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典型苔草草洲CO2释放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作者: 幸瑞新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物量  温度敏感性  鄱阳湖  苔草草洲  CO2释放 
描述:密闭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鄱阳湖典型苔草草洲CO2释放通量,在通量测定的同时进行了土壤水分、温度、苔草植物群落生产力、生物量、苔草草洲碳储量等测定,以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苔草生物量、生产力的季节变化与年
全文:密闭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鄱阳湖典型苔草草洲CO2释放通量,在通量测定的同时进行了土壤水分、温度、苔草植物群落生产力、生物量、苔草草洲碳储量等测定,以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苔草生物量、生产力的季节变化与年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研究:基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视角
作者: 黎宏华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产品  生态补偿机制  主体功能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文明 
描述: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提出,要“努力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达的世界级生态经济示范区,这就对鄱阳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互促提出了明确要求”。另一方面,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提出了不同区域分别担负开发和保护等两类主体功能的设想,从而为通过国土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方面目标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本研究拟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体上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需求强烈的现实条件,探讨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互促的可能路径。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框架建构,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阐释了主体功能区建设对区域发展机会公平的影响,探讨了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和关键问题;第三章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展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分析,在对鄱阳湖经济区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压力,并尝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主体功能区区划,对主体功能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进行分析,阐释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完善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第四章重点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在阐释其基础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鄱阳湖经济区生态补偿的现状,探索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若干政策建议;第五章是对论文研究的总结和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论文研究后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区域问差异较大,需要通过主体功能区建设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具体的措施是根据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区分开发类区域和生态涵养区域,并赋予其不同的主体功能,开发类区域以经济发展为主,生态涵养区域以保护环境为主。主体功能区建设中,需要通过建立以区域间公平发展为目标的生态补偿机制来协调不同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利益,使生态涵养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公平的发展。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应从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产品的开发和价值提升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三个方面,通过政策补偿和市场机制实现对生态涵养区域的生态补偿。为此,论文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的现状、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从制度体系的完善方向,生态经济援助与公共物品补偿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等方面,提出完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全文: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提出,要“努力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达的世界级生态经济示范区,这就对鄱阳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互促提出了明确要求”。另一方面,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提出了不同区域分别担负开发和保护等两类主体功能的设想,从而为通过国土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方面目标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本研究拟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体上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需求强烈的现实条件,探讨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互促的可能路径。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框架建构,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阐释了主体功能区建设对区域发展机会公平的影响,探讨了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和关键问题;第三章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展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分析,在对鄱阳湖经济区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压力,并尝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主体功能区区划,对主体功能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进行分析,阐释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完善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第四章重点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在阐释其基础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鄱阳湖经济区生态补偿的现状,探索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若干政策建议;第五章是对论文研究的总结和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论文研究后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区域问差异较大,需要通过主体功能区建设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具体的措施是根据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区分开发类区域和生态涵养区域,并赋予其不同的主体功能,开发类区域以经济发展为主,生态涵养区域以保护环境为主。