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鄱阳湖周边地区林业区划研究 原文下载 原文前16页下载
-
作者:
李赟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商品林 公益林 鄱阳湖地区 林业区划
-
描述:相结合,分析现状与着眼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林业资源的分区。 通过分析,当前鄱阳湖地区的林业发展普遍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1)森林覆盖面积较广与资源质量不高相矛盾,本区林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
-
全文:相结合,分析现状与着眼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林业资源的分区。 通过分析,当前鄱阳湖地区的林业发展普遍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1)森林覆盖面积较广与资源质量不高相矛盾,本区林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
-
鄱阳湖湿地植被的多源影像数据融合制图
-
作者:
纪卓娅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Brovey变换 影像融合 植物群落 IHS变换
-
描述:全球湿地资源由于人类的活动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比起高花费的野外调查,随着遥感科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基于监测植物群落的湿地管理变得更加有效率。然而,光学遥感不总是能够正确地区分出湿地植物群落。而且,湿地典型的潮湿性气候大大的降低了光学影像的质量并进一步减少了其在原本在发展中国家就难以获得的数量。作为一种解决方法,本文研究了光学影像与雷达影像的融合。这两种不同来源的影像数据中有着相互补充的信息。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两种不同的融合技术亮度,色相合饱和度(IHS)变换以及Brovey变换在区分确定湿地植物群落是否可行。 在影像数据融合之前,分别对光学影像ALOS以及ENVISAT雷达影像中的湿地植物群落(苔草,荻和狗牙根)进行最大释然法的监督分类。尽管有一些分类错误,ALOS影像的分类结果基本能够区分这三种植物群落(总体精度达到88.7%,kappa统计值达到0.86)。ALOS分类图中这三种植物群落围绕着湖呈现带状分布,但是难以看出苔草和荻哪一种更接近湖泊。在图中沙地非常清晰可见。虽然水体被归类的很准确,ENVISAT雷达影像的分类图几乎不能分辨出这三种植物群落的区别(总体精度75%,kappa0.66)。大部分的沙地都被错误的分类到水体类。用两种技术融合之后的影像分类都更加成功。在两幅融合分类图中,沙地和水体被完全的区分开来。在Brovey融合分类结果图中(总体精度达93.4%,kappa0.91),荻群落被绘制的比较分散而不是形成带状。但是苔草是最接近湖泊,跟着是荻和狗牙根的分布次序还是非常明显的。在IHS融合分类结果图中这三种植物群落被区分的非常好(总体精度94.4%,kappa0.93)。 不同传感器来源的影响融合,充分利用了相互补充的信息内容可以成功的对湿地植物群落进行制图。这种便宜而且高效监测湿地资源的方法的潜力是显而易见的。
-
全文:全球湿地资源由于人类的活动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比起高花费的野外调查,随着遥感科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基于监测植物群落的湿地管理变得更加有效率。然而,光学遥感不总是能够正确地区分出湿地植物群落。而且,湿地典型的潮湿性气候大大的降低了光学影像的质量并进一步减少了其在原本在发展中国家就难以获得的数量。作为一种解决方法,本文研究了光学影像与雷达影像的融合。这两种不同来源的影像数据中有着相互补充的信息。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两种不同的融合技术亮度,色相合饱和度(IHS)变换以及Brovey变换在区分确定湿地植物群落是否可行。 在影像数据融合之前,分别对光学影像ALOS以及ENVISAT雷达影像中的湿地植物群落(苔草,荻和狗牙根)进行最大释然法的监督分类。尽管有一些分类错误,ALOS影像的分类结果基本能够区分这三种植物群落(总体精度达到88.7%,kappa统计值达到0.86)。ALOS分类图中这三种植物群落围绕着湖呈现带状分布,但是难以看出苔草和荻哪一种更接近湖泊。在图中沙地非常清晰可见。虽然水体被归类的很准确,ENVISAT雷达影像的分类图几乎不能分辨出这三种植物群落的区别(总体精度75%,kappa0.66)。大部分的沙地都被错误的分类到水体类。用两种技术融合之后的影像分类都更加成功。在两幅融合分类图中,沙地和水体被完全的区分开来。在Brovey融合分类结果图中(总体精度达93.4%,kappa0.91),荻群落被绘制的比较分散而不是形成带状。但是苔草是最接近湖泊,跟着是荻和狗牙根的分布次序还是非常明显的。在IHS融合分类结果图中这三种植物群落被区分的非常好(总体精度94.4%,kappa0.93)。 不同传感器来源的影响融合,充分利用了相互补充的信息内容可以成功的对湿地植物群落进行制图。这种便宜而且高效监测湿地资源的方法的潜力是显而易见的。
-
鄱阳湖湿地植被的多源影像数据融合制图
-
作者:
纪卓娅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Brovey变换 影像融合 植物群落 IHS变换
-
描述:全球湿地资源由于人类的活动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比起高花费的野外调查,随着遥感科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基于监测植物群落的湿地管理变得更加有效率。然而,光学遥感不总是能够正确地区分出湿地植物群落。而且,湿地典型的潮湿性气候大大的降低了光学影像的质量并进一步减少了其在原本在发展中国家就难以获得的数量。作为一种解决方法,本文研究了光学影像与雷达影像的融合。这两种不同来源的影像数据中有着相互补充的信息。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两种不同的融合技术亮度,色相合饱和度(IHS)变换以及Brovey变换在区分确定湿地植物群落是否可行。 在影像数据融合之前,分别对光学影像ALOS以及ENVISAT雷达影像中的湿地植物群落(苔草,荻和狗牙根)进行最大释然法的监督分类。尽管有一些分类错误,ALOS影像的分类结果基本能够区分这三种植物群落(总体精度达到88.7%,kappa统计值达到0.86)。ALOS分类图中这三种植物群落围绕着湖呈现带状分布,但是难以看出苔草和荻哪一种更接近湖泊。在图中沙地非常清晰可见。虽然水体被归类的很准确,ENVISAT雷达影像的分类图几乎不能分辨出这三种植物群落的区别(总体精度75%,kappa0.66)。大部分的沙地都被错误的分类到水体类。用两种技术融合之后的影像分类都更加成功。在两幅融合分类图中,沙地和水体被完全的区分开来。在Brovey融合分类结果图中(总体精度达93.4%,kappa0.91),荻群落被绘制的比较分散而不是形成带状。但是苔草是最接近湖泊,跟着是荻和狗牙根的分布次序还是非常明显的。在IHS融合分类结果图中这三种植物群落被区分的非常好(总体精度94.4%,kappa0.93)。 不同传感器来源的影响融合,充分利用了相互补充的信息内容可以成功的对湿地植物群落进行制图。这种便宜而且高效监测湿地资源的方法的潜力是显而易见的。
