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湿地围垦后土壤团聚体结构、有机碳及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
作者: 陶金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围垦  土壤微生物群落演替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土地利用  有机碳  团聚体 
描述:围垦是导致湿地资源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湿地被围垦后显著的改变了土壤结构和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土壤总有机碳和团聚体有机碳是土壤质量与环境稳定的重要指标,在众多影响土壤有机碳库与湿地碳循环的因素中,土地利用变化是关键因子之一,同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土壤质量的演变机制及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原理,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结构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变三个方面,系统的研究了鄱阳湖湿地围垦后不同围垦年限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湿地土壤的影响。本研究在鄱阳湖自然湿地及围垦距今38、48、92年的土地上展开,并对围垦38年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较为典型的水稻田、菜地、荒地和鱼塘底泥进行土壤采样(0-20cm表层土壤),在围垦年限与土地利用方式两个影响因子下,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动态,通过团聚体分布,土壤MWD与GMD值探讨团聚体结构,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探讨土壤微生物演替,通过CCA分析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尤其是与有机碳动态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果如下:围垦后92年内农田土壤团聚体结构、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变化明显。围垦0-48年,大量微团聚体因耕作影响从大团聚体中分离出来,且存在逐级连续分解的过程,团聚体稳定性降低;围垦48-92年间,不易分解的结胶物质不断积累,同时在土壤系统自我调节作用下,形成了新的保护机制,稳定性升高。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出随围垦年限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并在围垦48年后逐渐趋于稳定,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饱和值。各级别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不断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升高贡献最大的是4.75mm和0.075mm团聚体,来自1.18-0.3mm团聚体的作用最小。鄱阳湖湿地围垦后,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团聚体结构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MWD和GMD值的规律表现为:鱼塘底泥自然湿地退耕地水稻田荒地菜地。菜地与荒地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显著破坏了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稳定性,其中菜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最为显著,仅为自然湿地的36.37%,降低主要来自于1.18~0.3mm和0.3-0.075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损失;水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升高,其中0.075mm团聚体的贡献率最大;退耕地在退田还湖之后,总有机碳恢复至自然湿地水平,但0.3~0.075mm和0.075mm团聚体有机碳与自然湿地差异显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仍低于自然湿地;鱼塘底泥在各指标上均与自然湿地无显著差异,很好的保护了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围垦年限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围垦0~48年间,农田土壤系统对细菌群落的选择及土壤资源均质化过程中细菌间竞争关系的加强,造成细菌多样性指数不断降低;在强烈的竞争环境下,真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土壤碳源,多样性指数升高。围垦48-92年间,农田土壤中新的平衡已经形成,细菌多样性指数趋于稳定,真菌多样性指数开始降低。不同围垦年限下,真菌对围垦年限的变化响应更加敏感,多样性指数始终高于细菌且幅度越来越大,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逐渐由细菌主导变为真菌主导。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自然湿地相比,地上植被是造成四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同时耕作也降低了水稻田与菜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水稻田长期使用化肥,菜地多使用有机肥,造成水稻田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幅度更大。荒地与鱼塘底泥由于没有人为耕作过程的影响,丰富度下降的幅度不大。真菌群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围垦后,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相应的演替过程。土壤细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随土壤发育呈现明显的时间趋势。土壤细菌的演替过程表现出与土壤结构(团聚体分布)相似的模式,在围垦48年时,演替均发生了方向性上的变化,围垦48年内属于“快速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都明显而快速的降低;围垦48-92年属于“渐进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趋于稳定,略微有所升高。在围垦过程中,有机碳含量并不是限制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碳组分及其有效性可能是细菌多样性的限制因子。CCA分析结果显示,有机碳含量(TOC)的指向与围垦年限(RY)最为接近,是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在围垦时间序列下变异的关键因素。这表明围垦活动通过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尤其是有机碳含量来驱动微生物群落演替。湿地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动态与微生物群落演替间存在协同反馈的关系。
全文:围垦是导致湿地资源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湿地被围垦后显著的改变了土壤结构和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土壤总有机碳和团聚体有机碳是土壤质量与环境稳定的重要指标,在众多影响土壤有机碳库与湿地碳循环的因素中,土地利用变化是关键因子之一,同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土壤质量的演变机制及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原理,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结构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变三个方面,系统的研究了鄱阳湖湿地围垦后不同围垦年限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湿地土壤的影响。本研究在鄱阳湖自然湿地及围垦距今38、48、92年的土地上展开,并对围垦38年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较为典型的水稻田、菜地、荒地和鱼塘底泥进行土壤采样(0-20cm表层土壤),在围垦年限与土地利用方式两个影响因子下,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动态,通过团聚体分布,土壤MWD与GMD值探讨团聚体结构,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探讨土壤微生物演替,通过CCA分析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尤其是与有机碳动态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果如下:围垦后92年内农田土壤团聚体结构、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变化明显。围垦0-48年,大量微团聚体因耕作影响从大团聚体中分离出来,且存在逐级连续分解的过程,团聚体稳定性降低;围垦48-92年间,不易分解的结胶物质不断积累,同时在土壤系统自我调节作用下,形成了新的保护机制,稳定性升高。