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典型湿地氧化亚氮释放特征
作者: 尧波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氧化亚氮  湿地  南荻  沉水植物  灰化苔草 
描述:通量的日变化观测。通量观测同时记录箱内温度、土壤温度、水分、水温及水深等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非淹水期,苔草土壤-植物系统处理、苔草地表剪草处理与裸土处理湿地氧化亚氮释放均表现出相近的季节变化
全文:通量的日变化观测。通量观测同时记录箱内温度、土壤温度、水分、水温及水深等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非淹水期,苔草土壤-植物系统处理、苔草地表剪草处理与裸土处理湿地氧化亚氮释放均表现出相近的季节变化
基于HJ CCD影像的鄱阳湖总悬浮物浓度反演与时空化研究
作者: 张伟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1A/1B  HJ  水色遥感  总悬浮物浓度  鄱阳湖 
描述: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水体监测野外观测不便、数据获取困难等问题。本文以时间序列的HJ-1A/1B卫星CCD传感器数据为数据源,以鄱阳湖水体总悬浮物浓度变化遥感监测为目标,开展模型
全文: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水体监测野外观测不便、数据获取困难等问题。本文以时间序列的HJ-1A/1B卫星CCD传感器数据为数据源,以鄱阳湖水体总悬浮物浓度变化遥感监测为目标,开展模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及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作者: 胡曙虹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经济发展差异  空间结构优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锡尔系数 
描述:特征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发展空间结构优化的构想。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为:(1)1998-2008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劳动效率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地域差异
全文:特征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发展空间结构优化的构想。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为:(1)1998-2008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劳动效率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地域差异
鄱阳湖乐安江流域非点源氮污染的时空变化研究
作者: 庄霞  来源:东南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输出通量  乐安江流域  鄱阳湖  非点源氮  土地利用 
描述:乐安江是影响鄱阳湖水质的一条重要河流,近年来非点源污染迅速增加,水质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下垫面特征,是影响非点源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结构对营养盐的输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GIS手段建立了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的基本空间信息库,包括土地利用、土壤类型、DEM和小流域分布图。应用DEM进行流域刻划,结合2009年4月、9月、12月三次小流域地表水质监测分析数据,分析了流域水体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水质的影响。 首先在空间上依据地形、地貌把研究区划分出两个区域:东北部低中山区、西南部丘陵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在空间上从上游向下游基本呈增加趋势;西南部地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普遍高于东北部地区,说明上游水质普遍好于下游水质。氮的流失主要以可溶态形式,TN和DTN全年变化剧烈,在12月份普遍较高,4月份次之,9月份最低。在监测各月份乐安江流域TN浓度的范围为0.09mg/L-1.359mg/L,水质属中营养水平。NO3—-N浓度平均值为DTN的65%,是DTN流失的主要形态,其时空分布与TN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在丰水期4月份,NH3-N的平均浓度为全年最低水平,平水期9月份NH3-N平均浓度为三氮之首;NO2—-N全年含量最低。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物指标的关系发现:林地、草地具有消弱、抑制非点源污染的作用,其中林地控制非点源污染物的效果最为明显、草地次之;随着林地面积的减少和耕地面积的增加,流域营养盐的输出强度增大。林地—草地结构类型控制的小流域氮污染物指标较林地—耕地为主控制的低(除NH4-N)。土地利用对地表水非点源污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比重上,也体现在各种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上。 在此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用TN浓度表征氮营养盐输出水平,建立了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面积比例与TN浓度的定量关系,并计算获得乐安江流域耕地、林地的TN输出系数分别为2.0398mg/L、0.1968mg/L,为流域尺度的营养盐输出负荷估算提供重要参数。根据研究区的相关资料,通过SCS径流曲线模型得到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地表径流,计算得出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非点源氮负荷量,得到在2009年的降雨条件下,流域TN、NO3—-N、NH3-N、NO2—-N的输出通量分别为0.3964 t/(km2•a)、0.2007 t/(km2•a)、0.0661 t/(km2•a)、0.0117t/(km2•a);林地、耕地、草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径流水中TN输出通量为别为0.1602 t/(km2•a)、1.850 t/(km2•a)、0.8132 t/(km2•a)。
全文:乐安江是影响鄱阳湖水质的一条重要河流,近年来非点源污染迅速增加,水质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下垫面特征,是影响非点源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结构对营养盐的输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GIS手段建立了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的基本空间信息库,包括土地利用、土壤类型、DEM和小流域分布图。应用DEM进行流域刻划,结合2009年4月、9月、12月三次小流域地表水质监测分析数据,分析了流域水体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水质的影响。 首先在空间上依据地形、地貌把研究区划分出两个区域:东北部低中山区、西南部丘陵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在空间上从上游向下游基本呈增加趋势;西南部地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普遍高于东北部地区,说明上游水质普遍好于下游水质。氮的流失主要以可溶态形式,TN和DTN全年变化剧烈,在12月份普遍较高,4月份次之,9月份最低。在监测各月份乐安江流域TN浓度的范围为0.09mg/L-1.359mg/L,水质属中营养水平。NO3—-N浓度平均值为DTN的65%,是DTN流失的主要形态,其时空分布与TN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在丰水期4月份,NH3-N的平均浓度为全年最低水平,平水期9月份NH3-N平均浓度为三氮之首;NO2—-N全年含量最低。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物指标的关系发现:林地、草地具有消弱、抑制非点源污染的作用,其中林地控制非点源污染物的效果最为明显、草地次之;随着林地面积的减少和耕地面积的增加,流域营养盐的输出强度增大。林地—草地结构类型控制的小流域氮污染物指标较林地—耕地为主控制的低(除NH4-N)。土地利用对地表水非点源污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比重上,也体现在各种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上。 在此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用TN浓度表征氮营养盐输出水平,建立了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面积比例与TN浓度的定量关系,并计算获得乐安江流域耕地、林地的TN输出系数分别为2.0398mg/L、0.1968mg/L,为流域尺度的营养盐输出负荷估算提供重要参数。根据研究区的相关资料,通过SCS径流曲线模型得到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地表径流,计算得出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非点源氮负荷量,得到在2009年的降雨条件下,流域TN、NO3—-N、NH3-N、NO2—-N的输出通量分别为0.3964 t/(km2•a)、0.2007 t/(km2•a)、0.0661 t/(km2•a)、0.0117t/(km2•a);林地、耕地、草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径流水中TN输出通量为别为0.1602 t/(km2•a)、1.850 t/(km2•a)、0.8132 t/(km2•a)。
