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把鄱阳湖打造成江西的“生态名片”
作者: 罗盛金  来源:经济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片  生态系统  越冬  鄱阳湖  淡水湖  湿地  江西  野生动植物资源 
描述:鄱阳湖被誉为中国最后的一湖清水,又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国际重要湿地、全球最重要的白鹤和东方白鹳越冬地以及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它以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优越的湿地环境成为江西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
全文:鄱阳湖被誉为中国最后的一湖清水,又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国际重要湿地、全球最重要的白鹤和东方白鹳越冬地以及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它以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优越的湿地环境成为江西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
鄱阳湖湿地围垦后土壤团聚体结构、有机碳及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
作者: 陶金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围垦  土壤微生物群落演替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土地利用  有机碳  团聚体 
描述:围垦是导致湿地资源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湿地被围垦后显著的改变了土壤结构和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土壤总有机碳和团聚体有机碳是土壤质量与环境稳定的重要指标,在众多影响土壤有机碳库与湿地碳循环的因素中,土地利用变化是关键因子之一,同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土壤质量的演变机制及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原理,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结构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变三个方面,系统的研究了鄱阳湖湿地围垦后不同围垦年限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湿地土壤的影响。本研究在鄱阳湖自然湿地及围垦距今38、48、92年的土地上展开,并对围垦38年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较为典型的水稻田、菜地、荒地和鱼塘底泥进行土壤采样(0-20cm表层土壤),在围垦年限与土地利用方式两个影响因子下,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动态,通过团聚体分布,土壤MWD与GMD值探讨团聚体结构,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探讨土壤微生物演替,通过CCA分析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尤其是与有机碳动态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果如下:围垦后92年内农田土壤团聚体结构、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变化明显。围垦0-48年,大量微团聚体因耕作影响从大团聚体中分离出来,且存在逐级连续分解的过程,团聚体稳定性降低;围垦48-92年间,不易分解的结胶物质不断积累,同时在土壤系统自我调节作用下,形成了新的保护机制,稳定性升高。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出随围垦年限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并在围垦48年后逐渐趋于稳定,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饱和值。各级别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不断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升高贡献最大的是4.75mm和0.075mm团聚体,来自1.18-0.3mm团聚体的作用最小。鄱阳湖湿地围垦后,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团聚体结构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MWD和GMD值的规律表现为:鱼塘底泥自然湿地退耕地水稻田荒地菜地。菜地与荒地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显著破坏了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稳定性,其中菜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最为显著,仅为自然湿地的36.37%,降低主要来自于1.18~0.3mm和0.3-0.075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损失;水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升高,其中0.075mm团聚体的贡献率最大;退耕地在退田还湖之后,总有机碳恢复至自然湿地水平,但0.3~0.075mm和0.075mm团聚体有机碳与自然湿地差异显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仍低于自然湿地;鱼塘底泥在各指标上均与自然湿地无显著差异,很好的保护了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围垦年限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围垦0~48年间,农田土壤系统对细菌群落的选择及土壤资源均质化过程中细菌间竞争关系的加强,造成细菌多样性指数不断降低;在强烈的竞争环境下,真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土壤碳源,多样性指数升高。围垦48-92年间,农田土壤中新的平衡已经形成,细菌多样性指数趋于稳定,真菌多样性指数开始降低。不同围垦年限下,真菌对围垦年限的变化响应更加敏感,多样性指数始终高于细菌且幅度越来越大,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逐渐由细菌主导变为真菌主导。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自然湿地相比,地上植被是造成四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同时耕作也降低了水稻田与菜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水稻田长期使用化肥,菜地多使用有机肥,造成水稻田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幅度更大。荒地与鱼塘底泥由于没有人为耕作过程的影响,丰富度下降的幅度不大。真菌群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围垦后,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相应的演替过程。土壤细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随土壤发育呈现明显的时间趋势。土壤细菌的演替过程表现出与土壤结构(团聚体分布)相似的模式,在围垦48年时,演替均发生了方向性上的变化,围垦48年内属于“快速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都明显而快速的降低;围垦48-92年属于“渐进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趋于稳定,略微有所升高。在围垦过程中,有机碳含量并不是限制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碳组分及其有效性可能是细菌多样性的限制因子。CCA分析结果显示,有机碳含量(TOC)的指向与围垦年限(RY)最为接近,是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在围垦时间序列下变异的关键因素。这表明围垦活动通过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尤其是有机碳含量来驱动微生物群落演替。湿地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动态与微生物群落演替间存在协同反馈的关系。
全文:围垦是导致湿地资源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湿地被围垦后显著的改变了土壤结构和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土壤总有机碳和团聚体有机碳是土壤质量与环境稳定的重要指标,在众多影响土壤有机碳库与湿地碳循环的因素中,土地利用变化是关键因子之一,同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土壤质量的演变机制及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原理,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结构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变三个方面,系统的研究了鄱阳湖湿地围垦后不同围垦年限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湿地土壤的影响。本研究在鄱阳湖自然湿地及围垦距今38、48、92年的土地上展开,并对围垦38年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较为典型的水稻田、菜地、荒地和鱼塘底泥进行土壤采样(0-20cm表层土壤),在围垦年限与土地利用方式两个影响因子下,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动态,通过团聚体分布,土壤MWD与GMD值探讨团聚体结构,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探讨土壤微生物演替,通过CCA分析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尤其是与有机碳动态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果如下:围垦后92年内农田土壤团聚体结构、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变化明显。