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6)
按年份分组
2014(2)
2007(1)
1998(1)
1992(1)
1990(1)
按来源分组
人民长江(1)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1)
湖泊科学(1)
气象与减灾研究(1)
河海大学学报(1)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水面蒸发研究
作者: 侯战生 卢兵  来源:河海大学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太阳辐射  彭曼公式  水面蒸发 
描述:本文根据鄱阳湖都昌蒸发实验站1981~1988年的实验资料,对计算水面蒸发的彭曼公式作了修订.重点讨论了总辐射和干燥力.由总辐射、有效辐射和干燥力的不同类型公式进行组合优选,得出彭曼修正式.修正后的公式精度明显提高.年平均蒸发量相对误差小于4%.月蒸发量相对误差
全文:本文根据鄱阳湖都昌蒸发实验站1981~1988年的实验资料,对计算水面蒸发的彭曼公式作了修订.重点讨论了总辐射和干燥力.由总辐射、有效辐射和干燥力的不同类型公式进行组合优选,得出彭曼修正式.修正后的公式精度明显提高.年平均蒸发量相对误差小于4%.月蒸发量相对误差
近50年鄱阳湖水面蒸发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作者: 闵骞 苏宗萍 王叙军  来源:气象与减灾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变化特征  鄱阳湖  原因  水面蒸发 
描述:利用康山、棠荫、都昌、星子、湖口水文、气象资料,应用器测折算法和气候模式法,确定鄱阳湖1955—2004年年、月水面蒸发量,并对近50 a的水面蒸发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影响水面蒸发的温度、湿度
全文:利用康山、棠荫、都昌、星子、湖口水文、气象资料,应用器测折算法和气候模式法,确定鄱阳湖1955—2004年年、月水面蒸发量,并对近50 a的水面蒸发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影响水面蒸发的温度、湿度
鄱阳湖夏季水热通量特征及环境要素影响分析
作者: 赵晓松 王仕刚 李梅 刘元波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感热通量  涡度相关  鄱阳湖  潜热通量  水面蒸发 
描述:气候变化加速了全球水文循环过程,然而,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水体蒸发及其水热通量交换仍然不清楚.基于涡度相关系统观测鄱阳湖水体水热通量过程,在小时和日尺度分析了水热通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研究表明,潜热通量日变化波动剧烈,大部分为正值,变化范围在-50~580 W/m2之间.而感热通量数值较小,变化范围在-50~50 W/m2之间.8月份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均值分别为167.4和15.9 W/m2.8月份日平均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之和大于净辐射,这是由于这一时段储存在水体中的热量释放并补充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小时尺度上潜热通量日变化在相位上与净辐射无显著相关性,而与风速显著相关.在日尺度变化趋势上,8月份日平均潜热通量仍主要受到风速和水温的影响,感热通量则主要受到风速和饱和水汽压差的影响.
全文:气候变化加速了全球水文循环过程,然而,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水体蒸发及其水热通量交换仍然不清楚.基于涡度相关系统观测鄱阳湖水体水热通量过程,在小时和日尺度分析了水热通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研究表明,潜热通量日变化波动剧烈,大部分为正值,变化范围在-50~580 W/m2之间.而感热通量数值较小,变化范围在-50~50 W/m2之间.8月份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均值分别为167.4和15.9 W/m2.8月份日平均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之和大于净辐射,这是由于这一时段储存在水体中的热量释放并补充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小时尺度上潜热通量日变化在相位上与净辐射无显著相关性,而与风速显著相关.在日尺度变化趋势上,8月份日平均潜热通量仍主要受到风速和水温的影响,感热通量则主要受到风速和饱和水汽压差的影响.
高精度针式遥测技术在鄱阳湖蒸发测量中的应用
作者: 曾瑄 马永力  来源: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步进电机  无线通信  针式测量  水面蒸发 
描述:在水文、气象站点的预报测量中,蒸发量的测量和收集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方法,为防汛抗旱政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分析鄱阳湖水域的现状,利用成熟的GPRS通信网络和单片机技术,构建了高精度蒸发遥测系统,完成对气象站多点测量结果的采集和汇总,达到对整个区域的蒸发遥测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鄱阳湖流域水文站点自动测量与人工测量的数据,验证了高精度针式遥测技术的可行性。基于无线数据传输方式的蒸发测量系统,适用于气象、水文水资源及农村水利等领域的测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文:在水文、气象站点的预报测量中,蒸发量的测量和收集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方法,为防汛抗旱政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分析鄱阳湖水域的现状,利用成熟的GPRS通信网络和单片机技术,构建了高精度蒸发遥测系统,完成对气象站多点测量结果的采集和汇总,达到对整个区域的蒸发遥测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鄱阳湖流域水文站点自动测量与人工测量的数据,验证了高精度针式遥测技术的可行性。基于无线数据传输方式的蒸发测量系统,适用于气象、水文水资源及农村水利等领域的测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鄱阳湖水面蒸发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 闵骞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折算系数  鄱阳湖  气候模式  蒸发模型  水面蒸发 
描述:本文根据都昌蒸发实验站近8年实验资料,建立了鄱阳湖3个单站水面蒸发模型,并应用它们计算了鄱阳湖大水面1962~1990年水面蒸发量,所得模型不仅可用于鄱阳湖地区,还可供江西省其它地区引用。
全文:本文根据都昌蒸发实验站近8年实验资料,建立了鄱阳湖3个单站水面蒸发模型,并应用它们计算了鄱阳湖大水面1962~1990年水面蒸发量,所得模型不仅可用于鄱阳湖地区,还可供江西省其它地区引用。
鄱阳湖水面蒸发量的确定
作者: 闵骞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气象资料  经验公式  计算方法  鄱阳湖  水面蒸发 
描述:鄱阳湖因湖面面积大,且地处亚热带,水面蒸发量和蒸发水量均很大,准确计算蒸发量和蒸发水量对水资源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80~1987年都昌蒸发实验站漂浮蒸发资料,确定了陆地(地面)E601,φ80
全文:鄱阳湖因湖面面积大,且地处亚热带,水面蒸发量和蒸发水量均很大,准确计算蒸发量和蒸发水量对水资源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80~1987年都昌蒸发实验站漂浮蒸发资料,确定了陆地(地面)E601,φ8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