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出随围垦年限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并在围垦48年后逐渐趋于稳定,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饱和值。各级别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不断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升高贡献最大的是4.75mm和0.075mm团聚体,来自1.18-0.3mm团聚体的作用最小。鄱阳湖湿地围垦后,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团聚体结构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MWD和GMD值的规律表现为:鱼塘底泥自然湿地退耕地水稻田荒地菜地。菜地与荒地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显著破坏了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稳定性,其中菜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最为显著,仅为自然湿地的36.37%,降低主要来自于1.18~0.3mm和0.3-0.075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损失;水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升高,其中0.075mm团聚体的贡献率最大;退耕地在退田还湖之后,总有机碳恢复至自然湿地水平,但0.3~0.075mm和0.075mm团聚体有机碳与自然湿地差异显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仍低于自然湿地;鱼塘底泥在各指标上均与自然湿地无显著差异,很好的保护了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围垦年限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围垦0~48年间,农田土壤系统对细菌群落的选择及土壤资源均质化过程中细菌间竞争关系的加强,造成细菌多样性指数不断降低;在强烈的竞争环境下,真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土壤碳源,多样性指数升高。围垦48-92年间,农田土壤中新的平衡已经形成,细菌多样性指数趋于稳定,真菌多样性指数开始降低。不同围垦年限下,真菌对围垦年限的变化响应更加敏感,多样性指数始终高于细菌且幅度越来越大,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逐渐由细菌主导变为真菌主导。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自然湿地相比,地上植被是造成四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同时耕作也降低了水稻田与菜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水稻田长期使用化肥,菜地多使用有机肥,造成水稻田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幅度更大。荒地与鱼塘底泥由于没有人为耕作过程的影响,丰富度下降的幅度不大。真菌群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围垦后,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相应的演替过程。土壤细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随土壤发育呈现明显的时间趋势。土壤细菌的演替过程表现出与土壤结构(团聚体分布)相似的模式,在围垦48年时,演替均发生了方向性上的变化,围垦48年内属于“快速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都明显而快速的降低;围垦48-92年属于“渐进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趋于稳定,略微有所升高。在围垦过程中,有机碳含量并不是限制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碳组分及其有效性可能是细菌多样性的限制因子。CCA分析结果显示,有机碳含量(TOC)的指向与围垦年限(RY)最为接近,是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在围垦时间序列下变异的关键因素。这表明围垦活动通过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尤其是有机碳含量来驱动微生物群落演替。湿地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动态与微生物群落演替间存在协同反馈的关系。
基于SWOT方法的鄱阳湖生态经漭发展研究
作者:暂无 来源:商业经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基于SWOT方法的 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苏海涛 , 曾 辉 , 郭海清 (南昌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31) [摘 要] 鄱阳湖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经济系统,它对鄱阳湖区的经济发展及我国的生态平衡、气候调节、经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SWTO方法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进行分析,针对其中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大力推进低碳技术产业,依托自身优势,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交通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以旅游服务、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建设生态城镇、绿色社区和生态型村庄,使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建设生态环境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SWOT;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99.23    [文献标识码] B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为江西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问题,不少学者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战略、用SWOT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现代农业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如何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本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现状概述 规划中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鄱阳湖为中心,涉及到南昌、九江、新余、鹰潭、景德镇和抚州6个设区市市区和25个县(市)。全区面积为5.12万平方千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0.68%;2007年末,人口为1979.4万人,占江西省总人口的45.31%,是江西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地区生产总值3210亿元,占全省的58.36%,属于江西较发达地区;同时集中了全省75.7%的大专院校和73.2%的科研院所,是江西省高新技术密集地区。 从生态农业的发展来看,2006年全区农业增加值为271.42亿元,占全省的34.53%;粮食总产量为757.99万吨,占全省的39.97%,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全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走以工带农、以工促农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以实施农业产业化“双十双百双千”工程为契机,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初步形成了大米、生猪、水产、水禽、茶叶、毛竹、中药材、商品蔬菜等十个主导产业。到2008年10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出口食用农产品8306批共2.5284亿美元,分别增长17%和30%。 从生态工业的发展来看,2006年,全区工业增加值为1268.32亿元,占全省比重高达54.6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的发展主要是以生态工业园区为载体的,诸如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批初具规模的开发区和特色园区。至2007年底,全区内的全省重点园区有17个,占全省的51.54%;园区主营业务收入1849.2亿元,占全省重点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的68.85%;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园区有7家,占全省的70%。全区几乎集中了江西省工业的全部精华,其中汽车、机械、电子、冶金、化工、医药、纺织工业的骨干企业以及这些行业产品产量的70%-95%都集中在这一地区。 