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秦桧当政,姜夔隐居”考辨
-
作者:
余和生 来源:上饶师专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卒年代 历史事实 姜夔 萧德藻 当政 绍兴 历史典籍 历史脉络 考证 秦桧
-
描述:“秦桧当政,姜夔隐居”,这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不必为此打笔墨官司。然而,七百多年来,许多文人笔记、历史典籍乃至新修方志,竟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两回事扯到了一起。诸如:“绍兴中,秦桧当国,(姜夔)隐居箬坑之丁山”(《嘉庆重修一统志·饶州府志·人物》);“(姜夔)因不满秦桧当政,隐居武康县”(《辞源》);“南宋著名词人姜夔乃江西鄱阳人,秦桧当政时曾隐居德兴箬坑之丁山”(《德兴县志》)。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读之犹如骨骾在喉,不吐不快。为廓清这一历史事实,笔者循着历史脉络,作了
-
全文:“秦桧当政,姜夔隐居”,这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不必为此打笔墨官司。然而,七百多年来,许多文人笔记、历史典籍乃至新修方志,竟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两回事扯到了一起。诸如:“绍兴中,秦桧当国,(姜夔)隐居箬坑之丁山”(《嘉庆重修一统志·饶州府志·人物》);“(姜夔)因不满秦桧当政,隐居武康县”(《辞源》);“南宋著名词人姜夔乃江西鄱阳人,秦桧当政时曾隐居德兴箬坑之丁山”(《德兴县志》)。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读之犹如骨骾在喉,不吐不快。为廓清这一历史事实,笔者循着历史脉络,作了
-
青山独往有真意,异代相随俱风流——王维与陶渊明隐逸思想比较
-
作者:
逯雪梅 张荣东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园 隐逸思想 王维 山水 陶渊明
-
描述:为了寻求心灵的依托与慰藉,王维与陶渊明以不同的心态走入自然。王维淡漠人事,一意参禅,力图以释家的空与寂来消除内心的痛苦.对王维而言,山水是外在的。而陶渊明把田园融入自己的生活,隐逸成为陶渊明的生活方式,作为现实社会的异在形式,田园是陶渊明的精神家园。
-
全文:为了寻求心灵的依托与慰藉,王维与陶渊明以不同的心态走入自然。王维淡漠人事,一意参禅,力图以释家的空与寂来消除内心的痛苦.对王维而言,山水是外在的。而陶渊明把田园融入自己的生活,隐逸成为陶渊明的生活方式,作为现实社会的异在形式,田园是陶渊明的精神家园。
-
从三篇课文中解读陶渊明的隐士情怀
-
作者:
刘涛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隐逸诗人 园田居 江州祭酒 陶渊明 心情 初中语文教材 彭泽县 田园风味 隐士情怀
-
描述: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三篇作品,一篇是《归田园居》(其三),一篇是《桃花源记》,另一篇是《饮酒》(其五)。这三篇文章,很具有代表性,不但展现了陶诗的田园风味,而且表现了作者的隐士情怀。
-
全文: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三篇作品,一篇是《归田园居》(其三),一篇是《桃花源记》,另一篇是《饮酒》(其五)。这三篇文章,很具有代表性,不但展现了陶诗的田园风味,而且表现了作者的隐士情怀。
-
"何必东篱下,一壶醉此间":从《乐志堂诗集》中看陶渊明对清初文人隐逸思想的影响
-
作者:
秦浩 米兰 来源:今日湖北(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闲适 《乐志堂诗集》 平淡 隐逸诗 乱世
-
描述:隐居,是古代文人面对黑暗现实时为保持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而选择的出路之一.在乱世之中,尤重隐逸.而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充分反映了隐居生活的各个层面,以其古朴自然的诗风,为人们所推崇.本文主要通过赏析李明嶅的,分析其中对陶渊明思想的继承,来揭示陶渊明对清初文人隐逸思想的影响.
-
全文:隐居,是古代文人面对黑暗现实时为保持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而选择的出路之一.在乱世之中,尤重隐逸.而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充分反映了隐居生活的各个层面,以其古朴自然的诗风,为人们所推崇.本文主要通过赏析李明嶅的,分析其中对陶渊明思想的继承,来揭示陶渊明对清初文人隐逸思想的影响.
-
浅析陶渊明《饮酒》第五首(结庐在人境)中的无我之境
-
作者:
郭放彩 来源: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无我之境 自然哲学 田园 心远
-
描述:陶渊明在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展示了自我远离世俗名利轨道的悠闲心态,为个体生命的存在作出新的诠释,同时,再现了诗人的自然哲学,即个体生命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全诗建构出物我两忘的美学境界。
-
全文:陶渊明在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展示了自我远离世俗名利轨道的悠闲心态,为个体生命的存在作出新的诠释,同时,再现了诗人的自然哲学,即个体生命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全诗建构出物我两忘的美学境界。
-
梅香飘渺自空灵: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赏析
-
作者:
姚晓明 来源:小学生之友·阅读写作版(下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诗人 想象 姜夔 空灵 写诗 景物 中国画
-
描述:中国画讲究写意,画面不能太满,景物之外必须留有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写诗也是这样,要讲究空灵,让人有想象和回味的余地。南宋时,江西诗人姜夔的《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就是这样的好诗。
-
全文:中国画讲究写意,画面不能太满,景物之外必须留有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写诗也是这样,要讲究空灵,让人有想象和回味的余地。南宋时,江西诗人姜夔的《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就是这样的好诗。
-
压抑、克制下的“闲远自得”:陶渊明归隐后的心态分析
-
作者:
张秋爽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心态 陶渊明
-
描述: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二十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作品内容与写作年代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而终其一生的。
-
全文: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二十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作品内容与写作年代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而终其一生的。
-
压抑、克制下的“闲远自得”:陶渊明归隐后的心态分析
-
作者:
张秋爽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心态 陶渊明
-
描述: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二十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作品内容与写作年代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而终其一生的。
-
全文: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二十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作品内容与写作年代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而终其一生的。
-
玉抑、克制下的“闲远自得”:陶渊明归隐后的心态分析
-
作者:
张秋爽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心态 陶渊明
-
描述: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20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与作品内容与创作年份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终其一生。
-
全文:陶渊明自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辞彭泽令,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柴桑,20余年一直隐居田园。本文通过对陶之思想、与作品内容与创作年份的对照分析,得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的心态是痛苦与平静互相交织,终其一生。
-
责子与誉儿——也谈陶渊明《责子》诗及其他
-
作者:
刘石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间 诗人 普遍 田园生活 独特 《饮酒》 明诗 隐居 陶渊明 反映
-
描述:陶渊明诗最知名的是表达自己隐居田园生活和心境的一类,如《归国田居》其一(种豆南山下)、《移居》其二(春秋多佳日)、《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等。《责子》诗从内容讲属于比较独特的一首,也不算他的最高成就,但诗中反映的骨肉亲情是人间最可宝贵的一种感情,也是古代诗文创作中很普
-
全文:陶渊明诗最知名的是表达自己隐居田园生活和心境的一类,如《归国田居》其一(种豆南山下)、《移居》其二(春秋多佳日)、《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等。《责子》诗从内容讲属于比较独特的一首,也不算他的最高成就,但诗中反映的骨肉亲情是人间最可宝贵的一种感情,也是古代诗文创作中很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