主体功能区建设中,需要通过建立以区域间公平发展为目标的生态补偿机制来协调不同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利益,使生态涵养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公平的发展。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应从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产品的开发和价值提升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三个方面,通过政策补偿和市场机制实现对生态涵养区域的生态补偿。为此,论文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的现状、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从制度体系的完善方向,生态经济援助与公共物品补偿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等方面,提出完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能分区研究
作者: 张志军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主成分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聚类分析  功能分区 
描述:生存与发展永远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1]。然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由此导致全球变暖、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人类的生产生活面临
全文:生存与发展永远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1]。然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由此导致全球变暖、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人类的生产生活面临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作者: 贾书玲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生态补偿机制  湖泊流域生态补偿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包括:(1)在遵循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原则和思路的基础上,深入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并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所辖各单位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将鄱阳湖生态
全文: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包括:(1)在遵循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原则和思路的基础上,深入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并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所辖各单位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将鄱阳湖生态
鄱阳湖湿地NDVI变化与越冬候鸟时空分布的关系研究
作者: 吕蒙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相关分析  越冬候鸟  NDVI  时空分布 
描述:的相互关系,得出NDVI与不同食性候鸟的相关性和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1)鄱阳湖地区NDVI的时序变化明显,并随时间呈整体上升趋势。由于鄱阳湖独特的水文特性,其沿湖各保护区NDVI值受季节和水文动态的双重
全文:的相互关系,得出NDVI与不同食性候鸟的相关性和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1)鄱阳湖地区NDVI的时序变化明显,并随时间呈整体上升趋势。由于鄱阳湖独特的水文特性,其沿湖各保护区NDVI值受季节和水文动态的双重
鄱阳湖水系青鱼、草鱼、鲢、鳙形态度量学分析
作者: 张希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四大家鱼  形态度量学  形态差异  鄱阳湖水系 
描述:研究采用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鄱阳湖水系四大家鱼的形态差异,由实验数据分析可得以下结论:1.对湖口及鄱阳湖五河223尾草鱼幼鱼的外部形态差异情况进行了研究。判别分析的综合
全文:研究采用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鄱阳湖水系四大家鱼的形态差异,由实验数据分析可得以下结论:1.对湖口及鄱阳湖五河223尾草鱼幼鱼的外部形态差异情况进行了研究。判别分析的综合
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作者: 叶慕亚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脆弱性评价  湿地 
描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脆弱生态区范围明显扩大,程度明显加重,因而引起了普遍关注。自1988年生态脆弱带的概念确认以来,生态环境脆弱性成为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等学科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之一。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国际重要湿地,鄱阳湖湿地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鄱阳湖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正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湿地的生态系统平衡,导致湿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问题越0.0来越突出。近几十年来,许多学者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演变、资源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特点等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资料。但是,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很少,本论文旨在通过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正确认识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本质特征,为湿地恢复、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研究的鄱阳湖典型湿地位于鄱阳湖西北角,赣江、修河的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5′~116°03′,北纬29°05′~29°15′,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地跨永修、星子、新建3县,包括大湖池等9个湖泊以及周围的湖滩草洲,总面积为336kln2。本论文运用“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框架(P—S—R)模型,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进行了分析;依据目的性、整体性、主导性、动态性和相关性等原则,建立了完整的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湿地生态特征、湿地整体功能以及湿地社会环境三个亚类指标,共计19个单项指标;运用专家咨询法,综合专家咨询意见和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压力分析,确定评价标准及各指标权重,进而构建相应的权重向量;通过隶属函数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指标进行模糊处理,确定指标等级隶属度,构造判别矩阵;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为0.768,属于轻度脆弱状态;在亚类指标中,生态特征脆弱状态为0.732,处于轻度脆弱状态,整体功能脆弱状态为0.868,处于微脆弱状态,社会环境脆弱状态为0.668,处于轻度脆弱状态。 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外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口的不断增加,过度的经济开发,湿地开发利用过程中施用过量化肥、农药等破坏了湿地原生的生态环境,加剧了湿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立自然保护与社区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典型湿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加大保护力度,提高湿地管理机构的能力建设的湿地生态环境响应调控方案。
