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基于物元模型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作者: 宋艳春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P  R模型  S  物元模型  土地生态系统健康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演化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在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目标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生态经济区内旱灾频发,鄱阳湖水体条件逐渐恶化,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生态功能日益减退。这不仅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存、生活环境,而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经济区乃至整个江西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究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现状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对于整个江西省的生态环境的演化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和示范作用。本文首先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现状及2000年-2010年的动态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引入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对2010年生态经济区所辖各地区的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为下文评价作铺垫;然后结合当前国际上对于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研究中的代表性的成果之一的P-S-R模型,对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及演变机理进行解释,同时对P-S-R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简短的阐述;最后利用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建立压力-状态-响应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对应的健康评价的物元模型,分别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对生态经济区进行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结果显示,2001年-2010年间,除2005年生态经济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呈亚健康状态外,其余均呈健康状态;而2010年除景德镇市、鹰潭市以外,生态经济区下辖的其他地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均在亚健康以上状态,这表明生态经济区内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某种程度上已经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应提出相对应的政策来改善其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在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目标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生态经济区内旱灾频发,鄱阳湖水体条件逐渐恶化,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生态功能日益减退。这不仅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存、生活环境,而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经济区乃至整个江西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究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现状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对于整个江西省的生态环境的演化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和示范作用。本文首先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现状及2000年-2010年的动态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引入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对2010年生态经济区所辖各地区的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为下文评价作铺垫;然后结合当前国际上对于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研究中的代表性的成果之一的P-S-R模型,对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及演变机理进行解释,同时对P-S-R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简短的阐述;最后利用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建立压力-状态-响应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对应的健康评价的物元模型,分别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对生态经济区进行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结果显示,2001年-2010年间,除2005年生态经济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呈亚健康状态外,其余均呈健康状态;而2010年除景德镇市、鹰潭市以外,生态经济区下辖的其他地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均在亚健康以上状态,这表明生态经济区内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某种程度上已经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应提出相对应的政策来改善其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环鄱阳湖城市群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实证研究
作者: 周维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熵权灰色关联  城市群  产业发展 
描述: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城市群发展战略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市群发展战略可以极大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工业化、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推动力。包括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和圣地亚哥--旧金山城市群以及我国长江珠江三角城市群在内的众多城市群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无不应证了以上观点。构建环鄱阳湖城市群,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综合经济实力,降低发展成本,形成带动整个江西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群和经济增长极。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论文的思路框架及技术路线;研究成果以及可能出现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城市群的定义及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世界城市群发展态势及特点,从中总结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环鄱阳湖城市群与国内中部四大城市群的发展比较,指出环鄱阳湖城市群存在的差距。第四部分对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形成和现状进行了阐述,界定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区域范围,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形成过程,定性描述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现状。第五部分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模型对环鄱阳湖城市群经济产业结构特征及功能联系进行研究,详细的分析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产业竞争力。第六部分结合环鄱阳湖城市群现状及其前面的分析,提出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思路。
全文: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城市群发展战略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市群发展战略可以极大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工业化、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推动力。包括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和圣地亚哥--旧金山城市群以及我国长江珠江三角城市群在内的众多城市群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无不应证了以上观点。构建环鄱阳湖城市群,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综合经济实力,降低发展成本,形成带动整个江西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群和经济增长极。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论文的思路框架及技术路线;研究成果以及可能出现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城市群的定义及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世界城市群发展态势及特点,从中总结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环鄱阳湖城市群与国内中部四大城市群的发展比较,指出环鄱阳湖城市群存在的差距。第四部分对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形成和现状进行了阐述,界定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区域范围,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形成过程,定性描述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现状。第五部分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模型对环鄱阳湖城市群经济产业结构特征及功能联系进行研究,详细的分析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产业竞争力。第六部分结合环鄱阳湖城市群现状及其前面的分析,提出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思路。
