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5)
按年份分组
2017(1)
2016(3)
2014(1)
按来源分组
环境科学(2)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
湿地科学(1)
生态学报(1)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作者: 刘宝贵 刘霞 吴瑶 钟正 陈宇炜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浮游甲壳动物  鄱阳湖  时空分布  水文 
描述: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具有“丰水为湖,枯水为河”的独特特点。为探讨鄱阳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分布的特征,于2009年全年采集其不同季节、不同水位期的浮游甲壳动物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总体与河流浮游甲壳群落具有相似性。无节幼体、象鼻溞、剑水蚤等河流优势类群在鄱阳湖浮游甲壳动物中占优势;而哲水蚤和溞属仅在低水位季节占优势,枝角类丰度仅在高温、高水位、流速缓的季节高过桡足类。丰水期浮游甲壳动物平均丰度和生物量远远高于枯水期,可达枯水期的50倍,差异极其显著(P<0.01)。温度和水位变化引起的环境因子改变是导致鄱阳湖浮游甲壳动物发生季节演替的主要原因;而营养盐对浮游甲壳动物的影响并不显著。空间上浮游甲壳动物群落构成明显不同,年均丰度最高和最低的点均出现在河口地区。因此:对于换水周期短,水交换速率快的水体,应该充分考虑水文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全文: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具有“丰水为湖,枯水为河”的独特特点。为探讨鄱阳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分布的特征,于2009年全年采集其不同季节、不同水位期的浮游甲壳动物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总体与河流浮游甲壳群落具有相似性。无节幼体、象鼻溞、剑水蚤等河流优势类群在鄱阳湖浮游甲壳动物中占优势;而哲水蚤和溞属仅在低水位季节占优势,枝角类丰度仅在高温、高水位、流速缓的季节高过桡足类。丰水期浮游甲壳动物平均丰度和生物量远远高于枯水期,可达枯水期的50倍,差异极其显著(P<0.01)。温度和水位变化引起的环境因子改变是导致鄱阳湖浮游甲壳动物发生季节演替的主要原因;而营养盐对浮游甲壳动物的影响并不显著。空间上浮游甲壳动物群落构成明显不同,年均丰度最高和最低的点均出现在河口地区。因此:对于换水周期短,水交换速率快的水体,应该充分考虑水文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鄱阳湖浮游植物叶绿素p1及营养盐浓度对水位波动的响应
作者: 刘霞 刘宝贵 陈宇炜 高俊峰  来源:环境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鄱阳湖浮游植物叶绿素p1及营养盐浓度对水位波动的响应
鄱阳湖浮游植物叶绿素a及营养盐浓度对水位波动的响应
作者: 刘霞 刘宝贵 陈宇炜 高俊峰  来源:环境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长江  鄱阳湖  总氮和溶解性氮  水温  叶绿素a  透明度 
描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改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回归趋势分析,Chla浓度与水温(P<0.000 1)和透明度值(SD)(P<0.000 1)显著正相关,与总氮(TN,P<0.01)、溶解性氮(NOx-N,P
全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改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回归趋势分析,Chla浓度与水温(P<0.000 1)和透明度值(SD)(P<0.000 1)显著正相关,与总氮(TN,P<0.01)、溶解性氮(NOx-N,P
鄱阳湖丰水期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作者: 吴召仕 张路 刘宝贵 陈宇炜  来源:湿地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营养盐  光照  鄱阳湖  水体交换时间  丰水期  浮游植物 
描述:在2011年8月和2012年7月丰水期,在鄱阳湖湖区布设77个采样点,大规模采集水样,研究浮游植物生物量(以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表示)在湖区的空间分布,并探讨叶绿素a与相关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鄱阳湖丰水期水体中叶绿素a质量浓度较低,平均值为10.58μg/L;叶绿素a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东南湖区最高,中部湖区居中,北部通江区较低。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与水体透明度显著正相关,与总悬浮颗粒物含量、总氮含量、亚硝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和溶解性总氮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其他营养盐含量不相关。水下光照条件是限制鄱阳湖浮游植物丰水期生长的主要因素;鄱阳湖水体交换时间较短,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丰水期,高水位稀释了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从而掩盖了其对浮游植物的作用,导致营养盐的作用不明显。
全文:在2011年8月和2012年7月丰水期,在鄱阳湖湖区布设77个采样点,大规模采集水样,研究浮游植物生物量(以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表示)在湖区的空间分布,并探讨叶绿素a与相关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鄱阳湖丰水期水体中叶绿素a质量浓度较低,平均值为10.58μg/L;叶绿素a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东南湖区最高,中部湖区居中,北部通江区较低。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与水体透明度显著正相关,与总悬浮颗粒物含量、总氮含量、亚硝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和溶解性总氮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其他营养盐含量不相关。水下光照条件是限制鄱阳湖浮游植物丰水期生长的主要因素;鄱阳湖水体交换时间较短,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丰水期,高水位稀释了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从而掩盖了其对浮游植物的作用,导致营养盐的作用不明显。
鄱阳湖出流水质2004~2014 年变化及其对水位变化的响应:对水质监测频率的启示
作者: 李冰 杨桂山 万荣荣 刘宝贵 戴雪 许晨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变化趋势  采样频率  水质  鄱阳湖出流  水情响应 
描述:。结果表明:(1)就DO,NH4+-N和CODMn而言,鄱阳湖出湖水质在20042014年没有显著恶化的趋势,然而在年内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其浓度与湖泊水位波动有较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
全文:。结果表明:(1)就DO,NH4+-N和CODMn而言,鄱阳湖出湖水质在20042014年没有显著恶化的趋势,然而在年内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其浓度与湖泊水位波动有较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