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5)
按年份分组
2012(1)
2011(1)
2010(1)
2009(1)
2008(1)
按来源分组
人民长江(2)
生态学报(1)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
安徽农业科学杂志(1)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环湖区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作者: 莫明浩 杨洁 顾胜 宋月君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输出系数模型  污染负荷计算  鄱阳湖环湖区  非点源污染 
描述:由土地利用、农村生活和畜禽养殖等产生的非点源污染是湖泊的主要污染源。为了研究鄱阳湖环湖区非点源污染负荷特征规律,对传统的输出系数模型改进修正后,对2008年鄱阳湖环湖区非点源污染产生量进行了模拟估算。其结果为:COD产生量全年为20.45万t,TN为3.52万t,TP为0.22万t,NH4+-N为1.07万t。经分析表明,农用地施用的化肥农药伴随水土流失流入湖区对鄱阳湖造成了较大的污染;非点源污染受降雨影响,6月产生量最大;鄱阳湖水体污染主要由入湖五河产生,赣江产生量最大。
全文:由土地利用、农村生活和畜禽养殖等产生的非点源污染是湖泊的主要污染源。为了研究鄱阳湖环湖区非点源污染负荷特征规律,对传统的输出系数模型改进修正后,对2008年鄱阳湖环湖区非点源污染产生量进行了模拟估算。其结果为:COD产生量全年为20.45万t,TN为3.52万t,TP为0.22万t,NH4+-N为1.07万t。经分析表明,农用地施用的化肥农药伴随水土流失流入湖区对鄱阳湖造成了较大的污染;非点源污染受降雨影响,6月产生量最大;鄱阳湖水体污染主要由入湖五河产生,赣江产生量最大。
鄱阳湖区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作者: 向速林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控制技术  非点源污染  鄱阳湖区域 
描述:在浅析鄱阳湖水环境状况及非点源污染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非点源污染特点与成因,重点阐述了鄱阳湖区域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技术方法与措施。
全文:在浅析鄱阳湖水环境状况及非点源污染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非点源污染特点与成因,重点阐述了鄱阳湖区域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技术方法与措施。
基于水文分割法的鄱阳湖入湖非点源污染研究
作者: 涂安国 李英 莫明浩 杨洁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污染负荷  非点源污染  鄱阳湖流域  水文分割 
描述:为研究鄱阳湖流域非点源污染情况,选取鄱阳湖入湖主要河流为研究对象,利用各河流入湖控制站对流域径流量及水质进行同步监测,借鉴水文分割法的原理,应用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公式,探求径流氮、磷负荷入湖规律。结果表明:2008年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河及博阳河、西河入湖氨氮和总磷的污染负荷(溶解态)为入湖非点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占总入湖负荷的68%~76%;在空间分布上,入湖五河中赣江对入湖非点源污染负荷的贡献占绝对优势。根据分析结果,鄱阳湖的水污染治理应主要针对非点源污染,且重点在赣江流域。
全文:为研究鄱阳湖流域非点源污染情况,选取鄱阳湖入湖主要河流为研究对象,利用各河流入湖控制站对流域径流量及水质进行同步监测,借鉴水文分割法的原理,应用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公式,探求径流氮、磷负荷入湖规律。结果表明:2008年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河及博阳河、西河入湖氨氮和总磷的污染负荷(溶解态)为入湖非点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占总入湖负荷的68%~76%;在空间分布上,入湖五河中赣江对入湖非点源污染负荷的贡献占绝对优势。根据分析结果,鄱阳湖的水污染治理应主要针对非点源污染,且重点在赣江流域。
基于GIS的鄱阳湖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分析及控制对策
作者: 章茹 周文斌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最佳管理措施  鄱阳湖地区 
描述: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为契机,开展对鄱阳湖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的研究。利用GIS技术,对鄱阳湖地区进行土地分类调查,确定农业化肥、农药流失为鄱阳湖地区的主要农业非点源污染源。通过对农业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和施用强度的调查并进行变化趋势分析,计算出二者各自污染物排放量,探讨其对鄱阳湖地区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结合鄱阳湖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提出相应的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技术措施——最佳管理措施,可为鄱阳湖的综合开发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全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为契机,开展对鄱阳湖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的研究。利用GIS技术,对鄱阳湖地区进行土地分类调查,确定农业化肥、农药流失为鄱阳湖地区的主要农业非点源污染源。通过对农业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和施用强度的调查并进行变化趋势分析,计算出二者各自污染物排放量,探讨其对鄱阳湖地区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结合鄱阳湖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提出相应的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技术措施——最佳管理措施,可为鄱阳湖的综合开发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鄱阳湖流域泥沙流失及吸附态氮磷输出负荷评估
作者: 余进祥 郑博福 刘娅菲 刘成林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颗粒态氮  非点源污染  鄱阳湖流域  颗粒态磷  水土流失 
描述:水土流失是吸附态氮磷输出负荷的主要方式,也是非点源污染评估的重要环节。鄱阳湖流域水土流失及其所带来的泥沙和吸附态氮磷等营养盐将直接影响到鄱阳湖的生态功能,进而影响着长江中下游水环境安全。科学估算鄱阳湖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等五大流域的土壤侵蚀量和吸附态氮、磷的输出负荷,将为鄱阳湖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及鄱阳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以2007年全国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和2007年江西省土壤质量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RUSLE方程和GIS的空间统计功能,对江西省境内鄱阳湖流域的土壤侵蚀量和吸附态氮、吸附态磷的输出负荷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基于RUSLE得到的2007年鄱阳湖五大流域输沙模数比较可信,鄱阳湖流域内泥沙、吸附态氮、吸附态磷的年输出负荷分别为1245183t、3383t和73t,其中赣江流域吸附态氮磷的年输出负荷最大,占鄱阳湖全流域的58.1%,抚河、饶河、信江、修河等分别占11.2%、7.2%、11.3%和12.2%。与流域内农业污染源总氮、总磷排放量相比较,尽管流域尺度内泥沙的输出负荷相对较大,但吸附态氮、磷的输出负荷较小,应该不是鄱阳湖水污染中总氮和总磷等营养盐的主要来源。
全文:水土流失是吸附态氮磷输出负荷的主要方式,也是非点源污染评估的重要环节。鄱阳湖流域水土流失及其所带来的泥沙和吸附态氮磷等营养盐将直接影响到鄱阳湖的生态功能,进而影响着长江中下游水环境安全。科学估算鄱阳湖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等五大流域的土壤侵蚀量和吸附态氮、磷的输出负荷,将为鄱阳湖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及鄱阳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以2007年全国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和2007年江西省土壤质量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RUSLE方程和GIS的空间统计功能,对江西省境内鄱阳湖流域的土壤侵蚀量和吸附态氮、吸附态磷的输出负荷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基于RUSLE得到的2007年鄱阳湖五大流域输沙模数比较可信,鄱阳湖流域内泥沙、吸附态氮、吸附态磷的年输出负荷分别为1245183t、3383t和73t,其中赣江流域吸附态氮磷的年输出负荷最大,占鄱阳湖全流域的58.1%,抚河、饶河、信江、修河等分别占11.2%、7.2%、11.3%和12.2%。与流域内农业污染源总氮、总磷排放量相比较,尽管流域尺度内泥沙的输出负荷相对较大,但吸附态氮、磷的输出负荷较小,应该不是鄱阳湖水污染中总氮和总磷等营养盐的主要来源。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