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流域径流过程影响的定量分析
作者: 刘剑宇 张强 邓晓宇 慈晖 陈晓宏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活动  径流  鄱阳湖流域  水文模型  气候变化  不同时间尺度 
描述: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影响及其对流域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采用水文模型和多元回归法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鄱阳湖“五河”径流的影响,并通过与灵敏度分析法对比来进一步验证分析结果 .研究表明,1970-2009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流域径流增加的贡献率分别为73%和27%.气候变化是饶河、信江和赣江径流增加的主导因素,而人类活动是修水径流增加的主要因素,是抚河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另外,不同季节影响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又有不同,人类活动为干季(11月到次年2月)径流增加和湿季(4-6月)径流减小的主导因素,其贡献率分别为78.9%和82.7%.本研究可为鄱阳湖流域防洪抗旱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全文: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影响及其对流域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采用水文模型和多元回归法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鄱阳湖“五河”径流的影响,并通过与灵敏度分析法对比来进一步验证分析结果 .研究表明,1970-2009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流域径流增加的贡献率分别为73%和27%.气候变化是饶河、信江和赣江径流增加的主导因素,而人类活动是修水径流增加的主要因素,是抚河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另外,不同季节影响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又有不同,人类活动为干季(11月到次年2月)径流增加和湿季(4-6月)径流减小的主导因素,其贡献率分别为78.9%和82.7%.本研究可为鄱阳湖流域防洪抗旱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流域径流过程影响的定量分析
作者: 刘剑宇 张强 邓晓宇 慈晖 陈晓宏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活动  径流  鄱阳湖流域  水文模型  气候变化  不同时间尺度 
描述: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影响及其对流域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采用水文模型和多元回归法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鄱阳湖“五河”径流的影响,并通过与灵敏度分析法对比来进一步验证分析结果 .研究表明,1970-2009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流域径流增加的贡献率分别为73%和27%.气候变化是饶河、信江和赣江径流增加的主导因素,而人类活动是修水径流增加的主要因素,是抚河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另外,不同季节影响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又有不同,人类活动为干季(11月到次年2月)径流增加和湿季(4-6月)径流减小的主导因素,其贡献率分别为78.9%和82.7%.本研究可为鄱阳湖流域防洪抗旱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全文: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影响及其对流域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采用水文模型和多元回归法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鄱阳湖“五河”径流的影响,并通过与灵敏度分析法对比来进一步验证分析结果 .研究表明,1970-2009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流域径流增加的贡献率分别为73%和27%.气候变化是饶河、信江和赣江径流增加的主导因素,而人类活动是修水径流增加的主要因素,是抚河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另外,不同季节影响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又有不同,人类活动为干季(11月到次年2月)径流增加和湿季(4-6月)径流减小的主导因素,其贡献率分别为78.9%和82.7%.本研究可为鄱阳湖流域防洪抗旱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鄱阳湖洲滩湿地地下水位对灰化薹草种群的影响
作者: 冯文娟 徐力刚 王晓龙 李海英 姜加虎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下水位  灰化薹草  鄱阳湖  种群 
描述: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近年来鄱阳湖流域极端水文事件频发,洲滩湿地生态过程也相应发生变化,开展鄱阳湖水文过程变化与植被演替过程的交互作用研究十分必要。选择鄱阳湖典型洲滩植物灰化薹草(Carex cinerascens)为研究对象,通过地下水位控制模拟试验,设置地下水位埋深10、20、40、80、120cm等5个处理,系统探讨了地下水位埋深对鄱阳湖典型湿地植物灰化薹草生长与种群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春季,不同地下水位对灰化薹草种群的密度和群落多样性影响不显著;夏季,不同地下水位对灰化薹草的密度、种群多样性以及藜蒿和灰化薹草的高度比影响显著。地下水位埋深10cm更适宜灰化薹草植株的生长与群落结构的稳定,而地下水位埋深低于80cm,尤其是低于120cm可能会导致灰化薹草种群的退化与演替。研究结果对于揭示地下水位波动作用下鄱阳湖湿地植被种群发生的短期变化和长期演变趋势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全文: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近年来鄱阳湖流域极端水文事件频发,洲滩湿地生态过程也相应发生变化,开展鄱阳湖水文过程变化与植被演替过程的交互作用研究十分必要。选择鄱阳湖典型洲滩植物灰化薹草(Carex cinerascens)为研究对象,通过地下水位控制模拟试验,设置地下水位埋深10、20、40、80、120cm等5个处理,系统探讨了地下水位埋深对鄱阳湖典型湿地植物灰化薹草生长与种群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春季,不同地下水位对灰化薹草种群的密度和群落多样性影响不显著;夏季,不同地下水位对灰化薹草的密度、种群多样性以及藜蒿和灰化薹草的高度比影响显著。地下水位埋深10cm更适宜灰化薹草植株的生长与群落结构的稳定,而地下水位埋深低于80cm,尤其是低于120cm可能会导致灰化薹草种群的退化与演替。研究结果对于揭示地下水位波动作用下鄱阳湖湿地植被种群发生的短期变化和长期演变趋势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