-
全文:全球湿地资源由于人类的活动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比起高花费的野外调查,随着遥感科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基于监测植物群落的湿地管理变得更加有效率。然而,光学遥感不总是能够正确地区分出湿地植物群落。而且,湿地典型的潮湿性气候大大的降低了光学影像的质量并进一步减少了其在原本在发展中国家就难以获得的数量。作为一种解决方法,本文研究了光学影像与雷达影像的融合。这两种不同来源的影像数据中有着相互补充的信息。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两种不同的融合技术亮度,色相合饱和度(IHS)变换以及Brovey变换在区分确定湿地植物群落是否可行。 在影像数据融合之前,分别对光学影像ALOS以及ENVISAT雷达影像中的湿地植物群落(苔草,荻和狗牙根)进行最大释然法的监督分类。尽管有一些分类错误,ALOS影像的分类结果基本能够区分这三种植物群落(总体精度达到88.7%,kappa统计值达到0.86)。ALOS分类图中这三种植物群落围绕着湖呈现带状分布,但是难以看出苔草和荻哪一种更接近湖泊。在图中沙地非常清晰可见。虽然水体被归类的很准确,ENVISAT雷达影像的分类图几乎不能分辨出这三种植物群落的区别(总体精度75%,kappa0.66)。大部分的沙地都被错误的分类到水体类。用两种技术融合之后的影像分类都更加成功。在两幅融合分类图中,沙地和水体被完全的区分开来。在Brovey融合分类结果图中(总体精度达93.4%,kappa0.91),荻群落被绘制的比较分散而不是形成带状。但是苔草是最接近湖泊,跟着是荻和狗牙根的分布次序还是非常明显的。在IHS融合分类结果图中这三种植物群落被区分的非常好(总体精度94.4%,kappa0.93)。 不同传感器来源的影响融合,充分利用了相互补充的信息内容可以成功的对湿地植物群落进行制图。这种便宜而且高效监测湿地资源的方法的潜力是显而易见的。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村落室外热环境研究
-
作者:
孟鸯 来源:华东交通大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山地村落 平地型村落 室外热环境
-
描述: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的大步前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在全国大范围内进行的如火如荼。农村的建设应该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与地理条件进行分析为基础,以创建良好的室外热环境为目标。对此,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类型的村落为研究对象,在以分析鄱阳湖生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地形特征的基础上对鄱阳湖地区村落进行了热环境影响参数的测试,并利用CFD流体力学软件分类模拟。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一、通过对风、热、地形概念进行界定,并总结分析鄱阳湖地区的区域性气候特征以及地形地貌特征,现场实测了村落的室外热环境参数并进行数据分析与规律总结,表明,温湿度变化规律明显,空旷测点风速风向变化规律性不强,此外对下垫面表面温度采取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下垫面表面温度与太阳辐射量和空气温度两者有关,但是在白天太阳辐射量占主要因素;二、对比了现有热环境模拟软件特点,确定使用Phoenics软件模拟室外温度场与风速场,使用ecotect软件模拟室外太阳辐射与日照投影,从风、光、热三个方面综合对平地村落--铅山县鲍家墩村和山地村落--永平镇城南新村山地住区室外热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分析了平地与山地的太阳辐射与日照特点、绿化率与布局方式对平地型村落的影响以及坡向、坡度与布局对山地村落的影响。三、以计算机模拟和实测数据分析为基础,总结了鄱阳湖地区各类型村落的布局、选址特点,对山地型村落的规划、山地建筑布局、道路设计等方面归纳总结了相关设计策略与设计方法。
-
全文: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的大步前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在全国大范围内进行的如火如荼。农村的建设应该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与地理条件进行分析为基础,以创建良好的室外热环境为目标。对此,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类型的村落为研究对象,在以分析鄱阳湖生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地形特征的基础上对鄱阳湖地区村落进行了热环境影响参数的测试,并利用CFD流体力学软件分类模拟。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一、通过对风、热、地形概念进行界定,并总结分析鄱阳湖地区的区域性气候特征以及地形地貌特征,现场实测了村落的室外热环境参数并进行数据分析与规律总结,表明,温湿度变化规律明显,空旷测点风速风向变化规律性不强,此外对下垫面表面温度采取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下垫面表面温度与太阳辐射量和空气温度两者有关,但是在白天太阳辐射量占主要因素;二、对比了现有热环境模拟软件特点,确定使用Phoenics软件模拟室外温度场与风速场,使用ecotect软件模拟室外太阳辐射与日照投影,从风、光、热三个方面综合对平地村落--铅山县鲍家墩村和山地村落--永平镇城南新村山地住区室外热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分析了平地与山地的太阳辐射与日照特点、绿化率与布局方式对平地型村落的影响以及坡向、坡度与布局对山地村落的影响。三、以计算机模拟和实测数据分析为基础,总结了鄱阳湖地区各类型村落的布局、选址特点,对山地型村落的规划、山地建筑布局、道路设计等方面归纳总结了相关设计策略与设计方法。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
-
作者:
占坡强 来源:华东交通大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绿色技术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规划 新型城镇化
