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5)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15)
按年份分组
2015(3)
2013(2)
2012(1)
2010(4)
2009(2)
2004(3)
按来源分组
江西科学(4)
资源科学(3)
生态学报(2)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
环境保护(1)
湖泊科学(1)
生态环境学报(1)
江西农业学报(1)
鄱阳湖学刊(1)
相关搜索词
新中国60年来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变迁与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探析
作者: 鄢帮有 严玉平  来源:鄱阳湖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生态保护  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 
描述:鄱阳湖是中国的第一大淡水湖,为国际重要湿地,其生态环境质量不仅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还关系到众多珍稀候鸟的生存。本文简要分析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变迁,回顾了近30年来围绕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的实践和探索工作,并提出了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全文:鄱阳湖是中国的第一大淡水湖,为国际重要湿地,其生态环境质量不仅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还关系到众多珍稀候鸟的生存。本文简要分析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变迁,回顾了近30年来围绕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的实践和探索工作,并提出了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鄱阳湖湿地环境退化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作者: 何向东 乐兴华 鄢帮有 严玉平  来源:江西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生态系统  环境退化 
描述:鄱阳湖湿地是国家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和国际重要湿地。在人口发展与经济开发双重作用下,鄱阳湖水质出现恶化现象,湿地面积大幅萎缩,湿地物种生境受到威胁等,鄱阳湖湿地正面临着生态环境退化危机。针对鄱阳湖湿地出现的种种问题,这里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现状与特征,认为鄱阳湖湿地环境退化原因是由气候、地形、水文、土壤、人口、政策、城市发展等综合因素造成,建议完善法规,改进科技,建立预警体系来控制污染,以提高鄱阳湖调控能力,阻止环境退化。研究对鄱阳湖湿地进行修复与重建,提高鄱阳湖的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鄱阳湖湿地是国家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和国际重要湿地。在人口发展与经济开发双重作用下,鄱阳湖水质出现恶化现象,湿地面积大幅萎缩,湿地物种生境受到威胁等,鄱阳湖湿地正面临着生态环境退化危机。针对鄱阳湖湿地出现的种种问题,这里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现状与特征,认为鄱阳湖湿地环境退化原因是由气候、地形、水文、土壤、人口、政策、城市发展等综合因素造成,建议完善法规,改进科技,建立预警体系来控制污染,以提高鄱阳湖调控能力,阻止环境退化。研究对鄱阳湖湿地进行修复与重建,提高鄱阳湖的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鄱阳湖湿地环境退化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作者: 何向东 乐兴华 鄢帮有 严玉平  来源:江西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生态系统  环境退化 
描述:鄱阳湖湿地是国家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和国际重要湿地。在人口发展与经济开发双重作用下,鄱阳湖水质出现恶化现象,湿地面积大幅萎缩,湿地物种生境受到威胁等,鄱阳湖湿地正面临着生态环境退化危机。针对鄱阳湖湿地出现的种种问题,这里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现状与特征,认为鄱阳湖湿地环境退化原因是由气候、地形、水文、土壤、人口、政策、城市发展等综合因素造成,建议完善法规,改进科技,建立预警体系来控制污染,以提高鄱阳湖调控能力,阻止环境退化。研究对鄱阳湖湿地进行修复与重建,提高鄱阳湖的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鄱阳湖湿地是国家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和国际重要湿地。在人口发展与经济开发双重作用下,鄱阳湖水质出现恶化现象,湿地面积大幅萎缩,湿地物种生境受到威胁等,鄱阳湖湿地正面临着生态环境退化危机。针对鄱阳湖湿地出现的种种问题,这里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现状与特征,认为鄱阳湖湿地环境退化原因是由气候、地形、水文、土壤、人口、政策、城市发展等综合因素造成,建议完善法规,改进科技,建立预警体系来控制污染,以提高鄱阳湖调控能力,阻止环境退化。研究对鄱阳湖湿地进行修复与重建,提高鄱阳湖的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鄱阳湖双退区湿地植被恢复方案探讨
作者: 钱海燕 严玉平 周杨明 黄齐 鄢帮有 刘青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植被  恢复  鄱阳湖  湿地 
描述:针对鄱阳湖双退区湿地的植被现状以及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本着因地制宜、整体优化的生态修复原则,在充分满足湖泊的自然环境和水生态系统特征等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双退区植被退化原因和类型,集成了规划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在江西省都昌县开展了双退区湿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模式的研究与示范。在鄱阳湖双退区,保证一定经济收入的同时维护湿地合理的生态结构和功能,提出了一个可持续性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模式及相应的工程措施和重建方案,为今后鄱阳湖双退区乃至鄱阳湖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了相应的技术参考。。