围垦0-48年,大量微团聚体因耕作影响从大团聚体中分离出来,且存在逐级连续分解的过程,团聚体稳定性降低;围垦48-92年间,不易分解的结胶物质不断积累,同时在土壤系统自我调节作用下,形成了新的保护机制,稳定性升高。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出随围垦年限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并在围垦48年后逐渐趋于稳定,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饱和值。各级别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不断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升高贡献最大的是4.75mm和0.075mm团聚体,来自1.18-0.3mm团聚体的作用最小。鄱阳湖湿地围垦后,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团聚体结构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MWD和GMD值的规律表现为:鱼塘底泥自然湿地退耕地水稻田荒地菜地。菜地与荒地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显著破坏了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稳定性,其中菜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最为显著,仅为自然湿地的36.37%,降低主要来自于1.18~0.3mm和0.3-0.075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损失;水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升高,其中0.075mm团聚体的贡献率最大;退耕地在退田还湖之后,总有机碳恢复至自然湿地水平,但0.3~0.075mm和0.075mm团聚体有机碳与自然湿地差异显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仍低于自然湿地;鱼塘底泥在各指标上均与自然湿地无显著差异,很好的保护了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围垦年限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围垦0~48年间,农田土壤系统对细菌群落的选择及土壤资源均质化过程中细菌间竞争关系的加强,造成细菌多样性指数不断降低;在强烈的竞争环境下,真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土壤碳源,多样性指数升高。围垦48-92年间,农田土壤中新的平衡已经形成,细菌多样性指数趋于稳定,真菌多样性指数开始降低。不同围垦年限下,真菌对围垦年限的变化响应更加敏感,多样性指数始终高于细菌且幅度越来越大,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逐渐由细菌主导变为真菌主导。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自然湿地相比,地上植被是造成四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同时耕作也降低了水稻田与菜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水稻田长期使用化肥,菜地多使用有机肥,造成水稻田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幅度更大。荒地与鱼塘底泥由于没有人为耕作过程的影响,丰富度下降的幅度不大。真菌群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围垦后,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相应的演替过程。土壤细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随土壤发育呈现明显的时间趋势。土壤细菌的演替过程表现出与土壤结构(团聚体分布)相似的模式,在围垦48年时,演替均发生了方向性上的变化,围垦48年内属于“快速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都明显而快速的降低;围垦48-92年属于“渐进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趋于稳定,略微有所升高。在围垦过程中,有机碳含量并不是限制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碳组分及其有效性可能是细菌多样性的限制因子。CCA分析结果显示,有机碳含量(TOC)的指向与围垦年限(RY)最为接近,是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在围垦时间序列下变异的关键因素。这表明围垦活动通过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尤其是有机碳含量来驱动微生物群落演替。湿地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动态与微生物群落演替间存在协同反馈的关系。
鄱阳湖湿地围垦后土壤团聚体结构、有机碳及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
作者: 陶金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围垦  土壤微生物群落演替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土地利用  有机碳  团聚体 
描述:围垦是导致湿地资源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湿地被围垦后显著的改变了土壤结构和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土壤总有机碳和团聚体有机碳是土壤质量与环境稳定的重要指标,在众多影响土壤有机碳库与湿地碳循环的因素中,土地利用变化是关键因子之一,同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土壤质量的演变机制及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原理,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结构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变三个方面,系统的研究了鄱阳湖湿地围垦后不同围垦年限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湿地土壤的影响。本研究在鄱阳湖自然湿地及围垦距今38、48、92年的土地上展开,并对围垦38年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较为典型的水稻田、菜地、荒地和鱼塘底泥进行土壤采样(0-20cm表层土壤),在围垦年限与土地利用方式两个影响因子下,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动态,通过团聚体分布,土壤MWD与GMD值探讨团聚体结构,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探讨土壤微生物演替,通过CCA分析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尤其是与有机碳动态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果如下:围垦后92年内农田土壤团聚体结构、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变化明显。围垦0-48年,大量微团聚体因耕作影响从大团聚体中分离出来,且存在逐级连续分解的过程,团聚体稳定性降低;围垦48-92年间,不易分解的结胶物质不断积累,同时在土壤系统自我调节作用下,形成了新的保护机制,稳定性升高。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出随围垦年限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并在围垦48年后逐渐趋于稳定,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饱和值。各级别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不断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升高贡献最大的是4.75mm和0.075mm团聚体,来自1.18-0.3mm团聚体的作用最小。鄱阳湖湿地围垦后,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团聚体结构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MWD和GMD值的规律表现为:鱼塘底泥自然湿地退耕地水稻田荒地菜地。菜地与荒地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显著破坏了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稳定性,其中菜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最为显著,仅为自然湿地的36.37%,降低主要来自于1.18~0.3mm和0.3-0.075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损失;水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升高,其中0.075mm团聚体的贡献率最大;退耕地在退田还湖之后,总有机碳恢复至自然湿地水平,但0.3~0.075mm和0.075mm团聚体有机碳与自然湿地差异显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仍低于自然湿地;鱼塘底泥在各指标上均与自然湿地无显著差异,很好的保护了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围垦年限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围垦0~48年间,农田土壤系统对细菌群落的选择及土壤资源均质化过程中细菌间竞争关系的加强,造成细菌多样性指数不断降低;在强烈的竞争环境下,真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土壤碳源,多样性指数升高。围垦48-92年间,农田土壤中新的平衡已经形成,细菌多样性指数趋于稳定,真菌多样性指数开始降低。不同围垦年限下,真菌对围垦年限的变化响应更加敏感,多样性指数始终高于细菌且幅度越来越大,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逐渐由细菌主导变为真菌主导。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自然湿地相比,地上植被是造成四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同时耕作也降低了水稻田与菜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水稻田长期使用化肥,菜地多使用有机肥,造成水稻田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幅度更大。荒地与鱼塘底泥由于没有人为耕作过程的影响,丰富度下降的幅度不大。真菌群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围垦后,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相应的演替过程。土壤细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随土壤发育呈现明显的时间趋势。土壤细菌的演替过程表现出与土壤结构(团聚体分布)相似的模式,在围垦48年时,演替均发生了方向性上的变化,围垦48年内属于“快速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都明显而快速的降低;围垦48-92年属于“渐进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趋于稳定,略微有所升高。在围垦过程中,有机碳含量并不是限制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碳组分及其有效性可能是细菌多样性的限制因子。CCA分析结果显示,有机碳含量(TOC)的指向与围垦年限(RY)最为接近,是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在围垦时间序列下变异的关键因素。这表明围垦活动通过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尤其是有机碳含量来驱动微生物群落演替。湿地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动态与微生物群落演替间存在协同反馈的关系。
