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3)
按年份分组
2009(1)
2002(1)
1992(1)
按来源分组
名作欣赏(1)
语文建设(1)
安徽文学(下半月)(1)
相关搜索词
痛并幸福着:陶渊明和他那个时代的二律背反
作者: 王艳照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行乐  陶渊明  隐逸  二律背反  魏晋 
描述:魏晋是一个二律背反的年代。现实的黑暗和艺术的杰出,以及士人们行为的乖张与内心的固执,生动地诠释了一组组二律背反的概念。本文以诗人陶渊明为例,试图探索魏晋士人如何以隐逸和及时行乐两种方式,诠释人生的的痛苦与幸福。
全文:魏晋是一个二律背反的年代。现实的黑暗和艺术的杰出,以及士人们行为的乖张与内心的固执,生动地诠释了一组组二律背反的概念。本文以诗人陶渊明为例,试图探索魏晋士人如何以隐逸和及时行乐两种方式,诠释人生的的痛苦与幸福。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可以不辞官吗
作者: 王军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时期  散文  陶渊明  辞官  魏晋 
描述:魏晋是我国散文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抒情小品尤为卓越,涌现出大量写心述志的佳作,《归去来兮辞》即为其中之一。“单元说明”中说:《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属内容浅显、篇幅较短的文言自读课文,教师
全文:魏晋是我国散文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抒情小品尤为卓越,涌现出大量写心述志的佳作,《归去来兮辞》即为其中之一。“单元说明”中说:《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属内容浅显、篇幅较短的文言自读课文,教师
醒与醉的沉思:读陶渊明的《饮酒》诗两首
作者: 余翎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饮酒诗  田园  钟嗣成  陶渊明  沉思  典型人物  屈原  双调  渔父  魏晋 
描述:元人散曲中有这样一句引人注意的词:“试问屈原醒,争似渊明醉?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钟嗣成《双调·清江引》)这里是将屈原与陶渊明作为醒与醉的典型人物加以比较的。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于是我们探寻到陶渊明的大量饮酒诗,发现《饮酒》二十首中第九首和第十三首,恰好可以解释这个有趣的问题。陶渊明的这组《饮酒》诗,是他闲居田园期间“顾影独尽”后,聊以自娱的产物。其中第九首假设主、客对答,第十三首以醒者和醉者对照,借以表述两种不同的处世观念的冲突,写得亦庄亦谐,别有韵味。先看第九首: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褴缕茅檐下,未足为
全文:元人散曲中有这样一句引人注意的词:“试问屈原醒,争似渊明醉?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钟嗣成《双调·清江引》)这里是将屈原与陶渊明作为醒与醉的典型人物加以比较的。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于是我们探寻到陶渊明的大量饮酒诗,发现《饮酒》二十首中第九首和第十三首,恰好可以解释这个有趣的问题。陶渊明的这组《饮酒》诗,是他闲居田园期间“顾影独尽”后,聊以自娱的产物。其中第九首假设主、客对答,第十三首以醒者和醉者对照,借以表述两种不同的处世观念的冲突,写得亦庄亦谐,别有韵味。先看第九首: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褴缕茅檐下,未足为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