基于物元模型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作者: 宋艳春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P  R模型  S  物元模型  土地生态系统健康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演化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在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目标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生态经济区内旱灾频发,鄱阳湖水体条件逐渐恶化,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生态功能日益减退。这不仅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存、生活环境,而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经济区乃至整个江西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究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现状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对于整个江西省的生态环境的演化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和示范作用。本文首先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现状及2000年-2010年的动态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引入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对2010年生态经济区所辖各地区的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为下文评价作铺垫;然后结合当前国际上对于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研究中的代表性的成果之一的P-S-R模型,对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及演变机理进行解释,同时对P-S-R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简短的阐述;最后利用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建立压力-状态-响应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对应的健康评价的物元模型,分别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对生态经济区进行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结果显示,2001年-2010年间,除2005年生态经济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呈亚健康状态外,其余均呈健康状态;而2010年除景德镇市、鹰潭市以外,生态经济区下辖的其他地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均在亚健康以上状态,这表明生态经济区内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某种程度上已经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应提出相对应的政策来改善其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在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目标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生态经济区内旱灾频发,鄱阳湖水体条件逐渐恶化,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生态功能日益减退。这不仅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存、生活环境,而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经济区乃至整个江西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究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现状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对于整个江西省的生态环境的演化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和示范作用。本文首先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现状及2000年-2010年的动态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引入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对2010年生态经济区所辖各地区的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为下文评价作铺垫;然后结合当前国际上对于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研究中的代表性的成果之一的P-S-R模型,对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及演变机理进行解释,同时对P-S-R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简短的阐述;最后利用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建立压力-状态-响应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对应的健康评价的物元模型,分别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对生态经济区进行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结果显示,2001年-2010年间,除2005年生态经济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呈亚健康状态外,其余均呈健康状态;而2010年除景德镇市、鹰潭市以外,生态经济区下辖的其他地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均在亚健康以上状态,这表明生态经济区内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某种程度上已经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应提出相对应的政策来改善其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环鄱阳湖城市群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实证研究
作者: 周维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熵权灰色关联  城市群  产业发展 
描述: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城市群发展战略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市群发展战略可以极大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工业化、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推动力。包括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和圣地亚哥--旧金山城市群以及我国长江珠江三角城市群在内的众多城市群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无不应证了以上观点。构建环鄱阳湖城市群,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综合经济实力,降低发展成本,形成带动整个江西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群和经济增长极。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论文的思路框架及技术路线;研究成果以及可能出现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城市群的定义及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世界城市群发展态势及特点,从中总结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环鄱阳湖城市群与国内中部四大城市群的发展比较,指出环鄱阳湖城市群存在的差距。第四部分对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形成和现状进行了阐述,界定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区域范围,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形成过程,定性描述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现状。第五部分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模型对环鄱阳湖城市群经济产业结构特征及功能联系进行研究,详细的分析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产业竞争力。第六部分结合环鄱阳湖城市群现状及其前面的分析,提出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思路。
全文: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城市群发展战略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市群发展战略可以极大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工业化、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推动力。包括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和圣地亚哥--旧金山城市群以及我国长江珠江三角城市群在内的众多城市群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无不应证了以上观点。构建环鄱阳湖城市群,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综合经济实力,降低发展成本,形成带动整个江西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群和经济增长极。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论文的思路框架及技术路线;研究成果以及可能出现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城市群的定义及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世界城市群发展态势及特点,从中总结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环鄱阳湖城市群与国内中部四大城市群的发展比较,指出环鄱阳湖城市群存在的差距。第四部分对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形成和现状进行了阐述,界定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区域范围,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形成过程,定性描述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现状。第五部分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模型对环鄱阳湖城市群经济产业结构特征及功能联系进行研究,详细的分析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产业竞争力。第六部分结合环鄱阳湖城市群现状及其前面的分析,提出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思路。
环鄱阳湖城市群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实证研究
作者: 周维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熵权灰色关联  城市群  产业发展 
