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
学位论文(3)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6)
按年份分组
2017(3)
2004(1)
2002(2)
按来源分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3)
水生生物学报(2)
武汉植物学研究(1)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苦草属植物生态学研究
作者: 熊秉红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尖  苦草属植物  生态学研究 
描述:鄱阳湖苦草属植物生态学研究
鄱阳湖苦草属植物生态学研究
作者: 熊秉红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尖  苦草属植物  生态学研究 
描述:鄱阳湖苦草属植物生态学研究
鄱阳湖苦草属植物生态学研究
作者: 熊秉红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尖  苦草属植物  生态学研究 
描述:鄱阳湖苦草属植物生态学研究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蚌湖和中湖池苦草冬芽的调整
作者: 熊秉红 李伟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潘阳湖自然保护区  苦草  水草  冬芽 
描述:1998年12月对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内蚌湖和中湖池苦草冬芽进行调查。苦草生活冬芽的平均长度为3.05±0.56cm,平均直径为0.84±0.14cm,平均鲜重为1.03±0.30g,平均于重为0.30±0.18g,含水量为70.62%。生活冬芽在蚌湖和中湖池的平均密度分别为15.8个/m^2和24.3个/m^2。苦草冬芽在蚌湖的分布比较均匀,在中湖池各采样点的分布有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不同采样点的基质状况有关。苦草生活冬芽在基质中分布最大深度为35cm,在0-10cm土层中所占比例最大;冬芽死亡数以20-30cm土层中所占比例最大。冬芽分布深度对其以后的萌发有重要影响。
全文:1998年12月对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内蚌湖和中湖池苦草冬芽进行调查。苦草生活冬芽的平均长度为3.05±0.56cm,平均直径为0.84±0.14cm,平均鲜重为1.03±0.30g,平均于重为0.30±0.18g,含水量为70.62%。生活冬芽在蚌湖和中湖池的平均密度分别为15.8个/m^2和24.3个/m^2。苦草冬芽在蚌湖的分布比较均匀,在中湖池各采样点的分布有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不同采样点的基质状况有关。苦草生活冬芽在基质中分布最大深度为35cm,在0-10cm土层中所占比例最大;冬芽死亡数以20-30cm土层中所占比例最大。冬芽分布深度对其以后的萌发有重要影响。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蚌湖和中湖池苦草冬芽的调查
作者: 熊秉红 李伟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潘阳湖自然保护区  苦草  冬芽 
描述:1998年 1 2月对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内蚌湖和中湖池苦草冬芽进行调查。苦草生活冬芽的平均长度为 3 .0 5± 0 .5 6 cm,平均直径为 0 .84± 0 .1 4cm,平均鲜重为 1 .0
全文:1998年 1 2月对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内蚌湖和中湖池苦草冬芽进行调查。苦草生活冬芽的平均长度为 3 .0 5± 0 .5 6 cm,平均直径为 0 .84± 0 .1 4cm,平均鲜重为 1 .0
1998年特大洪水后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主要湖泊水生植被的恢复
作者: 李伟 刘贵华 熊秉红 浦云海  来源:武汉植物学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恢复  鄱阳湖  特大洪水  水生植被 
描述: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湖泊是相对独立于鄱阳湖主体湖的一个区域,是国际重要湿地.1998年的特大洪水导致湖泊中水生植物的地上部分大量毁灭.通过1999年和2001年的植被调查,并与历史资料比较,探讨了特大洪水干扰后的植被恢复动态.结果表明,1999年湖泊水生植物的种类和生物量均低于干扰前的水平;2001年物种种类已经恢复,苦草(Vallisneria spp.)和黑藻(Hydrialla verticillata)的生物量已超过干扰前的水平,但其它物种的生物量仍较低,尚处于恢复的初始阶段.据此推断,物种间恢复速度的差异主要与物种的无性繁殖方式有关.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湖泊的植被恢复不同于温带和其它亚热带的湖泊,不经历轮藻(Chara spp.)作为先锋优势种的阶段,苦草和黑藻可以作为先锋种首先在湖泊中恢复.这可能与鄱阳湖作为通江湖泊其水位频繁波动、轮藻不易定居有关.研究显示,洪水导致的水生植物生物量下降和物种数目减少只是短期现象,湖泊水生植物能在几年内恢复到干扰前的水平.
全文: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湖泊是相对独立于鄱阳湖主体湖的一个区域,是国际重要湿地.1998年的特大洪水导致湖泊中水生植物的地上部分大量毁灭.通过1999年和2001年的植被调查,并与历史资料比较,探讨了特大洪水干扰后的植被恢复动态.结果表明,1999年湖泊水生植物的种类和生物量均低于干扰前的水平;2001年物种种类已经恢复,苦草(Vallisneria spp.)和黑藻(Hydrialla verticillata)的生物量已超过干扰前的水平,但其它物种的生物量仍较低,尚处于恢复的初始阶段.据此推断,物种间恢复速度的差异主要与物种的无性繁殖方式有关.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湖泊的植被恢复不同于温带和其它亚热带的湖泊,不经历轮藻(Chara spp.)作为先锋优势种的阶段,苦草和黑藻可以作为先锋种首先在湖泊中恢复.这可能与鄱阳湖作为通江湖泊其水位频繁波动、轮藻不易定居有关.研究显示,洪水导致的水生植物生物量下降和物种数目减少只是短期现象,湖泊水生植物能在几年内恢复到干扰前的水平.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