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基于ENVISAT ASAR数据的鄱阳湖湿地植被状况研究
作者: 许崇琳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湿地植被  生物量  相关性、敏感性  ASAR影像  ALOS影像  植被高度 
描述:本文选取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区,应用多源遥感影像数据(ENVISAT ASAR和ALOS等遥感数据),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采样以及研究区相关资料,开展了鄱阳湖湿地植被结构的遥感应用研究。本研究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鄱阳湖湿地植被进行宏观研究,通过ENVISAT ASAR和ALOS等遥感数据对研究区植被类型进行分类并绘制专题图,进而考察当地植被分布情况,为日后进一步研究当地植被长势、分布变化趋势做基础;二是对鄱阳湖湿地植被进行微观研究,通过ENVISAT ASAR影像,估测各极化方式图像上的后向反射系数与植被高度和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和敏感性。结果表明,应用ENVISAT ASAR和ALOS影像均可对鄱阳湖湿地植被类型进行识别和分类,但雷达影像由于自身受到斑点噪声的影响,分类精度远不如光学影像高,相反光学影像可以反映出不同植被类型的光谱信息,因此对植被分类较敏感。另外,各极化方式图像上的后向反射系数与植被高度和生物量存在不同的相关性,其中交替极化方式(如HV、VH极化方式)与植被高度和生物量的相关性强于同极化方式(如HH、VV极化方式)而且从结果上亦可以看出,交替极化的图像对植被高度和生物量比同极化方式具有更强的敏感性。
全文:本文选取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区,应用多源遥感影像数据(ENVISAT ASAR和ALOS等遥感数据),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采样以及研究区相关资料,开展了鄱阳湖湿地植被结构的遥感应用研究。本研究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鄱阳湖湿地植被进行宏观研究,通过ENVISAT ASAR和ALOS等遥感数据对研究区植被类型进行分类并绘制专题图,进而考察当地植被分布情况,为日后进一步研究当地植被长势、分布变化趋势做基础;二是对鄱阳湖湿地植被进行微观研究,通过ENVISAT ASAR影像,估测各极化方式图像上的后向反射系数与植被高度和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和敏感性。结果表明,应用ENVISAT ASAR和ALOS影像均可对鄱阳湖湿地植被类型进行识别和分类,但雷达影像由于自身受到斑点噪声的影响,分类精度远不如光学影像高,相反光学影像可以反映出不同植被类型的光谱信息,因此对植被分类较敏感。另外,各极化方式图像上的后向反射系数与植被高度和生物量存在不同的相关性,其中交替极化方式(如HV、VH极化方式)与植被高度和生物量的相关性强于同极化方式(如HH、VV极化方式)而且从结果上亦可以看出,交替极化的图像对植被高度和生物量比同极化方式具有更强的敏感性。
明代鄱阳湖地区水旱灾害及治理
作者: 郭玉洁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赈济  明代  鄱阳湖地区  水旱灾害 
描述:自古以来,自然灾害就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严重危害人类的发展。在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率、对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中,又以水灾及早灾最为频繁和严重。因此,如何减轻水旱灾害的影响一直为历代政府所关注。由于目前水旱灾害仍然是影响社会经济尤其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水旱灾害及其救灾措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结合历史学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归纳、对比等研究手段,对明代鄱阳湖地区水旱灾害及其治理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认为:在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的双重影响下,明代鄱阳湖地区的水旱灾害呈现出频率高、程度重、时间段比较集中的特点。水旱灾害发生之后,人口死亡、田地废弃,给当地农民和渔民的经济、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面对频繁的水旱灾害,官民通过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建设仓储来做好积极的防灾措施。采取蠲免、折纳、赈济、赈贷、施粥、调粟等国家救灾措施,通过劝谕富户赈济、民众自发捐纳等民间赈济方式来进行灾后救助,当然,灾民也会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自救。 尽管中央、地方政府和民众对防灾、救灾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灾害发生之后,米价猛涨、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等社会动荡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吏治败坏和中央、地方财政困难,使得防治及救助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全文:自古以来,自然灾害就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严重危害人类的发展。在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率、对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中,又以水灾及早灾最为频繁和严重。因此,如何减轻水旱灾害的影响一直为历代政府所关注。由于目前水旱灾害仍然是影响社会经济尤其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水旱灾害及其救灾措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结合历史学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归纳、对比等研究手段,对明代鄱阳湖地区水旱灾害及其治理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认为:在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的双重影响下,明代鄱阳湖地区的水旱灾害呈现出频率高、程度重、时间段比较集中的特点。水旱灾害发生之后,人口死亡、田地废弃,给当地农民和渔民的经济、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面对频繁的水旱灾害,官民通过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建设仓储来做好积极的防灾措施。采取蠲免、折纳、赈济、赈贷、施粥、调粟等国家救灾措施,通过劝谕富户赈济、民众自发捐纳等民间赈济方式来进行灾后救助,当然,灾民也会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自救。 尽管中央、地方政府和民众对防灾、救灾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灾害发生之后,米价猛涨、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等社会动荡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吏治败坏和中央、地方财政困难,使得防治及救助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税收政策研究
作者: 肖佳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发展战略  生态经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税收政策 
描述:经济区的研究现状,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简要述评,找出了论文的切入和新的研究视角。 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发展与税收政策相关理论基础。从理论上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税收政策理论进行了分析,一是通过
全文:经济区的研究现状,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简要述评,找出了论文的切入和新的研究视角。 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发展与税收政策相关理论基础。从理论上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税收政策理论进行了分析,一是通过
环鄱阳湖城市群经济空间结构与优化研究
作者: 胡俭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结构优化  分形理论  城市职能专门化指数  经济空间结构 
描述:的思路框架及技术路线;研究成果可能出现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对环鄱阳湖城市群区域范围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构筑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动力,然后对其发展现状作了简要的阐述。 第三章将环鄱阳湖城市群与中部...