-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经济区之一,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经济区。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由于该区历史原因、地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何更新规划建设理念,建设成生态园林城市、宜居城市和低碳城市,是摆在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上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绿色技术又被称作环境友好技术或生态技术,本质上也是要求对生态、社会和经济效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本质相吻合,所以,绿色技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选择。而如何结合该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特点等,对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进行研究,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对研究背景、研究的目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并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回顾,为本研究提供充分的研究成果基础;其次,对新型城镇化、绿色技术等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从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两个层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进行了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地域特征、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目前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绿色技术是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选择,并对国内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进行介绍,为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然后,对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绿色道路交通规划、绿色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绿色建筑技术等进行了较为具体化的研究;最后,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规划和绿色建筑技术做进一步实证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贡献一份力量。
-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经济区之一,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经济区。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由于该区历史原因、地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何更新规划建设理念,建设成生态园林城市、宜居城市和低碳城市,是摆在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上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绿色技术又被称作环境友好技术或生态技术,本质上也是要求对生态、社会和经济效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本质相吻合,所以,绿色技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选择。而如何结合该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特点等,对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进行研究,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对研究背景、研究的目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并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回顾,为本研究提供充分的研究成果基础;其次,对新型城镇化、绿色技术等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从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两个层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进行了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地域特征、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目前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绿色技术是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选择,并对国内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进行介绍,为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然后,对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绿色道路交通规划、绿色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绿色建筑技术等进行了较为具体化的研究;最后,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规划和绿色建筑技术做进一步实证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贡献一份力量。
-
农户新能源应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
