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湿地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水文过程变化的响应
作者: 赵安娜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植被  TWINSPAN  鄱阳湖  水文过程  多样性指数  DGGE 
描述:鄱阳湖湿地的影响提供依据,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主要结果如下:(1)水文过程对于鄱阳湖湿地的植被分布的影响分为水分梯度下的和不同水位两个方向。首先从土壤水分梯度来看,84种样方在TWINSPAN和DCA相结合
全文:鄱阳湖湿地的影响提供依据,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主要结果如下:(1)水文过程对于鄱阳湖湿地的植被分布的影响分为水分梯度下的和不同水位两个方向。首先从土壤水分梯度来看,84种样方在TWINSPAN和DCA相结合
鄱阳湖湿地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水文过程变化的响应
作者: 赵安娜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植被  TWINSPAN  鄱阳湖  水文过程  多样性指数  DGGE 
描述:鄱阳湖湿地的影响提供依据,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主要结果如下:(1)水文过程对于鄱阳湖湿地的植被分布的影响分为水分梯度下的和不同水位两个方向。首先从土壤水分梯度来看,84种样方在TWINSPAN和DCA相结合
全文:鄱阳湖湿地的影响提供依据,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主要结果如下:(1)水文过程对于鄱阳湖湿地的植被分布的影响分为水分梯度下的和不同水位两个方向。首先从土壤水分梯度来看,84种样方在TWINSPAN和DCA相结合
鄱阳湖湿地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水文过程变化的响应
作者: 赵安娜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植被  TWINSPAN  鄱阳湖  水文过程  多样性指数  DGGE 
描述:鄱阳湖湿地的影响提供依据,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主要结果如下:(1)水文过程对于鄱阳湖湿地的植被分布的影响分为水分梯度下的和不同水位两个方向。首先从土壤水分梯度来看,84种样方在TWINSPAN和DCA相结合
全文:鄱阳湖湿地的影响提供依据,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主要结果如下:(1)水文过程对于鄱阳湖湿地的植被分布的影响分为水分梯度下的和不同水位两个方向。首先从土壤水分梯度来看,84种样方在TWINSPAN和DCA相结合
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碳金融研究
作者: 付彦琪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京都议定书  碳金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碳交易 
描述:碳金融的发展起源于《京都议定书》协议,属于环境金融的一个分支。由于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世界各国也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因此在《京都议定书》协议的框架内,各国开始了在环境领域的多方面合作,共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离不开的就是资金的支持,因此需要通过各种金融手段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其中,《京都议定书》衍生的三大市场机制为主要代表,迅速发展成新型金融发展模式,即碳金融。2009年,江西省鄱阳湖区域也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这是发展的特殊机遇,因此本文认为应该摒除陈旧发展思维,引入新型的发展视角,促进该区域得到创新性的发展和平稳转型。鄱阳湖经济区资源丰富,但是经济还未全面发展起来,因此要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在特殊条件的约束下,碳金融作为当前诸多国家争先发展的领域,也应逐步融入这片落后地区的发展中。历史的发展表明经济区的发展缺不了金融的支持,因为资本的盲目扩张则会带来资源、环境的恶化,而碳金融成为该区域最佳的选择。在此背景下,本文第二章先从碳金融理论和生态经济区理论着手,分析既往学者已有的研究,综合考虑比较成熟的相关理论,再由两种理论得出碳金融与生态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并用计量模型予以证明。虽然碳金融进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时间不长,但在国外一些国家以及国内一些其他地区都有一些成熟经验,这些经验将成为鄱阳湖区内应用碳金融的有利借鉴。本文接着第三章就对这些经验加以研究讨论。首先,欧美国家是最开始采用和发展碳金融的主要国家,在欧洲已有诸多碳交易所,根据三大交易工具衍生而来的交易品种受到市场的认可和追捧,在不断实行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其次,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接触这一新兴发展模式,代表性比较强的则是印度的碳金融发展,作为发展阶段相似的印度在碳金融的发展上开始的比较快,因此它的发展经验更具有借鉴的价值。最后,国内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少数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也开始进行基本的碳交易和碳金融尝试,这些有利探索都可以为鄱阳湖区的碳金融发展打下基础。作为发展相对滞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金融支持模式探索中不断发展,取得了不少发展和突破。在“十一五”期问,不仅环境上实现了节能减排目标,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取得巨大进步。即将到来的“十二五”规划对区域内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不断深入发展碳金融的支持作用,已实现保环境、稳增长。此外,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发展模式单一、融资成本过高、发展意识落后等,这些问题局限了该区域进一步适应市场需要。从该区域的基本现状出发,本文接着第四章分析了碳金融在该区域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中必要性分析主要是从区域发展目标和碳金融作用角度进行分析,而可行性分析则是用SWOT分析法从应用碳金融的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的。本文也得以从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中得出应用碳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既必要又可行的结论。本文第五章最后从事实出发,提出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用碳金融的相关发展建议,主要是交易、服务、政策三个层面的发展设想。其中交易方面,本文拟建立鄱阳湖碳交易体系,建立碳交易平台,完善相关交易机制,丰富交易主体,切实从实务中使区域经济获利。服务方面,本文拟建立鄱阳湖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及其他组织服务机构整合服务资源,综合为区域内碳金融发展提供支撑。政策方面,本文建议通过完善财税激励政策、政府引导政策及监管协调政策来促进鄱阳湖碳金融政策体系建成。综上所述,本文试图利用碳金融带来的良好效益带动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创新性发展,提高整个区域的发展效率,促进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型,促进区域内可持续发展。
全文:碳金融的发展起源于《京都议定书》协议,属于环境金融的一个分支。由于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世界各国也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因此在《京都议定书》协议的框架内,各国开始了在环境领域的多方面合作,共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离不开的就是资金的支持,因此需要通过各种金融手段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其中,《京都议定书》衍生的三大市场机制为主要代表,迅速发展成新型金融发展模式,即碳金融。2009年,江西省鄱阳湖区域也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这是发展的特殊机遇,因此本文认为应该摒除陈旧发展思维,引入新型的发展视角,促进该区域得到创新性的发展和平稳转型。鄱阳湖经济区资源丰富,但是经济还未全面发展起来,因此要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在特殊条件的约束下,碳金融作为当前诸多国家争先发展的领域,也应逐步融入这片落后地区的发展中。历史的发展表明经济区的发展缺不了金融的支持,因为资本的盲目扩张则会带来资源、环境的恶化,而碳金融成为该区域最佳的选择。在此背景下,本文第二章先从碳金融理论和生态经济区理论着手,分析既往学者已有的研究,综合考虑比较成熟的相关理论,再由两种理论得出碳金融与生态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并用计量模型予以证明。虽然碳金融进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时间不长,但在国外一些国家以及国内一些其他地区都有一些成熟经验,这些经验将成为鄱阳湖区内应用碳金融的有利借鉴。本文接着第三章就对这些经验加以研究讨论。首先,欧美国家是最开始采用和发展碳金融的主要国家,在欧洲已有诸多碳交易所,根据三大交易工具衍生而来的交易品种受到市场的认可和追捧,在不断实行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其次,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接触这一新兴发展模式,代表性比较强的则是印度的碳金融发展,作为发展阶段相似的印度在碳金融的发展上开始的比较快,因此它的发展经验更具有借鉴的价值。最后,国内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少数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也开始进行基本的碳交易和碳金融尝试,这些有利探索都可以为鄱阳湖区的碳金融发展打下基础。作为发展相对滞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金融支持模式探索中不断发展,取得了不少发展和突破。在“十一五”期问,不仅环境上实现了节能减排目标,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取得巨大进步。即将到来的“十二五”规划对区域内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不断深入发展碳金融的支持作用,已实现保环境、稳增长。此外,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发展模式单一、融资成本过高、发展意识落后等,这些问题局限了该区域进一步适应市场需要。从该区域的基本现状出发,本文接着第四章分析了碳金融在该区域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中必要性分析主要是从区域发展目标和碳金融作用角度进行分析,而可行性分析则是用SWOT分析法从应用碳金融的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的。本文也得以从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中得出应用碳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既必要又可行的结论。本文第五章最后从事实出发,提出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用碳金融的相关发展建议,主要是交易、服务、政策三个层面的发展设想。其中交易方面,本文拟建立鄱阳湖碳交易体系,建立碳交易平台,完善相关交易机制,丰富交易主体,切实从实务中使区域经济获利。服务方面,本文拟建立鄱阳湖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及其他组织服务机构整合服务资源,综合为区域内碳金融发展提供支撑。政策方面,本文建议通过完善财税激励政策、政府引导政策及监管协调政策来促进鄱阳湖碳金融政策体系建成。综上所述,本文试图利用碳金融带来的良好效益带动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创新性发展,提高整个区域的发展效率,促进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型,促进区域内可持续发展。
