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湿地土壤-植物-地下水稳定氧同位素组成分析
作者: 邓志民 张翔 张华 潘国艳 秦学全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水分补给  稳定氧同位素 
描述:近年来,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极端干旱事件频繁发生,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遭受破坏。为此,于2014年鄱阳湖湿地保护区两个断面分层采集0~100 cm土壤,并采集优势种植物和河湖水以及地下水数据,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土壤-植物-河湖水-地下水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并探寻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结果表明,两断面土壤水氧同位素变化范围分别为–10.48‰~–5.23‰和–12.39‰~–6.55‰,算术平均值分别为–8.36‰和–8.63‰。断面一表层(0~30 cm)土壤水氧重同位素较富集,且随深度增加而减小;断面二表层(0~40 cm)土壤水中氧同位素组成基本无变化。断面一的地下水主要是受降水补给,断面二可能是受降水和河湖水共同补给。鄱阳湖湿地两断面优势种植物虉草叶片水的氧同位素值最大,为–0.9‰,其次是灰化苔草和芦苇,分别为–4.23‰和–5.25‰。
全文:近年来,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极端干旱事件频繁发生,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遭受破坏。为此,于2014年鄱阳湖湿地保护区两个断面分层采集0~100 cm土壤,并采集优势种植物和河湖水以及地下水数据,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土壤-植物-河湖水-地下水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并探寻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结果表明,两断面土壤水氧同位素变化范围分别为–10.48‰~–5.23‰和–12.39‰~–6.55‰,算术平均值分别为–8.36‰和–8.63‰。断面一表层(0~30 cm)土壤水氧重同位素较富集,且随深度增加而减小;断面二表层(0~40 cm)土壤水中氧同位素组成基本无变化。断面一的地下水主要是受降水补给,断面二可能是受降水和河湖水共同补给。鄱阳湖湿地两断面优势种植物虉草叶片水的氧同位素值最大,为–0.9‰,其次是灰化苔草和芦苇,分别为–4.23‰和–5.25‰。
鄱阳湖湿地土壤-植物-地下水稳定氧同位素组成分析
作者: 邓志民 张翔 张华 潘国艳 秦学全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水分补给  稳定氧同位素 
描述:近年来,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极端干旱事件频繁发生,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遭受破坏。为此,于2014年鄱阳湖湿地保护区两个断面分层采集0~100 cm土壤,并采集优势种植物和河湖水以及地下水数据,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土壤-植物-河湖水-地下水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并探寻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结果表明,两断面土壤水氧同位素变化范围分别为–10.48‰~–5.23‰和–12.39‰~–6.55‰,算术平均值分别为–8.36‰和–8.63‰。断面一表层(0~30 cm)土壤水氧重同位素较富集,且随深度增加而减小;断面二表层(0~40 cm)土壤水中氧同位素组成基本无变化。断面一的地下水主要是受降水补给,断面二可能是受降水和河湖水共同补给。鄱阳湖湿地两断面优势种植物虉草叶片水的氧同位素值最大,为–0.9‰,其次是灰化苔草和芦苇,分别为–4.23‰和–5.25‰。
全文:近年来,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极端干旱事件频繁发生,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遭受破坏。为此,于2014年鄱阳湖湿地保护区两个断面分层采集0~100 cm土壤,并采集优势种植物和河湖水以及地下水数据,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土壤-植物-河湖水-地下水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并探寻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结果表明,两断面土壤水氧同位素变化范围分别为–10.48‰~–5.23‰和–12.39‰~–6.55‰,算术平均值分别为–8.36‰和–8.63‰。断面一表层(0~30 cm)土壤水氧重同位素较富集,且随深度增加而减小;断面二表层(0~40 cm)土壤水中氧同位素组成基本无变化。断面一的地下水主要是受降水补给,断面二可能是受降水和河湖水共同补给。鄱阳湖湿地两断面优势种植物虉草叶片水的氧同位素值最大,为–0.9‰,其次是灰化苔草和芦苇,分别为–4.23‰和–5.25‰。
鄱阳湖水体氮磷污染研究进展
作者: 陈波 王鹏 张华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迁移转化  磷素  鄱阳湖  污染来源  氮素 
描述:综述了鄱阳湖水体营养盐的污染状况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鄱阳湖总氮(TN)含量在20世纪90年代增速快,2000年后缓慢增长,总磷(TP)含量保持稳定,TN、TP含量呈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特征;湖区氮磷污染总体呈东部和南部污染重,西部和北部污染轻的特征;入湖河道输入是鄱阳湖氮磷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赣江贡献率最大,修河最小;目前研究存在采样频率低、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迁移转化机理研究少等问题.
全文:综述了鄱阳湖水体营养盐的污染状况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鄱阳湖总氮(TN)含量在20世纪90年代增速快,2000年后缓慢增长,总磷(TP)含量保持稳定,TN、TP含量呈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特征;湖区氮磷污染总体呈东部和南部污染重,西部和北部污染轻的特征;入湖河道输入是鄱阳湖氮磷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赣江贡献率最大,修河最小;目前研究存在采样频率低、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迁移转化机理研究少等问题.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坡耕地表土抗蚀性评价
作者: 李英 林圣玉 张龙 张华明 韩圣明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土壤抗蚀性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坡耕地 
描述:坡耕地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耕地资源,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开展坡耕地表土抗蚀性评价,对认识坡耕地表土侵蚀规律、促进该区域坡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坡耕地典型分布区域高安市、进贤县和湖口县为研究区,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表土抗蚀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原始荒坡地相比,坡耕地的抗蚀性较弱;进贤县、高安市、湖口县坡耕地表土相对抗蚀性指数较原状荒坡地减弱比例分别为13.46%、28.68%和12.30%,其中高安市荒坡地开发耕作后表土抗蚀性下降最明显,水土流失风险较大。
全文:坡耕地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耕地资源,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开展坡耕地表土抗蚀性评价,对认识坡耕地表土侵蚀规律、促进该区域坡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坡耕地典型分布区域高安市、进贤县和湖口县为研究区,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表土抗蚀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原始荒坡地相比,坡耕地的抗蚀性较弱;进贤县、高安市、湖口县坡耕地表土相对抗蚀性指数较原状荒坡地减弱比例分别为13.46%、28.68%和12.30%,其中高安市荒坡地开发耕作后表土抗蚀性下降最明显,水土流失风险较大。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