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相关性分析
作者: 殷乾亮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赤字  星子县  GDP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 
描述: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星子县为例,利用生态足迹法对星子县1996-2008年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了测度。选取5个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揭示人类活动对可持续性指数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星子县1996-2008年人均生态足迹呈缓慢波动增加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增长的幅度;②星子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递增和万元GDP生态赤字的递减,说明区域的消费能力逐渐提高,经济发展能力日趋活跃;③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总人口数、GDP、第三产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第一产业比重呈显著负相关;④星子县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上升,2008年最大,为0.401,是研究期间内最低值的3.52倍。
全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星子县为例,利用生态足迹法对星子县1996-2008年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了测度。选取5个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揭示人类活动对可持续性指数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星子县1996-2008年人均生态足迹呈缓慢波动增加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增长的幅度;②星子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递增和万元GDP生态赤字的递减,说明区域的消费能力逐渐提高,经济发展能力日趋活跃;③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总人口数、GDP、第三产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第一产业比重呈显著负相关;④星子县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上升,2008年最大,为0.401,是研究期间内最低值的3.52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的聚类分析与评价
作者: 蔡永强 熊小刚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聚类分析 
描述: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际,将其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为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然后运用聚类分析法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划分为第1、2、3类
全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际,将其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为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然后运用聚类分析法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划分为第1、2、3类
基于居民感知视角下的景区旅游影响研究: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作者: 周沛  来源:中国科技投资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公园  居民感知  旅游影响 
描述:随着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众的消费类型也从满足温饱的生存资料消费已渐渐过渡到享受性资料消费。旅游便是享受消费的最突出的表现。旅游业在带动景区经济发展、社会整合、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景区居民是这些影响最直接的感受者.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游客的态度及当地政府对旅游的决策.因此,本文以景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回顾国内外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现状。界定居民感知相关概念,归纳居民感知的理论依据,并总结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指标体系。其次,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为例,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运用自填式问卷的资料收集方法及社会统计软件的资料分析方法开展研究。最后.针对景区旅游现状及旅游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实现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的良性发展。
全文:随着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众的消费类型也从满足温饱的生存资料消费已渐渐过渡到享受性资料消费。旅游便是享受消费的最突出的表现。旅游业在带动景区经济发展、社会整合、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景区居民是这些影响最直接的感受者.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游客的态度及当地政府对旅游的决策.因此,本文以景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回顾国内外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现状。界定居民感知相关概念,归纳居民感知的理论依据,并总结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指标体系。其次,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为例,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运用自填式问卷的资料收集方法及社会统计软件的资料分析方法开展研究。最后.针对景区旅游现状及旅游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实现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的良性发展。
鄱阳湖氮磷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群落影响研究
作者: 陈格君 周文斌 李美停 童乐 胡春华  来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藻类群落  限制因子  鄱阳湖  氮磷营养盐  季节性演替 
描述:于2011年对鄱阳湖水体进行藻类群落的生态调查及理化数据测定,运用典范对应分析对鄱阳湖氮磷营养盐与藻类群落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藻类生物量在春季(5.72mg/L)及秋季(5.12mg/L)出现2个峰值,最低值出现在夏季(3.41mg/L);氮磷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都是在夏季出现最低值,冬季出现最高值,氮营养盐浓度相对较高,氮磷比全年较高。藻类群落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为全年绿藻占优势,除此之外,蓝藻在春秋季占优势,硅藻在冬季占优势,其群落演替是导致藻类丰度与营养因子相关性出现季节性差异的重要原因;藻类群落的分布主要受总磷、硝氮、氨氮的影响,其中春秋季节氨氮与藻类群落分布的相关性大于硝氮,夏冬则反之。
全文:于2011年对鄱阳湖水体进行藻类群落的生态调查及理化数据测定,运用典范对应分析对鄱阳湖氮磷营养盐与藻类群落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藻类生物量在春季(5.72mg/L)及秋季(5.12mg/L)出现2个峰值,最低值出现在夏季(3.41mg/L);氮磷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都是在夏季出现最低值,冬季出现最高值,氮营养盐浓度相对较高,氮磷比全年较高。藻类群落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为全年绿藻占优势,除此之外,蓝藻在春秋季占优势,硅藻在冬季占优势,其群落演替是导致藻类丰度与营养因子相关性出现季节性差异的重要原因;藻类群落的分布主要受总磷、硝氮、氨氮的影响,其中春秋季节氨氮与藻类群落分布的相关性大于硝氮,夏冬则反之。
县域经济多元化差异及化解策略实证分析: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作者: 林火平 林翰文  来源:求索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县域经济差异  单指标实证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和谐发展 
描述:县域经济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成功实践的基石。本文以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财力水平为分析指标,深入分析了规划区16年来在上升为国家战略前后县域经济差异变动趋势与特征,并对多元化差异的形成、存在、延续的动因进行了实证探究,揭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竞争力削弱、对区域市场和资源争夺能力降低的深层原因,进而提出了缩小县域经济差异、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和谐发展的路径选择。
