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2)
按年份分组
2009(1)
2008(1)
按来源分组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1)
江西科学(1)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夏季淡水螺类群落结构
作者: 吴和利 欧阳珊 詹诚 吴小平  来源:江西科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样性  优势种  鄱阳湖  淡水螺类 
描述:2007年4月~2007年7月对鄱阳湖的淡水螺类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定性定量采集。标本经整理,计有螺类26种,隶属7科15属。优势种为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和方格短沟蜷(Semisulcospira cancellata)。平均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69.60 g/m2和110.27 ind./m2。不同断面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范围在1.11~2.11;均匀度指数Jsww的范围为0.76~0.99。
全文:2007年4月~2007年7月对鄱阳湖的淡水螺类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定性定量采集。标本经整理,计有螺类26种,隶属7科15属。优势种为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和方格短沟蜷(Semisulcospira cancellata)。平均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69.60 g/m2和110.27 ind./m2。不同断面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范围在1.11~2.11;均匀度指数Jsww的范围为0.76~0.99。
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及资源现状评价
作者: 欧阳珊 詹诚 陈堂华 吴和利 吴小平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样性  鄱阳湖  资源评价  大型底栖动物 
描述:2007年11月和2008年4月,对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定量采集。经鉴定,得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35种,隶属3门6纲15科,优势种为河蚬、苏氏尾鳃蚓。应用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计算了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定量分析表明,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221.95 ind.m-2,平均生物量为245.94 g.m-2;主湖区种类数和现存量均多于航道;秋季的现存量大于春季的现存量。比较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调查结果,目前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已经明显下降,但生物量变化不大。
全文:2007年11月和2008年4月,对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定量采集。经鉴定,得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35种,隶属3门6纲15科,优势种为河蚬、苏氏尾鳃蚓。应用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计算了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定量分析表明,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221.95 ind.m-2,平均生物量为245.94 g.m-2;主湖区种类数和现存量均多于航道;秋季的现存量大于春季的现存量。比较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调查结果,目前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已经明显下降,但生物量变化不大。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