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碳金融研究
作者: 付彦琪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京都议定书  碳金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碳交易 
描述:碳金融的发展起源于《京都议定书》协议,属于环境金融的一个分支。由于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世界各国也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因此在《京都议定书》协议的框架内,各国开始了在环境领域的多方面合作,共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离不开的就是资金的支持,因此需要通过各种金融手段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其中,《京都议定书》衍生的三大市场机制为主要代表,迅速发展成新型金融发展模式,即碳金融。2009年,江西省鄱阳湖区域也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这是发展的特殊机遇,因此本文认为应该摒除陈旧发展思维,引入新型的发展视角,促进该区域得到创新性的发展和平稳转型。鄱阳湖经济区资源丰富,但是经济还未全面发展起来,因此要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在特殊条件的约束下,碳金融作为当前诸多国家争先发展的领域,也应逐步融入这片落后地区的发展中。历史的发展表明经济区的发展缺不了金融的支持,因为资本的盲目扩张则会带来资源、环境的恶化,而碳金融成为该区域最佳的选择。在此背景下,本文第二章先从碳金融理论和生态经济区理论着手,分析既往学者已有的研究,综合考虑比较成熟的相关理论,再由两种理论得出碳金融与生态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并用计量模型予以证明。虽然碳金融进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时间不长,但在国外一些国家以及国内一些其他地区都有一些成熟经验,这些经验将成为鄱阳湖区内应用碳金融的有利借鉴。本文接着第三章就对这些经验加以研究讨论。首先,欧美国家是最开始采用和发展碳金融的主要国家,在欧洲已有诸多碳交易所,根据三大交易工具衍生而来的交易品种受到市场的认可和追捧,在不断实行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其次,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接触这一新兴发展模式,代表性比较强的则是印度的碳金融发展,作为发展阶段相似的印度在碳金融的发展上开始的比较快,因此它的发展经验更具有借鉴的价值。最后,国内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少数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也开始进行基本的碳交易和碳金融尝试,这些有利探索都可以为鄱阳湖区的碳金融发展打下基础。作为发展相对滞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金融支持模式探索中不断发展,取得了不少发展和突破。在“十一五”期问,不仅环境上实现了节能减排目标,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取得巨大进步。即将到来的“十二五”规划对区域内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不断深入发展碳金融的支持作用,已实现保环境、稳增长。此外,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发展模式单一、融资成本过高、发展意识落后等,这些问题局限了该区域进一步适应市场需要。从该区域的基本现状出发,本文接着第四章分析了碳金融在该区域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中必要性分析主要是从区域发展目标和碳金融作用角度进行分析,而可行性分析则是用SWOT分析法从应用碳金融的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的。本文也得以从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中得出应用碳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既必要又可行的结论。本文第五章最后从事实出发,提出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用碳金融的相关发展建议,主要是交易、服务、政策三个层面的发展设想。其中交易方面,本文拟建立鄱阳湖碳交易体系,建立碳交易平台,完善相关交易机制,丰富交易主体,切实从实务中使区域经济获利。服务方面,本文拟建立鄱阳湖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及其他组织服务机构整合服务资源,综合为区域内碳金融发展提供支撑。政策方面,本文建议通过完善财税激励政策、政府引导政策及监管协调政策来促进鄱阳湖碳金融政策体系建成。综上所述,本文试图利用碳金融带来的良好效益带动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创新性发展,提高整个区域的发展效率,促进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型,促进区域内可持续发展。
全文:碳金融的发展起源于《京都议定书》协议,属于环境金融的一个分支。由于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世界各国也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因此在《京都议定书》协议的框架内,各国开始了在环境领域的多方面合作,共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离不开的就是资金的支持,因此需要通过各种金融手段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其中,《京都议定书》衍生的三大市场机制为主要代表,迅速发展成新型金融发展模式,即碳金融。2009年,江西省鄱阳湖区域也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这是发展的特殊机遇,因此本文认为应该摒除陈旧发展思维,引入新型的发展视角,促进该区域得到创新性的发展和平稳转型。鄱阳湖经济区资源丰富,但是经济还未全面发展起来,因此要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在特殊条件的约束下,碳金融作为当前诸多国家争先发展的领域,也应逐步融入这片落后地区的发展中。历史的发展表明经济区的发展缺不了金融的支持,因为资本的盲目扩张则会带来资源、环境的恶化,而碳金融成为该区域最佳的选择。在此背景下,本文第二章先从碳金融理论和生态经济区理论着手,分析既往学者已有的研究,综合考虑比较成熟的相关理论,再由两种理论得出碳金融与生态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并用计量模型予以证明。虽然碳金融进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时间不长,但在国外一些国家以及国内一些其他地区都有一些成熟经验,这些经验将成为鄱阳湖区内应用碳金融的有利借鉴。本文接着第三章就对这些经验加以研究讨论。首先,欧美国家是最开始采用和发展碳金融的主要国家,在欧洲已有诸多碳交易所,根据三大交易工具衍生而来的交易品种受到市场的认可和追捧,在不断实行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其次,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接触这一新兴发展模式,代表性比较强的则是印度的碳金融发展,作为发展阶段相似的印度在碳金融的发展上开始的比较快,因此它的发展经验更具有借鉴的价值。最后,国内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少数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也开始进行基本的碳交易和碳金融尝试,这些有利探索都可以为鄱阳湖区的碳金融发展打下基础。作为发展相对滞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金融支持模式探索中不断发展,取得了不少发展和突破。在“十一五”期问,不仅环境上实现了节能减排目标,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取得巨大进步。即将到来的“十二五”规划对区域内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不断深入发展碳金融的支持作用,已实现保环境、稳增长。此外,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发展模式单一、融资成本过高、发展意识落后等,这些问题局限了该区域进一步适应市场需要。从该区域的基本现状出发,本文接着第四章分析了碳金融在该区域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中必要性分析主要是从区域发展目标和碳金融作用角度进行分析,而可行性分析则是用SWOT分析法从应用碳金融的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的。本文也得以从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中得出应用碳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既必要又可行的结论。本文第五章最后从事实出发,提出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用碳金融的相关发展建议,主要是交易、服务、政策三个层面的发展设想。其中交易方面,本文拟建立鄱阳湖碳交易体系,建立碳交易平台,完善相关交易机制,丰富交易主体,切实从实务中使区域经济获利。服务方面,本文拟建立鄱阳湖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及其他组织服务机构整合服务资源,综合为区域内碳金融发展提供支撑。政策方面,本文建议通过完善财税激励政策、政府引导政策及监管协调政策来促进鄱阳湖碳金融政策体系建成。综上所述,本文试图利用碳金融带来的良好效益带动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创新性发展,提高整个区域的发展效率,促进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型,促进区域内可持续发展。
