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水文特征及其对水质的影响研究
作者: 顾平 万金保  来源:环境污染与防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高锰酸盐指数  氨氮  水文 
描述:根据2008年鄱阳湖4个典型监测站(星子站、蛤蟆石站、都昌站、康山站)的水位、水质实测数据,分析了鄱阳湖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年非点源负荷比例,初步探讨了水质对水位变化、换水周期的响应。结果表明:(1
全文:根据2008年鄱阳湖4个典型监测站(星子站、蛤蟆石站、都昌站、康山站)的水位、水质实测数据,分析了鄱阳湖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年非点源负荷比例,初步探讨了水质对水位变化、换水周期的响应。结果表明:(1
鄱阳湖环湖区水文站网合理分布和设置
作者: 王仕刚 曹美 曹卫芳  来源:江西水利科技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调整  鄱阳湖  水文站网  水文 
描述:评价、检验鄱阳湖环湖区现有水文站网.根据防汛抗旱、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保护、湖泊科学研究等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布设水文站网。
全文:评价、检验鄱阳湖环湖区现有水文站网.根据防汛抗旱、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保护、湖泊科学研究等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布设水文站网。
鄱阳湖水文特征及湖泊纳污能力季节性变化分析
作者: 金国花 谢冬明 邓红兵 严岩 刘梅影 王钰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富营养化  季节性变化  纳污能力  水文 
描述:分析了鄱阳湖水文和湖泊纳污能力的季节性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水文季节性变化显著,多年高于19.5 m水位的频率主要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低于7.5 m水位的频率主要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
全文:分析了鄱阳湖水文和湖泊纳污能力的季节性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水文季节性变化显著,多年高于19.5 m水位的频率主要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低于7.5 m水位的频率主要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
鄱阳湖水文承载力现状和趋势分析
作者: 黄虹 邹长伟 何宗键 朱百鸣 陈新庚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承载力  水文 
描述:分析了鄱阳湖对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河来水水量的承载力、对五河来水泥沙的承载力,鄱阳湖与长江的相互承载力等.结合现状对鄱阳湖水文承载力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全文:分析了鄱阳湖对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河来水水量的承载力、对五河来水泥沙的承载力,鄱阳湖与长江的相互承载力等.结合现状对鄱阳湖水文承载力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鄱阳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作者: 刘宝贵 刘霞 吴瑶 钟正 陈宇炜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浮游甲壳动物  鄱阳湖  时空分布  水文 
描述:营养盐对浮游甲壳动物的影响并不显著。空间上浮游甲壳动物群落构成明显不同,年均丰度最高和最低的点均出现在河口地区。因此:对于换水周期短,水交换速率快的水体,应该充分考虑水文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全文:营养盐对浮游甲壳动物的影响并不显著。空间上浮游甲壳动物群落构成明显不同,年均丰度最高和最低的点均出现在河口地区。因此:对于换水周期短,水交换速率快的水体,应该充分考虑水文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鄱阳湖简介
作者: 闵骞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位  鄱阳湖  水温  湖泊  水文 
描述:鄱阳湖(115°49′E—116°46′E、28°24′N—29°46′N)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河来水。经湖口注入长江,是一个过水性吞吐型湖泊。流域面积162225km~2,湖面积和容积高水时分别为3210km~2和252×10~8m~3,低水时分别是146km~2和4.5×10~8m~3,高水呈湖相,低水呈河相,有“洪水汪洋一大片,枯水漫长一条线”的自然地理景观。平均宽度16.9km,最宽处70km,最窄处仅3km,最大长度173km,平均水深8.4m。
