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大水体蒸发实验研究
作者: 尹宗贤 闵骞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体  实验研究  蒸发  湖泊 
描述:本文根据1980—1987年的实验资料,分析了鄱阳湖单站水面蒸发与水文气象因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算鄱阳湖单站水面蒸发量的经验公式。统计分析了陆地三种常用蒸发器的折算系数。分别采用折算系数法与经验公式法计算了鄱阳湖大水体的水面蒸发量和蒸发水量,总结了水面蒸发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蒸发水量的特点。并对钢、铜质E_(601)型蒸发器的差异作了比较,认为以铜质E_(601)型蒸发器代替钢质E_(601)型蒸发器无明显的改进意义。
全文:本文根据1980—1987年的实验资料,分析了鄱阳湖单站水面蒸发与水文气象因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算鄱阳湖单站水面蒸发量的经验公式。统计分析了陆地三种常用蒸发器的折算系数。分别采用折算系数法与经验公式法计算了鄱阳湖大水体的水面蒸发量和蒸发水量,总结了水面蒸发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蒸发水量的特点。并对钢、铜质E_(601)型蒸发器的差异作了比较,认为以铜质E_(601)型蒸发器代替钢质E_(601)型蒸发器无明显的改进意义。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产业空间布局
作者: 朱再昱 陈美球 曹建华 蔡海生 黄宏胜 刘滨 罗志军  来源:改革与战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业产业  产业集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空间布局 
描述:文章在充分借鉴和吸取产业集群理论精华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形成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产业空间布局为六大发展区: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区,陶瓷产业发展区,产业
全文:文章在充分借鉴和吸取产业集群理论精华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形成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产业空间布局为六大发展区: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区,陶瓷产业发展区,产业
鄱阳湖夏季淡水螺类群落结构
作者: 吴和利 欧阳珊 詹诚 吴小平  来源:江西科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样性  优势种  鄱阳湖  淡水螺类 
描述:2007年4月~2007年7月对鄱阳湖的淡水螺类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定性定量采集。标本经整理,计有螺类26种,隶属7科15属。优势种为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和方格短沟蜷(Semisulcospira cancellata)。平均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69.60 g/m2和110.27 ind./m2。不同断面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范围在1.11~2.11;均匀度指数Jsww的范围为0.76~0.99。
全文:2007年4月~2007年7月对鄱阳湖的淡水螺类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定性定量采集。标本经整理,计有螺类26种,隶属7科15属。优势种为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和方格短沟蜷(Semisulcospira cancellata)。平均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69.60 g/m2和110.27 ind./m2。不同断面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范围在1.11~2.11;均匀度指数Jsww的范围为0.76~0.99。
鄱阳湖及长江湖口江段2003年春季禁渔监测报告
作者: 陈文静 袁雪芳 赵春来 王昌来  来源:江西水产科技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1春禁渔获物监测  1.1监测方法  春禁期间每月16~20日,对长江湖口江段进行为期15d的渔获物跟踪监测调查,每天随监测特许船只采用三层流刺网(网目:3~5cm,网高:1.5~2m,网长:40
全文:1春禁渔获物监测  1.1监测方法  春禁期间每月16~20日,对长江湖口江段进行为期15d的渔获物跟踪监测调查,每天随监测特许船只采用三层流刺网(网目:3~5cm,网高:1.5~2m,网长:40
六朝隋唐时期鄱阳湖—赣江流域的经济开发与持续发展
作者: 周兆望  来源:江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宜春  豫章郡  赣江流域  隋唐时期  江南  持续发展  江西  社会经济  开发史  新唐书 
描述:在古代长江流域的开发过程中,地处中游的江西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证明,江西境内的鄱阳湖——赣江流域远在三千年前就有着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至六朝隋唐时,其社会经济有着重大的发展与进步,成就令人瞩目。对之予以认真探讨,对于六朝隋唐史乃至整个古代长江流域开发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全文:在古代长江流域的开发过程中,地处中游的江西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证明,江西境内的鄱阳湖——赣江流域远在三千年前就有着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至六朝隋唐时,其社会经济有着重大的发展与进步,成就令人瞩目。对之予以认真探讨,对于六朝隋唐史乃至整个古代长江流域开发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鄱阳湖水土环境及其水生维管束植物重金属污染