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碳金融研究
作者: 付彦琪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京都议定书  碳金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碳交易 
描述:碳金融的发展起源于《京都议定书》协议,属于环境金融的一个分支。由于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世界各国也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因此在《京都议定书》协议的框架内,各国开始了在环境领域的多方面合作,共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离不开的就是资金的支持,因此需要通过各种金融手段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其中,《京都议定书》衍生的三大市场机制为主要代表,迅速发展成新型金融发展模式,即碳金融。2009年,江西省鄱阳湖区域也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这是发展的特殊机遇,因此本文认为应该摒除陈旧发展思维,引入新型的发展视角,促进该区域得到创新性的发展和平稳转型。鄱阳湖经济区资源丰富,但是经济还未全面发展起来,因此要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在特殊条件的约束下,碳金融作为当前诸多国家争先发展的领域,也应逐步融入这片落后地区的发展中。历史的发展表明经济区的发展缺不了金融的支持,因为资本的盲目扩张则会带来资源、环境的恶化,而碳金融成为该区域最佳的选择。在此背景下,本文第二章先从碳金融理论和生态经济区理论着手,分析既往学者已有的研究,综合考虑比较成熟的相关理论,再由两种理论得出碳金融与生态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并用计量模型予以证明。虽然碳金融进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时间不长,但在国外一些国家以及国内一些其他地区都有一些成熟经验,这些经验将成为鄱阳湖区内应用碳金融的有利借鉴。本文接着第三章就对这些经验加以研究讨论。首先,欧美国家是最开始采用和发展碳金融的主要国家,在欧洲已有诸多碳交易所,根据三大交易工具衍生而来的交易品种受到市场的认可和追捧,在不断实行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其次,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接触这一新兴发展模式,代表性比较强的则是印度的碳金融发展,作为发展阶段相似的印度在碳金融的发展上开始的比较快,因此它的发展经验更具有借鉴的价值。最后,国内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少数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也开始进行基本的碳交易和碳金融尝试,这些有利探索都可以为鄱阳湖区的碳金融发展打下基础。作为发展相对滞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金融支持模式探索中不断发展,取得了不少发展和突破。在“十一五”期问,不仅环境上实现了节能减排目标,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取得巨大进步。即将到来的“十二五”规划对区域内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不断深入发展碳金融的支持作用,已实现保环境、稳增长。此外,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发展模式单一、融资成本过高、发展意识落后等,这些问题局限了该区域进一步适应市场需要。从该区域的基本现状出发,本文接着第四章分析了碳金融在该区域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中必要性分析主要是从区域发展目标和碳金融作用角度进行分析,而可行性分析则是用SWOT分析法从应用碳金融的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的。本文也得以从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中得出应用碳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既必要又可行的结论。本文第五章最后从事实出发,提出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用碳金融的相关发展建议,主要是交易、服务、政策三个层面的发展设想。其中交易方面,本文拟建立鄱阳湖碳交易体系,建立碳交易平台,完善相关交易机制,丰富交易主体,切实从实务中使区域经济获利。服务方面,本文拟建立鄱阳湖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及其他组织服务机构整合服务资源,综合为区域内碳金融发展提供支撑。政策方面,本文建议通过完善财税激励政策、政府引导政策及监管协调政策来促进鄱阳湖碳金融政策体系建成。综上所述,本文试图利用碳金融带来的良好效益带动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创新性发展,提高整个区域的发展效率,促进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型,促进区域内可持续发展。
全文:碳金融的发展起源于《京都议定书》协议,属于环境金融的一个分支。由于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世界各国也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因此在《京都议定书》协议的框架内,各国开始了在环境领域的多方面合作,共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离不开的就是资金的支持,因此需要通过各种金融手段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其中,《京都议定书》衍生的三大市场机制为主要代表,迅速发展成新型金融发展模式,即碳金融。2009年,江西省鄱阳湖区域也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这是发展的特殊机遇,因此本文认为应该摒除陈旧发展思维,引入新型的发展视角,促进该区域得到创新性的发展和平稳转型。鄱阳湖经济区资源丰富,但是经济还未全面发展起来,因此要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在特殊条件的约束下,碳金融作为当前诸多国家争先发展的领域,也应逐步融入这片落后地区的发展中。历史的发展表明经济区的发展缺不了金融的支持,因为资本的盲目扩张则会带来资源、环境的恶化,而碳金融成为该区域最佳的选择。在此背景下,本文第二章先从碳金融理论和生态经济区理论着手,分析既往学者已有的研究,综合考虑比较成熟的相关理论,再由两种理论得出碳金融与生态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并用计量模型予以证明。虽然碳金融进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时间不长,但在国外一些国家以及国内一些其他地区都有一些成熟经验,这些经验将成为鄱阳湖区内应用碳金融的有利借鉴。本文接着第三章就对这些经验加以研究讨论。首先,欧美国家是最开始采用和发展碳金融的主要国家,在欧洲已有诸多碳交易所,根据三大交易工具衍生而来的交易品种受到市场的认可和追捧,在不断实行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其次,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接触这一新兴发展模式,代表性比较强的则是印度的碳金融发展,作为发展阶段相似的印度在碳金融的发展上开始的比较快,因此它的发展经验更具有借鉴的价值。最后,国内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少数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也开始进行基本的碳交易和碳金融尝试,这些有利探索都可以为鄱阳湖区的碳金融发展打下基础。作为发展相对滞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金融支持模式探索中不断发展,取得了不少发展和突破。在“十一五”期问,不仅环境上实现了节能减排目标,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取得巨大进步。即将到来的“十二五”规划对区域内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不断深入发展碳金融的支持作用,已实现保环境、稳增长。此外,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发展模式单一、融资成本过高、发展意识落后等,这些问题局限了该区域进一步适应市场需要。从该区域的基本现状出发,本文接着第四章分析了碳金融在该区域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中必要性分析主要是从区域发展目标和碳金融作用角度进行分析,而可行性分析则是用SWOT分析法从应用碳金融的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的。本文也得以从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中得出应用碳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既必要又可行的结论。本文第五章最后从事实出发,提出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用碳金融的相关发展建议,主要是交易、服务、政策三个层面的发展设想。其中交易方面,本文拟建立鄱阳湖碳交易体系,建立碳交易平台,完善相关交易机制,丰富交易主体,切实从实务中使区域经济获利。服务方面,本文拟建立鄱阳湖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及其他组织服务机构整合服务资源,综合为区域内碳金融发展提供支撑。政策方面,本文建议通过完善财税激励政策、政府引导政策及监管协调政策来促进鄱阳湖碳金融政策体系建成。综上所述,本文试图利用碳金融带来的良好效益带动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创新性发展,提高整个区域的发展效率,促进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型,促进区域内可持续发展。
鄱阳湖湿地围垦后土壤团聚体结构、有机碳及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
作者: 陶金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围垦  土壤微生物群落演替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土地利用  有机碳  团聚体 