作者:
付菊花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应用行为 影响因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新能源
-
描述:为沼气应用和太阳能应用,分别通过二元logistic实证选择模型对农户新能源应用选择行为进行回归分析,从而筛选出各自变量对农户新能源应用行为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程度。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鄱阳湖生态
-
全文:为沼气应用和太阳能应用,分别通过二元logistic实证选择模型对农户新能源应用选择行为进行回归分析,从而筛选出各自变量对农户新能源应用行为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程度。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鄱阳湖生态
-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应用研究——以鄱阳湖水域为例
-
作者:
吴亚文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图像分类 鄱阳湖 变化检测
-
描述:。本文选择了鄱阳湖水域的同一区域的五时相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首先应用有理函数模型对图像进行几何纠正作为试验所需的数据影像,从对比六种融合方法,小波变换为本文实验的最佳融合方法,然后对比分析了监督分类
-
全文:。本文选择了鄱阳湖水域的同一区域的五时相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首先应用有理函数模型对图像进行几何纠正作为试验所需的数据影像,从对比六种融合方法,小波变换为本文实验的最佳融合方法,然后对比分析了监督分类
-
农村社区应对洪涝灾害工程类措施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
作者:
王琦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工程类措施 气候变化
-
描述: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在21世纪的重大挑战之一,极端气候事件因其高频度的发生也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带来的气候风险,推进适应性措施的采用以降低风险是各国政府正面临的重要任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处于江西省的北部地区、长江的中下游,是我国的紧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也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所划定出的全世界重要的生态区,它具备调节拦蓄洪水、调剂气候和降解污染等多方面的自然生态功效。它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发的极端气候事件是洪涝和干旱,本文主要就洪涝灾害进行研究。国内还没有基于大规模实地调研基础上的定量研究,因此,我们通过实地调查,系统全面的了解农村社区在应对洪涝灾害时的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就弥补了国内的气候变化研究在这方面的空白。同时也可以指导农户规避风险、为政府将来在制定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相关措施方面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也有利于政策法规的完善。鉴于此,本文基于经济学理论,采用2010~2012年课题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10个县共90个村的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研究影响农村社区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面对洪涝灾害时,大部分的农村社区都会采用工程类措施。在受灾的66个农村社区中,85%的社区都能够接收到政府等公共部门提供的抗洪预警和防治信息,而只有36%的社区有政府提供的物资、资金和技术支持。政府等部门提供的抗洪预警和防治信息是促进抗洪工程类措施采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村领导的年龄和文化程度、非农人口比例、村企业数量以及社区总人口等也是影响采用何种工程类措施的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村社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也是工程类措施采用与否的限制因素。因此,未来在应对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时要构建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立信息交流网络,完善政府财税支撑及监督体系,提高村领导素质,发展农村经济,招商引资,进行商业化运作等全面的推进工程类措施的建成使用。
-
全文: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在21世纪的重大挑战之一,极端气候事件因其高频度的发生也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带来的气候风险,推进适应性措施的采用以降低风险是各国政府正面临的重要任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处于江西省的北部地区、长江的中下游,是我国的紧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也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所划定出的全世界重要的生态区,它具备调节拦蓄洪水、调剂气候和降解污染等多方面的自然生态功效。它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发的极端气候事件是洪涝和干旱,本文主要就洪涝灾害进行研究。国内还没有基于大规模实地调研基础上的定量研究,因此,我们通过实地调查,系统全面的了解农村社区在应对洪涝灾害时的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就弥补了国内的气候变化研究在这方面的空白。同时也可以指导农户规避风险、为政府将来在制定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相关措施方面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也有利于政策法规的完善。