从生态服务业的发展来看,2006年,服务业增加值为890.84亿元,占全省的56.97%;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全省经济活动最频繁的区域,拥有完善的为工农业提供优质全面服务的体系,包括从基本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和批发零售到高级的金融、信息管理咨询和专业教育培训等各项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且东邻发展势头强劲的长三角、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西接长江中上游地区,区位优势明显。2007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总收入约为300亿元,占江西全省旅游总收入的66.8%。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 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东邻发展势头强劲的长三角、闽东南沿海区,西接长江中上游地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临长江黄金水道;由昌九高速、九景高速等组成的环鄱阳湖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区域内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水路为主干线的现代交通网络。 各类资源非常丰富。区域内发现矿产资源超过100种,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土地资源占全省比重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面积4.522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7.1%;水资源十分充足,该地区水资源地表总量1459.93亿立方米,高于全国和长江流域平均水平;生物品种繁多,工业原料植物资源丰富;科教资源占全省比重大,是全省科技、人才和高中等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劣势 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由此带来的“工业三废”的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垃圾等不断增加,对鄱阳湖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工业园区规模偏小,不仅分散了土地、资金,加大了管理难度,也降低了其应有的集聚和规模效应,部分工业园区只注重近期开发,忽视远期投资,只注重企业数量,忽视产业链接,致使企业大同小异,同一产业分散在各个园区,难以形成有效的工业发展产业链,工业园区内产业层次较低,不少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综合利用效率较低,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现代物流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物流业的发展还不够充分,现代物流网络还没有向多层次、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省外投资还不够,招商能力还有待加强;生态产品品种较为单一,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较为落后,产品竞争力不足。 (三)机遇 经济全球化发展迅猛,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企业面临着与国际的接轨,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和生态效益,走生态经济发展的道路;江西省委、省政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性社会,给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社会经济基础和工业产业结构好,发展后劲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率先进入人均年收入1000美元的区域,该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优于全省水平,各项社会经济指标占全省很大比重;江西六大支柱产业都集中在这一区域。 (四)挑战 生态环境将受到污染加重的风险,鄱阳湖作为江西省污染面源的最终接受体,面临着水质下降、水体富营养化加快、生物多样性锐减和生态功能下降的风险。体制不完善,在一些工业园区的建设中,政府往往干预过多;规则不健全,规则建立的范围较为广阔,包括各种环境保护法规、政策、标准以及各种行为准则等;技术障碍和管理水平落后。生态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技术的要求较高,江西在这一方面要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和风险,这对管理水平也是一大挑战。 三、对策建议 第一,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保护“一湖清水”为目标,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大力推进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资源节约,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优势。 第二,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大力发展新型工业,通过利用科技创新,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在进一步整合各类工业园区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使工业园区成为产业聚集、链条完整,形成多层次、多元化较为完整的工业集群。 第三,大力推进低碳技术产业,如光伏材料、半导体照明、清洁汽车及动力电池、风能核能、现代农业和绿色有机食品等低碳新工业;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及LED等新型电光源;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能源结构完善的目的。 第四,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交通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以旅游服务、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要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化提升旅游品牌,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依托现有的交通网络,加快南昌中部物流枢纽,拓展延伸物流平台;加快投融资体制创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第五,建设生态城镇、绿色社区和生态型村庄。创建生态城镇,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绿色社区,打造生态家园,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建设生态型村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加大生态文明宣传,积极开展生态文化的科学研究
全文:基于SWOT方法的 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苏海涛 , 曾 辉 , 郭海清 (南昌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31) [摘 要] 鄱阳湖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经济系统,它对鄱阳湖区的经济发展及我国的生态平衡、气候调节、经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SWTO方法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进行分析,针对其中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大力推进低碳技术产业,依托自身优势,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交通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以旅游服务、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建设生态城镇、绿色社区和生态型村庄,使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建设生态环境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SWOT;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99.23    [文献标识码] B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为江西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问题,不少学者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战略、用SWOT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现代农业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如何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本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现状概述 规划中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鄱阳湖为中心,涉及到南昌、九江、新余、鹰潭、景德镇和抚州6个设区市市区和25个县(市)。