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6)
按年份分组
2016(1)
2015(4)
2013(1)
按来源分组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4)
人民长江(1)
环境科学与技术(1)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自然保护区候鸟栖息地的影响
作者: 郭恢财 李琴 胡斌华 刘颖  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调度  候鸟栖息地  水利枢纽工程  自然保护区 
描述: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仍存在一定争议且正在进一步研究和论证中。该文简要论述了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概况,分析了水利工程的水位调度过程及其对鄱阳湖2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候鸟栖息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利工程调度方案
全文: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仍存在一定争议且正在进一步研究和论证中。该文简要论述了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概况,分析了水利工程的水位调度过程及其对鄱阳湖2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候鸟栖息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利工程调度方案
基于InVEST模型的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情景分析
作者: 孙传谆 甄霖 王超 胡洁 杜秉贞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鄱阳湖湿地  参与式评估框架  InVEST模型  候鸟栖息地 
描述: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的评估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自然资源管理政策制定中。通过参与式评估框架(FoPIA)方法建立鄱阳湖湿地到2020年的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以此作为参数应用到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的评估权衡模型(InVEST),以鄱阳湖湿地指示性生物(越冬候鸟)的栖息地为研究对象,定量和空间化评估典型村落未来土地利用情景下候鸟栖息地质量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生态保育情景下,受生态退耕等因素的影响,栖息地规模增加,人类胁迫活动减少,鄱阳湖湿地典型村落候鸟栖息地的平均质量提高到0.89,比现状水平提高27.0%;在经济发展情景下,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张使得候鸟栖息地受到的胁迫增强,栖息地的平均质量下降为0.57,比现状水平低14.0%;在自然增长情景下,候鸟栖息地平均质量为0.66,比现状水平增加了1.5%。
全文: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的评估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自然资源管理政策制定中。通过参与式评估框架(FoPIA)方法建立鄱阳湖湿地到2020年的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以此作为参数应用到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的评估权衡模型(InVEST),以鄱阳湖湿地指示性生物(越冬候鸟)的栖息地为研究对象,定量和空间化评估典型村落未来土地利用情景下候鸟栖息地质量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生态保育情景下,受生态退耕等因素的影响,栖息地规模增加,人类胁迫活动减少,鄱阳湖湿地典型村落候鸟栖息地的平均质量提高到0.89,比现状水平提高27.0%;在经济发展情景下,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张使得候鸟栖息地受到的胁迫增强,栖息地的平均质量下降为0.57,比现状水平低14.0%;在自然增长情景下,候鸟栖息地平均质量为0.66,比现状水平增加了1.5%。
基于InVEST模型的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情景分析
作者: 孙传谆 甄霖 王超 胡洁 杜秉贞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鄱阳湖湿地  参与式评估框架  InVEST模型  候鸟栖息地 
描述: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的评估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自然资源管理政策制定中。通过参与式评估框架(FoPIA)方法建立鄱阳湖湿地到2020年的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以此作为参数应用到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的评估权衡模型(InVEST),以鄱阳湖湿地指示性生物(越冬候鸟)的栖息地为研究对象,定量和空间化评估典型村落未来土地利用情景下候鸟栖息地质量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生态保育情景下,受生态退耕等因素的影响,栖息地规模增加,人类胁迫活动减少,鄱阳湖湿地典型村落候鸟栖息地的平均质量提高到0.89,比现状水平提高27.0%;在经济发展情景下,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张使得候鸟栖息地受到的胁迫增强,栖息地的平均质量下降为0.57,比现状水平低14.0%;在自然增长情景下,候鸟栖息地平均质量为0.66,比现状水平增加了1.5%。
全文: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的评估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自然资源管理政策制定中。通过参与式评估框架(FoPIA)方法建立鄱阳湖湿地到2020年的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以此作为参数应用到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的评估权衡模型(InVEST),以鄱阳湖湿地指示性生物(越冬候鸟)的栖息地为研究对象,定量和空间化评估典型村落未来土地利用情景下候鸟栖息地质量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生态保育情景下,受生态退耕等因素的影响,栖息地规模增加,人类胁迫活动减少,鄱阳湖湿地典型村落候鸟栖息地的平均质量提高到0.89,比现状水平提高27.0%;在经济发展情景下,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张使得候鸟栖息地受到的胁迫增强,栖息地的平均质量下降为0.57,比现状水平低14.0%;在自然增长情景下,候鸟栖息地平均质量为0.66,比现状水平增加了1.5%。
基于InVEST模型的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情景分析
作者: 孙传谆 甄霖 王超 胡洁 杜秉贞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鄱阳湖湿地  参与式评估框架  InVEST模型  候鸟栖息地 
