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4)
按年份分组
2007(1)
2006(1)
2005(2)
按来源分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
安徽农业科学杂志(1)
相关搜索词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以鄱阳湖地区为例
作者: 吴晓芳 陈美球 黄靓 何维佳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耕地变化  灰色关联  驱动力  鄱阳湖地区 
描述:把灰色关联数学模型运用于区域耕地变化的驱动力研究之中,应用该模型对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不同阶段的耕地变化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不同的历史环境,确定了不同历史时期下影响耕地变化的各个驱动因子的关联程度和主次地位,以期为人们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实现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全文:把灰色关联数学模型运用于区域耕地变化的驱动力研究之中,应用该模型对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不同阶段的耕地变化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不同的历史环境,确定了不同历史时期下影响耕地变化的各个驱动因子的关联程度和主次地位,以期为人们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实现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鄱阳湖地区 1985 - 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Ⅱ
作者: 陈美球 刘序 陈文波 黄靓 肖志豪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经济驱动力  鄱阳湖地区  偏最小二乘回归 
描述:利用鄱阳湖地区21个县市1985和2000年的两期土地利用类型图,借助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定量诊断该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确定了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6类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力。
全文:利用鄱阳湖地区21个县市1985和2000年的两期土地利用类型图,借助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定量诊断该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确定了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6类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力。
鄱阳湖地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I.耕地数量及空间变化分析
作者: 刘序 陈美球 陈文波 黄靓 肖志豪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耕地变化  鄱阳湖地区  聚类分析 
描述:依据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近53年里,鄱阳湖地区耕地面积经历了快速增长(1949~1957年)、大幅减少(1957~1978年)、缓慢减少(1978~1995年)、波动变化(1995~1999年)和迅速减少(1999 ~2002年)五个阶段。而在空间变化上,不同县市的变化率相差很大,通过聚类分析将20个县市分为四类。
全文:依据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近53年里,鄱阳湖地区耕地面积经历了快速增长(1949~1957年)、大幅减少(1957~1978年)、缓慢减少(1978~1995年)、波动变化(1995~1999年)和迅速减少(1999 ~2002年)五个阶段。而在空间变化上,不同县市的变化率相差很大,通过聚类分析将20个县市分为四类。
鄱阳湖地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II.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
作者: 陈美球 刘序 陈文波 黄靓 肖志豪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耕地变化驱动力  多元线性回归  鄱阳湖地区 
描述:依据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该地区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近53年里人口增加和第三产业发展是该地区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粮食需求则是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全文:依据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该地区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近53年里人口增加和第三产业发展是该地区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粮食需求则是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