全文:的思路框架及技术路线;研究成果可能出现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对环鄱阳湖城市群区域范围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构筑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动力,然后对其发展现状作了简要的阐述。 第三章将环鄱阳湖城市群与中部...
鄱阳湖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与来源研究
作者: 龙智勇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沉积物  来源  鄱阳湖  水样 
描述: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所测样品中有机氯农药浓度范围为1.22~32.19ng/g,其中,HCHs、DDTs、HCB在几乎所有采样都有检出,含量分别是ND~12.95ng/g、0.75
全文: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所测样品中有机氯农药浓度范围为1.22~32.19ng/g,其中,HCHs、DDTs、HCB在几乎所有采样都有检出,含量分别是ND~12.95ng/g、0.75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退田还湖生态补偿研究
作者: 汪为青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退田还湖  生态服务价值  鄱阳湖  生态补偿 
描述:皮尔(R.Pearl)生长曲线对主导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调整,提出生态补偿量计算公式P=:C1×(1-α)+C2×α并结合退田农户的实际收益损失,得出补偿量标准为1800元/亩·a-1,最后提出了生态补偿的实施建议。
全文:皮尔(R.Pearl)生长曲线对主导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调整,提出生态补偿量计算公式P=:C1×(1-α)+C2×α并结合退田农户的实际收益损失,得出补偿量标准为1800元/亩·a-1,最后提出了生态补偿的实施建议。
基于ENVISAT ASAR数据的鄱阳湖湿地植被状况研究
作者: 许崇琳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湿地植被  生物量  相关性、敏感性  ASAR影像  ALOS影像  植被高度 
描述:本文选取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区,应用多源遥感影像数据(ENVISAT ASAR和ALOS等遥感数据),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采样以及研究区相关资料,开展了鄱阳湖湿地植被结构的遥感应用研究。本研究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鄱阳湖湿地植被进行宏观研究,通过ENVISAT ASAR和ALOS等遥感数据对研究区植被类型进行分类并绘制专题图,进而考察当地植被分布情况,为日后进一步研究当地植被长势、分布变化趋势做基础;二是对鄱阳湖湿地植被进行微观研究,通过ENVISAT ASAR影像,估测各极化方式图像上的后向反射系数与植被高度和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和敏感性。结果表明,应用ENVISAT ASAR和ALOS影像均可对鄱阳湖湿地植被类型进行识别和分类,但雷达影像由于自身受到斑点噪声的影响,分类精度远不如光学影像高,相反光学影像可以反映出不同植被类型的光谱信息,因此对植被分类较敏感。另外,各极化方式图像上的后向反射系数与植被高度和生物量存在不同的相关性,其中交替极化方式(如HV、VH极化方式)与植被高度和生物量的相关性强于同极化方式(如HH、VV极化方式)而且从结果上亦可以看出,交替极化的图像对植被高度和生物量比同极化方式具有更强的敏感性。
全文:本文选取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区,应用多源遥感影像数据(ENVISAT ASAR和ALOS等遥感数据),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采样以及研究区相关资料,开展了鄱阳湖湿地植被结构的遥感应用研究。本研究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鄱阳湖湿地植被进行宏观研究,通过ENVISAT ASAR和ALOS等遥感数据对研究区植被类型进行分类并绘制专题图,进而考察当地植被分布情况,为日后进一步研究当地植被长势、分布变化趋势做基础;二是对鄱阳湖湿地植被进行微观研究,通过ENVISAT ASAR影像,估测各极化方式图像上的后向反射系数与植被高度和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和敏感性。结果表明,应用ENVISAT ASAR和ALOS影像均可对鄱阳湖湿地植被类型进行识别和分类,但雷达影像由于自身受到斑点噪声的影响,分类精度远不如光学影像高,相反光学影像可以反映出不同植被类型的光谱信息,因此对植被分类较敏感。另外,各极化方式图像上的后向反射系数与植被高度和生物量存在不同的相关性,其中交替极化方式(如HV、VH极化方式)与植被高度和生物量的相关性强于同极化方式(如HH、VV极化方式)而且从结果上亦可以看出,交替极化的图像对植被高度和生物量比同极化方式具有更强的敏感性。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
作者: 叶许春 张奇 刘健 李丽娇 郭华  来源:冰川冻土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径流变化  人类活动  鄱阳湖流域  气候变化 
描述:20个世纪60年代以来,鄱阳湖流域径流呈现出增加趋势,特别是1990年代流域径流增加显著,与该时期多次出现洪水灾害事件密切相关.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1961—2000年流域径流序列进行突变分析,结果显示1992年附近是流域径流突变发生的拐点.基于径流对降雨和潜在蒸散发的敏感关系,以1961—1991年为基准期,定量分析了1992—2000年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天然径流的影响分量.结果表明:相对于1961—1991年,1992—2000年多年平均径流量增加211.7mm,其中气候变化引起的增量为282.2mm,人类活动引起径流减小70.6mm,分别占多年平均径流变化量的133%和-33%.不同子流域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分量相差较大.气候变化因子中,流域降水量的增加,特别是夏季暴雨频率的增加,是引起1990年代鄱阳湖流域径流显著增大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蒸发量的长期下降.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流域径流起着减流的作用,主要是由于流域内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水利工程设施的存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另一方面,1990年代流域水土流失状况的有效缓解,有助于增加流域的贮水能力,减小径流.
