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1985年以来陶渊明研究与纪念活动述要
-
作者:
赵纯璧 邢恩源 来源:鞍山社会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述要 纪念活动 陶学 黄金时段 20世纪70年代 散文家 魏正申 陶渊明研究 繁荣
-
描述:2005年为我国伟大诗人与散文家陶渊明诞辰1640周年。著名陶学专家魏正申在为卢晓林编著的《陶馆馆藏研陶论著评价·序》中称:“陶坛学人一致认同: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是我国继唐宋、清代之后
-
全文:2005年为我国伟大诗人与散文家陶渊明诞辰1640周年。著名陶学专家魏正申在为卢晓林编著的《陶馆馆藏研陶论著评价·序》中称:“陶坛学人一致认同: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是我国继唐宋、清代之后
-
从元好问《论诗绝句》看陶渊明的诗风及成因
-
作者:
唐民生 来源: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风 陶渊明 《论诗绝句》 成因
-
描述: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批评了历代不少重要诗人,其对陶诗的评价,由诗品及人口、由表及里,在探究其旨归的同时,揭示出陶的诗风及其成因。
-
全文: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批评了历代不少重要诗人,其对陶诗的评价,由诗品及人口、由表及里,在探究其旨归的同时,揭示出陶的诗风及其成因。
-
从陶渊明的讨论谈评价古典文学作品的尺度问题
-
作者:
贾文昭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人 评价 现实主义 古典文学作品 陶渊明
-
描述:在陶渊明的评论问题上,目前有两种根本对抗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陶“基本上最反现实主义的诗人”,
-
全文:在陶渊明的评论问题上,目前有两种根本对抗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陶“基本上最反现实主义的诗人”,
-
《陶渊明集》异文问题之我见(上):兼评田晓菲《尘几录》
-
作者:
龚斌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集》手抄本 《陶集》异文
-
描述:造成《陶渊明集》异文之多的原因很复杂,最主要的是宋代之前手抄本流传过程中有意无意产生的谬误。随着宋人整理、校注《陶集》,陶渊明诗文的异文基本定形。因此,过分夸大《陶集》文本的流动性并不妥当。
-
全文:造成《陶渊明集》异文之多的原因很复杂,最主要的是宋代之前手抄本流传过程中有意无意产生的谬误。随着宋人整理、校注《陶集》,陶渊明诗文的异文基本定形。因此,过分夸大《陶集》文本的流动性并不妥当。
-
释陶渊明:从陈寅恪到朱光潜:兼及朱光潜在民国时期的人格角色变奏
-
作者:
夏中义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外儒内道 儒大于道 陶渊明 朱光潜 学者议政
-
描述:《陶渊明》是朱光潜毕生著述中,仅有的一篇作家论。本文从陈寅恪与朱光潜"释陶渊明",是"外儒内道"还是"儒大于道"的不同路径楔入,尝试对陶诗作编年史阅读,即把陶的诗歌创作史,当作其心史来读。亦即,主张
-
全文:《陶渊明》是朱光潜毕生著述中,仅有的一篇作家论。本文从陈寅恪与朱光潜"释陶渊明",是"外儒内道"还是"儒大于道"的不同路径楔入,尝试对陶诗作编年史阅读,即把陶的诗歌创作史,当作其心史来读。亦即,主张
-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论林逋的“陶渊明情结”
-
作者:
高文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隐逸高趣 狷介乐道 闲适幽深 林逋
-
描述:宋人崇尚理性的思辩和沉静的意蕴,陶渊明因而受到宋人的一致推崇。宋代诗人林逋一生崇陶,不仅没有步入仕途,而且还以此自我标榜。其“陶渊明情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清逸幽雅生活中的隐逸高趣;孤高傲世情怀中的狷介乐道;山水自适心境中的闲适幽深。在历代众多的诗人中,林逋是崇陶效陶最为用心且最为彻底付诸于行动者。
-
全文:宋人崇尚理性的思辩和沉静的意蕴,陶渊明因而受到宋人的一致推崇。宋代诗人林逋一生崇陶,不仅没有步入仕途,而且还以此自我标榜。其“陶渊明情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清逸幽雅生活中的隐逸高趣;孤高傲世情怀中的狷介乐道;山水自适心境中的闲适幽深。在历代众多的诗人中,林逋是崇陶效陶最为用心且最为彻底付诸于行动者。
-
论田园诗对陶渊明生命存在的意义
-
作者:
王长顺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生命存在 田园诗
-
描述:把田園生活題材帶進詩歌,是陶淵明對中國文學思想史的重要貢獻之一。田園詩對於陶淵明生命存在的意義在於:田園詩是其對生命進行終極追問,尋找新的生命歸宿的手段;是其消解生命悲劇意識,對現實進行超越的方式,使其生命詩意的安居,並與自然融為一體。
-
全文:把田園生活題材帶進詩歌,是陶淵明對中國文學思想史的重要貢獻之一。田園詩對於陶淵明生命存在的意義在於:田園詩是其對生命進行終極追問,尋找新的生命歸宿的手段;是其消解生命悲劇意識,對現實進行超越的方式,使其生命詩意的安居,並與自然融為一體。
-
宋代诗学庇评视野中的陶渊明论
-
作者:
胡建次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代诗代 批评 陶渊明论
-
描述:宋代诗学批评对陶渊明极为称扬,最早多方面地对其予以了论评,主要表现在:一、针对陶为人襟怀情性,是否悟道,因何归隐展开了析;二、对陶作诗态度,诗作用语及诗歌审美特征,风格等论题进行了论评,它较为完整地建构出了后世诗学批评陶渊明论的视野,导引了后世诗学批评陶渊明之论,奠定了后世陶学论的基础。
-
全文:宋代诗学批评对陶渊明极为称扬,最早多方面地对其予以了论评,主要表现在:一、针对陶为人襟怀情性,是否悟道,因何归隐展开了析;二、对陶作诗态度,诗作用语及诗歌审美特征,风格等论题进行了论评,它较为完整地建构出了后世诗学批评陶渊明论的视野,导引了后世诗学批评陶渊明之论,奠定了后世陶学论的基础。
-
鲁迅之陶渊明研究方法论特色及成因探析
-
作者:
白振奎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法论 鲁迅 陶渊明研究 成因
-
描述:鲁迅的陶渊明研究方法论,既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也是社会论、阶级论的统一。鲁迅论陶之方法论,源于其早期的文学史观以及其人生态度、人格理想。
-
全文:鲁迅的陶渊明研究方法论,既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也是社会论、阶级论的统一。鲁迅论陶之方法论,源于其早期的文学史观以及其人生态度、人格理想。
-
“田园”、“山水”,异趣别情--浅谈陶渊明、谢灵运的归隐和诗作
-
作者:
陈同方 来源: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谢灵运 归隐 隐居方式 诗歌 陶渊明 隐居角色 艺术特征 文学研究
-
描述:陶渊明和谢灵运都是晋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隐士,都有着类似的仁而隐、隐而仁,最终又复隐的人生经历。但是,陶、谢二人归隐的目的、方式、角色以及他们的诗作则迥然不同。
-
全文:陶渊明和谢灵运都是晋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隐士,都有着类似的仁而隐、隐而仁,最终又复隐的人生经历。但是,陶、谢二人归隐的目的、方式、角色以及他们的诗作则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