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5)
按年份分组
2011(1)
2010(1)
2009(1)
1997(2)
按来源分组
遥感技术与应用(1)
遥感技术与研究(1)
生态环境学报(1)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
环境保护(1)
相关搜索词
莱茵河的前世 鄱阳湖的今生?―莱茵河流域管理对鄱阳湖综合治理的启示
作者: 沈文清 鄢帮有 刘梅影  来源:环境保护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流域管理  时空范围  流域综合管理  生态环境  实施计划  鄱阳湖流域  历史眼光  生态文明  跨越式发展  国际环境合作 
描述: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里的"史",既包括中国的,也包括世界各国的。中国应该放眼世界,力求从更大的时空范围,用深远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眼光去研究总结中外从"先污染,后治理"到"可持续发展"这个过程之中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从中汲取智慧,用以指导中国实践。这对中国的跨越式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里的"史",既包括中国的,也包括世界各国的。中国应该放眼世界,力求从更大的时空范围,用深远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眼光去研究总结中外从"先污染,后治理"到"可持续发展"这个过程之中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从中汲取智慧,用以指导中国实践。这对中国的跨越式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鄱阳湖水文特征及湖泊纳污能力季节性变化分析
作者: 金国花 谢冬明 邓红兵 严岩 刘梅影 王钰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富营养化  季节性变化  纳污能力  水文 
描述:,但年内变化比年际变化的差异大。多年最大月平均容量是多年最小月平均容量的2个数量级以上,最大月平均容量是7月,为182.4×108 m3;最小月平均容量是1月,为4.4×108 m3。鄱阳湖水体自净时间
全文:,但年内变化比年际变化的差异大。多年最大月平均容量是多年最小月平均容量的2个数量级以上,最大月平均容量是7月,为182.4×108 m3;最小月平均容量是1月,为4.4×108 m3。鄱阳湖水体自净时间
鄱阳湖双退区受损湿地植被恢复对水质的影响
作者: 严玉平 钱海燕 周杨明 刘梅影 鄢帮有 刘青  来源: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植物分解  净化  生态恢复  湿地  植被覆盖 
描述:退化湿地的植被恢复有助于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和净化水体功能。通过监测鄱阳湖双退区(湿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前后水质变化,分析了不同植被覆盖率和植物残体分解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植物生长期间,湿地水体TN质量浓度下降65.4%~71.3%,NO3--N也呈较大幅度下降,并能降低水体TP浓度水平;高植被覆盖增加水体叶绿素质量浓度水平,中低植被覆盖不影响水体叶绿素质量浓度,植被覆盖能有效保持水体较高透明度,但不能降低水体COD质量浓度。在枯水期,高植被覆盖因为植物残体分解使氮素回流水体,导致水体含TN,NH4+-N,NO3-N质量浓度显著升高,中低植被覆盖植物残体分解同样显著增加水体氮素,但增加程度小于高植被覆盖;植物残体分解不影响水体TP质量浓度水平;高植被覆盖植物残体分解增加水体叶绿素质量浓度,中低植被覆盖则无影响;高中低植被覆盖区植物残体分解都显著增加水体混浊度,也提高了水体的BOD,对水体COD没有影响。
全文:退化湿地的植被恢复有助于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和净化水体功能。通过监测鄱阳湖双退区(湿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前后水质变化,分析了不同植被覆盖率和植物残体分解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植物生长期间,湿地水体TN质量浓度下降65.4%~71.3%,NO3--N也呈较大幅度下降,并能降低水体TP浓度水平;高植被覆盖增加水体叶绿素质量浓度水平,中低植被覆盖不影响水体叶绿素质量浓度,植被覆盖能有效保持水体较高透明度,但不能降低水体COD质量浓度。在枯水期,高植被覆盖因为植物残体分解使氮素回流水体,导致水体含TN,NH4+-N,NO3-N质量浓度显著升高,中低植被覆盖植物残体分解同样显著增加水体氮素,但增加程度小于高植被覆盖;植物残体分解不影响水体TP质量浓度水平;高植被覆盖植物残体分解增加水体叶绿素质量浓度,中低植被覆盖则无影响;高中低植被覆盖区植物残体分解都显著增加水体混浊度,也提高了水体的BOD,对水体COD没有影响。
鄱阳湖地区洪涝灾情及其遥感分析
作者: 林联盛 李加洪 刘道南 陈葵 郭秋中 方豫 刘梅影  来源:遥感技术与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地区洪涝灾情  sar遥感分析 
描述:简要介绍了鄱阳湖洪涝灾情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灾害成因。简述了机载侧视雷达(sar)在1995年鄱阳湖洪涝灾情调查中的应用,并对sar图像的目视解译作了粗浅的分析。
全文:简要介绍了鄱阳湖洪涝灾情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灾害成因。简述了机载侧视雷达(sar)在1995年鄱阳湖洪涝灾情调查中的应用,并对sar图像的目视解译作了粗浅的分析。
鄱阳湖地区洪涝灾情及其遥感分析
作者: 林联盛 李加洪 刘道南 陈葵 郭秋中 方豫 刘梅影  来源:遥感技术与应用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洪涝灾情  SAR  鄱阳湖地区  遥感分析 
描述:简要介绍了鄱阳湖洪涝灾情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灾害成因。简述了机载侧视雷达(SAR)在1995年鄱阳湖洪涝灾情调查中的应用,并对SAR图像的目视解译作了粗浅的分析。
全文:简要介绍了鄱阳湖洪涝灾情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灾害成因。简述了机载侧视雷达(SAR)在1995年鄱阳湖洪涝灾情调查中的应用,并对SAR图像的目视解译作了粗浅的分析。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