全文:20个世纪60年代以来,鄱阳湖流域径流呈现出增加趋势,特别是1990年代流域径流增加显著,与该时期多次出现洪水灾害事件密切相关.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1961—2000年流域径流序列进行突变分析,结果显示1992年附近是流域径流突变发生的拐点.基于径流对降雨和潜在蒸散发的敏感关系,以1961—1991年为基准期,定量分析了1992—2000年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天然径流的影响分量.结果表明:相对于1961—1991年,1992—2000年多年平均径流量增加211.7mm,其中气候变化引起的增量为282.2mm,人类活动引起径流减小70.6mm,分别占多年平均径流变化量的133%和-33%.不同子流域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分量相差较大.气候变化因子中,流域降水量的增加,特别是夏季暴雨频率的增加,是引起1990年代鄱阳湖流域径流显著增大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蒸发量的长期下降.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流域径流起着减流的作用,主要是由于流域内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水利工程设施的存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另一方面,1990年代流域水土流失状况的有效缓解,有助于增加流域的贮水能力,减小径流.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
作者: 叶许春 张奇 刘健 李丽娇 郭华  来源:冰川冻土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径流变化  人类活动  鄱阳湖流域  气候变化 
描述:20个世纪60年代以来,鄱阳湖流域径流呈现出增加趋势,特别是1990年代流域径流增加显著,与该时期多次出现洪水灾害事件密切相关.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1961—2000年流域径流序列进行突变分析,结果显示1992年附近是流域径流突变发生的拐点.基于径流对降雨和潜在蒸散发的敏感关系,以1961—1991年为基准期,定量分析了1992—2000年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天然径流的影响分量.结果表明:相对于1961—1991年,1992—2000年多年平均径流量增加211.7mm,其中气候变化引起的增量为282.2mm,人类活动引起径流减小70.6mm,分别占多年平均径流变化量的133%和-33%.不同子流域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分量相差较大.气候变化因子中,流域降水量的增加,特别是夏季暴雨频率的增加,是引起1990年代鄱阳湖流域径流显著增大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蒸发量的长期下降.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流域径流起着减流的作用,主要是由于流域内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水利工程设施的存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另一方面,1990年代流域水土流失状况的有效缓解,有助于增加流域的贮水能力,减小径流.
全文:20个世纪60年代以来,鄱阳湖流域径流呈现出增加趋势,特别是1990年代流域径流增加显著,与该时期多次出现洪水灾害事件密切相关.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1961—2000年流域径流序列进行突变分析,结果显示1992年附近是流域径流突变发生的拐点.基于径流对降雨和潜在蒸散发的敏感关系,以1961—1991年为基准期,定量分析了1992—2000年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天然径流的影响分量.结果表明:相对于1961—1991年,1992—2000年多年平均径流量增加211.7mm,其中气候变化引起的增量为282.2mm,人类活动引起径流减小70.6mm,分别占多年平均径流变化量的133%和-33%.不同子流域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分量相差较大.气候变化因子中,流域降水量的增加,特别是夏季暴雨频率的增加,是引起1990年代鄱阳湖流域径流显著增大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蒸发量的长期下降.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流域径流起着减流的作用,主要是由于流域内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水利工程设施的存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另一方面,1990年代流域水土流失状况的有效缓解,有助于增加流域的贮水能力,减小径流.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退田还湖生态补偿研究
作者: 汪为青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退田还湖  生态服务价值  鄱阳湖  生态补偿 
描述:皮尔(R.Pearl)生长曲线对主导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调整,提出生态补偿量计算公式P=:C1×(1-α)+C2×α并结合退田农户的实际收益损失,得出补偿量标准为1800元/亩·a-1,最后提出了生态补偿的实施建议。
全文:皮尔(R.Pearl)生长曲线对主导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调整,提出生态补偿量计算公式P=:C1×(1-α)+C2×α并结合退田农户的实际收益损失,得出补偿量标准为1800元/亩·a-1,最后提出了生态补偿的实施建议。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