鉴于此,本文基于经济学理论,采用2010~2012年课题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10个县共90个村的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研究影响农村社区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面对洪涝灾害时,大部分的农村社区都会采用工程类措施。在受灾的66个农村社区中,85%的社区都能够接收到政府等公共部门提供的抗洪预警和防治信息,而只有36%的社区有政府提供的物资、资金和技术支持。政府等部门提供的抗洪预警和防治信息是促进抗洪工程类措施采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村领导的年龄和文化程度、非农人口比例、村企业数量以及社区总人口等也是影响采用何种工程类措施的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村社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也是工程类措施采用与否的限制因素。因此,未来在应对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时要构建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立信息交流网络,完善政府财税支撑及监督体系,提高村领导素质,发展农村经济,招商引资,进行商业化运作等全面的推进工程类措施的建成使用。
-
环鄱阳湖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调查研究
-
作者:
张家林 来源:北京体育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俗体育 发展状况 建议 问题 环鄱阳湖地区
-
描述:文化振兴是我国目前的重要战略目标,在区域建设中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江西作为一个文化大省,历史悠久、具备众多的文化事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鄱阳湖地区因其地理和历史因素聚集着江西文化的精华。为策应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建设,本文在众多的文化事象中从最基础、最稳定的民俗体育这一平民文化入手,主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以及访谈相关专家和群众代表等方法,对环鄱阳湖地区民俗体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和分析,归纳其地方特征,明确其文化价值,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其它区域建设经验和成果,找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研究认为,环鄱阳湖地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政府管理人员及民众都缺乏一定的文化自觉意识,国家对民俗体育文化缺乏正确的导向;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过度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民俗体育的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一些错误的地方政策使民俗体育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陷入了传承和发展的危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首先应加强政府管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和管理能力,培养管理、经营、专业技术等相关人才,建立有效的管理网络,进而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自觉性,做到自觉保护、传承和发展民俗体育文化;突出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结合现代文化元素,科学创新,合理开发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尊重历史,保护文化古迹,尊重习俗风情,突出地方传统特色,塑造地方民俗体育文化品牌,尽量做到城城有文化特色,村村有民俗传统,在保障宜居环境建设的前提下提高民众的人文素质和幸福生活指数,构建充满文化气息的新型城镇生活圈。
-
全文:文化振兴是我国目前的重要战略目标,在区域建设中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江西作为一个文化大省,历史悠久、具备众多的文化事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鄱阳湖地区因其地理和历史因素聚集着江西文化的精华。为策应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建设,本文在众多的文化事象中从最基础、最稳定的民俗体育这一平民文化入手,主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以及访谈相关专家和群众代表等方法,对环鄱阳湖地区民俗体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和分析,归纳其地方特征,明确其文化价值,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其它区域建设经验和成果,找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研究认为,环鄱阳湖地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政府管理人员及民众都缺乏一定的文化自觉意识,国家对民俗体育文化缺乏正确的导向;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过度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民俗体育的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一些错误的地方政策使民俗体育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陷入了传承和发展的危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首先应加强政府管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和管理能力,培养管理、经营、专业技术等相关人才,建立有效的管理网络,进而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自觉性,做到自觉保护、传承和发展民俗体育文化;突出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结合现代文化元素,科学创新,合理开发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尊重历史,保护文化古迹,尊重习俗风情,突出地方传统特色,塑造地方民俗体育文化品牌,尽量做到城城有文化特色,村村有民俗传统,在保障宜居环境建设的前提下提高民众的人文素质和幸福生活指数,构建充满文化气息的新型城镇生活圈。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