作者: 简敏菲 弓晓峰 游海 黄志中 朱捷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评价  水体  水生植物  重金属污染  沉积物  鄱阳湖 
描述:位于鄱阳湖流域乐安河中下游的德兴铜矿,是我国著名的大型业基地,是鄱阳湖流域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2003年7月至8月对鄱阳湖部分流域的水质、沉积物、底泥及水生维管束植物等样品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
全文:位于鄱阳湖流域乐安河中下游的德兴铜矿,是我国著名的大型业基地,是鄱阳湖流域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2003年7月至8月对鄱阳湖部分流域的水质、沉积物、底泥及水生维管束植物等样品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
鄱阳湖水体颗粒物对3种典型藻类的生长及絮凝作用
作者: 曹晶 刘建辉 储昭升 王毅力  来源: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藻类  pH  粒径  水体颗粒物  絮凝沉降效率  浓度 
描述:体系,于此体系中研究了颗粒物对藻类生长的影响,使用混凝试验搅拌仪分别研究了颗粒物粒径、浓度和体系p H对颗粒物絮凝沉降藻细胞的影响.在小型光照均一体系中,20 mg·L-1(鄱阳湖悬浮颗粒物低浓度
全文:体系,于此体系中研究了颗粒物对藻类生长的影响,使用混凝试验搅拌仪分别研究了颗粒物粒径、浓度和体系p H对颗粒物絮凝沉降藻细胞的影响.在小型光照均一体系中,20 mg·L-1(鄱阳湖悬浮颗粒物低浓度
鄱阳湖湿地土壤中Cu Zn Pb Cd的形态研究
作者: 弓晓峰 黄志中 张静 陈春丽  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形态  鄱阳湖  植物富集  重金属 
描述:针对乐安河上游铜矿开采带来的鄱阳湖湖体东部重金属污染的问题,采用Tessier法对鄱阳湖湿地土壤中Cu、Zn、Pb、Cd的化学形态以及重金属形态与植物富集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土壤中Cu、Pb、Zn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水溶态和交换态等生物有效性态含量很少。Cd的水溶态、交换态和铁锰氧化物态较其他元素高。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均显示植物中重金属含量与其生存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直接相关,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表现出Zn>Cu>Cd>Pb的趋势。
全文:针对乐安河上游铜矿开采带来的鄱阳湖湖体东部重金属污染的问题,采用Tessier法对鄱阳湖湿地土壤中Cu、Zn、Pb、Cd的化学形态以及重金属形态与植物富集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土壤中Cu、Pb、Zn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水溶态和交换态等生物有效性态含量很少。Cd的水溶态、交换态和铁锰氧化物态较其他元素高。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均显示植物中重金属含量与其生存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直接相关,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表现出Zn>Cu>Cd>Pb的趋势。
吴城鄱阳湖自然保护区鱼体中重金属的富集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 涂宗财 庞娟娟 郑婷婷 唐平平 王辉 张露 沙小梅 陈雪岚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富集  淡水鱼  吴城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安全性评价  重金属 
描述:为研究吴城鄱阳湖自然保护区鱼类重金属的污染情况,以鄱阳湖吴城6种常见淡水鱼(鲤鱼、鳙鱼、鲢鱼、草鱼、青鱼、鳊鱼)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鱼心脏、肝脏、鳃丝和肌肉等部位中、锌、铅、镉4种重金属的富集情况
全文:为研究吴城鄱阳湖自然保护区鱼类重金属的污染情况,以鄱阳湖吴城6种常见淡水鱼(鲤鱼、鳙鱼、鲢鱼、草鱼、青鱼、鳊鱼)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鱼心脏、肝脏、鳃丝和肌肉等部位中、锌、铅、镉4种重金属的富集情况
基于SD 的鄱阳湖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模拟与控制
作者: 张延飞 唐鑫 张振东 丁木华 李颖 于臻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SD  生态经济系统  矿产资源开发  鄱阳湖域 
描述: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探讨鄱阳湖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内诸要素间的交织作用,设计SD模型,以历史数据实现模型检验,证明模型结构、行为与实际状况是一致的。模拟维持现状、开发优先、节能环保、协调发展等四种发展模式下,2014—2030年间鄱阳湖域矿产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到2030年,协调发展模式较维持现状模式,铜精矿累计保有储量提高了16.38%,GDP增加了8.69%,工业固废排放减少了7.40%,是鄱阳湖域矿产资源优化开发和社会经济全面协调、生态环境保护的较优发展模式。
全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探讨鄱阳湖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内诸要素间的交织作用,设计SD模型,以历史数据实现模型检验,证明模型结构、行为与实际状况是一致的。模拟维持现状、开发优先、节能环保、协调发展等四种发展模式下,2014—2030年间鄱阳湖域矿产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到2030年,协调发展模式较维持现状模式,铜精矿累计保有储量提高了16.38%,GDP增加了8.69%,工业固废排放减少了7.40%,是鄱阳湖域矿产资源优化开发和社会经济全面协调、生态环境保护的较优发展模式。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