全文:围垦是导致湿地资源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湿地被围垦后显著的改变了土壤结构和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土壤总有机碳和团聚体有机碳是土壤质量与环境稳定的重要指标,在众多影响土壤有机碳库与湿地碳循环的因素中,土地利用变化是关键因子之一,同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土壤质量的演变机制及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原理,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结构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变三个方面,系统的研究了鄱阳湖湿地围垦后不同围垦年限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湿地土壤的影响。本研究在鄱阳湖自然湿地及围垦距今38、48、92年的土地上展开,并对围垦38年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较为典型的水稻田、菜地、荒地和鱼塘底泥进行土壤采样(0-20cm表层土壤),在围垦年限与土地利用方式两个影响因子下,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动态,通过团聚体分布,土壤MWD与GMD值探讨团聚体结构,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探讨土壤微生物演替,通过CCA分析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尤其是与有机碳动态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果如下:围垦后92年内农田土壤团聚体结构、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变化明显。围垦0-48年,大量微团聚体因耕作影响从大团聚体中分离出来,且存在逐级连续分解的过程,团聚体稳定性降低;围垦48-92年间,不易分解的结胶物质不断积累,同时在土壤系统自我调节作用下,形成了新的保护机制,稳定性升高。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出随围垦年限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并在围垦48年后逐渐趋于稳定,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饱和值。各级别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不断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升高贡献最大的是4.75mm和0.075mm团聚体,来自1.18-0.3mm团聚体的作用最小。鄱阳湖湿地围垦后,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团聚体结构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MWD和GMD值的规律表现为:鱼塘底泥自然湿地退耕地水稻田荒地菜地。菜地与荒地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显著破坏了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稳定性,其中菜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最为显著,仅为自然湿地的36.37%,降低主要来自于1.18~0.3mm和0.3-0.075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损失;水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升高,其中0.075mm团聚体的贡献率最大;退耕地在退田还湖之后,总有机碳恢复至自然湿地水平,但0.3~0.075mm和0.075mm团聚体有机碳与自然湿地差异显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仍低于自然湿地;鱼塘底泥在各指标上均与自然湿地无显著差异,很好的保护了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围垦年限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围垦0~48年间,农田土壤系统对细菌群落的选择及土壤资源均质化过程中细菌间竞争关系的加强,造成细菌多样性指数不断降低;在强烈的竞争环境下,真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土壤碳源,多样性指数升高。围垦48-92年间,农田土壤中新的平衡已经形成,细菌多样性指数趋于稳定,真菌多样性指数开始降低。不同围垦年限下,真菌对围垦年限的变化响应更加敏感,多样性指数始终高于细菌且幅度越来越大,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逐渐由细菌主导变为真菌主导。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自然湿地相比,地上植被是造成四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同时耕作也降低了水稻田与菜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水稻田长期使用化肥,菜地多使用有机肥,造成水稻田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幅度更大。荒地与鱼塘底泥由于没有人为耕作过程的影响,丰富度下降的幅度不大。真菌群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围垦后,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相应的演替过程。土壤细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随土壤发育呈现明显的时间趋势。土壤细菌的演替过程表现出与土壤结构(团聚体分布)相似的模式,在围垦48年时,演替均发生了方向性上的变化,围垦48年内属于“快速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都明显而快速的降低;围垦48-92年属于“渐进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趋于稳定,略微有所升高。在围垦过程中,有机碳含量并不是限制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碳组分及其有效性可能是细菌多样性的限制因子。CCA分析结果显示,有机碳含量(TOC)的指向与围垦年限(RY)最为接近,是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在围垦时间序列下变异的关键因素。这表明围垦活动通过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尤其是有机碳含量来驱动微生物群落演替。湿地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动态与微生物群落演替间存在协同反馈的关系。
九江市对鄱阳湖采砂实行统一管理初见成效
作者: 陈前金  来源:江西水利科技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采砂  管理 
描述:论述江西省九江市对鄱阳湖采砂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具有较好的成效,促进了江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全文:论述江西省九江市对鄱阳湖采砂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具有较好的成效,促进了江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研究
