苋、一年蓬、香附子,文章逐一分析了各类顽固性杂草的特征、特性及危害特点,提出了棉花不同生长期防除顽固性杂草的配套技术。
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主推品种筛选试验
作者: 赵沙鸥 陈宜 杨磊 肖水平 孙亮庆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筛选  鄱阳湖棉区  棉花  品种 
描述: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系)综合性状表现存在一定差异,推荐中CJ-5、GZ-21和荆杂棉88F1在鄱阳湖棉区推广应用;建议GZ-23、JN20-08、GZ-22、中CJ-2及中CJ-4可在鄱阳湖棉区继续示范;建议川杂棉22号、中CJ-1、农大棉9号及中CJ-3在适宜区域种植。
全文: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系)综合性状表现存在一定差异,推荐中CJ-5、GZ-21和荆杂棉88F1在鄱阳湖棉区推广应用;建议GZ-23、JN20-08、GZ-22、中CJ-2及中CJ-4可在鄱阳湖棉区继续示范;建议川杂棉22号、中CJ-1、农大棉9号及中CJ-3在适宜区域种植。
鄱阳湖棉区在“千斤棉”创建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作者: 田绍仁 操宇琳 柯兴盛 杨磊 杨兆光  来源:棉花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不利因素  “千斤棉”创建  应对措施 
描述:通过3年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鄱阳湖棉区"亩产千斤子棉"超高产创建,总结分析了在"千斤棉"创建中主要来源于自然灾害、基础条件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提出了科学选择试验地选点、合理密植、适度化控、应用滴灌管道抗旱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等应对措施来提高产量的稳定性。
全文:通过3年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鄱阳湖棉区"亩产千斤子棉"超高产创建,总结分析了在"千斤棉"创建中主要来源于自然灾害、基础条件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提出了科学选择试验地选点、合理密植、适度化控、应用滴灌管道抗旱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等应对措施来提高产量的稳定性。
环鄱阳湖“千斤棉”湖口展示区技术实施报告
作者: 田绍仁 杨磊 柯兴盛 殷碧祥 陈淼洋 操宇琳 余炼中  来源:江西棉花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产纪录  科学植棉  “千斤棉”技术展示  湖口县 
描述:国家环鄱阳湖"千斤棉"湖口县武山镇五里村展示区经过一年的科学有效实施,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该项目区通过应用选择优良品种、适时早播促早发、合理密植促平衡、紧抓管理防早衰、科学防治控病虫等技术措施,达到"百亩"连片棉田子棉平均单产"507.06公斤/亩"的好成绩,创造了长江、黄河流域棉区集中连片种植子棉单产历史最高纪录。
全文:国家环鄱阳湖"千斤棉"湖口县武山镇五里村展示区经过一年的科学有效实施,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该项目区通过应用选择优良品种、适时早播促早发、合理密植促平衡、紧抓管理防早衰、科学防治控病虫等技术措施,达到"百亩"连片棉田子棉平均单产"507.06公斤/亩"的好成绩,创造了长江、黄河流域棉区集中连片种植子棉单产历史最高纪录。
环鄱阳湖“千斤棉”湖口展示区工作实施报告
作者: 殷碧祥 田绍仁 郭小青 柯兴盛 周雍 陈淼洋 杨磊 操宇琳  来源:江西棉花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产纪录  科学植棉  湖口县  效益  “千斤棉”展示 
描述:2009年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鄱阳湖综合试验站、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实施,江西省湖口县农业局及湖口县武山镇农技站共同承担的环鄱阳湖"百亩"连片"千斤棉"湖口展示区通过一年科学有效地实施,经国家专家组测产取得平均子棉单产高达"507.06公斤/亩"的好成绩,创造了长江、黄河流域棉区集中连片种植子棉单产历史最高纪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全文:2009年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鄱阳湖综合试验站、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实施,江西省湖口县农业局及湖口县武山镇农技站共同承担的环鄱阳湖"百亩"连片"千斤棉"湖口展示区通过一年科学有效地实施,经国家专家组测产取得平均子棉单产高达"507.06公斤/亩"的好成绩,创造了长江、黄河流域棉区集中连片种植子棉单产历史最高纪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鄱阳湖棉区棉花应用全精控调节的示范试验
作者: 徐文忠 张丽娟 夏绍南 杨磊  来源:棉花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全精控  鄱阳湖棉区  棉花  影响  生长发育 
描述:通过在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对其植株喷施生长调节剂“全精控”示范试验,以助壮素和清水为对照,分析其对棉花株型、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全精控”可以有效控制棉株的主茎和中部果枝的伸长,缩短主茎和果节节距;可以减少无效果节数,增加桠桃数,但对产量的增产效果不明显;其上述作用的效果与助壮素相当。
全文:通过在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对其植株喷施生长调节剂“全精控”示范试验,以助壮素和清水为对照,分析其对棉花株型、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全精控”可以有效控制棉株的主茎和中部果枝的伸长,缩短主茎和果节节距;可以减少无效果节数,增加桠桃数,但对产量的增产效果不明显;其上述作用的效果与助壮素相当。
鄱阳湖棉区棉花适于机械化采收的密度研究
作者: 崔爱花 夏绍南 李永旗 张丽娟 高红兵 卢雪峰  来源:棉花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机械化收获  鄱阳湖棉区  棉花  密度 
描述:为筛选出鄱阳湖棉区适于机械化采收的最佳密度,于2014年设119625株/hm2、101220株/hm2、87720株/hm2和77400株/hm24个处理,分别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始果枝着生节位及高度、衣分和纤维品质等性状不同密度间差异不大,单株成铃数随着密度的升高逐渐降低,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分析表明鄱阳湖棉区棉花适于机械化采收较适宜的种植密度在90000株/hm2左右,株行距配置为行距76 cm,株距15 cm左右。
全文:为筛选出鄱阳湖棉区适于机械化采收的最佳密度,于2014年设119625株/hm2、101220株/hm2、87720株/hm2和77400株/hm24个处理,分别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始果枝着生节位及高度、衣分和纤维品质等性状不同密度间差异不大,单株成铃数随着密度的升高逐渐降低,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分析表明鄱阳湖棉区棉花适于机械化采收较适宜的种植密度在90000株/hm2左右,株行距配置为行距76 cm,株距15 cm左右。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