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孤鹜已远》连载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与谢灵运
作者:暂无 来源:学苑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孝武帝  谢灵运  谢安  陶渊明  世家大族  连载  真意 
描述:(三) 谢灵运(385~433年),宋年间著名诗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一个极为显赫的世家大族。其叔曾祖父谢安,乃孝武帝太元年间宰相,是有著名的风流人物,深受诗仙李白推崇;
全文:(三) 谢灵运(385~433年),宋年间著名诗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一个极为显赫的世家大族。其叔曾祖父谢安,乃孝武帝太元年间宰相,是有著名的风流人物,深受诗仙李白推崇;
想见停云发浩歌:读陶渊明的政治诗
作者: 景蜀慧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诗  士不遇  隐逸诗人  东晋  情感  刘裕  陶渊明  晋宋之际  知识分子  后世文人 
描述:宋之际政治历史的种种意见,亦有不少诗,直接涉及到当时的政治事变,透露出诗人对宋禅曲折复杂的心态与情感。
全文:宋之际政治历史的种种意见,亦有不少诗,直接涉及到当时的政治事变,透露出诗人对宋禅曲折复杂的心态与情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写作年代辨析
作者: 刘世林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王瑶  遇火  江州祭酒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文字  作品  岁时  写作年代 
描述:云铭评注《古文析义》谓此传无怀葛天,‘暗寓不仕来意’。吴楚材《古文观止》谓 ’刘裕柞,耻不复仕,号五柳先生,此传乃自述其生平。’所见较是。陶之无 酒可饮,乃五十一至五十七岁时,今姑系此年下。”这两种分歧意见相差近三十年,这...
全文:云铭评注《古文析义》谓此传无怀葛天,‘暗寓不仕来意’。吴楚材《古文观止》谓 ’刘裕柞,耻不复仕,号五柳先生,此传乃自述其生平。’所见较是。陶之无 酒可饮,乃五十一至五十七岁时,今姑系此年下。”这两种分歧意见相差近三十年,这...
基于总入流概念的鄱阳湖设计洪水计算
作者: 黄燕 丁志立 郭海晋 吕孙云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设计洪水  总入流  鄱阳湖  洪水还原计算 
描述:由于受到江河湖槽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鄱阳湖出湖控制站实测资料无法满足一致性和可靠性要求,再加上湖区水情复杂、观测资料匮乏,导致设计洪水计算面临较大困难。基于入库洪水理论,引入了总入流的计算方法,对于湖区各支流控制站和无控区间来水的流量过程,只考虑传播时间的叠加,避免了对各种自然、人为因素影响的定量计算,计算结果真实反映了洪水量级与时程分配过程,满足设计洪水计算规范要求。计算成果可为鄱阳湖区综合规划、水利枢纽设计提供依据。
全文:由于受到江河湖槽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鄱阳湖出湖控制站实测资料无法满足一致性和可靠性要求,再加上湖区水情复杂、观测资料匮乏,导致设计洪水计算面临较大困难。基于入库洪水理论,引入了总入流的计算方法,对于湖区各支流控制站和无控区间来水的流量过程,只考虑传播时间的叠加,避免了对各种自然、人为因素影响的定量计算,计算结果真实反映了洪水量级与时程分配过程,满足设计洪水计算规范要求。计算成果可为鄱阳湖区综合规划、水利枢纽设计提供依据。
三峡水库运行调度对鄱阳湖湖口水文情势影响分析
作者: 吕孙云 郭海晋 喻中文  来源:水资源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湖口  三峡水库  水文情势  鄱阳湖 
描述:2009年三峡水库已经转入全面运行期。本文通过对1950年以来湖口站水位流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来湖口站年平均水位和平均流量虽然总体上略有下降,但是变化幅度不大且具有较明显的周期性。2003年以后变化幅度较大,尤其是2006年之后下降趋势十分显著。为进一步分析三峡水库运行调度对鄱阳湖湖口水文情势产生的影响程度,根据三峡水库运行调度情况对湖口水位流量在不同运行期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水库蓄水期由于减少了长江干流流量,长江干流水位较天然情况下降低,湖口出流加快;在枯水期使得湖口站的枯水期提前,枯水期持续时间增长;洪水期和泄水期对鄱阳湖湖口影响不大。
全文:2009年三峡水库已经转入全面运行期。本文通过对1950年以来湖口站水位流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来湖口站年平均水位和平均流量虽然总体上略有下降,但是变化幅度不大且具有较明显的周期性。2003年以后变化幅度较大,尤其是2006年之后下降趋势十分显著。为进一步分析三峡水库运行调度对鄱阳湖湖口水文情势产生的影响程度,根据三峡水库运行调度情况对湖口水位流量在不同运行期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水库蓄水期由于减少了长江干流流量,长江干流水位较天然情况下降低,湖口出流加快;在枯水期使得湖口站的枯水期提前,枯水期持续时间增长;洪水期和泄水期对鄱阳湖湖口影响不大。
鄱阳湖乐安河流域水质监测优化布点
作者: 弓晓峰 陈春丽 赵晋 刘春英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优化布点  相关分析  聚类法  物元分析  乐安河 
描述:采用鄱阳湖乐安河流域13个监测断面1995-2002年8年的污染指标的监测平均值作为原始数据,应用物元分析法对各监测断面进行优化.在确定最佳和最次理想点的基础上,建立标准物元矩阵和节域物元矩阵,并结合综合关联函数,选出优化点位.同时应用相关分析中的距离分析和K-均值聚类法确定各监测点所属类别.综合这三种优化结果,最终确定乐安河流域可以由传统的13个监测点位优化为9个监测点位.
