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鄱阳湖三江口柱状沉积物氮的垂直分布特征
-
作者:
王毛兰 艾永平 周文斌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三江口 柱状沉积物 分布特征 氮
-
描述:研究了鄱阳湖三江口柱状沉积物中各形态氮的垂直剖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柱状沉积物中TN随深度变化范围为480.0~1900.0μg/g,其含量随深度变化表现为3种分布类型:随深度逐渐减小型、随深度逐渐增加型和两端含量低中间高型。NH_4~+-N含量变化范围为8.7~37.1μg/g,NH_4~+-N在沉积物中的含量随深度增加呈总体增加趋势;NO_3~--N含量较低,其变化范围为0~15μg/g,随深度变化其含量变化不明显。其中,NH_4~+-N与TOM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NH_4~+-N与NO_3~--N以及TN与TOM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
全文:研究了鄱阳湖三江口柱状沉积物中各形态氮的垂直剖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柱状沉积物中TN随深度变化范围为480.0~1900.0μg/g,其含量随深度变化表现为3种分布类型:随深度逐渐减小型、随深度逐渐增加型和两端含量低中间高型。NH_4~+-N含量变化范围为8.7~37.1μg/g,NH_4~+-N在沉积物中的含量随深度增加呈总体增加趋势;NO_3~--N含量较低,其变化范围为0~15μg/g,随深度变化其含量变化不明显。其中,NH_4~+-N与TOM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NH_4~+-N与NO_3~--N以及TN与TOM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
鄱阳湖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研究及环境意义
-
作者:
曾凡萍 肖化云 周文斌 来源:江西化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沉积物 鄱阳湖 重金属
-
描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鄱阳湖受到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位于饶河乐安河中下游的我国目前最大的铜矿--江西德兴铜矿以及位于信江中游的永平铜矿开采中产生的含重金属酸性废水是导致鄱阳湖部分区域重金属污染的主要点源.许多研究表明,湖泊表面沉积物是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湖泊后迁移的重要归宿,它记录了人类工业文明中各种污染物质的来源、分布、迁移和转化的历史,是追溯重金属污染的程度重要工具.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聚集主要与周边地区人类的活动有关,其垂向变化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是评价环境现状及演变趋势,探测湖泊污染历史的最佳工具.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是水环境污染的指示者,能明显地反映出水体区域所受到的污染程度.
-
全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鄱阳湖受到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位于饶河乐安河中下游的我国目前最大的铜矿--江西德兴铜矿以及位于信江中游的永平铜矿开采中产生的含重金属酸性废水是导致鄱阳湖部分区域重金属污染的主要点源.许多研究表明,湖泊表面沉积物是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湖泊后迁移的重要归宿,它记录了人类工业文明中各种污染物质的来源、分布、迁移和转化的历史,是追溯重金属污染的程度重要工具.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聚集主要与周边地区人类的活动有关,其垂向变化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是评价环境现状及演变趋势,探测湖泊污染历史的最佳工具.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是水环境污染的指示者,能明显地反映出水体区域所受到的污染程度.
-
鄱阳湖氮、磷营养盐的滞留效应研究
-
作者:
胡春华 楼倩 丁文军 周文斌 来源:环境污染与防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营养盐 鄱阳湖 滞留效应
-
描述:通过对鄱阳湖2010、2011年氮、磷输入与输出量的监测,分析鄱阳湖对氮、磷的滞留效应,探讨了影响氮、磷滞留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10、2011年鄱阳湖输入、输出的TP,总溶解性无机氮(DIN)浓度存在显著差异,输入浓度均明显高于输出浓度,表明鄱阳湖对氮、磷具有显著的滞留作用;TP浓度滞留效率普遍高于DIN浓度滞留效率,丰水期和枯水期TP、DIN浓度的年平均滞留效率分别为92.5%、87.5%和81.7%、80.4%,枯水期两者的差异较小;氮的实际滞留效率要高于磷的实际滞留效率,DIN的年平均实际滞留效率是TP的1.5倍,从季节分布上来看,丰水期氮、磷的实际滞留效率均高于枯水期,且TP、DIN的实际滞留效率随季节变化呈现出较一致的周期波动性;TP、DIN滞留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径流输入、非点源污染输入以及经湖口的输出,降雨、降尘、底泥释放、生物滞留对其影响相对较小;鄱阳湖氮、磷收支估算结果表明,氮的实际滞留效率稍高于磷的实际滞留效率,这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氮输入量大于磷输入量,以及氮、磷的滞留机制存在差异。
