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者: 余志科 雷萌  来源: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之后,为了更好的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个新的旅游经济主体,那就是生态旅游产业。在此主要是针对鄱阳湖进行分析,可持续发展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必然选择,更是进一步探索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途径。为此,本文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从多个角度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对策,为有关部门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全文: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之后,为了更好的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个新的旅游经济主体,那就是生态旅游产业。在此主要是针对鄱阳湖进行分析,可持续发展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必然选择,更是进一步探索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途径。为此,本文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从多个角度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对策,为有关部门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德国环境治理经验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启示
作者: 裴颖 黄清 李磊 冯艳琴  来源:中国商论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借鉴与参考  德国环境治理经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升级为国家战略后,已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它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实现江西的崛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一系列环境问题也随之出现,这严重阻碍了该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德国先进的环境治理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本文在考察德国先进的生态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其成功经验,拟从建立生态税机制、发展生态农业、促进能源利用和工业生态化、发展生态旅游、培养环保意识等五个方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进行考察,并提出相应建议,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以进一步提升和突出其战略地位。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升级为国家战略后,已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它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实现江西的崛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一系列环境问题也随之出现,这严重阻碍了该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德国先进的环境治理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本文在考察德国先进的生态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其成功经验,拟从建立生态税机制、发展生态农业、促进能源利用和工业生态化、发展生态旅游、培养环保意识等五个方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进行考察,并提出相应建议,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以进一步提升和突出其战略地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坡耕地表土抗蚀性评价
作者: 李英 林圣玉 张龙 张华明 韩圣明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土壤抗蚀性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坡耕地 
描述:坡耕地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耕地资源,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开展坡耕地表土抗蚀性评价,对认识坡耕地表土侵蚀规律、促进该区域坡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坡耕地典型分布区域高安市、进贤县和湖口县为研究区,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表土抗蚀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原始荒坡地相比,坡耕地的抗蚀性较弱;进贤县、高安市、湖口县坡耕地表土相对抗蚀性指数较原状荒坡地减弱比例分别为13.46%、28.68%和12.30%,其中高安市荒坡地开发耕作后表土抗蚀性下降最明显,水土流失风险较大。
全文:坡耕地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耕地资源,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开展坡耕地表土抗蚀性评价,对认识坡耕地表土侵蚀规律、促进该区域坡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坡耕地典型分布区域高安市、进贤县和湖口县为研究区,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表土抗蚀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原始荒坡地相比,坡耕地的抗蚀性较弱;进贤县、高安市、湖口县坡耕地表土相对抗蚀性指数较原状荒坡地减弱比例分别为13.46%、28.68%和12.30%,其中高安市荒坡地开发耕作后表土抗蚀性下降最明显,水土流失风险较大。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
作者: 占坡强  来源:华东交通大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绿色技术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规划  新型城镇化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经济区之一,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经济区。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由于该区历史原因、地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何更新规划建设理念,建设成生态园林城市、宜居城市和低碳城市,是摆在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上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绿色技术又被称作环境友好技术或生态技术,本质上也是要求对生态、社会和经济效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本质相吻合,所以,绿色技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选择。而如何结合该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特点等,对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进行研究,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对研究背景、研究的目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并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回顾,为本研究提供充分的研究成果基础;其次,对新型城镇化、绿色技术等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从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两个层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进行了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地域特征、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目前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绿色技术是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选择,并对国内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进行介绍,为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然后,对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绿色道路交通规划、绿色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绿色建筑技术等进行了较为具体化的研究;最后,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规划和绿色建筑技术做进一步实证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贡献一份力量。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经济区之一,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经济区。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由于该区历史原因、地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何更新规划建设理念,建设成生态园林城市、宜居城市和低碳城市,是摆在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上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绿色技术又被称作环境友好技术或生态技术,本质上也是要求对生态、社会和经济效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本质相吻合,所以,绿色技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选择。而如何结合该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特点等,对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进行研究,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对研究背景、研究的目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并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回顾,为本研究提供充分的研究成果基础;其次,对新型城镇化、绿色技术等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从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两个层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进行了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地域特征、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目前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绿色技术是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选择,并对国内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进行介绍,为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然后,对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绿色道路交通规划、绿色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绿色建筑技术等进行了较为具体化的研究;最后,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规划和绿色建筑技术做进一步实证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贡献一份力量。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