作者: 占坡强  来源:华东交通大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绿色技术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规划  新型城镇化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经济区之一,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经济区。随着新型城镇建设的发展,由于该区历史原因、地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该区新型城镇建设面临着一系列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经济区之一,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经济区。随着新型城镇建设的发展,由于该区历史原因、地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该区新型城镇建设面临着一系列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
作者: 占坡强  来源:华东交通大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绿色技术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规划  新型城镇化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经济区之一,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经济区。随着新型城镇建设的发展,由于该区历史原因、地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该区新型城镇建设面临着一系列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经济区之一,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经济区。随着新型城镇建设的发展,由于该区历史原因、地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该区新型城镇建设面临着一系列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
作者: 占坡强  来源:华东交通大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绿色技术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规划  新型城镇化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经济区之一,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经济区。随着新型城镇建设的发展,由于该区历史原因、地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该区新型城镇建设面临着一系列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经济区之一,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经济区。随着新型城镇建设的发展,由于该区历史原因、地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该区新型城镇建设面临着一系列
2000~2013年鄱阳湖流域蒸散量时空变化
作者: 朱婧瑄 齐述华 刘贵花 王点 熊梦雅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  蒸散  MODIS数据产品 
描述:流域年度蒸散,验证MODIS蒸散数据产品(ETMOD),并分析20002013年鄱阳湖流域蒸散时空变化状况和土地利用变化对蒸散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ETMOD具有较高的精度,年蒸散量的平均误差为
全文:流域年度蒸散,验证MODIS蒸散数据产品(ETMOD),并分析20002013年鄱阳湖流域蒸散时空变化状况和土地利用变化对蒸散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ETMOD具有较高的精度,年蒸散量的平均误差为
鄱阳湖流域洪水变化特征及气候影响研究
作者: 刘剑宇 张强 顾西辉 肖名忠 孔冬冬  来源:地理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洪水特征  洪水发生率  集聚性  鄱阳湖流域  气候指标 
描述:。研究表明:1鄱阳湖流域各水文站点年、秋季和冬季最大洪水及POT超阈值洪水以增加趋势为主。2洪水发生率年内集聚性显著,主要集中在4~7月;年际洪水发生次数呈现非平稳泊松分布,洪水发生率出现明显的年际集聚
全文:。研究表明:1鄱阳湖流域各水文站点年、秋季和冬季最大洪水及POT超阈值洪水以增加趋势为主。2洪水发生率年内集聚性显著,主要集中在4~7月;年际洪水发生次数呈现非平稳泊松分布,洪水发生率出现明显的年际集聚
鄱阳湖流域洪水变化特征及气候影响研究
作者: 刘剑宇 张强 顾西辉 肖名忠 孔冬冬  来源:地理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洪水特征  洪水发生率  集聚性  鄱阳湖流域  气候指标 
描述:。研究表明:1鄱阳湖流域各水文站点年、秋季和冬季最大洪水及POT超阈值洪水以增加趋势为主。2洪水发生率年内集聚性显著,主要集中在4~7月;年际洪水发生次数呈现非平稳泊松分布,洪水发生率出现明显的年际集聚
全文:。研究表明:1鄱阳湖流域各水文站点年、秋季和冬季最大洪水及POT超阈值洪水以增加趋势为主。2洪水发生率年内集聚性显著,主要集中在4~7月;年际洪水发生次数呈现非平稳泊松分布,洪水发生率出现明显的年际集聚
鄱阳湖盆地的地质演化、新构造运动及其成因机制探讨
作者: 杨晓东 吴中海 张海军  来源:地质力学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构造  活动断裂  鄱阳湖盆地  地质演化  地震 
描述:综合鄱阳湖盆地的沉积特征和构造活动特点,并结合钻孔及剖面资料,分析了鄱阳湖盆地在东亚地区中新生代大地构造背景下的地质演化过程,总结了控制鄱阳湖盆地发展的主要断裂构造及其特征以及盆地的中新生代沉积古地理演化,最后进一步根据已有资料,总结了区域主要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及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并探讨析了盆地的成因机制。综合研究认为,在中生代,中国东南部的燕山运动事件使一套大致平行的北东—南西向断裂带形成,并在此时期导致了鄱阳湖断陷,形成鄱阳湖沉积盆地的雏形;之后,随着赣江断裂系活动方式的变化,鄱阳湖盆地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至第四纪,盆地中部发生整体拗陷并持续接受沉积;全新世中期后,演化成现代鄱阳湖。
全文:综合鄱阳湖盆地的沉积特征和构造活动特点,并结合钻孔及剖面资料,分析了鄱阳湖盆地在东亚地区中新生代大地构造背景下的地质演化过程,总结了控制鄱阳湖盆地发展的主要断裂构造及其特征以及盆地的中新生代沉积古地理演化,最后进一步根据已有资料,总结了区域主要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及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并探讨析了盆地的成因机制。综合研究认为,在中生代,中国东南部的燕山运动事件使一套大致平行的北东—南西向断裂带形成,并在此时期导致了鄱阳湖断陷,形成鄱阳湖沉积盆地的雏形;之后,随着赣江断裂系活动方式的变化,鄱阳湖盆地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至第四纪,盆地中部发生整体拗陷并持续接受沉积;全新世中期后,演化成现代鄱阳湖。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