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水质参数遥感反演及营养状况评价
作者: 黄国金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遥感反演  MODIS  富营养化评价 
描述:水资源是生态系统的血液,是地球环境中最重要和最有活力的因素。由于受到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以及其它人为活动的影响,全球淡水资源日趋衰竭,湖泊、河流水体污染以及富营养化现象日益加重。基于遥感技术的水质监测方法相比于常规的水质监测方法,具有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便于长期动态监测等优势。以鄱阳湖为研究区,基于实地水质采样、光谱仪器测量、MODIS影像三种同步数据。实测光谱分析表明,鄱阳湖呈现Ⅱ类水体共有的特性,叶绿素a浓度较低,峰值不明显,悬浮物具有明显的峰值。采用基于影像特征的Chavez黑像元选择法对MODIS影像进行大气校正,将校正后的单波段、波段组合反射率与叶绿素a浓度、悬浮物浓度做pea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叶绿素a与反射率相关性较高,出现了大量的波段及波段组合,最佳反演波段为500m分辨率的(B2+B7);悬浮物具有时空特性,只与少数波段或波段组合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最佳反演波段为500m分辨率的(B2-B7)。基于最佳波段分析,分别采用统计回归和BP网络两种方法建立遥感反演模型,并用实测的样本数据对两种反演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具有较强辐射分辨率的500m数据比250m数据反演效果好;BP网络在样本数量充足时用来构建非线性映射模型,相对于常规的统计回归建模方法显示出更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最后,对实测的水质参数浓度之间进行了pearson分析,发现悬浮物与透明度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并用统计回归的方法得到了悬浮物与透明度的数学表达式,结合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和修正的营养状态指数公式,得到了基于遥感技术的TSI指数计算模型。结合同步MODIS影像,应用模型生成了鄱阳湖丰水期的TSI指数分布图。
全文:水资源是生态系统的血液,是地球环境中最重要和最有活力的因素。由于受到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以及其它人为活动的影响,全球淡水资源日趋衰竭,湖泊、河流水体污染以及富营养化现象日益加重。基于遥感技术的水质监测方法相比于常规的水质监测方法,具有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便于长期动态监测等优势。以鄱阳湖为研究区,基于实地水质采样、光谱仪器测量、MODIS影像三种同步数据。实测光谱分析表明,鄱阳湖呈现Ⅱ类水体共有的特性,叶绿素a浓度较低,峰值不明显,悬浮物具有明显的峰值。采用基于影像特征的Chavez黑像元选择法对MODIS影像进行大气校正,将校正后的单波段、波段组合反射率与叶绿素a浓度、悬浮物浓度做pea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叶绿素a与反射率相关性较高,出现了大量的波段及波段组合,最佳反演波段为500m分辨率的(B2+B7);悬浮物具有时空特性,只与少数波段或波段组合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最佳反演波段为500m分辨率的(B2-B7)。基于最佳波段分析,分别采用统计回归和BP网络两种方法建立遥感反演模型,并用实测的样本数据对两种反演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具有较强辐射分辨率的500m数据比250m数据反演效果好;BP网络在样本数量充足时用来构建非线性映射模型,相对于常规的统计回归建模方法显示出更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最后,对实测的水质参数浓度之间进行了pearson分析,发现悬浮物与透明度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并用统计回归的方法得到了悬浮物与透明度的数学表达式,结合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和修正的营养状态指数公式,得到了基于遥感技术的TSI指数计算模型。结合同步MODIS影像,应用模型生成了鄱阳湖丰水期的TSI指数分布图。
基于RS和GIS的鄱阳湖天然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作者: 范娜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景观格局  鄱阳湖  遥感  湿地 
描述:湿地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随水位变化所呈现出的规律性。本文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如下:(1)以鄱阳湖区圩堤图和洪水期遥感影像为数底图,在ArcGIS 9.2的环境中确定了鄱阳湖天然湿地边界,其天然湿地总面积
全文:湿地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随水位变化所呈现出的规律性。本文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如下:(1)以鄱阳湖区圩堤图和洪水期遥感影像为数底图,在ArcGIS 9.2的环境中确定了鄱阳湖天然湿地边界,其天然湿地总面积
鄱阳湖典型湿地土地覆盖及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作者: 莫明浩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土地覆盖  景观格局  鄱阳湖  环境保护  湿地 
描述:情况作分析研究,着重研究了如下内容: (1)分析鄱阳湖典型湿地的特点。典型湿地位于赣江和修水冲淤三角洲前缘,水陆相互作用典型、是鄱阳湖与外界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区域,具有相对完整的演替系列
