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分区及土地持续利用研究
作者: 赵小敏 朱碧华 陈美球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地持续利用  土地利用分区  鄱阳湖地区 
描述:通过对鄱阳湖地区土地资源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分布规律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人口密度、农用地比例、林业用地比例、建设用地比例、水域比例、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山地比例、丘陵比例、低丘岗地比例和平原比例11个因子作为分区的指标,然后以县(市、区)为分区单元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区,最后根据鄱阳湖水面小气候影响进行区域调整,形成四个土地利用区域:北部农林旅游用地区,中部农业城市用地区,中部水域洲滩区,南部农林城镇用地区。并针对各区的土地资源特点,提出了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和土地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
全文:通过对鄱阳湖地区土地资源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分布规律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人口密度、农用地比例、林业用地比例、建设用地比例、水域比例、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山地比例、丘陵比例、低丘岗地比例和平原比例11个因子作为分区的指标,然后以县(市、区)为分区单元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区,最后根据鄱阳湖水面小气候影响进行区域调整,形成四个土地利用区域:北部农林旅游用地区,中部农业城市用地区,中部水域洲滩区,南部农林城镇用地区。并针对各区的土地资源特点,提出了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和土地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以鄱阳湖地区为例
作者: 吴晓芳 陈美球 黄靓 何维佳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耕地变化  灰色关联  驱动力  鄱阳湖地区 
描述:把灰色关联数学模型运用于区域耕地变化的驱动力研究之中,应用该模型对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不同阶段的耕地变化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不同的历史环境,确定了不同历史时期下影响耕地变化的各个驱动因子的关联程度和主次地位,以期为人们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实现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全文:把灰色关联数学模型运用于区域耕地变化的驱动力研究之中,应用该模型对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不同阶段的耕地变化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不同的历史环境,确定了不同历史时期下影响耕地变化的各个驱动因子的关联程度和主次地位,以期为人们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实现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鄱阳湖地区 1985 - 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Ⅱ
作者: 陈美球 刘序 陈文波 黄靓 肖志豪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经济驱动力  鄱阳湖地区  偏最小二乘回归 
描述:利用鄱阳湖地区21个县市1985和2000年的两期土地利用类型图,借助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定量诊断该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确定了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6类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力。
全文:利用鄱阳湖地区21个县市1985和2000年的两期土地利用类型图,借助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定量诊断该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确定了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6类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力。
鄱阳湖地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I.耕地数量及空间变化分析
作者: 刘序 陈美球 陈文波 黄靓 肖志豪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耕地变化  鄱阳湖地区  聚类分析 
描述:依据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近53年里,鄱阳湖地区耕地面积经历了快速增长(1949~1957年)、大幅减少(1957~1978年)、缓慢减少(1978~1995年)、波动变化(1995~1999年)和迅速减少(1999 ~2002年)五个阶段。而在空间变化上,不同县市的变化率相差很大,通过聚类分析将20个县市分为四类。
全文:依据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近53年里,鄱阳湖地区耕地面积经历了快速增长(1949~1957年)、大幅减少(1957~1978年)、缓慢减少(1978~1995年)、波动变化(1995~1999年)和迅速减少(1999 ~2002年)五个阶段。而在空间变化上,不同县市的变化率相差很大,通过聚类分析将20个县市分为四类。
鄱阳湖地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II.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
作者: 陈美球 刘序 陈文波 黄靓 肖志豪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耕地变化驱动力  多元线性回归  鄱阳湖地区 
描述:依据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该地区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近53年里人口增加和第三产业发展是该地区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粮食需求则是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全文:依据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该地区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近53年里人口增加和第三产业发展是该地区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粮食需求则是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鄱阳湖湖区环境介质中汞的含量水平、来源、累积和迁移
作者: 林美琪 钱位成 甘为民 徐爱琴 章全媛  来源:环境污染与防治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含量水平  汞含量  表层底质  来源  鄱阳湖  贝壳类  累积和  迁移  鱼类  环境介质 
描述:鄱阳湖湖区环境介质中的汞,其含量水平为:底质0.038~0.055mg/kg,鱼类0.017~0.029mg/kg(湿),湖水≤0.00003mg/L。鱼类和贝壳类汞富集系数分别为10~3和10~5。本文讨论了环境介质中汞的来源、累积和迁移。
全文:鄱阳湖湖区环境介质中的汞,其含量水平为:底质0.038~0.055mg/kg,鱼类0.017~0.029mg/kg(湿),湖水≤0.00003mg/L。鱼类和贝壳类汞富集系数分别为10~3和10~5。本文讨论了环境介质中汞的来源、累积和迁移。
江西省鄱阳湖地区天然矿泉水的形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作者: 丁汉文 曾昭华 多超美 徐卫东 饶琦 周付贵  来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形成机制  开发利用途径  水化学类型  江西省  偏硅酸矿泉水  天然矿泉水  水的分布  开发利用前景  鄱阳湖地区 
描述:本文以丰富的调研资料论述了各类矿泉水的分布及其形成机制,矿泉水的分带和各带的特征以及矿泉水的开发利用途径与前景。
全文:本文以丰富的调研资料论述了各类矿泉水的分布及其形成机制,矿泉水的分带和各带的特征以及矿泉水的开发利用途径与前景。
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特性——一论陶渊明田园诗的个性特色
作者: 刘济远  来源: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化自然  真趣  艺术观  精神自由  审美特性 
描述:从文学史的编写到报刊发表的评论文章,在谈到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时,历来几乎是众口一辞地指责诗人没有去直接描写当时农民的痛苦生活,并从历史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将其原因归结于诗人的阶级局限或历史局限。笔者从美学、心理学着眼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发表了不同看法。
全文:从文学史的编写到报刊发表的评论文章,在谈到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时,历来几乎是众口一辞地指责诗人没有去直接描写当时农民的痛苦生活,并从历史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将其原因归结于诗人的阶级局限或历史局限。笔者从美学、心理学着眼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发表了不同看法。
从生活到审美:兼论陶渊明之前田园诗赋的流变
作者: 刘丽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审美  陶渊明  田园诗  流变 
描述: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赋在《诗经》时代就已大量涌现,不过还只限于描写原生态的生活现象,此后虽有在题材内容、主题内涵及创作方法、艺术表现上发展,但在作品中比兴的作用并无多少改变。从陶渊明始,田园生活才真正上升到审美层面,成为表现社会及人生的主要题材,在艺术表现上则经历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的转变。
全文: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赋在《诗经》时代就已大量涌现,不过还只限于描写原生态的生活现象,此后虽有在题材内容、主题内涵及创作方法、艺术表现上发展,但在作品中比兴的作用并无多少改变。从陶渊明始,田园生活才真正上升到审美层面,成为表现社会及人生的主要题材,在艺术表现上则经历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的转变。
姜夔诗歌美学思想初探
作者: 古建军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姜夔诗歌美学思想初探
上页 1 2 3 ... 12 13 14 ... 57 58 5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