描述:围垦是导致湿地资源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湿地被围垦后显著的改变了土壤结构和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土壤总有机碳和团聚体有机碳是土壤质量与环境稳定的重要指标,在众多影响土壤有机碳库与湿地碳循环的因素中,土地利用变化是关键因子之一,同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土壤质量的演变机制及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原理,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结构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变三个方面,系统的研究了鄱阳湖湿地围垦后不同围垦年限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湿地土壤的影响。本研究在鄱阳湖自然湿地及围垦距今38、48、92年的土地上展开,并对围垦38年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较为典型的水稻田、菜地、荒地和鱼塘底泥进行土壤采样(0-20cm表层土壤),在围垦年限与土地利用方式两个影响因子下,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动态,通过团聚体分布,土壤MWD与GMD值探讨团聚体结构,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探讨土壤微生物演替,通过CCA分析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尤其是与有机碳动态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果如下:围垦后92年内农田土壤团聚体结构、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变化明显。围垦0-48年,大量微团聚体因耕作影响从大团聚体中分离出来,且存在逐级连续分解的过程,团聚体稳定性降低;围垦48-92年间,不易分解的结胶物质不断积累,同时在土壤系统自我调节作用下,形成了新的保护机制,稳定性升高。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出随围垦年限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并在围垦48年后逐渐趋于稳定,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饱和值。各级别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不断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升高贡献最大的是4.75mm和0.075mm团聚体,来自1.18-0.3mm团聚体的作用最小。鄱阳湖湿地围垦后,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团聚体结构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MWD和GMD值的规律表现为:鱼塘底泥自然湿地退耕地水稻田荒地菜地。菜地与荒地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显著破坏了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稳定性,其中菜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最为显著,仅为自然湿地的36.37%,降低主要来自于1.18~0.3mm和0.3-0.075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损失;水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升高,其中0.075mm团聚体的贡献率最大;退耕地在退田还湖之后,总有机碳恢复至自然湿地水平,但0.3~0.075mm和0.075mm团聚体有机碳与自然湿地差异显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仍低于自然湿地;鱼塘底泥在各指标上均与自然湿地无显著差异,很好的保护了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围垦年限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围垦0~48年间,农田土壤系统对细菌群落的选择及土壤资源均质化过程中细菌间竞争关系的加强,造成细菌多样性指数不断降低;在强烈的竞争环境下,真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土壤碳源,多样性指数升高。围垦48-92年间,农田土壤中新的平衡已经形成,细菌多样性指数趋于稳定,真菌多样性指数开始降低。不同围垦年限下,真菌对围垦年限的变化响应更加敏感,多样性指数始终高于细菌且幅度越来越大,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逐渐由细菌主导变为真菌主导。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自然湿地相比,地上植被是造成四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同时耕作也降低了水稻田与菜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水稻田长期使用化肥,菜地多使用有机肥,造成水稻田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幅度更大。荒地与鱼塘底泥由于没有人为耕作过程的影响,丰富度下降的幅度不大。真菌群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围垦后,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相应的演替过程。土壤细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随土壤发育呈现明显的时间趋势。土壤细菌的演替过程表现出与土壤结构(团聚体分布)相似的模式,在围垦48年时,演替均发生了方向性上的变化,围垦48年内属于“快速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都明显而快速的降低;围垦48-92年属于“渐进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趋于稳定,略微有所升高。在围垦过程中,有机碳含量并不是限制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碳组分及其有效性可能是细菌多样性的限制因子。CCA分析结果显示,有机碳含量(TOC)的指向与围垦年限(RY)最为接近,是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在围垦时间序列下变异的关键因素。这表明围垦活动通过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尤其是有机碳含量来驱动微生物群落演替。湿地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动态与微生物群落演替间存在协同反馈的关系。
全文:围垦是导致湿地资源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湿地被围垦后显著的改变了土壤结构和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土壤总有机碳和团聚体有机碳是土壤质量与环境稳定的重要指标,在众多影响土壤有机碳库与湿地碳循环的因素中,土地利用变化是关键因子之一,同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土壤质量的演变机制及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原理,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结构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变三个方面,系统的研究了鄱阳湖湿地围垦后不同围垦年限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湿地土壤的影响。本研究在鄱阳湖自然湿地及围垦距今38、48、92年的土地上展开,并对围垦38年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较为典型的水稻田、菜地、荒地和鱼塘底泥进行土壤采样(0-20cm表层土壤),在围垦年限与土地利用方式两个影响因子下,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动态,通过团聚体分布,土壤MWD与GMD值探讨团聚体结构,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探讨土壤微生物演替,通过CCA分析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尤其是与有机碳动态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果如下:围垦后92年内农田土壤团聚体结构、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变化明显。围垦0-48年,大量微团聚体因耕作影响从大团聚体中分离出来,且存在逐级连续分解的过程,团聚体稳定性降低;围垦48-92年间,不易分解的结胶物质不断积累,同时在土壤系统自我调节作用下,形成了新的保护机制,稳定性升高。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出随围垦年限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并在围垦48年后逐渐趋于稳定,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饱和值。各级别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不断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升高贡献最大的是4.75mm和0.075mm团聚体,来自1.18-0.3mm团聚体的作用最小。鄱阳湖湿地围垦后,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团聚体结构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MWD和GMD值的规律表现为:鱼塘底泥自然湿地退耕地水稻田荒地菜地。菜地与荒地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显著破坏了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稳定性,其中菜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最为显著,仅为自然湿地的36.37%,降低主要来自于1.18~0.3mm和0.3-0.075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损失;水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升高,其中0.075mm团聚体的贡献率最大;退耕地在退田还湖之后,总有机碳恢复至自然湿地水平,但0.3~0.075mm和0.075mm团聚体有机碳与自然湿地差异显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仍低于自然湿地;鱼塘底泥在各指标上均与自然湿地无显著差异,很好的保护了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围垦年限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围垦0~48年间,农田土壤系统对细菌群落的选择及土壤资源均质化过程中细菌间竞争关系的加强,造成细菌多样性指数不断降低;在强烈的竞争环境下,真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土壤碳源,多样性指数升高。围垦48-92年间,农田土壤中新的平衡已经形成,细菌多样性指数趋于稳定,真菌多样性指数开始降低。