作者: 占坡强  来源:华东交通大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绿色技术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规划  新型城镇化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经济区之一,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经济区。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由于该区历史原因、地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何更新规划建设理念,建设成生态园林城市、宜居城市和低碳城市,是摆在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上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绿色技术又被称作环境友好技术或生态技术,本质上也是要求对生态、社会和经济效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本质相吻合,所以,绿色技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选择。而如何结合该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特点等,对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进行研究,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对研究背景、研究的目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并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回顾,为本研究提供充分的研究成果基础;其次,对新型城镇化、绿色技术等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从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两个层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进行了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地域特征、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目前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绿色技术是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选择,并对国内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进行介绍,为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然后,对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绿色道路交通规划、绿色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绿色建筑技术等进行了较为具体化的研究;最后,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规划和绿色建筑技术做进一步实证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贡献一份力量。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经济区之一,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经济区。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由于该区历史原因、地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何更新规划建设理念,建设成生态园林城市、宜居城市和低碳城市,是摆在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上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绿色技术又被称作环境友好技术或生态技术,本质上也是要求对生态、社会和经济效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本质相吻合,所以,绿色技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选择。而如何结合该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特点等,对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进行研究,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对研究背景、研究的目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并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回顾,为本研究提供充分的研究成果基础;其次,对新型城镇化、绿色技术等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从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两个层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进行了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地域特征、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目前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绿色技术是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选择,并对国内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进行介绍,为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然后,对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绿色道路交通规划、绿色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绿色建筑技术等进行了较为具体化的研究;最后,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规划和绿色建筑技术做进一步实证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贡献一份力量。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
作者: 占坡强  来源:华东交通大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绿色技术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规划  新型城镇化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经济区之一,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经济区。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由于该区历史原因、地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何更新规划建设理念,建设成生态园林城市、宜居城市和低碳城市,是摆在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上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绿色技术又被称作环境友好技术或生态技术,本质上也是要求对生态、社会和经济效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本质相吻合,所以,绿色技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选择。而如何结合该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特点等,对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进行研究,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对研究背景、研究的目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并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回顾,为本研究提供充分的研究成果基础;其次,对新型城镇化、绿色技术等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从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两个层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进行了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地域特征、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目前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绿色技术是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选择,并对国内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进行介绍,为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然后,对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绿色道路交通规划、绿色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绿色建筑技术等进行了较为具体化的研究;最后,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规划和绿色建筑技术做进一步实证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贡献一份力量。