全文:情况作分析研究,着重研究了如下内容: (1)分析鄱阳湖典型湿地的特点。典型湿地位于赣江和修水冲淤三角洲前缘,水陆相互作用典型、是鄱阳湖与外界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区域,具有相对完整的演替系列
鄱阳湖湿地景观变化及其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作者: 谢冬明  来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生态分区  环境保护  湿地景观 
描述:本文对鄱阳湖湿地景观变化及其生态功能分区进行了研究。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水体过滤和补充地下水功能。湿地退化是世界普遍性问题,世界上已有50%的湿地受到破坏或已经退化。鄱阳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有着丰富的生态功能价值;鄱阳湖湿地是世界重要湿地,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利用数字高程地图数据(DEM)、土地利用数据、围堤数据和多年水位数据,提取现有鄱阳湖湿地面积为3886km2,这一范围是鄱阳湖湿地保护必须坚守的红线。同水位下,湿地景观变化不明显;水位波动下,景观变化比较显著。水位过低,湿地景观破碎化比较严重。环境因素直接地影响湿地景观变化。水位季节性变化是湿地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社会经济因子对鄱阳湖湿地景观变化没有明显影响。鄱阳湖湿地主要具有候鸟保护功能、珍稀鱼类动物物种保护功能、饮用水资源保护功能、钉螺(血吸虫)病防控功能、生态渔业产业功能、生态旅游业功能。对这些生态功能重要性进评价,结合鄱阳湖行政区划,将鄱阳湖湿地分为生态渔业捕捞区、珍稀鱼类动物资源保护与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候鸟保护与血吸虫病防控区、生态水产养殖和重要鱼类繁育区、生态旅游观光与宣教区等五大功能区。针对湿地不同生态功能区,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全文:本文对鄱阳湖湿地景观变化及其生态功能分区进行了研究。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水体过滤和补充地下水功能。湿地退化是世界普遍性问题,世界上已有50%的湿地受到破坏或已经退化。鄱阳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有着丰富的生态功能价值;鄱阳湖湿地是世界重要湿地,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利用数字高程地图数据(DEM)、土地利用数据、围堤数据和多年水位数据,提取现有鄱阳湖湿地面积为3886km2,这一范围是鄱阳湖湿地保护必须坚守的红线。同水位下,湿地景观变化不明显;水位波动下,景观变化比较显著。水位过低,湿地景观破碎化比较严重。环境因素直接地影响湿地景观变化。水位季节性变化是湿地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社会经济因子对鄱阳湖湿地景观变化没有明显影响。鄱阳湖湿地主要具有候鸟保护功能、珍稀鱼类动物物种保护功能、饮用水资源保护功能、钉螺(血吸虫)病防控功能、生态渔业产业功能、生态旅游业功能。对这些生态功能重要性进评价,结合鄱阳湖行政区划,将鄱阳湖湿地分为生态渔业捕捞区、珍稀鱼类动物资源保护与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候鸟保护与血吸虫病防控区、生态水产养殖和重要鱼类繁育区、生态旅游观光与宣教区等五大功能区。针对湿地不同生态功能区,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鄱阳湖湿地CO2通量观测信号扰动特征
作者: 王莉莉 杨涛  来源:湿地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涡度相关技术  信号强度  CO2通量 
描述:通量监测数据,分析通量观测信号的扰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7月915日CO2通量的信号强度最好,8月931日信号强度最差,信号强度日变化中,较好的时段为0︰004︰00(凌晨时段),较差
全文:通量监测数据,分析通量观测信号的扰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7月915日CO2通量的信号强度最好,8月931日信号强度最差,信号强度日变化中,较好的时段为0︰004︰00(凌晨时段),较差
鄱阳湖湿地CO2通量观测信号扰动特征
作者: 王莉莉 杨涛  来源:湿地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涡度相关技术  信号强度  CO2通量 
描述:通量监测数据,分析通量观测信号的扰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7月915日CO2通量的信号强度最好,8月931日信号强度最差,信号强度日变化中,较好的时段为0︰004︰00(凌晨时段),较差
全文:通量监测数据,分析通量观测信号的扰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7月915日CO2通量的信号强度最好,8月931日信号强度最差,信号强度日变化中,较好的时段为0︰004︰00(凌晨时段),较差
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
作者: 马逸麟 郄海满 彭晓玫 江俊杰 谢长瑜  来源:岩矿测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碳密度  土壤有机碳  碳储量  鄱阳湖  分布特征 