不同围垦年限下,真菌对围垦年限的变化响应更加敏感,多样性指数始终高于细菌且幅度越来越大,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逐渐由细菌主导变为真菌主导。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自然湿地相比,地上植被是造成四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同时耕作也降低了水稻田与菜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水稻田长期使用化肥,菜地多使用有机肥,造成水稻田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幅度更大。荒地与鱼塘底泥由于没有人为耕作过程的影响,丰富度下降的幅度不大。真菌群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围垦后,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相应的演替过程。土壤细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随土壤发育呈现明显的时间趋势。土壤细菌的演替过程表现出与土壤结构(团聚体分布)相似的模式,在围垦48年时,演替均发生了方向性上的变化,围垦48年内属于“快速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都明显而快速的降低;围垦48-92年属于“渐进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趋于稳定,略微有所升高。在围垦过程中,有机碳含量并不是限制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碳组分及其有效性可能是细菌多样性的限制因子。CCA分析结果显示,有机碳含量(TOC)的指向与围垦年限(RY)最为接近,是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在围垦时间序列下变异的关键因素。这表明围垦活动通过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尤其是有机碳含量来驱动微生物群落演替。湿地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动态与微生物群落演替间存在协同反馈的关系。
鄱阳湖湿地围垦后土壤团聚体结构、有机碳及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
作者: 陶金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围垦  土壤微生物群落演替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土地利用  有机碳  团聚体 
描述:围垦是导致湿地资源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湿地被围垦后显著的改变了土壤结构和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土壤总有机碳和团聚体有机碳是土壤质量与环境稳定的重要指标,在众多影响土壤有机碳库与湿地碳循环的因素中,土地利用变化是关键因子之一,同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土壤质量的演变机制及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原理,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结构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变三个方面,系统的研究了鄱阳湖湿地围垦后不同围垦年限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湿地土壤的影响。本研究在鄱阳湖自然湿地及围垦距今38、48、92年的土地上展开,并对围垦38年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较为典型的水稻田、菜地、荒地和鱼塘底泥进行土壤采样(0-20cm表层土壤),在围垦年限与土地利用方式两个影响因子下,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动态,通过团聚体分布,土壤MWD与GMD值探讨团聚体结构,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探讨土壤微生物演替,通过CCA分析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尤其是与有机碳动态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果如下:围垦后92年内农田土壤团聚体结构、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变化明显。围垦0-48年,大量微团聚体因耕作影响从大团聚体中分离出来,且存在逐级连续分解的过程,团聚体稳定性降低;围垦48-92年间,不易分解的结胶物质不断积累,同时在土壤系统自我调节作用下,形成了新的保护机制,稳定性升高。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出随围垦年限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并在围垦48年后逐渐趋于稳定,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饱和值。各级别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不断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升高贡献最大的是4.75mm和0.075mm团聚体,来自1.18-0.3mm团聚体的作用最小。鄱阳湖湿地围垦后,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团聚体结构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MWD和GMD值的规律表现为:鱼塘底泥自然湿地退耕地水稻田荒地菜地。菜地与荒地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显著破坏了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稳定性,其中菜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最为显著,仅为自然湿地的36.37%,降低主要来自于1.18~0.3mm和0.3-0.075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损失;水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升高,其中0.075mm团聚体的贡献率最大;退耕地在退田还湖之后,总有机碳恢复至自然湿地水平,但0.3~0.075mm和0.075mm团聚体有机碳与自然湿地差异显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仍低于自然湿地;鱼塘底泥在各指标上均与自然湿地无显著差异,很好的保护了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围垦年限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围垦0~48年间,农田土壤系统对细菌群落的选择及土壤资源均质化过程中细菌间竞争关系的加强,造成细菌多样性指数不断降低;在强烈的竞争环境下,真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土壤碳源,多样性指数升高。围垦48-92年间,农田土壤中新的平衡已经形成,细菌多样性指数趋于稳定,真菌多样性指数开始降低。不同围垦年限下,真菌对围垦年限的变化响应更加敏感,多样性指数始终高于细菌且幅度越来越大,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逐渐由细菌主导变为真菌主导。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自然湿地相比,地上植被是造成四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同时耕作也降低了水稻田与菜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水稻田长期使用化肥,菜地多使用有机肥,造成水稻田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幅度更大。荒地与鱼塘底泥由于没有人为耕作过程的影响,丰富度下降的幅度不大。真菌群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围垦后,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相应的演替过程。土壤细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随土壤发育呈现明显的时间趋势。土壤细菌的演替过程表现出与土壤结构(团聚体分布)相似的模式,在围垦48年时,演替均发生了方向性上的变化,围垦48年内属于“快速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都明显而快速的降低;围垦48-92年属于“渐进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趋于稳定,略微有所升高。在围垦过程中,有机碳含量并不是限制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碳组分及其有效性可能是细菌多样性的限制因子。CCA分析结果显示,有机碳含量(TOC)的指向与围垦年限(RY)最为接近,是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在围垦时间序列下变异的关键因素。这表明围垦活动通过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尤其是有机碳含量来驱动微生物群落演替。湿地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动态与微生物群落演替间存在协同反馈的关系。
