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6)
按年份分组
2012(1)
2011(1)
2004(1)
1994(1)
1989(2)
按来源分组
海洋湖沼通报(2)
地理学报(2)
内陆水产(1)
上海环境科学(1)
相关搜索词
近50年来长江与鄱阳湖水文相互作用的变化
作者: 郭华 张奇  来源:地理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峡工程运行  长江  鄱阳湖  气候  江湖作用 
描述:和区域气候变化对长江与鄱阳湖相互作用的影响程度,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从年际、年代际尺度上来看,鄱阳湖流域的气候变化和五河入湖流量是鄱阳湖水位和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长江与鄱阳湖
全文:和区域气候变化对长江与鄱阳湖相互作用的影响程度,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从年际、年代际尺度上来看,鄱阳湖流域的气候变化和五河入湖流量是鄱阳湖水位和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长江与鄱阳湖
鄱阳湖流域水文变化特征成因及旱涝规律
作者: 郭华 张奇 王艳君  来源:地理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旱涝规律  长江  鄱阳湖  气候  江湖作用  水文 
描述:本研究分析了1960-2008年鄱阳湖流域的气候和水文变化特征,用水量和能量平衡关系解释和印证了这些特征,并由此揭示了鄱阳湖流域水文变化特征的成因及干旱和洪涝发生的规律。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正常或
全文:本研究分析了1960-2008年鄱阳湖流域的气候和水文变化特征,用水量和能量平衡关系解释和印证了这些特征,并由此揭示了鄱阳湖流域水文变化特征的成因及干旱和洪涝发生的规律。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正常或
鄱阳湖候鸟保护的自然环境
作者: 程时长 汪泽培  来源:上海环境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环境  鄱阳湖  气候  水质  候鸟  自然保护区 
描述:根据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源,叙述了鄱阳湖倏鸟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文,水质,动植物资源等。调查表明,保护区内冬季气候温和,平均气温在5.0℃以上,平均水温6.2℃,每年10月至次于3月的气温
全文:根据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源,叙述了鄱阳湖倏鸟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文,水质,动植物资源等。调查表明,保护区内冬季气候温和,平均气温在5.0℃以上,平均水温6.2℃,每年10月至次于3月的气温
鄱阳湖气候特性
作者: 汪泽培 徐火生  来源:海洋湖沼通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年平均气温  鄱阳湖  自然地理特征  水温  气候  最高气温  大水体  太阳总辐射  丘陵山地  湖岸 
描述:一、概述鄱阳湖位于东径115°50′——116°45′,北纬28°25′——29°45′,长江以南,江西北部。平均海拔高度12—21米,平均湖水深8.4米。共接纳162,225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径流量,多年平均年水量约为1470亿立方米。相应于历年最高水位(1954年)21.85米(星子水位,吴淞基面)的容积为290多
全文:一、概述鄱阳湖位于东径115°50′——116°45′,北纬28°25′——29°45′,长江以南,江西北部。平均海拔高度12—21米,平均湖水深8.4米。共接纳162,225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径流量,多年平均年水量约为1470亿立方米。相应于历年最高水位(1954年)21.85米(星子水位,吴淞基面)的容积为290多
鄱阳湖气候特性
作者: 汪泽培 徐火生  来源:海洋湖沼通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年平均气温  鄱阳湖  自然地理特征  水温  气候  最高气温  大水体  太阳总辐射  丘陵山地  湖岸 
描述:一、概述鄱阳湖位于东径115°50′——116°45′,北纬28°25′——29°45′,长江以南,江西北部。平均海拔高度12—21米,平均湖水深8.4米。共接纳162,225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径流量,多年平均年水量约为1470亿立方米。相应于历年最高水位(1954年)21.85米(星子水位,吴淞基面)的容积为290多
全文:一、概述鄱阳湖位于东径115°50′——116°45′,北纬28°25′——29°45′,长江以南,江西北部。平均海拔高度12—21米,平均湖水深8.4米。共接纳162,225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径流量,多年平均年水量约为1470亿立方米。相应于历年最高水位(1954年)21.85米(星子水位,吴淞基面)的容积为290多
鄱阳湖凤尾鱼出现罕见渔汛
作者:暂无 来源:内陆水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捕捞业  饵料生物  鄱阳湖  气候  湖面资源  湖口县  渔汛  长江禁渔期制度  凤尾鱼 
描述:凤尾鱼,俗称毛花鱼、七丝鲚、刀鲚,为溯河鱼类。每年春末夏初,凤尾鱼亲鱼由江河进入湖泊产卵繁殖;秋末,成群随湖水游入长江,因而形成了凤尾鱼渔汛。2003年10月,在鄱阳湖与长江接口的江西省湖口等水域出现了继1998年来少见的凤尾鱼渔汛。此次渔汛11月9日结束,汛期20d,品种以短颌鲚为主,占渔获物重量的98%。
全文:凤尾鱼,俗称毛花鱼、七丝鲚、刀鲚,为溯河鱼类。每年春末夏初,凤尾鱼亲鱼由江河进入湖泊产卵繁殖;秋末,成群随湖水游入长江,因而形成了凤尾鱼渔汛。2003年10月,在鄱阳湖与长江接口的江西省湖口等水域出现了继1998年来少见的凤尾鱼渔汛。此次渔汛11月9日结束,汛期20d,品种以短颌鲚为主,占渔获物重量的9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