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和长江泥沙的分级及其表面特性研究
作者: 肖洋 韩柯尧 成浩科 李青霞  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表面特性  长江  泥沙颗粒  比表面积  鄱阳湖 
描述:泥沙的表面特性是了解泥沙环境效应的基础。为探究不同来源泥沙表面特性的变化规律和泥沙分级,采集了鄱阳湖入江水道和长江南京段的泥沙,依据粒径分组对泥沙颗粒的级配和表面特性(比表面积、孔体积及孔径)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入江水道和长江南京段泥沙颗粒均以粘粒、粉粒和细砂粒为主,比表面积范围为31 2~ 251 12 m2/g,属于中孔材料;泥沙颗粒的比表面积随中值粒径的增大而减小,两者呈良好的幂指数关系,即在粘粒和细粉粒范围内,比表面积随中值粒径的减少而迅速减小;与分级沙样相比,混合沙样中值粒径与比表面积的关系与分级沙样趋势相近,量值略大于分级沙样;泥沙颗粒的相对比表面积和轴比较大,当粒径大于15 Lm时,相对比表面积和轴比随泥沙粒径增大而缓慢增加,而当粒径小于15 Lm时,随泥沙粒径增大相对比表面积和轴比急剧上升
全文:泥沙的表面特性是了解泥沙环境效应的基础。为探究不同来源泥沙表面特性的变化规律和泥沙分级,采集了鄱阳湖入江水道和长江南京段的泥沙,依据粒径分组对泥沙颗粒的级配和表面特性(比表面积、孔体积及孔径)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入江水道和长江南京段泥沙颗粒均以粘粒、粉粒和细砂粒为主,比表面积范围为31 2~ 251 12 m2/g,属于中孔材料;泥沙颗粒的比表面积随中值粒径的增大而减小,两者呈良好的幂指数关系,即在粘粒和细粉粒范围内,比表面积随中值粒径的减少而迅速减小;与分级沙样相比,混合沙样中值粒径与比表面积的关系与分级沙样趋势相近,量值略大于分级沙样;泥沙颗粒的相对比表面积和轴比较大,当粒径大于15 Lm时,相对比表面积和轴比随泥沙粒径增大而缓慢增加,而当粒径小于15 Lm时,随泥沙粒径增大相对比表面积和轴比急剧上升
鄱阳湖湿地灰化苔草—土壤系统氮磷变化特征研究
作者: 吕晓龙  来源:河南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微地形  氮磷变化  土壤系统  灰化苔草 
描述: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鄱阳湖湿地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是我国首批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自然湿地,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划分为全球重要生态区,同时也是亚热带保护较好的典型湿地。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磷转化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部分,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比研究了鄱阳湖不同水位梯度上灰化苔草湿地植物—土壤系统的氮、磷动态变化,以揭示灰化苔草生长发育对湿地氮、磷分配及其迁移转化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湿地氮、磷元素转化过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和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鄱阳湖灰化苔草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出主要结论如下:各高程带灰化苔草生物量、氮磷含量及氮磷积累量都呈现出明显的月际变化,灰化苔草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磷含量都在3月初达到最高值,但它们的氮含量达到最高值的时间却不同,氮磷积累量方面同样存在差异。各高程带灰化苔草土壤氮含量都表现为0-10cm含量最高,而磷的垂直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水位梯度下,灰化苔草土壤氮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氮含量表现为低滩位地区低于高滩位地区。通过对植物体氮磷积累量和土壤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研究发现,灰化苔草湿地植物与土壤的氮磷相关性显著。
全文: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鄱阳湖湿地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是我国首批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自然湿地,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划分为全球重要生态区,同时也是亚热带保护较好的典型湿地。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磷转化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部分,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比研究了鄱阳湖不同水位梯度上灰化苔草湿地植物—土壤系统的氮、磷动态变化,以揭示灰化苔草生长发育对湿地氮、磷分配及其迁移转化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湿地氮、磷元素转化过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和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鄱阳湖灰化苔草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出主要结论如下:各高程带灰化苔草生物量、氮磷含量及氮磷积累量都呈现出明显的月际变化,灰化苔草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磷含量都在3月初达到最高值,但它们的氮含量达到最高值的时间却不同,氮磷积累量方面同样存在差异。各高程带灰化苔草土壤氮含量都表现为0-10cm含量最高,而磷的垂直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水位梯度下,灰化苔草土壤氮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氮含量表现为低滩位地区低于高滩位地区。通过对植物体氮磷积累量和土壤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研究发现,灰化苔草湿地植物与土壤的氮磷相关性显著。
鄱阳湖湿地灰化苔草—土壤系统氮磷变化特征研究
作者: 吕晓龙  来源:河南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微地形  氮磷变化  土壤系统  灰化苔草 