全文:围垦是导致湿地资源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湿地被围垦后显著的改变了土壤结构和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土壤总有机碳和团聚体有机碳是土壤质量与环境稳定的重要指标,在众多影响土壤有机碳库与湿地碳循环的因素中,土地利用变化是关键因子之一,同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土壤质量的演变机制及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原理,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结构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变三个方面,系统的研究了鄱阳湖湿地围垦后不同围垦年限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湿地土壤的影响。本研究在鄱阳湖自然湿地及围垦距今38、48、92年的土地上展开,并对围垦38年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较为典型的水稻田、菜地、荒地和鱼塘底泥进行土壤采样(0-20cm表层土壤),在围垦年限与土地利用方式两个影响因子下,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动态,通过团聚体分布,土壤MWD与GMD值探讨团聚体结构,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探讨土壤微生物演替,通过CCA分析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尤其是与有机碳动态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果如下:围垦后92年内农田土壤团聚体结构、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变化明显。围垦0-48年,大量微团聚体因耕作影响从大团聚体中分离出来,且存在逐级连续分解的过程,团聚体稳定性降低;围垦48-92年间,不易分解的结胶物质不断积累,同时在土壤系统自我调节作用下,形成了新的保护机制,稳定性升高。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出随围垦年限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并在围垦48年后逐渐趋于稳定,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饱和值。各级别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不断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升高贡献最大的是4.75mm和0.075mm团聚体,来自1.18-0.3mm团聚体的作用最小。鄱阳湖湿地围垦后,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团聚体结构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MWD和GMD值的规律表现为:鱼塘底泥自然湿地退耕地水稻田荒地菜地。菜地与荒地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显著破坏了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稳定性,其中菜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最为显著,仅为自然湿地的36.37%,降低主要来自于1.18~0.3mm和0.3-0.075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损失;水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升高,其中0.075mm团聚体的贡献率最大;退耕地在退田还湖之后,总有机碳恢复至自然湿地水平,但0.3~0.075mm和0.075mm团聚体有机碳与自然湿地差异显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仍低于自然湿地;鱼塘底泥在各指标上均与自然湿地无显著差异,很好的保护了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围垦年限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围垦0~48年间,农田土壤系统对细菌群落的选择及土壤资源均质化过程中细菌间竞争关系的加强,造成细菌多样性指数不断降低;在强烈的竞争环境下,真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土壤碳源,多样性指数升高。围垦48-92年间,农田土壤中新的平衡已经形成,细菌多样性指数趋于稳定,真菌多样性指数开始降低。不同围垦年限下,真菌对围垦年限的变化响应更加敏感,多样性指数始终高于细菌且幅度越来越大,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逐渐由细菌主导变为真菌主导。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自然湿地相比,地上植被是造成四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同时耕作也降低了水稻田与菜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水稻田长期使用化肥,菜地多使用有机肥,造成水稻田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幅度更大。荒地与鱼塘底泥由于没有人为耕作过程的影响,丰富度下降的幅度不大。真菌群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围垦后,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相应的演替过程。土壤细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随土壤发育呈现明显的时间趋势。土壤细菌的演替过程表现出与土壤结构(团聚体分布)相似的模式,在围垦48年时,演替均发生了方向性上的变化,围垦48年内属于“快速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都明显而快速的降低;围垦48-92年属于“渐进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趋于稳定,略微有所升高。在围垦过程中,有机碳含量并不是限制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碳组分及其有效性可能是细菌多样性的限制因子。CCA分析结果显示,有机碳含量(TOC)的指向与围垦年限(RY)最为接近,是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在围垦时间序列下变异的关键因素。这表明围垦活动通过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尤其是有机碳含量来驱动微生物群落演替。湿地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动态与微生物群落演替间存在协同反馈的关系。
鄱阳湖湿地围垦后土壤团聚体结构、有机碳及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
作者: 陶金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围垦  土壤微生物群落演替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土地利用  有机碳  团聚体 
描述:围垦是导致湿地资源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湿地被围垦后显著的改变了土壤结构和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土壤总有机碳和团聚体有机碳是土壤质量与环境稳定的重要指标,在众多影响土壤有机碳库与湿地碳循环的因素中,土地利用变化是关键因子之一,同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土壤质量的演变机制及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原理,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结构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变三个方面,系统的研究了鄱阳湖湿地围垦后不同围垦年限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湿地土壤的影响。本研究在鄱阳湖自然湿地及围垦距今38、48、92年的土地上展开,并对围垦38年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较为典型的水稻田、菜地、荒地和鱼塘底泥进行土壤采样(0-20cm表层土壤),在围垦年限与土地利用方式两个影响因子下,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动态,通过团聚体分布,土壤MWD与GMD值探讨团聚体结构,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探讨土壤微生物演替,通过CCA分析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尤其是与有机碳动态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果如下:围垦后92年内农田土壤团聚体结构、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变化明显。围垦0-48年,大量微团聚体因耕作影响从大团聚体中分离出来,且存在逐级连续分解的过程,团聚体稳定性降低;围垦48-92年间,不易分解的结胶物质不断积累,同时在土壤系统自我调节作用下,形成了新的保护机制,稳定性升高。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出随围垦年限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并在围垦48年后逐渐趋于稳定,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饱和值。各级别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不断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升高贡献最大的是4.75mm和0.075mm团聚体,来自1.18-0.3mm团聚体的作用最小。鄱阳湖湿地围垦后,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团聚体结构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MWD和GMD值的规律表现为:鱼塘底泥自然湿地退耕地水稻田荒地菜地。菜地与荒地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显著破坏了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稳定性,其中菜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最为显著,仅为自然湿地的36.37%,降低主要来自于1.18~0.3mm和0.3-0.075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损失;水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升高,其中0.075mm团聚体的贡献率最大;退耕地在退田还湖之后,总有机碳恢复至自然湿地水平,但0.3~0.075mm和0.075mm团聚体有机碳与自然湿地差异显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仍低于自然湿地;鱼塘底泥在各指标上均与自然湿地无显著差异,很好的保护了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围垦年限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围垦0~48年间,农田土壤系统对细菌群落的选择及土壤资源均质化过程中细菌间竞争关系的加强,造成细菌多样性指数不断降低;在强烈的竞争环境下,真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土壤碳源,多样性指数升高。围垦48-92年间,农田土壤中新的平衡已经形成,细菌多样性指数趋于稳定,真菌多样性指数开始降低。不同围垦年限下,真菌对围垦年限的变化响应更加敏感,多样性指数始终高于细菌且幅度越来越大,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逐渐由细菌主导变为真菌主导。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自然湿地相比,地上植被是造成四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同时耕作也降低了水稻田与菜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水稻田长期使用化肥,菜地多使用有机肥,造成水稻田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幅度更大。荒地与鱼塘底泥由于没有人为耕作过程的影响,丰富度下降的幅度不大。真菌群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围垦后,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相应的演替过程。土壤细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随土壤发育呈现明显的时间趋势。土壤细菌的演替过程表现出与土壤结构(团聚体分布)相似的模式,在围垦48年时,演替均发生了方向性上的变化,围垦48年内属于“快速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都明显而快速的降低;围垦48-92年属于“渐进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趋于稳定,略微有所升高。在围垦过程中,有机碳含量并不是限制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碳组分及其有效性可能是细菌多样性的限制因子。CCA分析结果显示,有机碳含量(TOC)的指向与围垦年限(RY)最为接近,是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在围垦时间序列下变异的关键因素。这表明围垦活动通过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尤其是有机碳含量来驱动微生物群落演替。湿地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动态与微生物群落演替间存在协同反馈的关系。