作者: 金菁  来源:重庆工商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经济  生态产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日益推进,许多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旧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受到学者质疑与反思,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一背景下,生态经济的概念逐渐被人们关注和研究,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也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探索。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对于江西,乃至全国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在科学、低碳发展的新阶段,它担负探索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促进中部崛起、促进鄱阳湖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有机结合的历史重任。在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内容中,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和现有生态产业的发展,是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生态产业繁荣,是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对生态经济及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依托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态价值理论、交易费用等理论,梳理了部分典型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流域生态经济开发、生态产业发展的经验;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分别主要分析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面临问题,选取典型案例,分别重点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三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及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经验;综合搜集相关数据,借鉴相关成果,改进运用了区域经济和产业生态化耦合度评价模型,分析评价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地发展产业生态化发展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相关关系;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次产业发展现状,提出针对三类生态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最后,本文分析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产业的相关配套政策建议。通过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通过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代表市县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生态化分析,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产业生态化系统的耦合度及产业生态化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度水平六年来不断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的耦合阶段;第二,在生态产业发展经验上,不同的生态产业具有不同的模式适应性。鉴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理及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湖区发展生态农业宜重点借鉴赣南的“猪—沼—果”模式,同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湖区加大农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建设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提高生态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生态工业方面,湖区宜整合现有零散、无序的工业园区,新建、改造生态工业园区,推进循环工业园区的发展,以生态工业园区、循环工业园区为支撑推进湖区整体工业生态化改造的进程;在生态服务业方面,湖区的劣势在于原有服务产业的基础薄弱,产业发展起点低,但生态经济的发展是湖区服务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契机,宜选择性发展能助推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服务产业,如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商贸物流业等,明确各区域战略定位,整合优势资源,以点带面,实现跨越发展。在全球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发展的共识。保护生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索适合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子,探索生态产业支撑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是当下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试图从一个区域的层面探讨这一问题,从产业的角度窥探生态经济的内在发展动力,以点带面,期望能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具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为典型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研究有两点创新:一是在选题上,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当前生态经济、生态产业发展的现状,深入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产业发展状况,定性、定量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发展现状;二是在方法上,本文改进了区域经济和产业生态化耦合度评价模型,更为准确和客观地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的情况。
全文: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日益推进,许多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旧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受到学者质疑与反思,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一背景下,生态经济的概念逐渐被人们关注和研究,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也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探索。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对于江西,乃至全国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在科学、低碳发展的新阶段,它担负探索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促进中部崛起、促进鄱阳湖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有机结合的历史重任。在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内容中,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和现有生态产业的发展,是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生态产业繁荣,是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对生态经济及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依托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态价值理论、交易费用等理论,梳理了部分典型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流域生态经济开发、生态产业发展的经验;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分别主要分析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面临问题,选取典型案例,分别重点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三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及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经验;综合搜集相关数据,借鉴相关成果,改进运用了区域经济和产业生态化耦合度评价模型,分析评价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地发展产业生态化发展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相关关系;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次产业发展现状,提出针对三类生态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最后,本文分析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产业的相关配套政策建议。通过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通过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代表市县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生态化分析,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产业生态化系统的耦合度及产业生态化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度水平六年来不断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的耦合阶段;第二,在生态产业发展经验上,不同的生态产业具有不同的模式适应性。鉴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理及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湖区发展生态农业宜重点借鉴赣南的“猪—沼—果”模式,同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湖区加大农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建设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提高生态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生态工业方面,湖区宜整合现有零散、无序的工业园区,新建、改造生态工业园区,推进循环工业园区的发展,以生态工业园区、循环工业园区为支撑推进湖区整体工业生态化改造的进程;在生态服务业方面,湖区的劣势在于原有服务产业的基础薄弱,产业发展起点低,但生态经济的发展是湖区服务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契机,宜选择性发展能助推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服务产业,如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商贸物流业等,明确各区域战略定位,整合优势资源,以点带面,实现跨越发展。