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5)
按年份分组
2007(1)
1998(1)
1988(1)
1985(1)
1983(1)
按来源分组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国际汉学(1)
语文学刊(1)
文史知识(1)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相关搜索词
论张炎词风与姜夔的异同
作者: 陈忻  来源: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异同  词源  姜夔  梦窗词  张炎  主要作品  “清空”  姜夔词  白石道人  姜白石词 
描述:张炎是由宋入元的大词人,他在元朝统治下生活了四十多年,主要作品都写于元代。他写过《词源》一书,是填词的理论著作,提倡“清空”的风格: 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 又说:
全文:张炎是由宋入元的大词人,他在元朝统治下生活了四十多年,主要作品都写于元代。他写过《词源》一书,是填词的理论著作,提倡“清空”的风格: 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 又说:
姜夔《齐天乐》(并序)试析
作者: 顾易生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极则  张炎  齐天乐  词家  姜夔词  汪森  南宋词人  宋末  《词源》  词综 
描述:姜夔,字尧章,号白石,南宋词人。《齐天乐》是他的一篇代表作,但历来对其评价颇有分歧。宋末张炎《词源》标举"清空""雅正",以姜词为典范,称为"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清代浙派词家朱彝尊、汪森等也推它为极则。汪氏《词综序》评宋词流派,以为"短长互见,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炼,归于醇
全文:姜夔,字尧章,号白石,南宋词人。《齐天乐》是他的一篇代表作,但历来对其评价颇有分歧。宋末张炎《词源》标举"清空""雅正",以姜词为典范,称为"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清代浙派词家朱彝尊、汪森等也推它为极则。汪氏《词综序》评宋词流派,以为"短长互见,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炼,归于醇
借象寓意,托物言情:浅谈姜夔的咏物词
作者: 钟尚钧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花  蟋蟀声  身世之感  咏物词  姜夔词  《介存斋论词杂著》  词人  托物  家国之悲  人生失意 
描述:借象寓意,托物言情:浅谈姜夔的咏物词
形式的张力:读林顺夫《中国抒情传统的转变——姜夔与南宋词》
作者: 张宏生  来源:国际汉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张力  传统  形式  创作背景  姜夔词  儒林外史  作品  南宋词  转变  结构 
描述:虽然"全球化"这一概念在实际操作层面存在许多问题,也引起不少疑虑,但作为一种观念,无疑值得充分肯定。尤其是对于学术研究而言,即使研究的范围非常本土化,全球性的视野仍然很重要。具有参考价值的当然不仅是结论,思路和角度本身也有意义。我们应该很高兴看到同一种传统能够得到不同的阐释,用不同的方式处理相同的材料,可以提供智性的挑战。林顺夫以研究词学著称,但实际上他的研究范围还要广阔一些。例如,他对小说《儒林外史》的结构就发表了独特的见解。进入20世纪以来,许多读者都认为《儒林外史》在结构上是极不完整的,林顺夫指出,从晚清到民国初年都没有发现这样的指责,批评的产生是由于受到西方文学思想影响的结果,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首先,传统的中国世界观把因果关系看做一个庞大、杂乱的网状关系或过程,事件不是按因果关系安排,而是并排或并列在一起,好像是同时发生的。在这种世界观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小说的作者很少选择一个人物或一桩事件作为
全文:虽然"全球化"这一概念在实际操作层面存在许多问题,也引起不少疑虑,但作为一种观念,无疑值得充分肯定。尤其是对于学术研究而言,即使研究的范围非常本土化,全球性的视野仍然很重要。具有参考价值的当然不仅是结论,思路和角度本身也有意义。我们应该很高兴看到同一种传统能够得到不同的阐释,用不同的方式处理相同的材料,可以提供智性的挑战。林顺夫以研究词学著称,但实际上他的研究范围还要广阔一些。例如,他对小说《儒林外史》的结构就发表了独特的见解。进入20世纪以来,许多读者都认为《儒林外史》在结构上是极不完整的,林顺夫指出,从晚清到民国初年都没有发现这样的指责,批评的产生是由于受到西方文学思想影响的结果,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首先,传统的中国世界观把因果关系看做一个庞大、杂乱的网状关系或过程,事件不是按因果关系安排,而是并排或并列在一起,好像是同时发生的。在这种世界观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小说的作者很少选择一个人物或一桩事件作为
用典入化,无迹可寻——谈姜夔《扬州慢》一词的艺术技巧
作者: 何渝  来源: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词风  辛派词人  艺术技巧  无迹可寻  屡试不第  周邦彦  姜夔词  雅词  扬州慢  白石道人 
描述: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他在文学艺术上具有多种才能,却屡试不第,终身未曾做官,始终是布衣。但他未能沿着辛派词人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豪放刚健的新风格之路走下去,却以一个依附于统治阶级的清客身份的词人出现,承袭了周邦彦的词风,崇尚雅词,反对俚词,刻意追求形式,讲究词法,推敲声韵,尤其注意雕琢字面。正如张炎在《词源·字面》中所说:“句法中有字面。盖词中一个生硬字用不
全文: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他在文学艺术上具有多种才能,却屡试不第,终身未曾做官,始终是布衣。但他未能沿着辛派词人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豪放刚健的新风格之路走下去,却以一个依附于统治阶级的清客身份的词人出现,承袭了周邦彦的词风,崇尚雅词,反对俚词,刻意追求形式,讲究词法,推敲声韵,尤其注意雕琢字面。正如张炎在《词源·字面》中所说:“句法中有字面。盖词中一个生硬字用不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