全文:针对鄱阳湖双退区湿地的植被现状以及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本着因地制宜、整体优化的生态修复原则,在充分满足湖泊的自然环境和水生态系统特征等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双退区植被退化原因和类型,集成了规划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在江西省都昌县开展了双退区湿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模式的研究与示范。在鄱阳湖双退区,保证一定经济收入的同时维护湿地合理的生态结构和功能,提出了一个可持续性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模式及相应的工程措施和重建方案,为今后鄱阳湖双退区乃至鄱阳湖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了相应的技术参考。。
鄱阳湖双退区受损湿地植被恢复对水质的影响
作者: 严玉平 钱海燕 周杨明 刘梅影 鄢帮有 刘青  来源: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植物分解  净化  生态恢复  湿地  植被覆盖 
描述:退化湿地的植被恢复有助于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和净化水体功能。通过监测鄱阳湖双退区(湿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前后水质变化,分析了不同植被覆盖率和植物残体分解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植物生长期间,湿地水体TN质量浓度下降65.4%~71.3%,NO3--N也呈较大幅度下降,并能降低水体TP浓度水平;高植被覆盖增加水体叶绿素质量浓度水平,中低植被覆盖不影响水体叶绿素质量浓度,植被覆盖能有效保持水体较高透明度,但不能降低水体COD质量浓度。在枯水期,高植被覆盖因为植物残体分解使氮素回流水体,导致水体含TN,NH4+-N,NO3-N质量浓度显著升高,中低植被覆盖植物残体分解同样显著增加水体氮素,但增加程度小于高植被覆盖;植物残体分解不影响水体TP质量浓度水平;高植被覆盖植物残体分解增加水体叶绿素质量浓度,中低植被覆盖则无影响;高中低植被覆盖区植物残体分解都显著增加水体混浊度,也提高了水体的BOD,对水体COD没有影响。
全文:退化湿地的植被恢复有助于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和净化水体功能。通过监测鄱阳湖双退区(湿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前后水质变化,分析了不同植被覆盖率和植物残体分解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植物生长期间,湿地水体TN质量浓度下降65.4%~71.3%,NO3--N也呈较大幅度下降,并能降低水体TP浓度水平;高植被覆盖增加水体叶绿素质量浓度水平,中低植被覆盖不影响水体叶绿素质量浓度,植被覆盖能有效保持水体较高透明度,但不能降低水体COD质量浓度。在枯水期,高植被覆盖因为植物残体分解使氮素回流水体,导致水体含TN,NH4+-N,NO3-N质量浓度显著升高,中低植被覆盖植物残体分解同样显著增加水体氮素,但增加程度小于高植被覆盖;植物残体分解不影响水体TP质量浓度水平;高植被覆盖植物残体分解增加水体叶绿素质量浓度,中低植被覆盖则无影响;高中低植被覆盖区植物残体分解都显著增加水体混浊度,也提高了水体的BOD,对水体COD没有影响。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作者: 鄢帮有  来源:资源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湿地是具有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对其服务功能进行评估是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基础。该文应用生态经济学与资源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计算出其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381.01×10^8元/年,价值大,并且类型全面。其主要服务功能包括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减少土壤肥力流失、文化科研、生物栖息地、净化、CO2固定和O2释放、有机物质生产等,以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的服务功能价值最大,为1173.08×10^8元/年;其次为减少土壤肥力流失功能,价值为136.53×10^8元/年;文化科研、生物栖息地、净化污染物、CO2固定和O2释放、有机物质生产价值分别为31.53×10^8元/年、20.67×10^8元/年、9.70×10^8元/年、7.05×10^8元/年和2.48×10^8元/年;有机物质生产功能为最小,仅占全部功能价值的0.18%。
全文:湿地是具有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对其服务功能进行评估是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基础。该文应用生态经济学与资源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计算出其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381.01×10^8元/年,价值大,并且类型全面。其主要服务功能包括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减少土壤肥力流失、文化科研、生物栖息地、净化、CO2固定和O2释放、有机物质生产等,以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的服务功能价值最大,为1173.08×10^8元/年;其次为减少土壤肥力流失功能,价值为136.53×10^8元/年;文化科研、生物栖息地、净化污染物、CO2固定和O2释放、有机物质生产价值分别为31.53×10^8元/年、20.67×10^8元/年、9.70×10^8元/年、7.05×10^8元/年和2.48×10^8元/年;有机物质生产功能为最小,仅占全部功能价值的0.18%。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作者: 鄢帮有  来源:资源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湿地是具有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对其服务功能进行评估是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基础。该文应用生态经济学与资源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计算出其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381.01×10^8元/年,价值大,并且类型全面。其主要服务功能包括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减少土壤肥力流失、文化科研、生物栖息地、净化、CO2固定和O2释放、有机物质生产等,以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的服务功能价值最大,为1173.08×10^8元/年;其次为减少土壤肥力流失功能,价值为136.53×10^8元/年;文化科研、生物栖息地、净化污染物、CO2固定和O2释放、有机物质生产价值分别为31.53×10^8元/年、20.67×10^8元/年、9.70×10^8元/年、7.05×10^8元/年和2.48×10^8元/年;有机物质生产功能为最小,仅占全部功能价值的0.18%。
