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色及其启示
作者: 胡振鹏  来源:鄱阳湖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湖水系健康  水资源开发利用 
描述:鄱阳湖流域采用大中小工程结合、蓄引提并举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建设,把水存蓄在支流和小流域中,形成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独有特色。这种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有效地减少了洪水灾害,涵养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减少了淹没损失和移民数量,使各地居民能够比较公平地享用水资源开发的效益;有利于保持水系连通性和生态活力,维护江湖水系的健康,改善生态环境。这种模式对可持续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全文:鄱阳湖流域采用大中小工程结合、蓄引提并举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建设,把水存蓄在支流和小流域中,形成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独有特色。这种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有效地减少了洪水灾害,涵养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减少了淹没损失和移民数量,使各地居民能够比较公平地享用水资源开发的效益;有利于保持水系连通性和生态活力,维护江湖水系的健康,改善生态环境。这种模式对可持续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初探
作者: 胡振鹏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经济  鄱阳湖  绿色发展  低碳技术 
描述:文章明确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规范范围,论述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必要性,讨论了建设生态经济区的基本原则、发展定位、主体功能分区和战略任务。同时,为了实现建设目标,提出了有关政策措施的建议。
全文:文章明确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规范范围,论述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必要性,讨论了建设生态经济区的基本原则、发展定位、主体功能分区和战略任务。同时,为了实现建设目标,提出了有关政策措施的建议。
调节鄱阳湖枯水位 维护江湖健康
作者: 胡振鹏  来源:江西水利科技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系统方法  枯水调节 
描述:2003年以来,鄱阳湖枯水期水位连创新低,持续时间延长,导致水质恶化、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候鸟栖息地受到威胁;生产生活用水、农田灌溉、航运和水产捕捞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改变鄱阳湖枯水期持续处于低水位状态,确保江湖水系健康,提出了鄱阳湖枯水调节的基本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调枯不调洪;从整体出发,做到江湖两利;以简单工程进行调节,趋利避害;保持工程运用的灵活性,实施适应性管理.同时,规划了鄱阳湖枯水调节工程的地点、规模和运行方式.作为一个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的水利工程,其具有改善水环境、保护水生态、维护水安全,保护鄱阳湖湿地的生态环境及确保候鸟越冬条件,缓解长江下游枯水期低水位状态和促进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效益.
全文:2003年以来,鄱阳湖枯水期水位连创新低,持续时间延长,导致水质恶化、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候鸟栖息地受到威胁;生产生活用水、农田灌溉、航运和水产捕捞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改变鄱阳湖枯水期持续处于低水位状态,确保江湖水系健康,提出了鄱阳湖枯水调节的基本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调枯不调洪;从整体出发,做到江湖两利;以简单工程进行调节,趋利避害;保持工程运用的灵活性,实施适应性管理.同时,规划了鄱阳湖枯水调节工程的地点、规模和运行方式.作为一个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的水利工程,其具有改善水环境、保护水生态、维护水安全,保护鄱阳湖湿地的生态环境及确保候鸟越冬条件,缓解长江下游枯水期低水位状态和促进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效益.
白鹤在鄱阳湖越冬生境特性及其对湖水位变化的响应
作者: 胡振鹏  来源:江西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越冬  食物  鄱阳湖水位  白鹤  生境  适应性 
描述:鄱阳湖是世界上重要的白鹤越冬栖息地,白鹤越冬主要集中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保护区地形地貌和气象水文特征分析入手,研究了这一区域的湿地植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白鹤越冬期的生境与取食情况。结果表明,保护区的浅碟形湖生物多样性丰富,对白鹤在鄱阳湖越冬具有重要意义;碟形湖保持适当水深、并缓慢下降是影响取食歇息的重要条件;食物丰富性与取食可及性是白鹤选择取食地的重要因素;辽阔的水域、较好的水环境和适宜的水深是白鹤越冬的基本前提。白鹤在鄱阳湖越冬与鄱阳湖水位变化及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演变相适应,对鄱阳湖水位极端变化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较为有限。
全文:鄱阳湖是世界上重要的白鹤越冬栖息地,白鹤越冬主要集中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保护区地形地貌和气象水文特征分析入手,研究了这一区域的湿地植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白鹤越冬期的生境与取食情况。结果表明,保护区的浅碟形湖生物多样性丰富,对白鹤在鄱阳湖越冬具有重要意义;碟形湖保持适当水深、并缓慢下降是影响取食歇息的重要条件;食物丰富性与取食可及性是白鹤选择取食地的重要因素;辽阔的水域、较好的水环境和适宜的水深是白鹤越冬的基本前提。白鹤在鄱阳湖越冬与鄱阳湖水位变化及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演变相适应,对鄱阳湖水位极端变化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较为有限。
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初探
作者: 刘青 胡振鹏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外部性  鄱阳湖流域  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描述: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鄱阳湖流域自然、经济社会实际,分析了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外部性的生成与表现,并在对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思路,分析了补偿的主体和客体,确定了补偿标准,提出了补偿方式和实施对策.
