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作者: 崔丽娟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  鄱阳湖  服务功能 
描述: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吞吐性河成湖,被称为长江的天然水位调节器。作为一种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鄱阳湖湿地效益类型丰富多样。主要的生态功能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固定C释放
全文: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吞吐性河成湖,被称为长江的天然水位调节器。作为一种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鄱阳湖湿地效益类型丰富多样。主要的生态功能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固定C释放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作者: 崔丽娟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  鄱阳湖  服务功能 
描述: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吞吐性河成湖,被称为长江的天然水位调节器。作为一种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鄱阳湖湿地效益类型丰富多样。主要的生态功能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固定C释放
全文: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吞吐性河成湖,被称为长江的天然水位调节器。作为一种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鄱阳湖湿地效益类型丰富多样。主要的生态功能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固定C释放
宋人神化陶渊明现象及其成因论略
作者: 王明辉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人  神化  陶渊明 
描述:本文研究剖析宋人神化陶渊明现象及其成因。笔者认为 ,宋人主要是从人品和文品两个方面对陶渊明及其诗文予以神化的 ,宋人神化陶渊明的主要原因与宋代三教合一、理学兴盛的思想状况和崇尚平淡自然、意境、韵味的文风等紧密关联。本文还就宋代的陶渊明研究与接受的总体特征及其神化陶渊明现象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
全文:本文研究剖析宋人神化陶渊明现象及其成因。笔者认为 ,宋人主要是从人品和文品两个方面对陶渊明及其诗文予以神化的 ,宋人神化陶渊明的主要原因与宋代三教合一、理学兴盛的思想状况和崇尚平淡自然、意境、韵味的文风等紧密关联。本文还就宋代的陶渊明研究与接受的总体特征及其神化陶渊明现象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
作者: 崔丽娟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价值评估  鄱阳湖  服务功能  湿地 
描述:的货币评价研究 ,得到鄱阳湖湿地主导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 3 6 2 7× 1 0 1 0 元。其中调蓄洪水功能最大 ,占总服务功能价值的4 3 98% ;其次是降解污染功能 ,占总服务功能价值的 38 4 9%。
全文:的货币评价研究 ,得到鄱阳湖湿地主导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 3 6 2 7× 1 0 1 0 元。其中调蓄洪水功能最大 ,占总服务功能价值的4 3 98% ;其次是降解污染功能 ,占总服务功能价值的 38 4 9%。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
作者: 崔丽娟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价值评估  鄱阳湖  服务功能  湿地 
描述:的货币评价研究 ,得到鄱阳湖湿地主导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 3 6 2 7× 1 0 1 0 元。其中调蓄洪水功能最大 ,占总服务功能价值的4 3 98% ;其次是降解污染功能 ,占总服务功能价值的 38 4 9%。
全文:的货币评价研究 ,得到鄱阳湖湿地主导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 3 6 2 7× 1 0 1 0 元。其中调蓄洪水功能最大 ,占总服务功能价值的4 3 98% ;其次是降解污染功能 ,占总服务功能价值的 38 4 9%。
首富村的富裕路——访青山湖区湖坊镇进顺村党委书记、江西鄱阳湖旅游企业集团董事长罗玉英
作者: 万文英  来源:审计与理财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青山湖区  党委书记  鄱阳湖旅游企业集团  罗玉英  湖坊镇  江西  农民收入  社区型股份合作制 
描述:进顺村是全国文明村,江西省首富村。村民人人是股东、户户住公寓,过上了城里人羡慕的“小康”生活……然而,从一个集体经济穷得丁当响的落后村到首富村,村民从农民到股东,进顺村历经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变迁。本期
全文:进顺村是全国文明村,江西省首富村。村民人人是股东、户户住公寓,过上了城里人羡慕的“小康”生活……然而,从一个集体经济穷得丁当响的落后村到首富村,村民从农民到股东,进顺村历经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变迁。本期
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中求生存:解读陶渊明
