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姜夔的《扬州慢》浅析
作者: 郭鲸鲲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彝尊  生活  作者  姜夔  江西省  二十四桥  杜牧  文学艺术  白石道人  扬州 
描述: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一生在政治和生活上都很失意困顿,到处寄人篱下,一直过着清客的生活。在文学艺术上,他具有多种才能,擅长诗词、书法、音乐,尤以填词称著。姜夔的词独标一帜,不仅清峻峭(?),且能达志咏怀。清人朱彝尊曾说:“词莫善于姜夔,”后学颇多,可说他是开南宋第二期词派的先驱。到了晚年,生活更加贫困,以致他逝世时,竟无以为殓,还是在友人吴潜的资助下,才得以把他的尸体埋葬在杭州钱塘门外西马塍。著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等。
全文: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一生在政治和生活上都很失意困顿,到处寄人篱下,一直过着清客的生活。在文学艺术上,他具有多种才能,擅长诗词、书法、音乐,尤以填词称著。姜夔的词独标一帜,不仅清峻峭(?),且能达志咏怀。清人朱彝尊曾说:“词莫善于姜夔,”后学颇多,可说他是开南宋第二期词派的先驱。到了晚年,生活更加贫困,以致他逝世时,竟无以为殓,还是在友人吴潜的资助下,才得以把他的尸体埋葬在杭州钱塘门外西马塍。著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等。
姜夔: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
作者: 滕小艳  来源:老年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  词作者  姜夔  二十四桥  萧德藻  长沙  湘江  到时  吟诵  音乐家 
描述:"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当你吟诵这千古流传的词句时,是否也曾被词作者姜夔深深的忧伤打动?
全文:"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当你吟诵这千古流传的词句时,是否也曾被词作者姜夔深深的忧伤打动?
感时伤乱的扛鼎力作:姜夔《扬州慢》鉴赏
作者: 杜娟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姜夔  自度曲  情感  二十四桥  诗词  杜牧  入仕  白石道人  扬州  词作 
描述:姜夔(1152—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姜夔一生浪迹江湖,不曾入仕,布衣终身。他工诗词,善书法,精音律,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扬州慢》一词即是他自度曲所填之词。词牌词题统一,因写扬州战后之景,又是慢词,故称"扬州慢"。
全文:姜夔(1152—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姜夔一生浪迹江湖,不曾入仕,布衣终身。他工诗词,善书法,精音律,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扬州慢》一词即是他自度曲所填之词。词牌词题统一,因写扬州战后之景,又是慢词,故称"扬州慢"。
姜夔《扬州慢》新解
作者: 钱玉趾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辛弃疾  闪烁不定  姜夔  二十四桥  《念奴娇·赤壁怀古》  《贺新郎》  《人间词话》  小序  王国维  扬州 
描述:姜夔《扬州慢》新解
词曲相谐,声情并茂:试析姜夔《扬州慢》
作者: 刘晔  来源:艺苑(音乐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姜夔  词曲  文学与音乐  二十四桥  青楼梦  审美主体  《黍离》  词人  扬州  审美客体 
描述:在南宋中期的词林诗宛中,姜夔是一位艺术上能独树一帜而受到人们推崇的婉约派词家;同时,他深谙音律、精通乐理,还是一位才情横溢的音乐家。尽管他一生都在漂泊羁旅之中,政治上困顿失意,生活上穷愁潦倒,但他潜心诗词,擅长制曲,尤其孜孜不倦致力于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创作,他的十七首自注工尺旁谱的词作,就是他毕生心血的结晶。其中的《扬州慢》词曲,堪称是文学与音乐高度结合的典范,是他的代表力作。 扬州慢 淳熙丙中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江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谱例见《中国古代歌曲》第9页) 扬州自隋唐以来,商业发达,市肆繁华。楼阁林立,丝管声声。但到姜夔来游历时已面目全蜚。淳熙三年(1167年)冬至这一天,大雪初停,他路过扬州,繁华都市...
全文:在南宋中期的词林诗宛中,姜夔是一位艺术上能独树一帜而受到人们推崇的婉约派词家;同时,他深谙音律、精通乐理,还是一位才情横溢的音乐家。尽管他一生都在漂泊羁旅之中,政治上困顿失意,生活上穷愁潦倒,但他潜心诗词,擅长制曲,尤其孜孜不倦致力于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创作,他的十七首自注工尺旁谱的词作,就是他毕生心血的结晶。其中的《扬州慢》词曲,堪称是文学与音乐高度结合的典范,是他的代表力作。 扬州慢 淳熙丙中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江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谱例见《中国古代歌曲》第9页) 扬州自隋唐以来,商业发达,市肆繁华。楼阁林立,丝管声声。但到姜夔来游历时已面目全蜚。淳熙三年(1167年)冬至这一天,大雪初停,他路过扬州,繁华都市...
历史与现实的重叠映象:读姜夔《扬州慢》
作者: 方智范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叠  姜夔  视觉意象  二十四桥  现实意象  历史与现实  艺术表现手法  今昔对比  扬州  写作动机 
描述:南宋词人姜夔的《扬州慢》,词前有小序,具体说明了此词的写作背景和写作动机,是"感慨今昔",以抒发"《黍离》之悲"。于是不少人从中引出结论:这首词是运用今昔对比的艺术表现手法,以扬州昔日的繁盛来反衬其今日之荒凉,从而表达了国破家亡之感。不过我总觉得这样解读姜夔的《扬州慢》,对表现手法和作品意蕴的理解还没有真正"到
全文:南宋词人姜夔的《扬州慢》,词前有小序,具体说明了此词的写作背景和写作动机,是"感慨今昔",以抒发"《黍离》之悲"。于是不少人从中引出结论:这首词是运用今昔对比的艺术表现手法,以扬州昔日的繁盛来反衬其今日之荒凉,从而表达了国破家亡之感。不过我总觉得这样解读姜夔的《扬州慢》,对表现手法和作品意蕴的理解还没有真正"到
蒿目时艰 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赏析
作者: 黄进德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姜夔  夜雪  荠麦  维扬  二十四桥  萧德藻  淳熙  千岩  扬州慢  黍离 
描述: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全文: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悯时伤乱 满纸凄怆——读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作者: 归青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角  南渡  宋高宗  春风  二十四桥  杜牧  解鞍  名城  扬州  代表作 
描述: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寇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首词是姜虁的代表作。扬州自隋朝开通运河以来,一直是万商云集,繁胜一时的名城.然而到宋室南渡,金人北来,昔日之繁华都市乃一变而为边境重镇.尤其是在宋高宗建炎三年、绍兴三十一年,金人两次大举南侵,烧杀掳掠,一代名城惨遭洗劫,元气顿丧,历时虽久,仍难
全文: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寇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首词是姜虁的代表作。扬州自隋朝开通运河以来,一直是万商云集,繁胜一时的名城.然而到宋室南渡,金人北来,昔日之繁华都市乃一变而为边境重镇.尤其是在宋高宗建炎三年、绍兴三十一年,金人两次大举南侵,烧杀掳掠,一代名城惨遭洗劫,元气顿丧,历时虽久,仍难
隐括唐人诗句续发《黍离》悲音——读姜夔《扬州慢》
作者: 朱鉴珉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唐人  姜夔  二十四桥  杜牧  《黍离》  怆然  词人  悲音  扬州  隐括 
描述: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全文: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野云清腴 浓彩眩目--姜夔《扬州慢》与吴文英《齐天乐》品较
作者: 汤书昆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角  姜夔  梦窗词  荠麦  吴文英  齐天乐  二十四桥  竹西  白石词  扬州慢 
描述:"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全文:"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