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6)
按年份分组
2014(3)
2012(1)
2010(1)
1990(1)
按来源分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
中国环境科学(1)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1)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沉积物正构烷烃特征及其生物源
作者: 杨明生 张虎才 邹长伟 魏林生 常凤琴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源  沉积物  鄱阳湖  有机质  正构烷烃 
描述:/C22+值大于1,(C15+C17)/(C23+C25)值大于2,表明正构烷烃的生物源主要为湖泊菌藻类,且菌藻类生物量贡献的沉积物正构烷烃大于水生沉水植物和陆生植物.湖泊沉积有机质包括湖泊自生源和流域
全文:/C22+值大于1,(C15+C17)/(C23+C25)值大于2,表明正构烷烃的生物源主要为湖泊菌藻类,且菌藻类生物量贡献的沉积物正构烷烃大于水生沉水植物和陆生植物.湖泊沉积有机质包括湖泊自生源和流域
鄱阳湖沉积物正构烷烃特征及其生物源
作者: 杨明生 张虎才 邹长伟 魏林生 常凤琴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源  沉积物  鄱阳湖  有机质  正构烷烃 
描述:/C22+值大于1,(C15+C17)/(C23+C25)值大于2,表明正构烷烃的生物源主要为湖泊菌藻类,且菌藻类生物量贡献的沉积物正构烷烃大于水生沉水植物和陆生植物.湖泊沉积有机质包括湖泊自生源和流域
全文:/C22+值大于1,(C15+C17)/(C23+C25)值大于2,表明正构烷烃的生物源主要为湖泊菌藻类,且菌藻类生物量贡献的沉积物正构烷烃大于水生沉水植物和陆生植物.湖泊沉积有机质包括湖泊自生源和流域
鄱阳湖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和营养盐分布特征
作者: 王圣瑞 倪栋 焦立新 金相灿 冯明磊 刘志刚 张伟华  来源: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营养盐  沉积物  鄱阳湖  有机质  时空变化 
描述: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及沉积物样品测定,研究了鄱阳湖表层沉积物OM、TN和TP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OM浓度(0.420%~3.175%)和TN浓度(0.026%~0.235%)以"五河"尾闾最高,其次是湖心,而TP浓度(0.010%~0.094%)最高值出现在赣江、抚河及信江尾闾,并且均由南向北至长江入湖口呈降低趋势。丰水期"五河"来水量的增加显著提高了湖心及北部湖区沉积物中OM、TN和TP浓度,尤其以北部湖区增加较明显。但南部尾闾区沉积物TN浓度在枯水期明显高于丰水期。1992—2008年鄱阳湖沉积物中OM、TN和TP浓度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尤其是OM和TP浓度增幅较大。2008年鄱阳湖沉积物中OM、TN和TP污染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的污染水平,与其他四大淡水湖泊相比,尽管鄱阳湖目前水质相对较好,但呈下降趋势,高氮磷营养底质则增大了其富营养化风险。
全文: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及沉积物样品测定,研究了鄱阳湖表层沉积物OM、TN和TP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OM浓度(0.420%~3.175%)和TN浓度(0.026%~0.235%)以"五河"尾闾最高,其次是湖心,而TP浓度(0.010%~0.094%)最高值出现在赣江、抚河及信江尾闾,并且均由南向北至长江入湖口呈降低趋势。丰水期"五河"来水量的增加显著提高了湖心及北部湖区沉积物中OM、TN和TP浓度,尤其以北部湖区增加较明显。但南部尾闾区沉积物TN浓度在枯水期明显高于丰水期。1992—2008年鄱阳湖沉积物中OM、TN和TP浓度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尤其是OM和TP浓度增幅较大。2008年鄱阳湖沉积物中OM、TN和TP污染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的污染水平,与其他四大淡水湖泊相比,尽管鄱阳湖目前水质相对较好,但呈下降趋势,高氮磷营养底质则增大了其富营养化风险。
鄱阳湖典型湿地土壤有机质及氮素空间分布特征
作者: 葛刚 徐燕花 赵磊 吴志强 吴兰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有机质  湿地土壤  空间分布  氮素 
描述:通过对鄱阳湖三个典型湿地植物群落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和全氮在湿地土壤中的垂直分布规律具有一致性,表层含量显著高于下层,40cm以下土壤养分含量基本稳定。表层
全文:通过对鄱阳湖三个典型湿地植物群落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和全氮在湿地土壤中的垂直分布规律具有一致性,表层含量显著高于下层,40cm以下土壤养分含量基本稳定。表层
鄱阳湖表层沉积物有机碳、氮同位素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作者: 王毛兰 赖建平 胡珂图 张丁苓 赖劲虎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氮同位素  沉积物  来源  鄱阳湖  有机质  碳同位素 
描述:通过对鄱阳湖及其主要入湖河流(赣江、抚河、信江、修水及饶河)1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有机碳(TOC)、氮(TN)、C/N值、δ13C及δ15N含量的测定,分析探讨了鄱阳湖及其主支流沉积物有机质和氮素
全文:通过对鄱阳湖及其主要入湖河流(赣江、抚河、信江、修水及饶河)1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有机碳(TOC)、氮(TN)、C/N值、δ13C及δ15N含量的测定,分析探讨了鄱阳湖及其主支流沉积物有机质和氮素
江西省鄱阳湖地区地下水环境背景的形成
作者: 曾昭华 丁汉文 多超美 徐卫东 饶琦 周付贵 刘菊鲜  来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单元形成  地下水环境  江西省  实际资料  有机质  低背景  鄱阳湖地区  红色碎屑岩  化学成分 
描述:本文以丰富的实际资料,论证了鄱阳湖地区地下水的Mg,Ca、Na、K、SiO_2、Fe、Mu、Cr、V、Co、Ni、Ti、Be、Li、Sn、Mo、Cu、Pb、Zu、A_5、Hg、Cd、Sr、F、Cl、Br、I等27项化学成分背景的形成。
全文:本文以丰富的实际资料,论证了鄱阳湖地区地下水的Mg,Ca、Na、K、SiO_2、Fe、Mu、Cr、V、Co、Ni、Ti、Be、Li、Sn、Mo、Cu、Pb、Zu、A_5、Hg、Cd、Sr、F、Cl、Br、I等27项化学成分背景的形成。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