在全球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发展的共识。保护生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索适合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子,探索生态产业支撑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是当下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试图从一个区域的层面探讨这一问题,从产业的角度窥探生态经济的内在发展动力,以点带面,期望能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具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为典型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研究有两点创新:一是在选题上,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当前生态经济、生态产业发展的现状,深入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产业发展状况,定性、定量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发展现状;二是在方法上,本文改进了区域经济和产业生态化耦合度评价模型,更为准确和客观地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的情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研究
作者: 金菁  来源:重庆工商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经济  生态产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日益推进,许多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旧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受到学者质疑与反思,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一背景下,生态经济的概念逐渐被人们关注和研究,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也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探索。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对于江西,乃至全国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在科学、低碳发展的新阶段,它担负探索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促进中部崛起、促进鄱阳湖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有机结合的历史重任。在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内容中,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和现有生态产业的发展,是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生态产业繁荣,是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对生态经济及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依托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态价值理论、交易费用等理论,梳理了部分典型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流域生态经济开发、生态产业发展的经验;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分别主要分析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面临问题,选取典型案例,分别重点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三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及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经验;综合搜集相关数据,借鉴相关成果,改进运用了区域经济和产业生态化耦合度评价模型,分析评价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地发展产业生态化发展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相关关系;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次产业发展现状,提出针对三类生态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最后,本文分析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产业的相关配套政策建议。通过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通过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代表市县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生态化分析,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产业生态化系统的耦合度及产业生态化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度水平六年来不断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的耦合阶段;第二,在生态产业发展经验上,不同的生态产业具有不同的模式适应性。鉴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理及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湖区发展生态农业宜重点借鉴赣南的“猪—沼—果”模式,同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湖区加大农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建设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提高生态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生态工业方面,湖区宜整合现有零散、无序的工业园区,新建、改造生态工业园区,推进循环工业园区的发展,以生态工业园区、循环工业园区为支撑推进湖区整体工业生态化改造的进程;在生态服务业方面,湖区的劣势在于原有服务产业的基础薄弱,产业发展起点低,但生态经济的发展是湖区服务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契机,宜选择性发展能助推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服务产业,如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商贸物流业等,明确各区域战略定位,整合优势资源,以点带面,实现跨越发展。在全球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发展的共识。保护生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索适合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子,探索生态产业支撑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是当下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试图从一个区域的层面探讨这一问题,从产业的角度窥探生态经济的内在发展动力,以点带面,期望能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具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为典型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研究有两点创新:一是在选题上,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当前生态经济、生态产业发展的现状,深入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产业发展状况,定性、定量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发展现状;二是在方法上,本文改进了区域经济和产业生态化耦合度评价模型,更为准确和客观地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的情况。