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经济区之一,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经济区。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由于该区历史原因、地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何更新规划建设理念,建设成生态园林城市、宜居城市和低碳城市,是摆在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上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绿色技术又被称作环境友好技术或生态技术,本质上也是要求对生态、社会和经济效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本质相吻合,所以,绿色技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选择。而如何结合该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特点等,对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进行研究,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对研究背景、研究的目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并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回顾,为本研究提供充分的研究成果基础;其次,对新型城镇化、绿色技术等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从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两个层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进行了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地域特征、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目前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绿色技术是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选择,并对国内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进行介绍,为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然后,对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绿色道路交通规划、绿色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绿色建筑技术等进行了较为具体化的研究;最后,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规划和绿色建筑技术做进一步实证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贡献一份力量。
鄱阳湖洲滩植被健康状态评价及其典型不健康年水文条件分析
作者: 戴雪 杨桂山 万荣荣 李冰 王晓龙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综合健康指数法  洲滩植被  鄱阳湖  水文影响 
描述:综合健康指数法(EHCI)对鄱阳湖洲滩植被健康状态进行评价;并通过不健康年份湖泊水情与多年平均湖泊水情的对比,揭示对洲滩植物健康状态影响最为显著的湖泊水情。主要结论如下:(1)1989~2010年春季
全文:综合健康指数法(EHCI)对鄱阳湖洲滩植被健康状态进行评价;并通过不健康年份湖泊水情与多年平均湖泊水情的对比,揭示对洲滩植物健康状态影响最为显著的湖泊水情。主要结论如下:(1)1989~2010年春季
植被恢复与气候变化影响下的鄱阳湖流域蒸散时空特征
作者: 刘冲 齐述华 汤林玲 何蕾  来源:地理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植被恢复  鄱阳湖流域  蒸散  气候变化  时空特征 
描述:蒸散是地球表层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其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Wa SSI-C生态水文模型,利用气象数据、叶面积指数数据和土壤数据等估算1983-2011年鄱阳湖流域蒸散,分析其时空特征,并通过情景模拟定量分析植被恢复和气候变化对蒸散的影响。研究表明:鄱阳湖流域蒸散多年均值变化范围为741~914 mm/a,植被和降水量分布是造成流域蒸散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近三十年来鄱阳湖流域蒸散呈阶段性增长趋势,增长率为1.495 mm/a;植被、气温和降水对鄱阳湖流域蒸散的单独影响均为正向,但气温和降水的联合效应会导致蒸散下降;鄱阳湖流域蒸散变化的主导因素具有空间差异性,从整体上看,植被恢复是驱动蒸散呈增加趋势的主要原因,而气候变化是导致蒸散年际波动的主要原因。
全文:蒸散是地球表层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其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Wa SSI-C生态水文模型,利用气象数据、叶面积指数数据和土壤数据等估算1983-2011年鄱阳湖流域蒸散,分析其时空特征,并通过情景模拟定量分析植被恢复和气候变化对蒸散的影响。研究表明:鄱阳湖流域蒸散多年均值变化范围为741~914 mm/a,植被和降水量分布是造成流域蒸散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近三十年来鄱阳湖流域蒸散呈阶段性增长趋势,增长率为1.495 mm/a;植被、气温和降水对鄱阳湖流域蒸散的单独影响均为正向,但气温和降水的联合效应会导致蒸散下降;鄱阳湖流域蒸散变化的主导因素具有空间差异性,从整体上看,植被恢复是驱动蒸散呈增加趋势的主要原因,而气候变化是导致蒸散年际波动的主要原因。
基于高分一号宽幅多光谱影像的鄱阳湖湿地分类研究
作者: 麻锴 查东平 王宝健  来源: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分一号  鄱阳湖  遥感  湿地  分类 
描述:典型湿地类型分类对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高分一号宽幅多光谱影像数据作为数据源,以鄱阳湖典型湿地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典型湿地类型分类。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归一化植被指数、比值植被指数和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等方法对不同湿地类型进行光谱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高分一号宽幅多光谱影像反演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归一化水体指数能够较好地区分水体、泥滩、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等常见湿地类型。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将湿地类型分为植被和非植被,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将植被类型进一步分为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将非植被分为水体和泥滩。构建决策树对典型湿地类型进行自动分类,经过精度评价和分析验证,该方法针对高分一号宽幅数据进行典型湿地分类总体精度能够达到82.28%,Kappa系数0.7346,优于常规的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
全文:典型湿地类型分类对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高分一号宽幅多光谱影像数据作为数据源,以鄱阳湖典型湿地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典型湿地类型分类。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归一化植被指数、比值植被指数和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等方法对不同湿地类型进行光谱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高分一号宽幅多光谱影像反演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归一化水体指数能够较好地区分水体、泥滩、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等常见湿地类型。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将湿地类型分为植被和非植被,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将植被类型进一步分为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将非植被分为水体和泥滩。构建决策树对典型湿地类型进行自动分类,经过精度评价和分析验证,该方法针对高分一号宽幅数据进行典型湿地分类总体精度能够达到82.28%,Kappa系数0.7346,优于常规的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
鄱阳湖湖岸带景观变化
作者: 谢冬明 金国花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活动  干扰  鄱阳湖  湖岸带  景观 
描述:湖岸带是水陆生态系统过渡带,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也是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区域。湖岸带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湖岸带研究对于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4个时期的同水位条件下鄱阳湖湿地湖岸带遥感影像,对鄱阳湖湖岸带的景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湖岸带各种景观类型的面积变化显著,2010时期的水体面积较1995年、2000年和2005年时期减少近100km~2,绿地面积2010年较1995年减少近500km~2,建设用地和裸地面积2010年较1995年增加700km~2以上。景观指数变化明显,景观斑块数量逐年上升,最大斑块面积逐年减小,周长面积分形指数逐年加大,辛普森和香浓景观多样性指数逐年增大,表明湖岸带景观破碎化程度逐年加强。通过遥感影像解译结果综合分析,鄱阳湖湖岸带建设用地和裸地增加主要表现在沙化土地面积、交通建设用地面积和居民建筑建设用地的增加有关。
全文:湖岸带是水陆生态系统过渡带,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也是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区域。湖岸带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湖岸带研究对于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4个时期的同水位条件下鄱阳湖湿地湖岸带遥感影像,对鄱阳湖湖岸带的景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湖岸带各种景观类型的面积变化显著,2010时期的水体面积较1995年、2000年和2005年时期减少近100km~2,绿地面积2010年较1995年减少近500km~2,建设用地和裸地面积2010年较1995年增加700km~2以上。景观指数变化明显,景观斑块数量逐年上升,最大斑块面积逐年减小,周长面积分形指数逐年加大,辛普森和香浓景观多样性指数逐年增大,表明湖岸带景观破碎化程度逐年加强。通过遥感影像解译结果综合分析,鄱阳湖湖岸带建设用地和裸地增加主要表现在沙化土地面积、交通建设用地面积和居民建筑建设用地的增加有关。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