描述: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鄱阳湖湿地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是我国首批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自然湿地,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划分为全球重要生态区,同时也是亚热带保护较好的典型湿地。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磷转化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部分,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比研究了鄱阳湖不同水位梯度上灰化苔草湿地植物—土壤系统的氮、磷动态变化,以揭示灰化苔草生长发育对湿地氮、磷分配及其迁移转化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湿地氮、磷元素转化过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和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鄱阳湖灰化苔草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出主要结论如下:各高程带灰化苔草生物量、氮磷含量及氮磷积累量都呈现出明显的月际变化,灰化苔草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磷含量都在3月初达到最高值,但它们的氮含量达到最高值的时间却不同,氮磷积累量方面同样存在差异。各高程带灰化苔草土壤氮含量都表现为0-10cm含量最高,而磷的垂直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水位梯度下,灰化苔草土壤氮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氮含量表现为低滩位地区低于高滩位地区。通过对植物体氮磷积累量和土壤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研究发现,灰化苔草湿地植物与土壤的氮磷相关性显著。
全文: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鄱阳湖湿地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是我国首批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自然湿地,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划分为全球重要生态区,同时也是亚热带保护较好的典型湿地。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磷转化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部分,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比研究了鄱阳湖不同水位梯度上灰化苔草湿地植物—土壤系统的氮、磷动态变化,以揭示灰化苔草生长发育对湿地氮、磷分配及其迁移转化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湿地氮、磷元素转化过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和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鄱阳湖灰化苔草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出主要结论如下:各高程带灰化苔草生物量、氮磷含量及氮磷积累量都呈现出明显的月际变化,灰化苔草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磷含量都在3月初达到最高值,但它们的氮含量达到最高值的时间却不同,氮磷积累量方面同样存在差异。各高程带灰化苔草土壤氮含量都表现为0-10cm含量最高,而磷的垂直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水位梯度下,灰化苔草土壤氮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氮含量表现为低滩位地区低于高滩位地区。通过对植物体氮磷积累量和土壤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研究发现,灰化苔草湿地植物与土壤的氮磷相关性显著。
鄱阳湖湿地灰化苔草—土壤系统氮磷变化特征研究
作者: 吕晓龙  来源:河南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微地形  氮磷变化  土壤系统  灰化苔草 
描述: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鄱阳湖湿地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是我国首批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自然湿地,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划分为全球重要生态区,同时也是亚热带保护较好的典型湿地。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磷转化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部分,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比研究了鄱阳湖不同水位梯度上灰化苔草湿地植物—土壤系统的氮、磷动态变化,以揭示灰化苔草生长发育对湿地氮、磷分配及其迁移转化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湿地氮、磷元素转化过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和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鄱阳湖灰化苔草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出主要结论如下:各高程带灰化苔草生物量、氮磷含量及氮磷积累量都呈现出明显的月际变化,灰化苔草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磷含量都在3月初达到最高值,但它们的氮含量达到最高值的时间却不同,氮磷积累量方面同样存在差异。各高程带灰化苔草土壤氮含量都表现为0-10cm含量最高,而磷的垂直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水位梯度下,灰化苔草土壤氮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氮含量表现为低滩位地区低于高滩位地区。通过对植物体氮磷积累量和土壤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研究发现,灰化苔草湿地植物与土壤的氮磷相关性显著。
全文: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鄱阳湖湿地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是我国首批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自然湿地,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划分为全球重要生态区,同时也是亚热带保护较好的典型湿地。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磷转化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部分,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比研究了鄱阳湖不同水位梯度上灰化苔草湿地植物—土壤系统的氮、磷动态变化,以揭示灰化苔草生长发育对湿地氮、磷分配及其迁移转化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湿地氮、磷元素转化过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和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鄱阳湖灰化苔草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出主要结论如下:各高程带灰化苔草生物量、氮磷含量及氮磷积累量都呈现出明显的月际变化,灰化苔草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磷含量都在3月初达到最高值,但它们的氮含量达到最高值的时间却不同,氮磷积累量方面同样存在差异。各高程带灰化苔草土壤氮含量都表现为0-10cm含量最高,而磷的垂直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水位梯度下,灰化苔草土壤氮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氮含量表现为低滩位地区低于高滩位地区。通过对植物体氮磷积累量和土壤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研究发现,灰化苔草湿地植物与土壤的氮磷相关性显著。