全文: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日益推进,许多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旧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受到学者质疑与反思,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一背景下,生态经济的概念逐渐被人们关注和研究,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也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探索。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对于江西,乃至全国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在科学、低碳发展的新阶段,它担负探索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促进中部崛起、促进鄱阳湖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有机结合的历史重任。在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内容中,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和现有生态产业的发展,是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生态产业繁荣,是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对生态经济及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依托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态价值理论、交易费用等理论,梳理了部分典型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流域生态经济开发、生态产业发展的经验;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分别主要分析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面临问题,选取典型案例,分别重点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三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及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经验;综合搜集相关数据,借鉴相关成果,改进运用了区域经济和产业生态化耦合度评价模型,分析评价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地发展产业生态化发展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相关关系;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次产业发展现状,提出针对三类生态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最后,本文分析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产业的相关配套政策建议。通过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通过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代表市县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生态化分析,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产业生态化系统的耦合度及产业生态化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度水平六年来不断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的耦合阶段;第二,在生态产业发展经验上,不同的生态产业具有不同的模式适应性。鉴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理及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湖区发展生态农业宜重点借鉴赣南的“猪—沼—果”模式,同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湖区加大农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建设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提高生态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生态工业方面,湖区宜整合现有零散、无序的工业园区,新建、改造生态工业园区,推进循环工业园区的发展,以生态工业园区、循环工业园区为支撑推进湖区整体工业生态化改造的进程;在生态服务业方面,湖区的劣势在于原有服务产业的基础薄弱,产业发展起点低,但生态经济的发展是湖区服务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契机,宜选择性发展能助推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服务产业,如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商贸物流业等,明确各区域战略定位,整合优势资源,以点带面,实现跨越发展。在全球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发展的共识。保护生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索适合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子,探索生态产业支撑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是当下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试图从一个区域的层面探讨这一问题,从产业的角度窥探生态经济的内在发展动力,以点带面,期望能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具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为典型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研究有两点创新:一是在选题上,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当前生态经济、生态产业发展的现状,深入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产业发展状况,定性、定量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发展现状;二是在方法上,本文改进了区域经济和产业生态化耦合度评价模型,更为准确和客观地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的情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研究
作者: 金菁  来源:重庆工商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经济  生态产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日益推进,许多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旧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受到学者质疑与反思,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一背景下,生态经济的概念逐渐被人们关注和研究,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也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探索。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对于江西,乃至全国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在科学、低碳发展的新阶段,它担负探索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促进中部崛起、促进鄱阳湖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有机结合的历史重任。在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内容中,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和现有生态产业的发展,是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生态产业繁荣,是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对生态经济及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依托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态价值理论、交易费用等理论,梳理了部分典型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流域生态经济开发、生态产业发展的经验;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分别主要分析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面临问题,选取典型案例,分别重点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三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及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经验;综合搜集相关数据,借鉴相关成果,改进运用了区域经济和产业生态化耦合度评价模型,分析评价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地发展产业生态化发展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相关关系;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次产业发展现状,提出针对三类生态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最后,本文分析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产业的相关配套政策建议。通过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通过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代表市县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生态化分析,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产业生态化系统的耦合度及产业生态化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度水平六年来不断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的耦合阶段;第二,在生态产业发展经验上,不同的生态产业具有不同的模式适应性。鉴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理及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湖区发展生态农业宜重点借鉴赣南的“猪—沼—果”模式,同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湖区加大农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建设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提高生态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生态工业方面,湖区宜整合现有零散、无序的工业园区,新建、改造生态工业园区,推进循环工业园区的发展,以生态工业园区、循环工业园区为支撑推进湖区整体工业生态化改造的进程;在生态服务业方面,湖区的劣势在于原有服务产业的基础薄弱,产业发展起点低,但生态经济的发展是湖区服务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契机,宜选择性发展能助推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服务产业,如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商贸物流业等,明确各区域战略定位,整合优势资源,以点带面,实现跨越发展。