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1)
图书(4)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25)
按年份分组
2015(6)
2014(5)
2013(7)
2012(4)
2008(1)
2002(1)
1991(1)
按来源分组
湖泊科学(8)
北京:科学出版社(4)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4)
江西水利科技(3)
生态学报(2)
环境科学(1)
水文(1)
人民长江(1)
地理研究(1)
相关搜索词
[0图]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过程及水环境效应
作者: 刘元波  来源:北京:科学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泊,鄱阳湖湿地属于国际重要的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鄱阳湖湖区萎缩,湖区洪涝、干旱和旱涝急转等极端水文气候事件频发,湖泊水质下降趋势加剧,直接影响到环湖区及长江下游沿江地区的供水安全,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民众的广泛关注。刘元波、张奇、刘健、李恒鹏所著的《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过程及水环境效应》针对这一情势,采用长期定点观测数据,结合水文定量遥感手段,运用流域水文模型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较为全面地阐述近50年来鄱阳湖流域的气候水文要素变化过程,包括流域降水、地表蒸散、人出湖径流和湖泊水量等,以及流域水循环变化变异过程及水环境效应,探讨鄱阳湖萎缩和极端水文气候事件频发等热点问题及复合成因机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对策与措施,可为鄱阳湖水安全保障和流域综合管理措施制定等提供科学依据。     《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过程及水环境效应》可供水利、气象、环保、经济等行业部门的专业人员、业务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以及气候、水文、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等专业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考。
全文: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泊,鄱阳湖湿地属于国际重要的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鄱阳湖湖区萎缩,湖区洪涝、干旱和旱涝急转等极端水文气候事件频发,湖泊水质下降趋势加剧,直接影响到环湖区及长江下游沿江地区的供水安全,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民众的广泛关注。刘元波、张奇、刘健、李恒鹏所著的《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过程及水环境效应》针对这一情势,采用长期定点观测数据,结合水文定量遥感手段,运用流域水文模型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较为全面地阐述近50年来鄱阳湖流域的气候水文要素变化过程,包括流域降水、地表蒸散、人出湖径流和湖泊水量等,以及流域水循环变化变异过程及水环境效应,探讨鄱阳湖萎缩和极端水文气候事件频发等热点问题及复合成因机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对策与措施,可为鄱阳湖水安全保障和流域综合管理措施制定等提供科学依据。     《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过程及水环境效应》可供水利、气象、环保、经济等行业部门的专业人员、业务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以及气候、水文、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等专业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考。
[0图]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过程及水环境效应
作者: 刘元波  来源:北京:科学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泊,鄱阳湖湿地属于国际重要的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鄱阳湖湖区萎缩,湖区洪涝、干旱和旱涝急转等极端水文气候事件频发,湖泊水质下降趋势加剧,直接影响到环湖区及长江下游沿江地区的供水安全,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民众的广泛关注。刘元波、张奇、刘健、李恒鹏所著的《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过程及水环境效应》针对这一情势,采用长期定点观测数据,结合水文定量遥感手段,运用流域水文模型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较为全面地阐述近50年来鄱阳湖流域的气候水文要素变化过程,包括流域降水、地表蒸散、人出湖径流和湖泊水量等,以及流域水循环变化变异过程及水环境效应,探讨鄱阳湖萎缩和极端水文气候事件频发等热点问题及复合成因机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对策与措施,可为鄱阳湖水安全保障和流域综合管理措施制定等提供科学依据。     《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过程及水环境效应》可供水利、气象、环保、经济等行业部门的专业人员、业务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以及气候、水文、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等专业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考。
全文: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泊,鄱阳湖湿地属于国际重要的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鄱阳湖湖区萎缩,湖区洪涝、干旱和旱涝急转等极端水文气候事件频发,湖泊水质下降趋势加剧,直接影响到环湖区及长江下游沿江地区的供水安全,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民众的广泛关注。刘元波、张奇、刘健、李恒鹏所著的《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过程及水环境效应》针对这一情势,采用长期定点观测数据,结合水文定量遥感手段,运用流域水文模型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较为全面地阐述近50年来鄱阳湖流域的气候水文要素变化过程,包括流域降水、地表蒸散、人出湖径流和湖泊水量等,以及流域水循环变化变异过程及水环境效应,探讨鄱阳湖萎缩和极端水文气候事件频发等热点问题及复合成因机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对策与措施,可为鄱阳湖水安全保障和流域综合管理措施制定等提供科学依据。     《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过程及水环境效应》可供水利、气象、环保、经济等行业部门的专业人员、业务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以及气候、水文、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等专业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考。
模糊数学方法在鄱阳湖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 李梅 王妲 熊丽黎  来源:江西水利科技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模糊数学  水质评价  鄱阳湖  水环境 
描述:针对鄱阳湖水质情况,采用了14个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站点的监测资料,利用模糊数学法对其水质变化情况进行了现状分析及趋势预测.结果表明:应用模糊数学方法能够更客观地反映水体环境的质量状况.同时发现,鄱阳湖的入、出湖及湖区水质整体优良,且有好转趋势;污染物进入湖泊南面后经过稀释、降解,下游水质好于上游;湖泊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污染较为严重的站点为乐安河口.
全文:针对鄱阳湖水质情况,采用了14个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站点的监测资料,利用模糊数学法对其水质变化情况进行了现状分析及趋势预测.结果表明:应用模糊数学方法能够更客观地反映水体环境的质量状况.同时发现,鄱阳湖的入、出湖及湖区水质整体优良,且有好转趋势;污染物进入湖泊南面后经过稀释、降解,下游水质好于上游;湖泊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污染较为严重的站点为乐安河口.