全区面积为5.12万平方千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0.68%;2007年末,人口为1979.4万人,占江西省总人口的45.31%,是江西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地区生产总值3210亿元,占全省的58.36%,属于江西较发达地区;同时集中了全省75.7%的大专院校和73.2%的科研院所,是江西省高新技术密集地区。 从生态农业的发展来看,2006年全区农业增加值为271.42亿元,占全省的34.53%;粮食总产量为757.99万吨,占全省的39.97%,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全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走以工带农、以工促农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以实施农业产业化“双十双百双千”工程为契机,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初步形成了大米、生猪、水产、水禽、茶叶、毛竹、中药材、商品蔬菜等十个主导产业。到2008年10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出口食用农产品8306批共2.5284亿美元,分别增长17%和30%。 从生态工业的发展来看,2006年,全区工业增加值为1268.32亿元,占全省比重高达54.6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的发展主要是以生态工业园区为载体的,诸如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批初具规模的开发区和特色园区。至2007年底,全区内的全省重点园区有17个,占全省的51.54%;园区主营业务收入1849.2亿元,占全省重点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的68.85%;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园区有7家,占全省的70%。全区几乎集中了江西省工业的全部精华,其中汽车、机械、电子、冶金、化工、医药、纺织工业的骨干企业以及这些行业产品产量的70%-95%都集中在这一地区。 从生态服务业的发展来看,2006年,服务业增加值为890.84亿元,占全省的56.97%;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全省经济活动最频繁的区域,拥有完善的为工农业提供优质全面服务的体系,包括从基本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和批发零售到高级的金融、信息管理咨询和专业教育培训等各项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且东邻发展势头强劲的长三角、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西接长江中上游地区,区位优势明显。2007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总收入约为300亿元,占江西全省旅游总收入的66.8%。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 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东邻发展势头强劲的长三角、闽东南沿海区,西接长江中上游地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临长江黄金水道;由昌九高速、九景高速等组成的环鄱阳湖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区域内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水路为主干线的现代交通网络。 各类资源非常丰富。区域内发现矿产资源超过100种,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土地资源占全省比重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面积4.522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7.1%;水资源十分充足,该地区水资源地表总量1459.93亿立方米,高于全国和长江流域平均水平;生物品种繁多,工业原料植物资源丰富;科教资源占全省比重大,是全省科技、人才和高中等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劣势 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由此带来的“工业三废”的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垃圾等不断增加,对鄱阳湖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工业园区规模偏小,不仅分散了土地、资金,加大了管理难度,也降低了其应有的集聚和规模效应,部分工业园区只注重近期开发,忽视远期投资,只注重企业数量,忽视产业链接,致使企业大同小异,同一产业分散在各个园区,难以形成有效的工业发展产业链,工业园区内产业层次较低,不少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综合利用效率较低,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现代物流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物流业的发展还不够充分,现代物流网络还没有向多层次、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省外投资还不够,招商能力还有待加强;生态产品品种较为单一,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较为落后,产品竞争力不足。 (三)机遇 经济全球化发展迅猛,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企业面临着与国际的接轨,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和生态效益,走生态经济发展的道路;江西省委、省政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性社会,给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社会经济基础和工业产业结构好,发展后劲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率先进入人均年收入1000美元的区域,该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优于全省水平,各项社会经济指标占全省很大比重;江西六大支柱产业都集中在这一区域。 (四)挑战 生态环境将受到污染加重的风险,鄱阳湖作为江西省污染面源的最终接受体,面临着水质下降、水体富营养化加快、生物多样性锐减和生态功能下降的风险。体制不完善,在一些工业园区的建设中,政府往往干预过多;规则不健全,规则建立的范围较为广阔,包括各种环境保护法规、政策、标准以及各种行为准则等;技术障碍和管理水平落后。生态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技术的要求较高,江西在这一方面要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和风险,这对管理水平也是一大挑战。 三、对策建议 第一,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保护“一湖清水”为目标,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大力推进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资源节约,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优势。 第二,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大力发展新型工业,通过利用科技创新,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在进一步整合各类工业园区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使工业园区成为产业聚集、链条完整,形成多层次、多元化较为完整的工业集群。 第三,大力推进低碳技术产业,如光伏材料、半导体照明、清洁汽车及动力电池、风能核能、现代农业和绿色有机食品等低碳新工业;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及LED等新型电光源;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能源结构完善的目的。 第四,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交通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以旅游服务、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要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化提升旅游品牌,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依托现有的交通网络,加快南昌中部物流枢纽,拓展延伸物流平台;加快投融资体制创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第五,建设生态城镇、绿色社区和生态型村庄。创建生态城镇,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绿色社区,打造生态家园,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建设生态型村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加大生态文明宣传,积极开展生态文化的科学研究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