在全球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发展的共识。保护生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索适合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子,探索生态产业支撑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是当下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试图从一个区域的层面探讨这一问题,从产业的角度窥探生态经济的内在发展动力,以点带面,期望能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具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为典型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研究有两点创新:一是在选题上,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当前生态经济、生态产业发展的现状,深入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产业发展状况,定性、定量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发展现状;二是在方法上,本文改进了区域经济和产业生态化耦合度评价模型,更为准确和客观地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的情况。
全文: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日益推进,许多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旧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受到学者质疑与反思,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一背景下,生态经济的概念逐渐被人们关注和研究,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也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探索。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对于江西,乃至全国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在科学、低碳发展的新阶段,它担负探索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促进中部崛起、促进鄱阳湖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有机结合的历史重任。在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内容中,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和现有生态产业的发展,是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生态产业繁荣,是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对生态经济及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依托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态价值理论、交易费用等理论,梳理了部分典型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流域生态经济开发、生态产业发展的经验;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分别主要分析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面临问题,选取典型案例,分别重点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三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及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经验;综合搜集相关数据,借鉴相关成果,改进运用了区域经济和产业生态化耦合度评价模型,分析评价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地发展产业生态化发展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相关关系;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次产业发展现状,提出针对三类生态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最后,本文分析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产业的相关配套政策建议。通过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通过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代表市县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生态化分析,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产业生态化系统的耦合度及产业生态化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度水平六年来不断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的耦合阶段;第二,在生态产业发展经验上,不同的生态产业具有不同的模式适应性。鉴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理及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湖区发展生态农业宜重点借鉴赣南的“猪—沼—果”模式,同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湖区加大农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建设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提高生态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生态工业方面,湖区宜整合现有零散、无序的工业园区,新建、改造生态工业园区,推进循环工业园区的发展,以生态工业园区、循环工业园区为支撑推进湖区整体工业生态化改造的进程;在生态服务业方面,湖区的劣势在于原有服务产业的基础薄弱,产业发展起点低,但生态经济的发展是湖区服务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契机,宜选择性发展能助推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服务产业,如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商贸物流业等,明确各区域战略定位,整合优势资源,以点带面,实现跨越发展。在全球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发展的共识。保护生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索适合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子,探索生态产业支撑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是当下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试图从一个区域的层面探讨这一问题,从产业的角度窥探生态经济的内在发展动力,以点带面,期望能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具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为典型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研究有两点创新:一是在选题上,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当前生态经济、生态产业发展的现状,深入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产业发展状况,定性、定量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发展现状;二是在方法上,本文改进了区域经济和产业生态化耦合度评价模型,更为准确和客观地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的情况。
鄱阳湖底质中重金属的分布和评价
作者: 钱位成 林美琪 徐爱琴 甘为民 章金媛 何纪力 张海星 周苏  来源: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分布和  信江  未检出  江西省  鄱阳湖  重金属含量  采样点  污染综合指数  未污染  入湖口 
描述: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的南岸,界于东经115°50′—116°45′,北纬28°20′—29°50′之间,南北长170公里,东西平均宽20.4公里,沿湖岸线长1800公里,平均水深5.1米,流域面积162225平方公里,约占长江流域面积的
全文: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的南岸,界于东经115°50′—116°45′,北纬28°20′—29°50′之间,南北长170公里,东西平均宽20.4公里,沿湖岸线长1800公里,平均水深5.1米,流域面积162225平方公里,约占长江流域面积的
鄱阳湖湿地植被演替和水位对土壤有机碳、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 王金凤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鄱阳湖湿地植被演替和水位对土壤有机碳、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 周金明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发展战略研究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