全文:采用鄱阳湖乐安河流域13个监测断面1995-2002年8年的污染指标的监测平均值作为原始数据,应用物元分析法对各监测断面进行优化.在确定最佳和最次理想点的基础上,建立标准物元矩阵和节域物元矩阵,并结合综合关联函数,选出优化点位.同时应用相关分析中的距离分析和K-均值聚类法确定各监测点所属类别.综合这三种优化结果,最终确定乐安河流域可以由传统的13个监测点位优化为9个监测点位.
爱而知其恶 恨铁不成钢:读·陶渊明诗《责子》
作者: 彭樟清  来源:语文天地:初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志学  明诗 
描述: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全文: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靡王税”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解读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
作者: 范璠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不知有汉  生存压力  无论魏晋  王税  忠臣 
描述:的问题没有解决好,王朝的更替没有意义。陶渊明并非室忠臣,因为室也有盘剥人民的王税,陶渊明呼唤没有王税的社会,实际上就是对室的否定。
全文:的问题没有解决好,王朝的更替没有意义。陶渊明并非室忠臣,因为室也有盘剥人民的王税,陶渊明呼唤没有王税的社会,实际上就是对室的否定。
《孤鹜已远》连载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与谢灵运
作者: 萧含  来源:学苑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谢灵运  是与非  寄生虫  陶渊明  连载  真意 
描述:(四)东晋末年的士族子弟,一个个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已经成了一群彻头彻尾的寄生虫,不辨是与非,不识禾苗与青草,不分驴鸣与马嘶。这群腐朽透顶的遗老阔少,在刘裕的刀剑与橄榄枝面前,早就乖乖缴械投降了,纷纷赞成他登基称帝。但是,谢灵运却无法做到顺水推舟,同流合污。他拥有不羁之天才,
全文:(四)东晋末年的士族子弟,一个个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已经成了一群彻头彻尾的寄生虫,不辨是与非,不识禾苗与青草,不分驴鸣与马嘶。这群腐朽透顶的遗老阔少,在刘裕的刀剑与橄榄枝面前,早就乖乖缴械投降了,纷纷赞成他登基称帝。但是,谢灵运却无法做到顺水推舟,同流合污。他拥有不羁之天才,
陶渊明在宋代的地位及其与苏轼、朱熹之关系
作者: 张映梦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熹  诗歌  陶渊明  人格  风格  苏轼 
描述:到了宋代 ,陶渊明开始受到一致的推崇。宋人对陶渊明的景仰 ,首先在于对陶渊明正气凛然、不屈服于强权的高尚人格的推重 ;陶渊明在世俗生活中时时体现出的高怀逸趣———艺术的眼光、艺术的心情 ,让宋人羡慕不已。陶渊明在宋代备受推崇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宋代内忧外患 ,士大夫忧心忡忡 ,希望找到一个能安顿人生、超越痛苦的精神榜样 ,而陶渊明正是最理想的人选。苏轼一生推重陶渊明、由衷喜欢陶渊明。朱熹慧眼独具 ,对陶诗有特别的体味 ,看出了陶诗内涵的丰富性、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可以说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是在宋代得以最后确立 ;陶诗独特的美学价值 ,是宋人发现并给以理论上的完全肯定。
全文:到了宋代 ,陶渊明开始受到一致的推崇。宋人对陶渊明的景仰 ,首先在于对陶渊明正气凛然、不屈服于强权的高尚人格的推重 ;陶渊明在世俗生活中时时体现出的高怀逸趣———艺术的眼光、艺术的心情 ,让宋人羡慕不已。陶渊明在宋代备受推崇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宋代内忧外患 ,士大夫忧心忡忡 ,希望找到一个能安顿人生、超越痛苦的精神榜样 ,而陶渊明正是最理想的人选。苏轼一生推重陶渊明、由衷喜欢陶渊明。朱熹慧眼独具 ,对陶诗有特别的体味 ,看出了陶诗内涵的丰富性、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可以说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是在宋代得以最后确立 ;陶诗独特的美学价值 ,是宋人发现并给以理论上的完全肯定。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