全文: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鄱阳湖流域自然、经济社会实际,分析了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外部性的生成与表现,并在对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思路,分析了补偿的主体和客体,确定了补偿标准,提出了补偿方式和实施对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经济建设
作者: 胡振鹏 傅静  来源:鄱阳湖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静脉经济 
描述:本文结合案例,介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几种生态经济模式及其有益的启示。利用畜禽规模养殖废弃物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案例,描绘了发展生态经济的技术创新路线:末端治理—绿色技术的工艺组合—可持续产品及其价值链创造—传统产业改造和技术升级。江西铜业公司发展循环经济的案例表明:以开发废弃物再利用基础创新为基础,在企业的各个环节变废为宝,形成循环经济的产品链和产品网,用效益较大的产品收益来弥补收益小甚至没有净收益项目,整体上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静脉产业本质上是社会层面的循环经济,与企业内部循环经济相比,发展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和分类的中介组织和物流系统是发展社会层面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
全文:本文结合案例,介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几种生态经济模式及其有益的启示。利用畜禽规模养殖废弃物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案例,描绘了发展生态经济的技术创新路线:末端治理—绿色技术的工艺组合—可持续产品及其价值链创造—传统产业改造和技术升级。江西铜业公司发展循环经济的案例表明:以开发废弃物再利用基础创新为基础,在企业的各个环节变废为宝,形成循环经济的产品链和产品网,用效益较大的产品收益来弥补收益小甚至没有净收益项目,整体上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静脉产业本质上是社会层面的循环经济,与企业内部循环经济相比,发展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和分类的中介组织和物流系统是发展社会层面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研究
作者: 余达锦 胡振鹏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产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发展 
描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对长江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新模式的探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生态产业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探讨了生态产业运行的经济发展原则、生态友好原则和产业优化原则,建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城镇2007年城镇辐射力模型,并根据区域经济开发"点—轴"理论,分析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要实现从"点(南昌)-圈"式发展模式向"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政策建议,即要做到区域内严格的空间开发管制和和谐的财政转移支付;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大力发展新型工业;要加快新农村建设,促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要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全文: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对长江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新模式的探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生态产业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探讨了生态产业运行的经济发展原则、生态友好原则和产业优化原则,建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城镇2007年城镇辐射力模型,并根据区域经济开发"点—轴"理论,分析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要实现从"点(南昌)-圈"式发展模式向"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政策建议,即要做到区域内严格的空间开发管制和和谐的财政转移支付;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大力发展新型工业;要加快新农村建设,促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要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辐射力模型及其发展研究
作者: 余达锦 胡振鹏  来源:华东经济管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发展战略  城镇  辐射力模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城镇辐射力研究对于城镇的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发展现状,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城镇2007年城镇辐射力模型,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中存在缺乏辐射力强的超大型城市、区域北片和东片辐射能力较弱与其区位明显不符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发展战略,即树立生态城镇化发展的理念,营造一个适宜的产业体系,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城镇体系,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原则重点打造生态城镇,制定生态导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