-
全文:通过对鄱阳湖2010、2011年氮、磷输入与输出量的监测,分析鄱阳湖对氮、磷的滞留效应,探讨了影响氮、磷滞留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10、2011年鄱阳湖输入、输出的TP,总溶解性无机氮(DIN)浓度存在显著差异,输入浓度均明显高于输出浓度,表明鄱阳湖对氮、磷具有显著的滞留作用;TP浓度滞留效率普遍高于DIN浓度滞留效率,丰水期和枯水期TP、DIN浓度的年平均滞留效率分别为92.5%、87.5%和81.7%、80.4%,枯水期两者的差异较小;氮的实际滞留效率要高于磷的实际滞留效率,DIN的年平均实际滞留效率是TP的1.5倍,从季节分布上来看,丰水期氮、磷的实际滞留效率均高于枯水期,且TP、DIN的实际滞留效率随季节变化呈现出较一致的周期波动性;TP、DIN滞留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径流输入、非点源污染输入以及经湖口的输出,降雨、降尘、底泥释放、生物滞留对其影响相对较小;鄱阳湖氮、磷收支估算结果表明,氮的实际滞留效率稍高于磷的实际滞留效率,这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氮输入量大于磷输入量,以及氮、磷的滞留机制存在差异。
-
鄱阳湖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分布特征
-
作者:
胡春华 张培 曾思苗 周文斌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不同形态氮 时空分布
-
描述:水体总氮含量年平均值是1. 50 mg/L,硝酸盐氮含量平均值为0. 84 mg/L,氨氮含量年平均值是0. 37 mg/L,丰水期不同形态氮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枯水期;在空间分布上,枯水期硝酸盐氮、氨氮主航道
-
全文:水体总氮含量年平均值是1. 50 mg/L,硝酸盐氮含量平均值为0. 84 mg/L,氨氮含量年平均值是0. 37 mg/L,丰水期不同形态氮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枯水期;在空间分布上,枯水期硝酸盐氮、氨氮主航道
-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湖区氮磷营养盐影响的模拟研究
-
作者:
胡春华 施伟 胡龙飞 周文斌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营养盐 水利工程 鄱阳湖 EFDC模型
-
描述:运用EFDC模型构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与主湖区的二维模型,使用Delft3D软件划分研究区域网格,并以2010年实测TIN、TP数据为初始条件,模拟水利枢纽运行前后湖区氮磷营养盐的变化特征,验证结果显示TIN和TP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证明了模型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水利枢纽运行后,枯水期湖区TIN、TP浓度分别增长20.42%和20.55%,达到2.86和0.44mg/L,饶河是湖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平水期湖区TIN、TP浓度分别增长13.39%和12.90%,达到2.08和0.18mg/L,赣江主支与修河的汇流是湖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枢纽对氮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磷素的控制上;在以松门山为界的南、北湖区,TIN表现出北湖区>南湖区,TP为南湖区>北湖区的变化特征;湖区N/P比值为9.27,比实测值低2.91%,磷素污染较重。
-
全文:运用EFDC模型构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与主湖区的二维模型,使用Delft3D软件划分研究区域网格,并以2010年实测TIN、TP数据为初始条件,模拟水利枢纽运行前后湖区氮磷营养盐的变化特征,验证结果显示TIN和TP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证明了模型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水利枢纽运行后,枯水期湖区TIN、TP浓度分别增长20.42%和20.55%,达到2.86和0.44mg/L,饶河是湖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平水期湖区TIN、TP浓度分别增长13.39%和12.90%,达到2.08和0.18mg/L,赣江主支与修河的汇流是湖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枢纽对氮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磷素的控制上;在以松门山为界的南、北湖区,TIN表现出北湖区>南湖区,TP为南湖区>北湖区的变化特征;湖区N/P比值为9.27,比实测值低2.91%,磷素污染较重。
-
鄱阳湖流域溶解态重金属行为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
作者:
胡春华 周鹏 黄萍 杜洁 周文斌 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溶解态 鄱阳湖 行为特征 重金属 健康风险
-
描述:大小依次为湖区>信江>抚河>赣江>乐安江>修河,由化学非致癌物Cu、Zn、Pb引起的健康危害的个人年均风险值远低于国家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通过饮水途径最大可接受风险值5.00×10-5a-1,而化学