全文: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脆弱生态区范围明显扩大,程度明显加重,因而引起了普遍关注。自1988年生态脆弱带的概念确认以来,生态环境脆弱性成为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等学科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之一。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国际重要湿地,鄱阳湖湿地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鄱阳湖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正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湿地的生态系统平衡,导致湿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问题越0.0来越突出。近几十年来,许多学者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演变、资源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特点等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资料。但是,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很少,本论文旨在通过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正确认识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本质特征,为湿地恢复、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研究的鄱阳湖典型湿地位于鄱阳湖西北角,赣江、修河的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5′~116°03′,北纬29°05′~29°15′,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地跨永修、星子、新建3县,包括大湖池等9个湖泊以及周围的湖滩草洲,总面积为336kln2。本论文运用“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框架(P—S—R)模型,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进行了分析;依据目的性、整体性、主导性、动态性和相关性等原则,建立了完整的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湿地生态特征、湿地整体功能以及湿地社会环境三个亚类指标,共计19个单项指标;运用专家咨询法,综合专家咨询意见和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压力分析,确定评价标准及各指标权重,进而构建相应的权重向量;通过隶属函数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指标进行模糊处理,确定指标等级隶属度,构造判别矩阵;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为0.768,属于轻度脆弱状态;在亚类指标中,生态特征脆弱状态为0.732,处于轻度脆弱状态,整体功能脆弱状态为0.868,处于微脆弱状态,社会环境脆弱状态为0.668,处于轻度脆弱状态。 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外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口的不断增加,过度的经济开发,湿地开发利用过程中施用过量化肥、农药等破坏了湿地原生的生态环境,加剧了湿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立自然保护与社区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典型湿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加大保护力度,提高湿地管理机构的能力建设的湿地生态环境响应调控方案。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花卉苗木产业现状和发展研究
作者: 梅寒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状和发展研究  花卉苗木产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和比较分析法,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案例,通过细致深入实地调查和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 1.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存在花卉苗木经营规模小、品种单一、市场流通体系薄弱、市场组织不完善、政策
全文:和比较分析法,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案例,通过细致深入实地调查和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 1.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存在花卉苗木经营规模小、品种单一、市场流通体系薄弱、市场组织不完善、政策
江西五大水系对鄱阳湖生态环境影响及流域管理对策
作者: 刘天星  来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流域综合管理  生态环境  鄱阳湖  复合生态系统  五大水系 
描述: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其生态环境与该流域赣江、抚河、信江、修河、饶河等五大水系息息相关。五大水系和鄱阳湖在江西省境内形成了一种闭合水系,五大水系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鄱阳湖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和功能的正常发挥。本文综合运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流域生态学、环境管理、水资源学及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通过流域系统模拟分析五大水系生态功能重要性,研究五大水系对鄱阳湖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功能的影响机理,以及五大水系与鄱阳湖的耦合关系。br 论文综述了国内外流域管理的相关研究文献,介绍了流域模拟的概念和研究进展,以及几种不同的流域模拟模型。br 本文首先根据相关界定原则和方法把江西省根据水系划分为赣江流域、抚河流域、信江流域、饶河流域、修河流域、鄱阳湖区以及其他水系七大部份;其次,本文分析了五大水系及鄱阳湖区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工业化程度、人均GDP、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相关规划对六大区域的用水量、COD和氨氮三种指标在2012和2020年两个阶段进行了情景分析;第三,分析了五河流域及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分别划分了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水质保护功能为主的生态功能区,并对全流域进行了生态用地区划;第四,采用生态足迹的方法计算了各水系和鄱阳湖的生态承载力,并且按照3种情景对2012和2020年两个时间点进行了情景分析;第五,本文从水资源、水文情势、需水量和泥沙等方面对五大水系和鄱阳湖区的水文水资源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耦合;第六,对五大水系和鄱阳湖的水功能定位、水质及水环境容量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水体保护线和控制线的规划。br 通过上述六个方面的分析,探讨五大水系与鄱阳湖的耦合关系,提出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与政策保障机制建设,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生态产业发展和建设工程、水土保持与生态林业建设工程、鄱阳湖湿地保护与开发工程、鄱阳湖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工程等。
