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8)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8)
按年份分组
2016(4)
2015(1)
2013(1)
2012(1)
1989(1)
按来源分组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
土壤(1)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
中国农业科学(1)
资源调查与环境(1)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不同耕作时间水稻土微生物量碳比较
作者: 张翌 徐祥明 冷雄 黄艳  来源: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微生物量碳  耕作时间  水稻土 
描述:采集鄱阳湖湖积母质水稻土剖面样品,比较不同土层深度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变化特征及不同耕作时间下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剖面总含量.结果表明:(1)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含量剖面分布变化规律为:土层越深,含量越低,其中
全文:采集鄱阳湖湖积母质水稻土剖面样品,比较不同土层深度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变化特征及不同耕作时间下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剖面总含量.结果表明:(1)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含量剖面分布变化规律为:土层越深,含量越低,其中
鄱阳湖不同耕作时间水稻土微生物量碳比较*
作者: 张翌 徐祥明 冷雄 黄艳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微生物量碳  耕作时间  水稻土 
描述:采集鄱阳湖湖积母质水稻土剖面样品,比较不同土层深度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变化特征及不同耕作时间下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剖面总含量.结果表明:(1)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含量剖面分布变化规律为:土层越深,含量越低,其中
全文:采集鄱阳湖湖积母质水稻土剖面样品,比较不同土层深度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变化特征及不同耕作时间下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剖面总含量.结果表明:(1)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含量剖面分布变化规律为:土层越深,含量越低,其中
鄱阳湖不同耕作时间水稻土微生物量碳比较
作者: 张翌 徐祥明 冷雄 黄艳  来源: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微生物量碳  耕作时间  水稻土 
描述:采集鄱阳湖湖积母质水稻土剖面样品,比较不同土层深度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变化特征及不同耕作时间下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剖面总含量.结果表明:(1)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含量剖面分布变化规律为:土层越深,含量越低,其中
全文:采集鄱阳湖湖积母质水稻土剖面样品,比较不同土层深度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变化特征及不同耕作时间下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剖面总含量.结果表明:(1)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含量剖面分布变化规律为:土层越深,含量越低,其中
鄱阳湖不同耕作时间水稻土微生物量碳比较*
作者: 张翌 徐祥明 冷雄 黄艳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微生物量碳  耕作时间  水稻土 
描述:采集鄱阳湖湖积母质水稻土剖面样品,比较不同土层深度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变化特征及不同耕作时间下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剖面总含量.结果表明:(1)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含量剖面分布变化规律为:土层越深,含量越低,其中
全文:采集鄱阳湖湖积母质水稻土剖面样品,比较不同土层深度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变化特征及不同耕作时间下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剖面总含量.结果表明:(1)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含量剖面分布变化规律为:土层越深,含量越低,其中
江西鄱阳湖地区水稻土中DDTs和HCHs的残留分布研究
作者: 谢振东 丁勇  来源:资源调查与环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DDTs  HCHs  鄱阳湖  水稻土 
描述:,p’-DDT比值大多数小于1,说明整个地区DDT来源以工业品DDT为主,极个别样品来自三氯杀螨醇。DDE+DDD/DDT比值表明大部分样品为历史遗留的DDT污染物,但是少量地区仍有新的污染源输入,其来源既有土壤风化产物,也有新的工业DDT污染。
全文:,p’-DDT比值大多数小于1,说明整个地区DDT来源以工业品DDT为主,极个别样品来自三氯杀螨醇。DDE+DDD/DDT比值表明大部分样品为历史遗留的DDT污染物,但是少量地区仍有新的污染源输入,其来源既有土壤风化产物,也有新的工业DDT污染。
鄱阳湖地区水稻土潜育化的发生及其改良对策
作者: 赖庆旺 刘勋 黄庆海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潜育化  次生潜育化  水稻土  发生层 
描述:土壤沿育化是人们关心的一个农田退化问题。 本文研究了鄱阳湖地区水稻土潜言化发生、分类及其肥力特性,对农田潜育化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估价。从成土母质、水文环境、排灌工程及耕作制度等因素, 阐述了对水稻土沿育化的形成与发展关系。 强调稻一稻 肥换茬制, 并不是致治的主导耕作因素, 同时指出本区以次潜、 弱沿及上位潜育型为主, 并有所扩大, 从土壤生态前景看不可忽视。 提出了以“四沟…四改” 为主, 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改良技术对策.