作者:
李瑶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控制对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农业面源污染
-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的经济特区。国家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世界性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鄱阳湖虽然总体水质较好,但也呈现污染日趋严重的趋势,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是导致水质变劣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后,残留物经暴雨径流的冲刷,相当一部分会流入河湖水体中,形成对水体的污染,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鄱阳湖环境污染中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文献查询、发放调查表及实地调查等方法,对近年来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物总量不断增加,鄱阳湖的水环境呈现污染加重的趋势,由1998年的Ⅲ类以上水质占主体,下降为Ⅲ、Ⅳ水质为主体。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分析表明:2008年与1998年比较,化肥施用量增加了24.56%,农药施用增加了102.97%,农膜施用量增加了90.26%;畜禽粪尿年排放量居高不下,2008年达1486.15万吨,其中一半以上粪尿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环境;在总养殖面积持平的情况下,水产品产量较1998年增加了73.07%,而且畜禽养殖与水产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迅猛,鄱阳湖的水环境呈现污染加重的趋势,截止2010年,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投入不断增加,污染物来源还有增加的趋势。鄱阳湖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重视不够;制度缺失;农业发展带来污染物数量增多;防控技术落后;防控难度大;气候与地理环境易导致污染等。根据鄱阳湖农业面源污染来源与成因分析,提出鄱阳湖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对策: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农业而源污染防控法规体系;加快机制创新,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控行政管理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大胆尝试,探索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经济调控体系;加强引导,建立生态环境教育体系。
-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的经济特区。国家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世界性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鄱阳湖虽然总体水质较好,但也呈现污染日趋严重的趋势,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是导致水质变劣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后,残留物经暴雨径流的冲刷,相当一部分会流入河湖水体中,形成对水体的污染,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鄱阳湖环境污染中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文献查询、发放调查表及实地调查等方法,对近年来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物总量不断增加,鄱阳湖的水环境呈现污染加重的趋势,由1998年的Ⅲ类以上水质占主体,下降为Ⅲ、Ⅳ水质为主体。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分析表明:2008年与1998年比较,化肥施用量增加了24.56%,农药施用增加了102.97%,农膜施用量增加了90.26%;畜禽粪尿年排放量居高不下,2008年达1486.15万吨,其中一半以上粪尿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环境;在总养殖面积持平的情况下,水产品产量较1998年增加了73.07%,而且畜禽养殖与水产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迅猛,鄱阳湖的水环境呈现污染加重的趋势,截止2010年,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投入不断增加,污染物来源还有增加的趋势。鄱阳湖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重视不够;制度缺失;农业发展带来污染物数量增多;防控技术落后;防控难度大;气候与地理环境易导致污染等。根据鄱阳湖农业面源污染来源与成因分析,提出鄱阳湖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对策: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农业而源污染防控法规体系;加快机制创新,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控行政管理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大胆尝试,探索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经济调控体系;加强引导,建立生态环境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