全文: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其生态环境与该流域赣江、抚河、信江、修河、饶河等五大水系息息相关。五大水系和鄱阳湖在江西省境内形成了一种闭合水系,五大水系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鄱阳湖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和功能的正常发挥。本文综合运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流域生态学、环境管理、水资源学及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通过流域系统模拟分析五大水系生态功能重要性,研究五大水系对鄱阳湖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功能的影响机理,以及五大水系与鄱阳湖的耦合关系。br 论文综述了国内外流域管理的相关研究文献,介绍了流域模拟的概念和研究进展,以及几种不同的流域模拟模型。br 本文首先根据相关界定原则和方法把江西省根据水系划分为赣江流域、抚河流域、信江流域、饶河流域、修河流域、鄱阳湖区以及其他水系七大部份;其次,本文分析了五大水系及鄱阳湖区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工业化程度、人均GDP、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相关规划对六大区域的用水量、COD和氨氮三种指标在2012和2020年两个阶段进行了情景分析;第三,分析了五河流域及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分别划分了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水质保护功能为主的生态功能区,并对全流域进行了生态用地区划;第四,采用生态足迹的方法计算了各水系和鄱阳湖的生态承载力,并且按照3种情景对2012和2020年两个时间点进行了情景分析;第五,本文从水资源、水文情势、需水量和泥沙等方面对五大水系和鄱阳湖区的水文水资源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耦合;第六,对五大水系和鄱阳湖的水功能定位、水质及水环境容量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水体保护线和控制线的规划。br 通过上述六个方面的分析,探讨五大水系与鄱阳湖的耦合关系,提出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与政策保障机制建设,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生态产业发展和建设工程、水土保持与生态林业建设工程、鄱阳湖湿地保护与开发工程、鄱阳湖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工程等。
基于GIS的鄱阳湖二维水质模型实现与应用
作者: 邹绍刚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二维水质模型  鄱阳湖  水文模型 
描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大,使我国大部分湖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湖泊水环境的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湖泊水环境数学模型可以模拟湖泊水动力特征和水质变化规律,为湖泊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是开展湖泊水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要解决水环境问题,一要靠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化;二要靠环境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水质信息系统的建立是进行水质监控、管理和规划治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作为一个强大的信息处理和表达工具,将其与水环境模型相集成,具有不可替代的好处。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随着江西省经济的发展,鄱阳湖水质有逐年恶化的趋势。本文主要任务是建立鄱阳湖水质模拟信息系统,为水质监控、管理和规划治理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从GIS与水质模型的结合和水质模拟信息系统在鄱阳湖水质模拟中的应用两个方面展开了研究。 本文针对目前多数研究中GIS与水质模型的结合基本上还处于松散结合的问题,旨在寻求GIS与水质模型紧密结合的途径,并为实际的水质模拟做出贡献。以中国内陆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阳湖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二维水质模型与GIS深层次集成的方法。结合目前GIS的前沿技术,包括组件开发技术,网络GIS技术以及空间可视化技术,将平面二维水质模型嵌入到GIS中,开发基于GIS的二维湖泊水质模拟系统。与前人的GIS与水质模型松散结合的系统不同,本系统的目标是最大限度的提高GIS和水质模型结合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利用GIS在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以及表达方面的强大功能,使其对水质模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本文最后以鄱阳湖为研究区域开展了水质模拟系统应用研究。根据鄱阳湖五河入湖带入的污染物含量的情况,模拟污染物在湖区内的浓度分布以及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以此为基础,分析和评价鄱阳湖地区的水质状况。并以2003年的实测数据对系统做了验证研究。研究表明,目前鄱阳湖水质总体良好,由于鄱阳湖水质主要受五河影响,因此各污染物的高浓度区域都处在五河尤其是赣江、抚河等污水排放量大的河流入湖口附近,湖中心区域水质状况明显优于河口附近。鄱阳湖水质保护的关键,在于控制污染物直接排放进入河道。
全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大,使我国大部分湖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湖泊水环境的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湖泊水环境数学模型可以模拟湖泊水动力特征和水质变化规律,为湖泊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是开展湖泊水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要解决水环境问题,一要靠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化;二要靠环境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水质信息系统的建立是进行水质监控、管理和规划治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作为一个强大的信息处理和表达工具,将其与水环境模型相集成,具有不可替代的好处。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随着江西省经济的发展,鄱阳湖水质有逐年恶化的趋势。本文主要任务是建立鄱阳湖水质模拟信息系统,为水质监控、管理和规划治理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从GIS与水质模型的结合和水质模拟信息系统在鄱阳湖水质模拟中的应用两个方面展开了研究。 本文针对目前多数研究中GIS与水质模型的结合基本上还处于松散结合的问题,旨在寻求GIS与水质模型紧密结合的途径,并为实际的水质模拟做出贡献。以中国内陆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阳湖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二维水质模型与GIS深层次集成的方法。结合目前GIS的前沿技术,包括组件开发技术,网络GIS技术以及空间可视化技术,将平面二维水质模型嵌入到GIS中,开发基于GIS的二维湖泊水质模拟系统。与前人的GIS与水质模型松散结合的系统不同,本系统的目标是最大限度的提高GIS和水质模型结合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利用GIS在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以及表达方面的强大功能,使其对水质模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本文最后以鄱阳湖为研究区域开展了水质模拟系统应用研究。根据鄱阳湖五河入湖带入的污染物含量的情况,模拟污染物在湖区内的浓度分布以及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以此为基础,分析和评价鄱阳湖地区的水质状况。并以2003年的实测数据对系统做了验证研究。研究表明,目前鄱阳湖水质总体良好,由于鄱阳湖水质主要受五河影响,因此各污染物的高浓度区域都处在五河尤其是赣江、抚河等污水排放量大的河流入湖口附近,湖中心区域水质状况明显优于河口附近。鄱阳湖水质保护的关键,在于控制污染物直接排放进入河道。
上页 1 2 3 ... 40 41 42 ... 43 44 45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