全文:围垦是导致湿地资源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湿地被围垦后显著的改变了土壤结构和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土壤总有机碳和团聚体有机碳是土壤质量与环境稳定的重要指标,在众多影响土壤有机碳库与湿地碳循环的因素中,土地利用变化是关键因子之一,同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土壤质量的演变机制及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原理,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结构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变三个方面,系统的研究了鄱阳湖湿地围垦后不同围垦年限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湿地土壤的影响。本研究在鄱阳湖自然湿地及围垦距今38、48、92年的土地上展开,并对围垦38年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较为典型的水稻田、菜地、荒地和鱼塘底泥进行土壤采样(0-20cm表层土壤),在围垦年限与土地利用方式两个影响因子下,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动态,通过团聚体分布,土壤MWD与GMD值探讨团聚体结构,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探讨土壤微生物演替,通过CCA分析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尤其是与有机碳动态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果如下:围垦后92年内农田土壤团聚体结构、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变化明显。围垦0-48年,大量微团聚体因耕作影响从大团聚体中分离出来,且存在逐级连续分解的过程,团聚体稳定性降低;围垦48-92年间,不易分解的结胶物质不断积累,同时在土壤系统自我调节作用下,形成了新的保护机制,稳定性升高。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出随围垦年限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并在围垦48年后逐渐趋于稳定,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饱和值。各级别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不断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升高贡献最大的是4.75mm和0.075mm团聚体,来自1.18-0.3mm团聚体的作用最小。鄱阳湖湿地围垦后,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团聚体结构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MWD和GMD值的规律表现为:鱼塘底泥自然湿地退耕地水稻田荒地菜地。菜地与荒地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显著破坏了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稳定性,其中菜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最为显著,仅为自然湿地的36.37%,降低主要来自于1.18~0.3mm和0.3-0.075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损失;水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升高,其中0.075mm团聚体的贡献率最大;退耕地在退田还湖之后,总有机碳恢复至自然湿地水平,但0.3~0.075mm和0.075mm团聚体有机碳与自然湿地差异显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仍低于自然湿地;鱼塘底泥在各指标上均与自然湿地无显著差异,很好的保护了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围垦年限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围垦0~48年间,农田土壤系统对细菌群落的选择及土壤资源均质化过程中细菌间竞争关系的加强,造成细菌多样性指数不断降低;在强烈的竞争环境下,真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土壤碳源,多样性指数升高。围垦48-92年间,农田土壤中新的平衡已经形成,细菌多样性指数趋于稳定,真菌多样性指数开始降低。不同围垦年限下,真菌对围垦年限的变化响应更加敏感,多样性指数始终高于细菌且幅度越来越大,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逐渐由细菌主导变为真菌主导。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自然湿地相比,地上植被是造成四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同时耕作也降低了水稻田与菜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水稻田长期使用化肥,菜地多使用有机肥,造成水稻田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幅度更大。荒地与鱼塘底泥由于没有人为耕作过程的影响,丰富度下降的幅度不大。真菌群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围垦后,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相应的演替过程。土壤细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随土壤发育呈现明显的时间趋势。土壤细菌的演替过程表现出与土壤结构(团聚体分布)相似的模式,在围垦48年时,演替均发生了方向性上的变化,围垦48年内属于“快速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都明显而快速的降低;围垦48-92年属于“渐进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趋于稳定,略微有所升高。在围垦过程中,有机碳含量并不是限制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碳组分及其有效性可能是细菌多样性的限制因子。CCA分析结果显示,有机碳含量(TOC)的指向与围垦年限(RY)最为接近,是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在围垦时间序列下变异的关键因素。这表明围垦活动通过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尤其是有机碳含量来驱动微生物群落演替。湿地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动态与微生物群落演替间存在协同反馈的关系。
鄱阳湖湿地围垦后土壤团聚体结构、有机碳及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
作者: 陶金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围垦  土壤微生物群落演替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土地利用  有机碳  团聚体 
描述:围垦是导致湿地资源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湿地被围垦后显著的改变了土壤结构和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土壤总有机碳和团聚体有机碳是土壤质量与环境稳定的重要指标,在众多影响土壤有机碳库与湿地碳循环的因素中,土地利用变化是关键因子之一,同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土壤质量的演变机制及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原理,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结构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变三个方面,系统的研究了鄱阳湖湿地围垦后不同围垦年限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湿地土壤的影响。本研究在鄱阳湖自然湿地及围垦距今38、48、92年的土地上展开,并对围垦38年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较为典型的水稻田、菜地、荒地和鱼塘底泥进行土壤采样(0-20cm表层土壤),在围垦年限与土地利用方式两个影响因子下,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动态,通过团聚体分布,土壤MWD与GMD值探讨团聚体结构,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探讨土壤微生物演替,通过CCA分析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尤其是与有机碳动态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果如下:围垦后92年内农田土壤团聚体结构、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变化明显。围垦0-48年,大量微团聚体因耕作影响从大团聚体中分离出来,且存在逐级连续分解的过程,团聚体稳定性降低;围垦48-92年间,不易分解的结胶物质不断积累,同时在土壤系统自我调节作用下,形成了新的保护机制,稳定性升高。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出随围垦年限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并在围垦48年后逐渐趋于稳定,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饱和值。