全文:城镇辐射力研究对于城镇的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发展现状,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城镇2007年城镇辐射力模型,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中存在缺乏辐射力强的超大型城市、区域北片和东片辐射能力较弱与其区位明显不符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发展战略,即树立生态城镇化发展的理念,营造一个适宜的产业体系,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城镇体系,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原则重点打造生态城镇,制定生态导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环鄱阳湖地区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定量比较及演化分析
作者: 胡振鹏 黄晓杏 傅春 余达锦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环境  鄱阳湖地区  旅游 
描述:根据旅游、城镇化、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交互耦合的作用机理,构建鄱阳湖地区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测算了1999~2013年鄱阳湖地区的协调发展度,根据测算结果对鄱阳湖地区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整体评价及6个城市(南昌、景德镇、九江、鹰潭、抚州、上饶)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鄱阳湖地区协调发展度呈上升趋势,但旅游和城镇化相对滞后导致其平均水平仍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协调水平有待提升,6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且特征各异,城镇化和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制约鄱阳湖地区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未来鄱阳湖地区应在坚持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快旅游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从而实现鄱阳湖地区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快速提升。
全文:根据旅游、城镇化、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交互耦合的作用机理,构建鄱阳湖地区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测算了1999~2013年鄱阳湖地区的协调发展度,根据测算结果对鄱阳湖地区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整体评价及6个城市(南昌、景德镇、九江、鹰潭、抚州、上饶)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鄱阳湖地区协调发展度呈上升趋势,但旅游和城镇化相对滞后导致其平均水平仍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协调水平有待提升,6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且特征各异,城镇化和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制约鄱阳湖地区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未来鄱阳湖地区应在坚持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快旅游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从而实现鄱阳湖地区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快速提升。
鄱阳湖越冬鸟类种群动态与保护研究
作者: 徐昌新 阮禄章 胡振鹏 李述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碟形湖  越冬鸟类  优势种  鄱阳湖  群落结构 
描述:目前为止缺少对鄱阳湖全湖冬候鸟的种群动态和群落方面的研究分析,拟通过对鄱阳湖冬候鸟群落多样性和种群动态的分析,为该地区冬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提出建设性建议。2010~2012年冬季,通过采用直接计数法和样线法调查鄱阳湖湿地冬季碟形湖内的越冬鸟类群落结构。总共记录到越冬鸟类88种,另有29种属于文献报道但本次调查中未发现的种类。总共117种鸟类分别属于目、鹈形目、鹳形目、雁形目、鹤形目、鸻行目和佛法僧目。在鄱阳湖,种类和数量分布最多的是冬候鸟,达到78种。小天鹅、鸿雁、豆雁、白额雁、绿翅鸭和斑嘴鸭是鄱阳湖湿地越冬鸟类中的绝对优势种,鸟类个体数量最多的冬季蝶形湖泊主要包括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蚌湖、大湖池、沙湖和大汊湖,都昌县的黄金嘴,南矶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白沙湖,余干县的林充湖和南湖,以及鄱阳县的珠湖。各种越冬鸟类在鄱阳湖湿地的种群数量分布差异主要是与各碟形湖水位的高低和食物的分布密切相关。只有在冬季开始后,使碟形湖洼地的水位逐渐降低,越冬鸟类才能够更有效的利用湖泊中的食物。
全文:目前为止缺少对鄱阳湖全湖冬候鸟的种群动态和群落方面的研究分析,拟通过对鄱阳湖冬候鸟群落多样性和种群动态的分析,为该地区冬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提出建设性建议。2010~2012年冬季,通过采用直接计数法和样线法调查鄱阳湖湿地冬季碟形湖内的越冬鸟类群落结构。总共记录到越冬鸟类88种,另有29种属于文献报道但本次调查中未发现的种类。总共117种鸟类分别属于目、鹈形目、鹳形目、雁形目、鹤形目、鸻行目和佛法僧目。在鄱阳湖,种类和数量分布最多的是冬候鸟,达到78种。小天鹅、鸿雁、豆雁、白额雁、绿翅鸭和斑嘴鸭是鄱阳湖湿地越冬鸟类中的绝对优势种,鸟类个体数量最多的冬季蝶形湖泊主要包括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蚌湖、大湖池、沙湖和大汊湖,都昌县的黄金嘴,南矶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白沙湖,余干县的林充湖和南湖,以及鄱阳县的珠湖。各种越冬鸟类在鄱阳湖湿地的种群数量分布差异主要是与各碟形湖水位的高低和食物的分布密切相关。只有在冬季开始后,使碟形湖洼地的水位逐渐降低,越冬鸟类才能够更有效的利用湖泊中的食物。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