鄱阳湖湿地灰化苔草—土壤系统氮磷变化特征研究
作者: 吕晓龙  来源:河南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微地形  氮磷变化  土壤系统  灰化苔草 
描述: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鄱阳湖湿地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是我国首批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自然湿地,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划分为全球重要生态区,同时也是亚热带保护较好的典型湿地。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磷转化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部分,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比研究了鄱阳湖不同水位梯度上灰化苔草湿地植物—土壤系统的氮、磷动态变化,以揭示灰化苔草生长发育对湿地氮、磷分配及其迁移转化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湿地氮、磷元素转化过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和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鄱阳湖灰化苔草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出主要结论如下:各高程带灰化苔草生物量、氮磷含量及氮磷积累量都呈现出明显的月际变化,灰化苔草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磷含量都在3月初达到最高值,但它们的氮含量达到最高值的时间却不同,氮磷积累量方面同样存在差异。各高程带灰化苔草土壤氮含量都表现为0-10cm含量最高,而磷的垂直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水位梯度下,灰化苔草土壤氮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氮含量表现为低滩位地区低于高滩位地区。通过对植物体氮磷积累量和土壤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研究发现,灰化苔草湿地植物与土壤的氮磷相关性显著。
全文: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鄱阳湖湿地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是我国首批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自然湿地,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划分为全球重要生态区,同时也是亚热带保护较好的典型湿地。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磷转化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部分,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比研究了鄱阳湖不同水位梯度上灰化苔草湿地植物—土壤系统的氮、磷动态变化,以揭示灰化苔草生长发育对湿地氮、磷分配及其迁移转化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湿地氮、磷元素转化过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和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鄱阳湖灰化苔草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出主要结论如下:各高程带灰化苔草生物量、氮磷含量及氮磷积累量都呈现出明显的月际变化,灰化苔草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磷含量都在3月初达到最高值,但它们的氮含量达到最高值的时间却不同,氮磷积累量方面同样存在差异。各高程带灰化苔草土壤氮含量都表现为0-10cm含量最高,而磷的垂直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水位梯度下,灰化苔草土壤氮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氮含量表现为低滩位地区低于高滩位地区。通过对植物体氮磷积累量和土壤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研究发现,灰化苔草湿地植物与土壤的氮磷相关性显著。
鄱阳湖湿地灰化苔草—土壤系统氮磷变化特征研究
作者: 吕晓龙  来源:河南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微地形  氮磷变化  土壤系统  灰化苔草 
描述: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鄱阳湖湿地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是我国首批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自然湿地,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划分为全球重要生态区,同时也是亚热带保护较好的典型湿地。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磷转化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部分,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比研究了鄱阳湖不同水位梯度上灰化苔草湿地植物—土壤系统的氮、磷动态变化,以揭示灰化苔草生长发育对湿地氮、磷分配及其迁移转化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湿地氮、磷元素转化过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和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鄱阳湖灰化苔草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出主要结论如下:各高程带灰化苔草生物量、氮磷含量及氮磷积累量都呈现出明显的月际变化,灰化苔草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磷含量都在3月初达到最高值,但它们的氮含量达到最高值的时间却不同,氮磷积累量方面同样存在差异。各高程带灰化苔草土壤氮含量都表现为0-10cm含量最高,而磷的垂直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水位梯度下,灰化苔草土壤氮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氮含量表现为低滩位地区低于高滩位地区。通过对植物体氮磷积累量和土壤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研究发现,灰化苔草湿地植物与土壤的氮磷相关性显著。