基于土壤水分胁迫与稳定同位素的鄱阳湖湿地生态水文研究
作者: 邓志民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生物量  景观格局  苔草  生态水文  同位素水文学  水化学特征 
描述:等方法,深入研究了鄱阳湖湖泊水位变化及鄱阳湖湿地植被变化的规律,探索了优势种苔草生长对土壤水分的响应规律和湿地大汽水-植被水-土壤水关系及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等问题,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鄱阳湖水文情势与
全文:等方法,深入研究了鄱阳湖湖泊水位变化及鄱阳湖湿地植被变化的规律,探索了优势种苔草生长对土壤水分的响应规律和湿地大汽水-植被水-土壤水关系及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等问题,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鄱阳湖水文情势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研究
作者: 王晶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效率  路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产业生态化 
描述:生态经济区经过两年的建设,辐射作用已开始慢慢显现,综合技术效率大于1的新增了6个县(市、区),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平均变化值来看,从2009年到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有
全文:生态经济区经过两年的建设,辐射作用已开始慢慢显现,综合技术效率大于1的新增了6个县(市、区),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平均变化值来看,从2009年到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有
鄱阳湖典型苔草湿地CH4释放特征
作者: 朱丽丽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苔草湿地  鄱阳湖  排放特征  CH4 
描述:自然状态下的苔草土壤—植物系统;TJ:齐地面剪除植物地上部分,每个处理随机设置3个重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典型苔草湿地CH4通量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观测,主要结果如下:(1)淹水期苔草湿地CH4
全文:自然状态下的苔草土壤—植物系统;TJ:齐地面剪除植物地上部分,每个处理随机设置3个重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典型苔草湿地CH4通量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观测,主要结果如下:(1)淹水期苔草湿地CH4
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初探
作者: 朱红  来源:南昌航空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路径  鄱阳湖  建设  生态文明 
描述: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还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我们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层面。中国共产党实施这一伟大战略,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为新时期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是把建设环鄱阳湖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标志性举措。建设环鄱阳湖地区,也成为我省委、省政府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以及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的示范工程,必将对中部江西崛起新跨越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环鄱阳湖地区是生态、经济、文化、社会为一体的功能区,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环鄱阳湖地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搞好环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保证让江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详细阐释了生态文明产生的理论来源、主要内涵及基本特征等。对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梳理,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针对环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本文重点探索了我省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对策,从政治、经济、生态文化及人居环境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索,从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为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一些对策上的参考。
全文: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还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我们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层面。中国共产党实施这一伟大战略,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为新时期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是把建设环鄱阳湖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标志性举措。建设环鄱阳湖地区,也成为我省委、省政府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以及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的示范工程,必将对中部江西崛起新跨越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环鄱阳湖地区是生态、经济、文化、社会为一体的功能区,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环鄱阳湖地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搞好环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保证让江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详细阐释了生态文明产生的理论来源、主要内涵及基本特征等。对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梳理,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针对环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本文重点探索了我省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对策,从政治、经济、生态文化及人居环境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索,从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为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一些对策上的参考。
鄱阳湖HJ卫星CCD水色遥感大气校正比较研究
作者: 赵越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QUAC  1A/1B卫星  HJ  COST  水色遥感  大气校正  FLAASH  6S 
描述:HJ-1A/1B卫星CCD1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空间、时间分辨率,在内陆湖泊水质遥感定量监测方面有很大潜力,大气校正是制约其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研究以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为研究区域,结合2009
全文:HJ-1A/1B卫星CCD1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空间、时间分辨率,在内陆湖泊水质遥感定量监测方面有很大潜力,大气校正是制约其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研究以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为研究区域,结合2009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元素合理构建策略研究
作者: 张君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体育元素  构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1]。江西作为中国经济不是很发达的省份,国家把它纳入区域性发展规划,对江西的崛起起了重大并且深远的影响,国家
全文: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1]。江西作为中国经济不是很发达的省份,国家把它纳入区域性发展规划,对江西的崛起起了重大并且深远的影响,国家
上页 1 2 3 ... 5 6 7 ... 17 18 1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