各级别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不断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升高贡献最大的是4.75mm和0.075mm团聚体,来自1.18-0.3mm团聚体的作用最小。鄱阳湖湿地围垦后,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团聚体结构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MWD和GMD值的规律表现为:鱼塘底泥自然湿地退耕地水稻田荒地菜地。菜地与荒地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显著破坏了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稳定性,其中菜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最为显著,仅为自然湿地的36.37%,降低主要来自于1.18~0.3mm和0.3-0.075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损失;水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升高,其中0.075mm团聚体的贡献率最大;退耕地在退田还湖之后,总有机碳恢复至自然湿地水平,但0.3~0.075mm和0.075mm团聚体有机碳与自然湿地差异显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仍低于自然湿地;鱼塘底泥在各指标上均与自然湿地无显著差异,很好的保护了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围垦年限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围垦0~48年间,农田土壤系统对细菌群落的选择及土壤资源均质化过程中细菌间竞争关系的加强,造成细菌多样性指数不断降低;在强烈的竞争环境下,真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土壤碳源,多样性指数升高。围垦48-92年间,农田土壤中新的平衡已经形成,细菌多样性指数趋于稳定,真菌多样性指数开始降低。不同围垦年限下,真菌对围垦年限的变化响应更加敏感,多样性指数始终高于细菌且幅度越来越大,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逐渐由细菌主导变为真菌主导。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自然湿地相比,地上植被是造成四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同时耕作也降低了水稻田与菜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水稻田长期使用化肥,菜地多使用有机肥,造成水稻田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幅度更大。荒地与鱼塘底泥由于没有人为耕作过程的影响,丰富度下降的幅度不大。真菌群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围垦后,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相应的演替过程。土壤细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随土壤发育呈现明显的时间趋势。土壤细菌的演替过程表现出与土壤结构(团聚体分布)相似的模式,在围垦48年时,演替均发生了方向性上的变化,围垦48年内属于“快速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都明显而快速的降低;围垦48-92年属于“渐进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趋于稳定,略微有所升高。在围垦过程中,有机碳含量并不是限制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碳组分及其有效性可能是细菌多样性的限制因子。CCA分析结果显示,有机碳含量(TOC)的指向与围垦年限(RY)最为接近,是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在围垦时间序列下变异的关键因素。这表明围垦活动通过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尤其是有机碳含量来驱动微生物群落演替。湿地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动态与微生物群落演替间存在协同反馈的关系。
全文:围垦是导致湿地资源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湿地被围垦后显著的改变了土壤结构和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土壤总有机碳和团聚体有机碳是土壤质量与环境稳定的重要指标,在众多影响土壤有机碳库与湿地碳循环的因素中,土地利用变化是关键因子之一,同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土壤质量的演变机制及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原理,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结构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变三个方面,系统的研究了鄱阳湖湿地围垦后不同围垦年限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湿地土壤的影响。本研究在鄱阳湖自然湿地及围垦距今38、48、92年的土地上展开,并对围垦38年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较为典型的水稻田、菜地、荒地和鱼塘底泥进行土壤采样(0-20cm表层土壤),在围垦年限与土地利用方式两个影响因子下,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动态,通过团聚体分布,土壤MWD与GMD值探讨团聚体结构,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探讨土壤微生物演替,通过CCA分析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尤其是与有机碳动态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果如下:围垦后92年内农田土壤团聚体结构、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变化明显。围垦0-48年,大量微团聚体因耕作影响从大团聚体中分离出来,且存在逐级连续分解的过程,团聚体稳定性降低;围垦48-92年间,不易分解的结胶物质不断积累,同时在土壤系统自我调节作用下,形成了新的保护机制,稳定性升高。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出随围垦年限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并在围垦48年后逐渐趋于稳定,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饱和值。各级别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不断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升高贡献最大的是4.75mm和0.075mm团聚体,来自1.18-0.3mm团聚体的作用最小。鄱阳湖湿地围垦后,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团聚体结构与有机碳分布。团聚体MWD和GMD值的规律表现为:鱼塘底泥自然湿地退耕地水稻田荒地菜地。菜地与荒地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显著破坏了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稳定性,其中菜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最为显著,仅为自然湿地的36.37%,降低主要来自于1.18~0.3mm和0.3-0.075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损失;水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升高,其中0.075mm团聚体的贡献率最大;退耕地在退田还湖之后,总有机碳恢复至自然湿地水平,但0.3~0.075mm和0.075mm团聚体有机碳与自然湿地差异显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仍低于自然湿地;鱼塘底泥在各指标上均与自然湿地无显著差异,很好的保护了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围垦年限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围垦0~48年间,农田土壤系统对细菌群落的选择及土壤资源均质化过程中细菌间竞争关系的加强,造成细菌多样性指数不断降低;在强烈的竞争环境下,真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土壤碳源,多样性指数升高。围垦48-92年间,农田土壤中新的平衡已经形成,细菌多样性指数趋于稳定,真菌多样性指数开始降低。不同围垦年限下,真菌对围垦年限的变化响应更加敏感,多样性指数始终高于细菌且幅度越来越大,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逐渐由细菌主导变为真菌主导。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自然湿地相比,地上植被是造成四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同时耕作也降低了水稻田与菜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水稻田长期使用化肥,菜地多使用有机肥,造成水稻田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幅度更大。荒地与鱼塘底泥由于没有人为耕作过程的影响,丰富度下降的幅度不大。真菌群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围垦后,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相应的演替过程。土壤细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随土壤发育呈现明显的时间趋势。土壤细菌的演替过程表现出与土壤结构(团聚体分布)相似的模式,在围垦48年时,演替均发生了方向性上的变化,围垦48年内属于“快速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都明显而快速的降低;围垦48-92年属于“渐进演替阶段”,细菌群落整体多样性、物种丰富度趋于稳定,略微有所升高。在围垦过程中,有机碳含量并不是限制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碳组分及其有效性可能是细菌多样性的限制因子。CCA分析结果显示,有机碳含量(TOC)的指向与围垦年限(RY)最为接近,是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在围垦时间序列下变异的关键因素。这表明围垦活动通过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尤其是有机碳含量来驱动微生物群落演替。湿地围垦后,土壤有机碳动态与微生物群落演替间存在协同反馈的关系。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