全文: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鄱阳湖湿地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是我国首批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自然湿地,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划分为全球重要生态区,同时也是亚热带保护较好的典型湿地。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磷转化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部分,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比研究了鄱阳湖不同水位梯度上灰化苔草湿地植物—土壤系统的氮、磷动态变化,以揭示灰化苔草生长发育对湿地氮、磷分配及其迁移转化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湿地氮、磷元素转化过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和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鄱阳湖灰化苔草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出主要结论如下:各高程带灰化苔草生物量、氮磷含量及氮磷积累量都呈现出明显的月际变化,灰化苔草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磷含量都在3月初达到最高值,但它们的氮含量达到最高值的时间却不同,氮磷积累量方面同样存在差异。各高程带灰化苔草土壤氮含量都表现为0-10cm含量最高,而磷的垂直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水位梯度下,灰化苔草土壤氮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氮含量表现为低滩位地区低于高滩位地区。通过对植物体氮磷积累量和土壤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研究发现,灰化苔草湿地植物与土壤的氮磷相关性显著。
流域人类活动对鄱阳湖生态安全演变的驱动
作者: 席海燕 王圣瑞 郑丙辉 刘志刚 杨常青 冯明雷 张莉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安全  人类活动方式  鄱阳湖  演变  驱动力 
描述: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到2008年鄱阳湖生态安全演变趋势及其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了流域人类活动与鄱阳湖生态安全之间的相关性及鄱阳湖生态安全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经历了3个演变阶段,总体呈下降趋势:①其中20世纪80—90年代为快速下降阶段,由很安全状态下降为安全状态;流域社会经济不合理的发展模式,尤其是20世纪50—80年代大规模围垦等人类不合理开发活动,导致该阶段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快速下降.②20世纪90年代到2002年为缓慢下降阶段,总体处于"安全"水平;伴随着1992年鄱阳湖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以及1998年"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保护措施的实施,使该阶段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下降速度有所减缓.③2003—2008年为反弹下滑期,总体已接近"一般安全"水平;随着2003年三峡工程试运行以来,鄱阳湖与长江江湖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一阶段鄱阳湖流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致使其生态安全状况进一步下降.流域社会经济不合理发展模式是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下降的重要原因,对鄱阳湖的过度无序利用直接驱动了其生态安全状况的恶化,湖区人口增长与其生态安全状况下降之间有着很好的相关性,维护鄱阳湖生态系统处于"安全"以上水平,湖区人口密度应控制在350人/km2以内.按照保护优先的思路,坚持人湖和谐的流域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保障鄱阳湖生态安全的关键.
全文: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到2008年鄱阳湖生态安全演变趋势及其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了流域人类活动与鄱阳湖生态安全之间的相关性及鄱阳湖生态安全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经历了3个演变阶段,总体呈下降趋势:①其中20世纪80—90年代为快速下降阶段,由很安全状态下降为安全状态;流域社会经济不合理的发展模式,尤其是20世纪50—80年代大规模围垦等人类不合理开发活动,导致该阶段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快速下降.②20世纪90年代到2002年为缓慢下降阶段,总体处于"安全"水平;伴随着1992年鄱阳湖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以及1998年"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保护措施的实施,使该阶段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下降速度有所减缓.③2003—2008年为反弹下滑期,总体已接近"一般安全"水平;随着2003年三峡工程试运行以来,鄱阳湖与长江江湖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一阶段鄱阳湖流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致使其生态安全状况进一步下降.流域社会经济不合理发展模式是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下降的重要原因,对鄱阳湖的过度无序利用直接驱动了其生态安全状况的恶化,湖区人口增长与其生态安全状况下降之间有着很好的相关性,维护鄱阳湖生态系统处于"安全"以上水平,湖区人口密度应控制在350人/km2以内.按照保护优先的思路,坚持人湖和谐的流域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保障鄱阳湖生态安全的关键.
