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艺术的灵境与哲理的沉思:对陶渊明“无弦琴”的还原阐释
-
作者:
范子烨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之声 老子哲学 无弦琴 艺术 哲理 音乐
-
描述:陶渊明本人是精通音乐,并通晓古琴艺术的。读书和弹琴是陶渊明日常生活中的赏心乐事。陶渊明的音乐艺术修养还表现在他对自然之声的敏感和兴趣。弹奏无弦琴,是诗人的风流,这种风流本身也就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浪漫的艺术显现过程。陶渊明的无弦琴深寓着老子有生于无、大音希声和有无相生的哲学本体论理念,它显示的不仅是一种艺境——诗人的脱俗气质和音乐家的潇洒风流,更是一种道境——超越寰中、凌驾今古的终极性的哲理。
-
全文:陶渊明本人是精通音乐,并通晓古琴艺术的。读书和弹琴是陶渊明日常生活中的赏心乐事。陶渊明的音乐艺术修养还表现在他对自然之声的敏感和兴趣。弹奏无弦琴,是诗人的风流,这种风流本身也就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浪漫的艺术显现过程。陶渊明的无弦琴深寓着老子有生于无、大音希声和有无相生的哲学本体论理念,它显示的不仅是一种艺境——诗人的脱俗气质和音乐家的潇洒风流,更是一种道境——超越寰中、凌驾今古的终极性的哲理。
-
陈洪绶的《陶渊明故事图》——兼论陈洪绶与周亮工的交往
-
作者:
吕晓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影 句图 图卷 无弦琴 陈洪绶 画家 陈氏 陶渊明 周亮工 周氏
-
描述:陈洪绶(一五九八-一六五二),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人。明末清初著名人物画家,与崔子忠并称为“南陈北崔”。周亮工“一六一二一一六七二),字元亮,一字减斋,号栎园、陶庵、缄斋、栎下先生等,祖籍河南符祥(今河南开封),生于南京,
-
全文:陈洪绶(一五九八-一六五二),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人。明末清初著名人物画家,与崔子忠并称为“南陈北崔”。周亮工“一六一二一一六七二),字元亮,一字减斋,号栎园、陶庵、缄斋、栎下先生等,祖籍河南符祥(今河南开封),生于南京,
-
“但识琴中曲,何劳弦上声”-从陶渊明蓄无弦琴看陶渊明的美学观
-
作者:
徐声扬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学观 无弦琴 伦理观 音乐美 固穷 陶渊明 音律 琴书 “无” 儒家
-
描述:陶渊明是否解音律梁昭明太子肖统写的《陶渊明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琴以寄其意。”这段话可能会给读者造成一种错觉,好象陶渊明不解音律,不善弹奏,仅会“一抚一拍”以寄其意而已。果真是这样吗?并不如此。我们可以从他的诗文中寻找答案。《答庞参军》:“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爱得我娱。岂无他人,乐是幽居。”《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
全文:陶渊明是否解音律梁昭明太子肖统写的《陶渊明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琴以寄其意。”这段话可能会给读者造成一种错觉,好象陶渊明不解音律,不善弹奏,仅会“一抚一拍”以寄其意而已。果真是这样吗?并不如此。我们可以从他的诗文中寻找答案。《答庞参军》:“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爱得我娱。岂无他人,乐是幽居。”《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
陶渊明并非“不解音声”-从陶渊明抚弄无弦琴看其美学思想
-
作者:
雷代浩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无弦琴 音乐美学思想 音乐美感 音律 演奏技巧 大音希声 音乐美学观 我国古代 音声
-
描述:史称陶渊明“不解音声”,殆成定论。《宋书·列传·隐逸》载:“潜不解音声,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萧统《陶渊明传》亦云:“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另据《晋书·列传·隐逸》载: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起,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辄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又《南史·列传·隐逸上》亦记其事,文字与《宋书》同,唯无“无弦”二字。三人成市虎,诗人遂“蒙冤”焉。其实,诗人是懂音律的。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陶传载于南朝
-
全文:史称陶渊明“不解音声”,殆成定论。《宋书·列传·隐逸》载:“潜不解音声,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萧统《陶渊明传》亦云:“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另据《晋书·列传·隐逸》载: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起,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辄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又《南史·列传·隐逸上》亦记其事,文字与《宋书》同,唯无“无弦”二字。三人成市虎,诗人遂“蒙冤”焉。其实,诗人是懂音律的。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陶传载于南朝
-
“但识琴中曲,何劳弦上声”——从陶渊明蓄无弦琴看陶渊明的美学观
-
作者:
徐声扬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学观 《归去来兮辞》 意而 儒家思想 无弦琴 音乐美 《琵琶行》 昭明太子 答庞参军 禅悦
-
描述:陶渊明是否解音律梁昭明太子肖统写的《陶渊明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琴以寄其意。”这段话可能会给读者造成一种错觉,好象陶渊明不解音律,不善弹奏,仅会“一抚一拍”以寄其意而已。果真是这样吗?并不如此。我们可以从他的诗文中寻找答案。《答庞参军》:“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爱得我娱。岂无他人,乐是幽居。”《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
全文:陶渊明是否解音律梁昭明太子肖统写的《陶渊明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琴以寄其意。”这段话可能会给读者造成一种错觉,好象陶渊明不解音律,不善弹奏,仅会“一抚一拍”以寄其意而已。果真是这样吗?并不如此。我们可以从他的诗文中寻找答案。《答庞参军》:“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爱得我娱。岂无他人,乐是幽居。”《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