全文:土壤沿育化是人们关心的一个农田退化问题。 本文研究了鄱阳湖地区水稻土潜言化发生、分类及其肥力特性,对农田潜育化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估价。从成土母质、水文环境、排灌工程及耕作制度等因素, 阐述了对水稻土沿育化的形成与发展关系。 强调稻一稻 肥换茬制, 并不是致治的主导耕作因素, 同时指出本区以次潜、 弱沿及上位潜育型为主, 并有所扩大, 从土壤生态前景看不可忽视。 提出了以“四沟…四改” 为主, 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改良技术对策.
鄱阳湖生态区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碳汇效应与固碳潜力的影响
作者: 冀建华 刘秀梅 侯红乾 刘益仁 李祖章 刘光荣 李絮花 罗奇祥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固碳潜力  鄱阳湖生态区  长期施肥  水稻土 
描述:在施肥条件下确定平衡状态时,土壤有机碳含量水平对于正确评价土壤的固碳潜力和制定合理的有机物质分配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前人研究的江西省有机碳储量数据并采用Jenny模型对长期不同施肥下有机碳动态数据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区有机碳储量占全省的46%,以鹰潭地区最高,九江地区最低。施肥明显增强了土壤的碳汇作用,单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70F+30M、50F+50M、30F+70M、NPKM、NPK+S、NPK+P和NPK+C)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施化肥处理,以南昌县的30F+70M、进贤县的NPKM和余江县的NPK+P处理最高,其平衡时有机碳含量和固碳潜力分别较施化肥处理提高了30.61%和61.15%、30.17%和54.96%、38.26%和74.79%。因此,提高鄱阳湖生态区农田有机碳密度和固碳潜力最有效方法是有机无机肥配施,其配施方式以猪粪配施化肥相对最好,配施比例以70%有机肥配施30%化肥为宜。
全文:在施肥条件下确定平衡状态时,土壤有机碳含量水平对于正确评价土壤的固碳潜力和制定合理的有机物质分配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前人研究的江西省有机碳储量数据并采用Jenny模型对长期不同施肥下有机碳动态数据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区有机碳储量占全省的46%,以鹰潭地区最高,九江地区最低。施肥明显增强了土壤的碳汇作用,单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70F+30M、50F+50M、30F+70M、NPKM、NPK+S、NPK+P和NPK+C)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施化肥处理,以南昌县的30F+70M、进贤县的NPKM和余江县的NPK+P处理最高,其平衡时有机碳含量和固碳潜力分别较施化肥处理提高了30.61%和61.15%、30.17%和54.96%、38.26%和74.79%。因此,提高鄱阳湖生态区农田有机碳密度和固碳潜力最有效方法是有机无机肥配施,其配施方式以猪粪配施化肥相对最好,配施比例以70%有机肥配施30%化肥为宜。
鄱阳湖流域典型区限制水稻产量的土壤因素分析
作者: 姚利鹏 黄标 孙维侠  来源:土壤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限制因子  土壤因素  演变  水稻产量  水稻土  华中双季稻稻作区 
描述:影响作物生产的土壤因素会随着耕作管理措施的变化而改变,研究目前条件下影响作物生产的主要土壤因素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可以为作物的生产和管理提供重要决策支撑。本文以江西省鄱阳湖流域进贤县作为典型研究区,在全县范围内布点采样分析,获取51组土壤属性数据和野外水稻测产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用主成分表征研究区内主要土壤因子,并与水稻产量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获得了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钾素因子、物理结构因子与水稻产量之间达到显著相关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5(P<0.05)、0.411(P<0.01),成为当前研究区内水稻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淹水条件下,土壤酸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其导致的钙、镁等盐基离子流失可影响作物产量;稻田排灌体系的完善可以减弱土壤潜育化作用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全文:影响作物生产的土壤因素会随着耕作管理措施的变化而改变,研究目前条件下影响作物生产的主要土壤因素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可以为作物的生产和管理提供重要决策支撑。本文以江西省鄱阳湖流域进贤县作为典型研究区,在全县范围内布点采样分析,获取51组土壤属性数据和野外水稻测产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用主成分表征研究区内主要土壤因子,并与水稻产量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获得了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钾素因子、物理结构因子与水稻产量之间达到显著相关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5(P<0.05)、0.411(P<0.01),成为当前研究区内水稻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淹水条件下,土壤酸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其导致的钙、镁等盐基离子流失可影响作物产量;稻田排灌体系的完善可以减弱土壤潜育化作用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