描述: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的评估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自然资源管理政策制定中。通过参与式评估框架(FoPIA)方法建立鄱阳湖湿地到2020年的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以此作为参数应用到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的评估权衡模型(InVEST),以鄱阳湖湿地指示性生物(越冬候鸟)的栖息地为研究对象,定量和空间化评估典型村落未来土地利用情景下候鸟栖息地质量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生态保育情景下,受生态退耕等因素的影响,栖息地规模增加,人类胁迫活动减少,鄱阳湖湿地典型村落候鸟栖息地的平均质量提高到0.89,比现状水平提高27.0%;在经济发展情景下,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张使得候鸟栖息地受到的胁迫增强,栖息地的平均质量下降为0.57,比现状水平低14.0%;在自然增长情景下,候鸟栖息地平均质量为0.66,比现状水平增加了1.5%。
全文: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的评估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自然资源管理政策制定中。通过参与式评估框架(FoPIA)方法建立鄱阳湖湿地到2020年的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以此作为参数应用到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的评估权衡模型(InVEST),以鄱阳湖湿地指示性生物(越冬候鸟)的栖息地为研究对象,定量和空间化评估典型村落未来土地利用情景下候鸟栖息地质量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生态保育情景下,受生态退耕等因素的影响,栖息地规模增加,人类胁迫活动减少,鄱阳湖湿地典型村落候鸟栖息地的平均质量提高到0.89,比现状水平提高27.0%;在经济发展情景下,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张使得候鸟栖息地受到的胁迫增强,栖息地的平均质量下降为0.57,比现状水平低14.0%;在自然增长情景下,候鸟栖息地平均质量为0.66,比现状水平增加了1.5%。
基于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对比研究——以鄱阳湖水鸟栖息地遥感分类为例
作者: 陈彬 于秀波 刘宇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信息提取  鄱阳湖  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  湿地  候鸟栖息地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 
描述:选取中国鄱阳湖南矶山湿地为研究范围,通过分析候鸟在越冬期的栖息特征,构建适宜于提取候鸟栖息地的湿地分类系统。以Landsat8卫星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通过多尺度分割、特征提取和决策树建立等关键步骤,实现湿地信息的快速提取;通过与传统像元法的分类结果对比,系统分析了面向对象方法在基于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湿地信息提取中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在面向对象湿地信息提取中,构建不同等级的分割尺度,在多个尺度上提取同一地物,可以更好识别复杂的湿地景观类型;相比仅依据像元光谱特征进行分类的传统像元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综合利用光谱、空间、形状和纹理等多种特征,因此可以获得更高的精度(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7.64%,Kappa系数为0.855 2);基于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精度的湿地景观分布,是一种成本较低且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
全文:选取中国鄱阳湖南矶山湿地为研究范围,通过分析候鸟在越冬期的栖息特征,构建适宜于提取候鸟栖息地的湿地分类系统。以Landsat8卫星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通过多尺度分割、特征提取和决策树建立等关键步骤,实现湿地信息的快速提取;通过与传统像元法的分类结果对比,系统分析了面向对象方法在基于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湿地信息提取中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在面向对象湿地信息提取中,构建不同等级的分割尺度,在多个尺度上提取同一地物,可以更好识别复杂的湿地景观类型;相比仅依据像元光谱特征进行分类的传统像元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综合利用光谱、空间、形状和纹理等多种特征,因此可以获得更高的精度(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7.64%,Kappa系数为0.855 2);基于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精度的湿地景观分布,是一种成本较低且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与自然保护区关系研究
作者: 刘小东 熊大衎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  鄱阳湖水位  保护区水位  候鸟栖息地  环境影响  自然保护区 
描述:鄱阳湖冬陆夏水、水位变幅巨大,是造成目前湖区洪涝旱灾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变这些制约鄱阳湖湖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不利因素,计划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但在兴建水利工程的同时,必须考虑鄱阳湖候鸟栖息环境是否受到影响的问题。以最近实测的地形资料和多年实测水文资料以及保护区实际管理实践为依据,对工程修建后候鸟栖息地受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保护区四周高沿地形和建筑物的存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候鸟栖息期间,自然保护区内水位不受鄱阳湖水位的影响,保护区内水位完全取决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冬季运行水位可以提高,以取得更大效益。
全文:鄱阳湖冬陆夏水、水位变幅巨大,是造成目前湖区洪涝旱灾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变这些制约鄱阳湖湖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不利因素,计划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但在兴建水利工程的同时,必须考虑鄱阳湖候鸟栖息环境是否受到影响的问题。以最近实测的地形资料和多年实测水文资料以及保护区实际管理实践为依据,对工程修建后候鸟栖息地受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保护区四周高沿地形和建筑物的存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候鸟栖息期间,自然保护区内水位不受鄱阳湖水位的影响,保护区内水位完全取决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冬季运行水位可以提高,以取得更大效益。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