描述: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碳储量研究在碳循环和全球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土壤碳数据,计算了研究区表层、中层、深层土壤的全碳储量和有机碳储量,分析其有机碳储量和有机碳密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碳储量是以有机碳储量为主;表层土壤(0~0.2 m)的有机碳密度为3512 t/km2,有机碳储量为1.38亿吨;中层土壤(0~1.0 m)的有机碳密度为11156 t/km2,有机碳储量为4.39亿吨;深层土壤(0~1.8 m)的有机碳密度为15617 t/km2,有机碳储量为6.14亿吨。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区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高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区内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10.86%,中层及深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区平均水平接近,显示研究区土壤的有机碳储量巨大。进一步分析研究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地貌单元、不同行政单元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及有机碳储量,系统查明了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和分配特征。研究认为,区域内各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具有同一性特征,与所处区域的成土地质背景和植被覆盖率密切相关。土壤有机碳密度高值区均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区,包括江西丰城市北部、高安市南部、乐平市周边地区等古生代炭质岩和煤系地层区,其中乐平市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最高;低值区均分布在湖区和水系河谷地区。该成果可为江西省的碳循环和碳排放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全文: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碳储量研究在碳循环和全球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土壤碳数据,计算了研究区表层、中层、深层土壤的全碳储量和有机碳储量,分析其有机碳储量和有机碳密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碳储量是以有机碳储量为主;表层土壤(0~0.2 m)的有机碳密度为3512 t/km2,有机碳储量为1.38亿吨;中层土壤(0~1.0 m)的有机碳密度为11156 t/km2,有机碳储量为4.39亿吨;深层土壤(0~1.8 m)的有机碳密度为15617 t/km2,有机碳储量为6.14亿吨。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区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高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区内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10.86%,中层及深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区平均水平接近,显示研究区土壤的有机碳储量巨大。进一步分析研究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地貌单元、不同行政单元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及有机碳储量,系统查明了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和分配特征。研究认为,区域内各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具有同一性特征,与所处区域的成土地质背景和植被覆盖率密切相关。土壤有机碳密度高值区均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区,包括江西丰城市北部、高安市南部、乐平市周边地区等古生代炭质岩和煤系地层区,其中乐平市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最高;低值区均分布在湖区和水系河谷地区。该成果可为江西省的碳循环和碳排放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江西鄱阳湖及“五河”干流淡水贝类多样性格局及对水位变化的响应
作者: 徐亮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信江  水位变化  抚河  鄱阳湖  现存量  淡水贝类  赣江  饶河  物种多样性  修河 
描述:贝类分类学和生态学的研究结果。除种类记述外,还分析了鄱阳湖及“五河”干流淡水贝类的多样性格局、现存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记录了鄱阳湖及“五河”干流淡水贝类123种,其中腹足纲12科
全文:贝类分类学和生态学的研究结果。除种类记述外,还分析了鄱阳湖及“五河”干流淡水贝类的多样性格局、现存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记录了鄱阳湖及“五河”干流淡水贝类123种,其中腹足纲12科
鄱阳湖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空间分布研究
作者: 朱静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空间模拟  空间差异  鄱阳湖  血吸虫病  易感地带 