全文:湿地是具有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对其服务功能进行评估是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基础。该文应用生态经济学与资源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计算出其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381.01×10^8元/年,价值大,并且类型全面。其主要服务功能包括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减少土壤肥力流失、文化科研、生物栖息地、净化、CO2固定和O2释放、有机物质生产等,以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的服务功能价值最大,为1173.08×10^8元/年;其次为减少土壤肥力流失功能,价值为136.53×10^8元/年;文化科研、生物栖息地、净化污染物、CO2固定和O2释放、有机物质生产价值分别为31.53×10^8元/年、20.67×10^8元/年、9.70×10^8元/年、7.05×10^8元/年和2.48×10^8元/年;有机物质生产功能为最小,仅占全部功能价值的0.18%。
鄱阳湖生态系统退化状况及对我们的警示
作者: 谭胤静 谭晦如 严玉平  来源:江西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系统  警示  鄱阳湖  退化 
描述:随着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鄱阳湖科学考察"的实施和完成,发现鄱阳湖生物资源和水文环境30年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反映了鄱阳湖生态系统的退化。归纳了鄱阳湖沼泽化趋势,植物或植被退化,渔业资源衰退,冬候鸟栖息数量动态变化等考察成果,分析了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指出了生态系统生物结构的改变,水体富营养化的发展,无序的人为活动以及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水文过程的异动对我们的警示。
全文:随着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鄱阳湖科学考察"的实施和完成,发现鄱阳湖生物资源和水文环境30年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反映了鄱阳湖生态系统的退化。归纳了鄱阳湖沼泽化趋势,植物或植被退化,渔业资源衰退,冬候鸟栖息数量动态变化等考察成果,分析了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指出了生态系统生物结构的改变,水体富营养化的发展,无序的人为活动以及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水文过程的异动对我们的警示。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作者: 陈葵 钱海燕 严玉平  来源:江西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  数字生态城  国外生态城市 
描述:建设生态城市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途径,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探讨了生态城市内涵,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以江西省共青数字生态城建设为样点,选取了一些国外影响较大的生态城市建设成功案例加以分析,从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中获取一些指导性的启示,从而推动鄱阳湖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
全文:建设生态城市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途径,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探讨了生态城市内涵,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以江西省共青数字生态城建设为样点,选取了一些国外影响较大的生态城市建设成功案例加以分析,从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中获取一些指导性的启示,从而推动鄱阳湖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
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王晓鸿 鄢帮有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山江湖工程 
描述:由于人口过速增长和不合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等种种原因,江西历史上也出现过山区毁林种粮、湖区盲目围垦和酷渔滥捕等短期行为,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利用效率低,经济发展缓慢等区域性的环境与发展不协调问题,对江西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江西省山江湖工程,应用流域综合管理理念和生态经济理论,以流域为单元,按照流域水土等自然资源的发育与退化规律,流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价值增殖规律,系统考虑流域内人口、资源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副各业用地和组织布局生产力,因地制宜地布设综合治理措施,对水土及其他自然资源进行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寻求恢复和保持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实现流域内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而进行的_次探索与实践.本文总结了江西省山江湖工程过去近二十年来在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以供其他类似地区参考和借鉴.
全文:由于人口过速增长和不合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等种种原因,江西历史上也出现过山区毁林种粮、湖区盲目围垦和酷渔滥捕等短期行为,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利用效率低,经济发展缓慢等区域性的环境与发展不协调问题,对江西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江西省山江湖工程,应用流域综合管理理念和生态经济理论,以流域为单元,按照流域水土等自然资源的发育与退化规律,流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价值增殖规律,系统考虑流域内人口、资源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副各业用地和组织布局生产力,因地制宜地布设综合治理措施,对水土及其他自然资源进行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寻求恢复和保持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实现流域内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而进行的_次探索与实践.本文总结了江西省山江湖工程过去近二十年来在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以供其他类似地区参考和借鉴.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