全文:县域经济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成功实践的基石。本文以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财力水平为分析指标,深入分析了规划区16年来在上升为国家战略前后县域经济差异变动趋势与特征,并对多元化差异的形成、存在、延续的动因进行了实证探究,揭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竞争力削弱、对区域市场和资源争夺能力降低的深层原因,进而提出了缩小县域经济差异、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和谐发展的路径选择。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研究
作者: 王晶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效率  路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产业生态化 
描述:生态经济区经过两年的建设,辐射作用已开始慢慢显现,综合技术效率大于1的新增了6个县(市、区),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平均变化值来看,从2009年到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有
全文:生态经济区经过两年的建设,辐射作用已开始慢慢显现,综合技术效率大于1的新增了6个县(市、区),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平均变化值来看,从2009年到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产业集聚研究
作者: 魏建美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对策建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农业产业集聚 
描述:集聚度进行测算,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专门化系数大于1的农产品;第五章,在第四章结论的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稻、水产、油料产业集聚发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第六章,总结全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并依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全文:集聚度进行测算,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专门化系数大于1的农产品;第五章,在第四章结论的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稻、水产、油料产业集聚发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第六章,总结全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并依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初探
作者: 朱红  来源:南昌航空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路径  鄱阳湖  建设  生态文明 
描述: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还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我们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层面。中国共产党实施这一伟大战略,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为新时期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是把建设环鄱阳湖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标志性举措。建设环鄱阳湖地区,也成为我省委、省政府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以及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的示范工程,必将对中部江西崛起新跨越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环鄱阳湖地区是生态、经济、文化、社会为一体的功能区,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环鄱阳湖地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搞好环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保证让江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详细阐释了生态文明产生的理论来源、主要内涵及基本特征等。对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梳理,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针对环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本文重点探索了我省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对策,从政治、经济、生态文化及人居环境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索,从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为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一些对策上的参考。
全文: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还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我们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层面。中国共产党实施这一伟大战略,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为新时期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是把建设环鄱阳湖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标志性举措。建设环鄱阳湖地区,也成为我省委、省政府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以及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的示范工程,必将对中部江西崛起新跨越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环鄱阳湖地区是生态、经济、文化、社会为一体的功能区,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环鄱阳湖地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搞好环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保证让江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详细阐释了生态文明产生的理论来源、主要内涵及基本特征等。对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梳理,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针对环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本文重点探索了我省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对策,从政治、经济、生态文化及人居环境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索,从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为环鄱阳湖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一些对策上的参考。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研究
作者: 王晶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效率  路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产业生态化 
描述:生态经济区经过两年的建设,辐射作用已开始慢慢显现,综合技术效率大于1的新增了6个县(市、区),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平均变化值来看,从2009年到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有
全文:生态经济区经过两年的建设,辐射作用已开始慢慢显现,综合技术效率大于1的新增了6个县(市、区),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平均变化值来看,从2009年到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产业集聚研究
作者: 魏建美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对策建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农业产业集聚 
描述:集聚度进行测算,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专门化系数大于1的农产品;第五章,在第四章结论的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稻、水产、油料产业集聚发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第六章,总结全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并依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全文:集聚度进行测算,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专门化系数大于1的农产品;第五章,在第四章结论的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稻、水产、油料产业集聚发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第六章,总结全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并依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上页 1 2 3 ... 31 32 33 ... 35 36 37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