描述:血吸虫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和地方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鄱阳湖沿岸八县目前尚未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对疫区人口身心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成较大威胁。进入21世纪,血吸虫病的患病与感染进入历史较低水平,但局部易感地带仍存在较高感染风险。血吸虫病易感地带地理环境特征复杂多样,感染风险高,人畜活动频繁,研究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综合运用地面调查、GIS等地球信息技术进行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研究是一种新的有效途径。参阅相关研究,总结归纳发现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形成与气候、水文、植被、土壤、高程、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易感地带具有野粪分布集中,感染性钉螺密度高,水中尾蚴密度高,人畜活动频繁,感染率高等特点。是与血吸虫病传播相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易感因子在空间互相重叠,血吸虫病感染风险高的地带。主要聚集在水陆交界带,空间分布有一定的稳定性,易感强度季节性等特征。鄱阳湖血吸虫病疫区分布范围广,流行程度空间差异性强,宏观地貌与水文条件空间分异是血吸虫病易感地带地理分类的主要依据。不同类型疫区的文化、社会、经济等差异引起人畜接触疫水方式、血防意识水平以及血防控制措施的空间差异形成了这种非地带性地理分异。鄱阳湖血吸虫病易感地带可分为洲滩型,洲垸型、洲岛型和湖汊型四类,实地考察易感地带地理环境特征,抽样选择典型自然村进行流行特征问卷调查,以洲垸型南昌县为例分析血吸虫病疫情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不同类型易感地带地貌与水文组合特征差异性强,流行特征复杂多样,但差异性较小。南昌县血吸虫病流行村离草洲距离愈近血吸虫病的感染率愈高;有螺草洲离村庄距离愈近草洲感染性钉螺密度愈。2004-2009年疫情呈下降趋势,仍存在高危易感地带,呈聚集分布,局部疫情年间变化不稳定。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空间分析方法,建立血吸虫病易感地带与相关地理事物之间发生空间关联的知识库和地理空间模型,进行知识驱动的南昌县易感地带空间分布模拟。结果显示南昌县沿岸湖滩草洲易感地带空间分布集中连片。以圩堤为界,垸外广泛存在潜在血吸虫病感染高风险区域。高危易感地带主要沿垸外圩堤呈点状或块状分布,尤其是玉丰村、五丰村、将军洲和五星农场等沿岸行政村,居民点离高危易感地带距离近,发生感染的风险高。
全文:血吸虫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和地方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鄱阳湖沿岸八县目前尚未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对疫区人口身心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成较大威胁。进入21世纪,血吸虫病的患病与感染进入历史较低水平,但局部易感地带仍存在较高感染风险。血吸虫病易感地带地理环境特征复杂多样,感染风险高,人畜活动频繁,研究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综合运用地面调查、GIS等地球信息技术进行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研究是一种新的有效途径。参阅相关研究,总结归纳发现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形成与气候、水文、植被、土壤、高程、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易感地带具有野粪分布集中,感染性钉螺密度高,水中尾蚴密度高,人畜活动频繁,感染率高等特点。是与血吸虫病传播相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易感因子在空间互相重叠,血吸虫病感染风险高的地带。主要聚集在水陆交界带,空间分布有一定的稳定性,易感强度季节性等特征。鄱阳湖血吸虫病疫区分布范围广,流行程度空间差异性强,宏观地貌与水文条件空间分异是血吸虫病易感地带地理分类的主要依据。不同类型疫区的文化、社会、经济等差异引起人畜接触疫水方式、血防意识水平以及血防控制措施的空间差异形成了这种非地带性地理分异。鄱阳湖血吸虫病易感地带可分为洲滩型,洲垸型、洲岛型和湖汊型四类,实地考察易感地带地理环境特征,抽样选择典型自然村进行流行特征问卷调查,以洲垸型南昌县为例分析血吸虫病疫情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不同类型易感地带地貌与水文组合特征差异性强,流行特征复杂多样,但差异性较小。南昌县血吸虫病流行村离草洲距离愈近血吸虫病的感染率愈高;有螺草洲离村庄距离愈近草洲感染性钉螺密度愈。2004-2009年疫情呈下降趋势,仍存在高危易感地带,呈聚集分布,局部疫情年间变化不稳定。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空间分析方法,建立血吸虫病易感地带与相关地理事物之间发生空间关联的知识库和地理空间模型,进行知识驱动的南昌县易感地带空间分布模拟。结果显示南昌县沿岸湖滩草洲易感地带空间分布集中连片。以圩堤为界,垸外广泛存在潜在血吸虫病感染高风险区域。高危易感地带主要沿垸外圩堤呈点状或块状分布,尤其是玉丰村、五丰村、将军洲和五星农场等沿岸行政村,居民点离高危易感地带距离近,发生感染的风险高。
鄱阳湖湿地锰的分布特征及对重金属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 曹俊秀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氧化锰  释放  吸附  鄱阳湖  重金属 
描述:实验室模拟相结合,对鄱阳湖典型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活性锰及全锰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湿地土壤及氧化锰吸附和释放重金属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全文:实验室模拟相结合,对鄱阳湖典型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活性锰及全锰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湿地土壤及氧化锰吸附和释放重金属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上页 1 2 3 ... 14 15 16 ... 18 19 20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