鄱阳湖湖滨湿地土壤酶活性及影响因素
作者: 张鑫 耿玉清 徐明 刘丽香 林茂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糖苷酶  动态变化  β  土壤有机碳  土壤水分含量  酚氧化酶 
描述:土壤酶参与有机碳和养分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对土壤有机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为探讨湖滨湿地土壤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鄱阳湖滩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2011年的2、5、9和11月分别采集0~10 cm的土壤样本,对土壤性质和与有机碳转换相关的3种水解酶和2种氧化还原酶的活性进行测定,并分析了土壤性质参数与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月份的土壤pH值、有机碳和氮含量的差异不显著,但土壤酶活性变化有显著差异。纤维二糖酶和β-糖苷酶活性在9月份达到最大值;而酚氧化酶活性在2月份最高,9月最低;过氧化物酶活性则在11月最高;己丁质酶活性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水分含量与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极显著相关;地表温度与纤维二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与β-糖苷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认为,湖滨湿地土壤水分的变化显著影响不同土壤酶活性的变异,而土壤有机碳和氮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相对较小。
全文:土壤酶参与有机碳和养分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对土壤有机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为探讨湖滨湿地土壤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鄱阳湖滩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2011年的2、5、9和11月分别采集0~10 cm的土壤样本,对土壤性质和与有机碳转换相关的3种水解酶和2种氧化还原酶的活性进行测定,并分析了土壤性质参数与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月份的土壤pH值、有机碳和氮含量的差异不显著,但土壤酶活性变化有显著差异。纤维二糖酶和β-糖苷酶活性在9月份达到最大值;而酚氧化酶活性在2月份最高,9月最低;过氧化物酶活性则在11月最高;己丁质酶活性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水分含量与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极显著相关;地表温度与纤维二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与β-糖苷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认为,湖滨湿地土壤水分的变化显著影响不同土壤酶活性的变异,而土壤有机碳和氮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相对较小。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指数评价
作者: 黄和平 彭小琳 孔凡斌 张利国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经济评价  生态经济指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文明 
描述:、生态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5个模块在内的生态经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并将其应用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结果表明:(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生态经济指数差异明显,其中万年县的生态经济指数
全文:、生态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5个模块在内的生态经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并将其应用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结果表明:(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生态经济指数差异明显,其中万年县的生态经济指数
鄱阳湖湿地灰化苔草—土壤系统氮磷变化特征研究
作者: 吕晓龙  来源:河南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微地形  氮磷变化  土壤系统  灰化苔草 
描述: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鄱阳湖湿地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是我国首批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自然湿地,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划分为全球重要生态区,同时也是亚热带保护较好的典型湿地。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磷转化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部分,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比研究了鄱阳湖不同水位梯度上灰化苔草湿地植物—土壤系统的氮、磷动态变化,以揭示灰化苔草生长发育对湿地氮、磷分配及其迁移转化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湿地氮、磷元素转化过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和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鄱阳湖灰化苔草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出主要结论如下:各高程带灰化苔草生物量、氮磷含量及氮磷积累量都呈现出明显的月际变化,灰化苔草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磷含量都在3月初达到最高值,但它们的氮含量达到最高值的时间却不同,氮磷积累量方面同样存在差异。各高程带灰化苔草土壤氮含量都表现为0-10cm含量最高,而磷的垂直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水位梯度下,灰化苔草土壤氮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氮含量表现为低滩位地区低于高滩位地区。通过对植物体氮磷积累量和土壤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研究发现,灰化苔草湿地植物与土壤的氮磷相关性显著。
全文: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鄱阳湖湿地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是我国首批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自然湿地,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划分为全球重要生态区,同时也是亚热带保护较好的典型湿地。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磷转化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部分,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比研究了鄱阳湖不同水位梯度上灰化苔草湿地植物—土壤系统的氮、磷动态变化,以揭示灰化苔草生长发育对湿地氮、磷分配及其迁移转化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湿地氮、磷元素转化过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和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鄱阳湖灰化苔草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出主要结论如下:各高程带灰化苔草生物量、氮磷含量及氮磷积累量都呈现出明显的月际变化,灰化苔草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磷含量都在3月初达到最高值,但它们的氮含量达到最高值的时间却不同,氮磷积累量方面同样存在差异。各高程带灰化苔草土壤氮含量都表现为0-10cm含量最高,而磷的垂直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水位梯度下,灰化苔草土壤氮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氮含量表现为低滩位地区低于高滩位地区。通过对植物体氮磷积累量和土壤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研究发现,灰化苔草湿地植物与土壤的氮磷相关性显著。
上页 1 2 3 ... 32 33 34 ... 38 39 40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