-
全文:大小依次为湖区>信江>抚河>赣江>乐安江>修河,由化学非致癌物Cu、Zn、Pb引起的健康危害的个人年均风险值远低于国家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通过饮水途径最大可接受风险值5.00×10-5a-1,而化学
-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鄱阳湖表层水体总悬浮颗粒物浓度遥感反演
-
作者:
江辉 周文斌 刘小真 来源: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神经网络 遥感 总悬浮颗粒物
-
描述:为进一步提高湖泊总悬浮颗粒物浓度遥感反演的准确性,引进适应复杂非线性映射的RBF神经网络模型,以鄱阳湖通江湖体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实测水体悬浮颗粒物浓度和MODIS遥感数据,对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了RBF神经网络悬浮颗粒物浓度反演模型,神经元个数为8个,误差性能目标值为0.001,对悬浮颗粒物浓度进行反演。研究结果表明,验证样本相关系数R2=0.956 8,均方根误差RMSE=0.54。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反演水悬浮颗粒物浓度是有效的,其反演结果优于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
-
全文:为进一步提高湖泊总悬浮颗粒物浓度遥感反演的准确性,引进适应复杂非线性映射的RBF神经网络模型,以鄱阳湖通江湖体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实测水体悬浮颗粒物浓度和MODIS遥感数据,对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了RBF神经网络悬浮颗粒物浓度反演模型,神经元个数为8个,误差性能目标值为0.001,对悬浮颗粒物浓度进行反演。研究结果表明,验证样本相关系数R2=0.956 8,均方根误差RMSE=0.54。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反演水悬浮颗粒物浓度是有效的,其反演结果优于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
-
鄱阳湖流域水化学主离子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
作者:
胡春华 周文斌 夏思奇 来源:环境化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相关性 主离子 水化学类型 鄱阳湖流域 Gibbs
-
描述:系统采集了鄱阳湖流域湖水、河水,分析测定各单元水体主离子组成.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枯水期主离子浓度大于丰水期主离子浓度,TDS集中在60—100 mg.L-1,属于弱矿化度水;总硬度浓度40—60
-
全文:系统采集了鄱阳湖流域湖水、河水,分析测定各单元水体主离子组成.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枯水期主离子浓度大于丰水期主离子浓度,TDS集中在60—100 mg.L-1,属于弱矿化度水;总硬度浓度40—60
-
三峡水库蓄水后鄱阳湖营养盐含量变化影响研究
-
作者:
郭春晶 周文斌 胡春华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营养盐 鄱阳湖 季节性 三峡工程
-
描述:为了了解三峡工程蓄水后对鄱阳湖的营养盐含量变化特征的影响,依据实测资料,对三峡蓄水后2005~2009年鄱阳湖的N、P营养盐的含量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三峡工程蓄水后,鄱阳湖的营养盐浓度季节变化特征仍然表现为较明显的洪季低、枯季高;但蓄水后鄱阳湖流量的变化对鄱阳湖营养盐平均浓度的升高以及出湖总量的增加具有一定的影响;鄱阳湖的营养盐变化在2009年表现的最为明显,2009年的NH4+年平均浓度比2005~2006年增长了0.2 mg/L,NO3-和PO34-的年平均浓度比2005~2006年增加了一个数量级。2009年鄱阳湖的营养盐出湖总量增加趋势明显,各营养盐出湖总量比2005~2008年的平均水平增长约为30%。
-
全文:为了了解三峡工程蓄水后对鄱阳湖的营养盐含量变化特征的影响,依据实测资料,对三峡蓄水后2005~2009年鄱阳湖的N、P营养盐的含量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三峡工程蓄水后,鄱阳湖的营养盐浓度季节变化特征仍然表现为较明显的洪季低、枯季高;但蓄水后鄱阳湖流量的变化对鄱阳湖营养盐平均浓度的升高以及出湖总量的增加具有一定的影响;鄱阳湖的营养盐变化在2009年表现的最为明显,2009年的NH4+年平均浓度比2005~2006年增长了0.2 mg/L,NO3-和PO34-的年平均浓度比2005~2006年增加了一个数量级。2009年鄱阳湖的营养盐出湖总量增加趋势明显,各营养盐出湖总量比2005~2008年的平均水平增长约为30%。
-
鄱阳湖康山和湖口水域鱼、贝类体内有机氯农药残留现状
-
作者:
孙芳 黄云 刘志刚 周文斌 吴小平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湖口 康山 鄱阳湖 滴滴涕(DDTs) 六六六(BHCs) 六氯苯(HCB)
-
描述:为了解鄱阳湖生物体内有机氯农药的残留和富集状况,分析了康山水域的2种鱼类和1种贝类以及湖口水域的3种鱼类和3种贝类体内的六六六(BHCs)、滴滴涕(DDTs)和六氯苯(HCB)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
-
全文:为了解鄱阳湖生物体内有机氯农药的残留和富集状况,分析了康山水域的2种鱼类和1种贝类以及湖口水域的3种鱼类和3种贝类体内的六六六(BHCs)、滴滴涕(DDTs)和六氯苯(HCB)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