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9)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9)
按年份分组
2016(1)
2015(2)
2011(2)
2006(2)
2005(2)
按来源分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4)
应用生态学报(2)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
福建林学院学报(1)
水土保持研究(1)
相关搜索词
人类活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作者: 林世滔 陈文波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人类活动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区实际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区内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各县市区之间的差异也较大,生物多样性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由湖体向四周逐步降低的格局
全文:区实际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区内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各县市区之间的差异也较大,生物多样性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由湖体向四周逐步降低的格局
人类活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作者: 林世滔 陈文波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人类活动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区实际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区内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各县市区之间的差异也较大,生物多样性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由湖体向四周逐步降低的格局
全文:区实际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区内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各县市区之间的差异也较大,生物多样性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由湖体向四周逐步降低的格局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研究
作者: 余敦 陈文波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土地生态  物元模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安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由2001年较安全状态下降到2005不安全状态。(2)2005-2007年土地生态安全由不安全状态到临界安全状态,状态有所好转。研究也证明了利用物元模型进行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是可行的,这种方法可作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新方法。
全文:安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由2001年较安全状态下降到2005不安全状态。(2)2005-2007年土地生态安全由不安全状态到临界安全状态,状态有所好转。研究也证明了利用物元模型进行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是可行的,这种方法可作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新方法。
基于物元模型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作者: 余敦 陈文波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安全  物元模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基于2001—2007年的相关数据,借助物元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为较安全状态,2002—2004年处于临界安全状态,2005年下降为不安全状态,2006年后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处于临界安全状态.表明利用物元模型进行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是可行的,具有计算简便、意义明确、评价精度高等优点,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了另一种途径.
全文:基于2001—2007年的相关数据,借助物元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为较安全状态,2002—2004年处于临界安全状态,2005年下降为不安全状态,2006年后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处于临界安全状态.表明利用物元模型进行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是可行的,具有计算简便、意义明确、评价精度高等优点,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了另一种途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网络构建与评价
作者: 陈小平 陈文波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重力模型  生态网络  最小费用模型 
描述:大型生态斑块是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干扰越来越强烈,不仅大型生态斑块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而且斑块之间连接出现弱化,“孤岛化”现象严重,严重影响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通过GIS技术手段,充分考虑景观类型、坡度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采用最小费用模型构建了该区域的潜在生态廊道.基于重力模型定量分析了生态斑块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并以此将潜在生态廊道分成2级以便区别保护,识别了研究区重要生态节点和生态断裂点,分析了该潜在生态网络结构的连通性.结果表明:森林和农田是构成研究区生态廊道的主要景观类型;生态斑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差异显著;区域生态网络结构较复杂,网络连接度和闭合度较高.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网络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全文:大型生态斑块是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干扰越来越强烈,不仅大型生态斑块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而且斑块之间连接出现弱化,“孤岛化”现象严重,严重影响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通过GIS技术手段,充分考虑景观类型、坡度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采用最小费用模型构建了该区域的潜在生态廊道.基于重力模型定量分析了生态斑块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并以此将潜在生态廊道分成2级以便区别保护,识别了研究区重要生态节点和生态断裂点,分析了该潜在生态网络结构的连通性.结果表明:森林和农田是构成研究区生态廊道的主要景观类型;生态斑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差异显著;区域生态网络结构较复杂,网络连接度和闭合度较高.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网络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鄱阳湖湿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与预测
作者: 崔丽娟 陈文波 赵小汎 张曼胤  来源:福建林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马尔柯夫模型  灰色模型 
描述:本文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建立了鄱阳湖湿地区新建县1996-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库,结合统计数据,运用马尔科夫与GM(1,1)2种预测方法对研究区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
全文:本文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建立了鄱阳湖湿地区新建县1996-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库,结合统计数据,运用马尔科夫与GM(1,1)2种预测方法对研究区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
鄱阳湖地区 1985 - 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Ⅱ
作者: 陈美球 刘序 陈文波 黄靓 肖志豪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经济驱动力  鄱阳湖地区  偏最小二乘回归 
描述:利用鄱阳湖地区21个县市1985和2000年的两期土地利用类型图,借助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定量诊断该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确定了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6类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力。
全文:利用鄱阳湖地区21个县市1985和2000年的两期土地利用类型图,借助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定量诊断该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确定了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6类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力。
鄱阳湖地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I.耕地数量及空间变化分析
作者: 刘序 陈美球 陈文波 黄靓 肖志豪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耕地变化  鄱阳湖地区  聚类分析 
描述:依据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近53年里,鄱阳湖地区耕地面积经历了快速增长(1949~1957年)、大幅减少(1957~1978年)、缓慢减少(1978~1995年)、波动变化(1995~1999年)和迅速减少(1999 ~2002年)五个阶段。而在空间变化上,不同县市的变化率相差很大,通过聚类分析将20个县市分为四类。
全文:依据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近53年里,鄱阳湖地区耕地面积经历了快速增长(1949~1957年)、大幅减少(1957~1978年)、缓慢减少(1978~1995年)、波动变化(1995~1999年)和迅速减少(1999 ~2002年)五个阶段。而在空间变化上,不同县市的变化率相差很大,通过聚类分析将20个县市分为四类。
鄱阳湖地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II.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
作者: 陈美球 刘序 陈文波 黄靓 肖志豪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耕地变化驱动力  多元线性回归  鄱阳湖地区 
描述:依据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该地区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近53年里人口增加和第三产业发展是该地区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粮食需求则是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全文:依据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该地区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近53年里人口增加和第三产业发展是该地区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粮食需求则是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