全文:鄱阳湖(115°49′E—116°46′E、28°24′N—29°46′N)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河来水。经湖口注入长江,是一个过水性吞吐型湖泊。流域面积162225km~2,湖面积和容积高水时分别为3210km~2和252×10~8m~3,低水时分别是146km~2和4.5×10~8m~3,高水呈湖相,低水呈河相,有“洪水汪洋一大片,枯水漫长一条线”的自然地理景观。平均宽度16.9km,最宽处70km,最窄处仅3km,最大长度173km,平均水深8.4m。
梅家洲形成、演化及其对鄱阳湖的影响
作者: 吴艳宏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梅家洲  泥沙  沉积物环境指标  水文 
描述:根据鄱阳湖口梅家洲东南缘钻孔 (ZK2 )沉积物环境指标特征 ,结合历史资料对梅家洲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时期对鄱阳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随着古长江不断南迁 ,在长江与古赣江的共同作用下 ,2 .3kaBP前后 ,在长江南岸湖口地区形成天然堤 ,即梅家洲。它的出现对古赣江来水产生阻水 ,导致了鄱阳湖形成并向南扩张。对比 1970年和 1980年湖口地区水下地形图 ,发现梅家洲仍在不断加积 ,其对鄱阳湖的阻水作用更加明显 ,将引起鄱阳湖湖区沉积环境的改变 ,给鄱阳湖带来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全文:根据鄱阳湖口梅家洲东南缘钻孔 (ZK2 )沉积物环境指标特征 ,结合历史资料对梅家洲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时期对鄱阳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随着古长江不断南迁 ,在长江与古赣江的共同作用下 ,2 .3kaBP前后 ,在长江南岸湖口地区形成天然堤 ,即梅家洲。它的出现对古赣江来水产生阻水 ,导致了鄱阳湖形成并向南扩张。对比 1970年和 1980年湖口地区水下地形图 ,发现梅家洲仍在不断加积 ,其对鄱阳湖的阻水作用更加明显 ,将引起鄱阳湖湖区沉积环境的改变 ,给鄱阳湖带来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梅家州形成、演化及其对鄱阳湖的影响
作者: 吴艳宏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梅家洲  泥沙  沉积物环境指标  水文 
描述:根据鄱阳湖口梅家洲东南缘钻孔(ZK2)沉积物环境指标特征,结合历史资料对梅家洲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时期对鄱阳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随着古长江不断南迁,在长江与古赣江的共同作用下,2.3kaBP前后,在长江南岸湖口地区形成天然堤,即梅家洲。它的出现对古赣江来水产生阻水,导致了鄱阳湖形成并向南扩张。对比1970年和1980年湖口地区水下地形图,发现梅家洲仍在不断加积,其对鄱阳湖的阻水作用更加明显,将引起鄱阳湖湖区沉积环境的改变,给鄱阳湖带来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全文:根据鄱阳湖口梅家洲东南缘钻孔(ZK2)沉积物环境指标特征,结合历史资料对梅家洲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时期对鄱阳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随着古长江不断南迁,在长江与古赣江的共同作用下,2.3kaBP前后,在长江南岸湖口地区形成天然堤,即梅家洲。它的出现对古赣江来水产生阻水,导致了鄱阳湖形成并向南扩张。对比1970年和1980年湖口地区水下地形图,发现梅家洲仍在不断加积,其对鄱阳湖的阻水作用更加明显,将引起鄱阳湖湖区沉积环境的改变,给鄱阳湖带来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鄱阳湖流域水文变化特征成因及旱涝规律
作者: 郭华 张奇 王艳君  来源:地理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旱涝规律  长江  鄱阳湖  气候  江湖作用  水文 
描述:本研究分析了1960-2008年鄱阳湖流域的气候和水文变化特征,用水量和能量平衡关系解释和印证了这些特征,并由此揭示了鄱阳湖流域水文变化特征的成因及干旱和洪涝发生的规律。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正常或
全文:本研究分析了1960-2008年鄱阳湖流域的气候和水文变化特征,用水量和能量平衡关系解释和印证了这些特征,并由此揭示了鄱阳湖流域水文变化特征的成因及干旱和洪涝发生的规律。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正常或
关于打造鄱阳湖生态休闲渔业基地的思考
作者: 吴斌 甘江英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价值  鳜鱼  鄱阳湖  池塘建设  鱼类  核心资源  水文  生态休闲渔业 
描述:水与鱼是鄱阳湖的核心资源之一,立足休闲渔业,做好山水文章,打造鄱阳湖休闲渔业品牌,构建“水产兴农、产业富民”的新格局。按照高效、节能、循环、环保的理念,引导当地渔民。多养殖高价值鱼类(如鳜鱼、大型成熟鲟鱼、大鲵等),少养殖饵量需求高的鱼类;利用水库、塘坝和池塘建设休闲、
全文:水与鱼是鄱阳湖的核心资源之一,立足休闲渔业,做好山水文章,打造鄱阳湖休闲渔业品牌,构建“水产兴农、产业富民”的新格局。按照高效、节能、循环、环保的理念,引导当地渔民。多养殖高价值鱼类(如鳜鱼、大型成熟鲟鱼、大鲵等),少养殖饵量需求高的鱼类;利用水库、塘坝和池塘建设休闲、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