三峡工程对鄱阳湖珍稀候鸟越冬栖息地水位影响分析
作者: 吕兰军 王仕刚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位  栖息地  鄱阳湖  候鸟  三峡工程 
描述:鄱阳湖吴城地区为我国著名的珍稀候鸟越冬栖息地,三峡建库后随着长江天然水流情势的改变,是否对吴城的水位产生影响,而威胁候鸟的生态环境?本文定性(回水估算)及定量(水面曲线的计算)分析了三峡建库后由于湖口水位的改变而引起星子、吴城水位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对吴城附近候鸟主要栖息地没有影响的结论.
全文:鄱阳湖吴城地区为我国著名的珍稀候鸟越冬栖息地,三峡建库后随着长江天然水流情势的改变,是否对吴城的水位产生影响,而威胁候鸟的生态环境?本文定性(回水估算)及定量(水面曲线的计算)分析了三峡建库后由于湖口水位的改变而引起星子、吴城水位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对吴城附近候鸟主要栖息地没有影响的结论.
2003~2009年鄱阳湖流域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作者: 冯徽徽 刘元波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降水  鄱阳湖流域  气温  地表覆被 
描述:鄱阳湖流域水文过程是区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相对于其它水文要素而言,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尚缺乏系统研究,成为流域水文过程研究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之一。采用AMSR-E土壤水分数据,从流域、子流域及地表覆被等不同的空间尺度,阐明了鄱阳湖流域2003~2009年土壤水分的年际与年内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流域尺度上,土壤水分总体呈现中心低、周边高的"漏斗式"空间分布形态,但夏、秋季节空间差异性减弱,年际土壤水分呈现较强的下降趋势,其中以湖区下降速度最大;在地表覆被尺度上,林地土壤水分最高、年际下降速度最低,表明其在年际尺度上对干旱具有较强的调节作用,不同地表覆被类型的土壤水分年内差异较明显,但在6、7及10月差异较小,地表覆被对土壤水分的调节作用减弱;在影响因素方面,降水是土壤水分的主要影响因素,气温、灌溉等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加强对流域水文过程的理解与认识,同时可为水资源管理及防旱抗旱等提供科学的辅助依据。
全文:鄱阳湖流域水文过程是区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相对于其它水文要素而言,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尚缺乏系统研究,成为流域水文过程研究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之一。采用AMSR-E土壤水分数据,从流域、子流域及地表覆被等不同的空间尺度,阐明了鄱阳湖流域2003~2009年土壤水分的年际与年内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流域尺度上,土壤水分总体呈现中心低、周边高的"漏斗式"空间分布形态,但夏、秋季节空间差异性减弱,年际土壤水分呈现较强的下降趋势,其中以湖区下降速度最大;在地表覆被尺度上,林地土壤水分最高、年际下降速度最低,表明其在年际尺度上对干旱具有较强的调节作用,不同地表覆被类型的土壤水分年内差异较明显,但在6、7及10月差异较小,地表覆被对土壤水分的调节作用减弱;在影响因素方面,降水是土壤水分的主要影响因素,气温、灌溉等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加强对流域水文过程的理解与认识,同时可为水资源管理及防旱抗旱等提供科学的辅助依据。
鄱阳湖现代冲淤动态分析
作者: 程时长 王仕刚  来源:江西水利科技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动态  鄱阳湖  冲淤 
描述:通过对鄱阳湖现代动力分析,分析了鄱阳湖物质来源主要是五河带来的泥沙为主,水流是输沙的主要动力.叙述了五河入湖口扩散区、湖体冲淤动态.
全文:通过对鄱阳湖现代动力分析,分析了鄱阳湖物质来源主要是五河带来的泥沙为主,水流是输沙的主要动力.叙述了五河入湖口扩散区、湖体冲淤动态.
鄱阳湖水质时空变化及受水位影响的定量分析
作者: 刘发根 李梅 郭玉银  来源:水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位  鄱阳湖  水质  时空变化 
描述:基于2008~2012年水质水位数据,分析水位变化下的鄱阳湖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并定量研究水位变动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鄱阳湖水质自2007年起呈恶化趋势,主要在水位涨落下湿地植被生物净化
全文:基于2008~2012年水质水位数据,分析水位变化下的鄱阳湖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并定量研究水位变动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鄱阳湖水质自2007年起呈恶化趋势,主要在水位涨落下湿地植被生物净化
鄱阳湖阻隔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化特征:以军山湖为例
作者: 刘霞 钱奎梅 谭国良 邢久生 李梅 陈宇炜  来源:环境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富营养化  优势种  演替  水体交换时间  群落结构  浮游植物 
描述:-蓝藻,隐藻绝对优势型.②浮游植物细胞数量由2007~2008年的2.66×106cell·L-1上升至2012~2013年的6.77×107cell·L-1,生物量由2007~2008年的0.72
全文:-蓝藻,隐藻绝对优势型.②浮游植物细胞数量由2007~2008年的2.66×106cell·L-1上升至2012~2013年的6.77×107cell·L-1,生物量由2007~2008年的0.72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生物量空间分布规律
作者: 吴桂平 叶春 刘元波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湿地植被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空间分布规律  生物量时间序列  MODIS 
描述:产品和同期的植被生物量调查资料,建立了湿地植被生物量的遥感估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保护区近10年来湿地植被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
全文:产品和同期的植被生物量调查资料,建立了湿地植被生物量的遥感估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保护区近10年来湿地植被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生物量空间分布规律
作者: 吴桂平 叶春 刘元波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湿地植被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空间分布规律  生物量时间序列  MODIS 
描述:产品和同期的植被生物量调查资料,建立了湿地植被生物量的遥感估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保护区近10年来湿地植被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
全文:产品和同期的植被生物量调查资料,建立了湿地植被生物量的遥感估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保护区近10年来湿地植被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