作者: 严玲琍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文化冲突  陶渊明 
描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其并不算太长的一生中,屡次出仕又屡次归隐。对其出仕之因,中学语文教材中以为是“家境贫寒,为谋生”。本文对此观点提出了异议,并对陶渊明的几次出仕又几次归隐的具体原因作了剖析。作者认为:陶渊明的几次出仕又几次归隐的原因是复杂的,不能用“因贫寒。为谋生”一语以概之。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陶渊明集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于一身,两种文化两种思想在他的头脑中不断斗争,不断地起作用的结果。同时还有一个原因也不能忽视,那就是:他凭自己多年从政的政治敏感,看到了东晋政权已日薄西山不会久长的必然结局。
全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其并不算太长的一生中,屡次出仕又屡次归隐。对其出仕之因,中学语文教材中以为是“家境贫寒,为谋生”。本文对此观点提出了异议,并对陶渊明的几次出仕又几次归隐的具体原因作了剖析。作者认为:陶渊明的几次出仕又几次归隐的原因是复杂的,不能用“因贫寒。为谋生”一语以概之。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陶渊明集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于一身,两种文化两种思想在他的头脑中不断斗争,不断地起作用的结果。同时还有一个原因也不能忽视,那就是:他凭自己多年从政的政治敏感,看到了东晋政权已日薄西山不会久长的必然结局。
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中求生存:解读陶渊明
作者: 严玲琍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文化冲突  陶渊明 
描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 ,在其并不算太长的一生中 ,屡次出仕又屡次归隐。对其出仕之因 ,中学语文教材中以为是“家境贫寒 ,为谋生”。本文对此观点提出了异议 ,并对陶渊明的几次出仕又几次归隐的具体原因作了剖析。作者认为 :陶渊明的几次出仕又几次归隐的原因是复杂的 ,不能用“因贫寒 ,为谋生”一语以概之。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陶渊明集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于一身 ,两种文化两种思想在他的头脑中不断斗争 ,不断地起作用的结果。同时还有一个原因也不能忽视 ,那就是 :他凭自己多年从政的政治敏感 ,看到了东晋政权已日薄西山不会久长的必然结局。
全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 ,在其并不算太长的一生中 ,屡次出仕又屡次归隐。对其出仕之因 ,中学语文教材中以为是“家境贫寒 ,为谋生”。本文对此观点提出了异议 ,并对陶渊明的几次出仕又几次归隐的具体原因作了剖析。作者认为 :陶渊明的几次出仕又几次归隐的原因是复杂的 ,不能用“因贫寒 ,为谋生”一语以概之。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陶渊明集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于一身 ,两种文化两种思想在他的头脑中不断斗争 ,不断地起作用的结果。同时还有一个原因也不能忽视 ,那就是 :他凭自己多年从政的政治敏感 ,看到了东晋政权已日薄西山不会久长的必然结局。
鄱阳湖洪水位频率变化的计算与分析
作者: 闵骞  来源:水文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退田还湖  频率特征  最高水位  洪水  鄱阳湖 
描述:根据鄱阳湖洪水成因及其影响机制,建立了一个包含入湖流量过程还原、湖盆容积变化、出湖流量过程随之而改变等多个可变因素在内的洪水位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鄱阳湖1952~2001年历年(次)洪水在不同年代(20世纪50、60、70、80、90年代)背景条件下的最高水位;对不同年代背景条件下年最高水位序列进行频率分析,将求得的5组洪水位~频率特征值进行比较,得出湖水位频率变化规律;探讨了鄱阳湖洪水位频率逐渐提高的原因,估计了退田还湖对洪水位频率的影响.
全文:根据鄱阳湖洪水成因及其影响机制,建立了一个包含入湖流量过程还原、湖盆容积变化、出湖流量过程随之而改变等多个可变因素在内的洪水位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鄱阳湖1952~2001年历年(次)洪水在不同年代(20世纪50、60、70、80、90年代)背景条件下的最高水位;对不同年代背景条件下年最高水位序列进行频率分析,将求得的5组洪水位~频率特征值进行比较,得出湖水位频率变化规律;探讨了鄱阳湖洪水位频率逐渐提高的原因,估计了退田还湖对洪水位频率的影响.
论唐宋文人对陶渊明文化解读之异同
作者: 李红霞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唐人  陶诗  宋人  陶渊明  隐逸 
描述:陶渊明以其自然纯朴的人生境界和简淡真淳的诗美境界为唐宋文人所仰慕,但时代精神和个人审美趣尚的歧异,唐宋文人对陶渊明其人其诗的理解择尚也有所不同。本文即以唐宋文人对其受容及其历史动因为基点进行考察,指出唐宋文人虽都推赏其隐逸高风和饮酒雅趣,但唐人主要视陶渊明为隐逸高士,而宋人对陶的文化解读则更为全面立体;较之唐代,宋代对陶诗的品评达到了创作借鉴和理论阐释的双重自觉。
全文:陶渊明以其自然纯朴的人生境界和简淡真淳的诗美境界为唐宋文人所仰慕,但时代精神和个人审美趣尚的歧异,唐宋文人对陶渊明其人其诗的理解择尚也有所不同。本文即以唐宋文人对其受容及其历史动因为基点进行考察,指出唐宋文人虽都推赏其隐逸高风和饮酒雅趣,但唐人主要视陶渊明为隐逸高士,而宋人对陶的文化解读则更为全面立体;较之唐代,宋代对陶诗的品评达到了创作借鉴和理论阐释的双重自觉。
上页 1 2 3 4 ... 7 8 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