描述: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城市群发展战略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市群发展战略可以极大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工业化、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推动力。包括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和圣地亚哥--旧金山城市群以及我国长江珠江三角城市群在内的众多城市群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无不应证了以上观点。构建环鄱阳湖城市群,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综合经济实力,降低发展成本,形成带动整个江西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群和经济增长极。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论文的思路框架及技术路线;研究成果以及可能出现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城市群的定义及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世界城市群发展态势及特点,从中总结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环鄱阳湖城市群与国内中部四大城市群的发展比较,指出环鄱阳湖城市群存在的差距。第四部分对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形成和现状进行了阐述,界定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区域范围,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形成过程,定性描述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现状。第五部分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模型对环鄱阳湖城市群经济产业结构特征及功能联系进行研究,详细的分析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产业竞争力。第六部分结合环鄱阳湖城市群现状及其前面的分析,提出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思路。
全文: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城市群发展战略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市群发展战略可以极大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工业化、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推动力。包括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和圣地亚哥--旧金山城市群以及我国长江珠江三角城市群在内的众多城市群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无不应证了以上观点。构建环鄱阳湖城市群,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综合经济实力,降低发展成本,形成带动整个江西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群和经济增长极。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论文的思路框架及技术路线;研究成果以及可能出现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城市群的定义及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世界城市群发展态势及特点,从中总结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环鄱阳湖城市群与国内中部四大城市群的发展比较,指出环鄱阳湖城市群存在的差距。第四部分对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形成和现状进行了阐述,界定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区域范围,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形成过程,定性描述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现状。第五部分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模型对环鄱阳湖城市群经济产业结构特征及功能联系进行研究,详细的分析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产业竞争力。第六部分结合环鄱阳湖城市群现状及其前面的分析,提出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思路。
基于物元模型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作者: 宋艳春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P  R模型  S  物元模型  土地生态系统健康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演化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在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目标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生态经济区内旱灾频发,鄱阳湖水体条件逐渐恶化,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生态功能日益减退。这不仅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存、生活环境,而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经济区乃至整个江西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究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现状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对于整个江西省的生态环境的演化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和示范作用。本文首先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现状及2000年-2010年的动态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引入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对2010年生态经济区所辖各地区的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为下文评价作铺垫;然后结合当前国际上对于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研究中的代表性的成果之一的P-S-R模型,对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及演变机理进行解释,同时对P-S-R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简短的阐述;最后利用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建立压力-状态-响应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对应的健康评价的物元模型,分别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对生态经济区进行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结果显示,2001年-2010年间,除2005年生态经济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呈亚健康状态外,其余均呈健康状态;而2010年除景德镇市、鹰潭市以外,生态经济区下辖的其他地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均在亚健康以上状态,这表明生态经济区内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某种程度上已经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应提出相对应的政策来改善其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在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目标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生态经济区内旱灾频发,鄱阳湖水体条件逐渐恶化,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生态功能日益减退。这不仅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存、生活环境,而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经济区乃至整个江西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究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现状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对于整个江西省的生态环境的演化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和示范作用。本文首先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现状及2000年-2010年的动态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引入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对2010年生态经济区所辖各地区的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为下文评价作铺垫;然后结合当前国际上对于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研究中的代表性的成果之一的P-S-R模型,对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及演变机理进行解释,同时对P-S-R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简短的阐述;最后利用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建立压力-状态-响应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对应的健康评价的物元模型,分别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对生态经济区进行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结果显示,2001年-2010年间,除2005年生态经济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呈亚健康状态外,其余均呈健康状态;而2010年除景德镇市、鹰潭市以外,生态经济区下辖的其他地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均在亚健康以上状态,这表明生态经济区内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某种程度上已经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应提出相对应的政策来改善其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鄱阳湖苔草营养价值评定与应用研究
作者: 张芳平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适口性  锦江黄牛  组合效应  瘤胃降解率  鄱阳湖苔草  体外发酵 
描述:体外发酵功能的影响。设计0.42、0.52、0.59等3个不同的NFC/NDF比值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采用体外批次产气法培养24小时,培养结束后测定各项发酵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NFC
全文:体外发酵功能的影响。设计0.42、0.52、0.59等3个不同的NFC/NDF比值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采用体外批次产气法培养24小时,培养结束后测定各项发酵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NFC
鄱阳湖苔草营养价值评定与应用研究
作者: 张芳平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适口性  锦江黄牛  组合效应  瘤胃降解率  鄱阳湖苔草  体外发酵 
描述:体外发酵功能的影响。设计0.42、0.52、0.59等3个不同的NFC/NDF比值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采用体外批次产气法培养24小时,培养结束后测定各项发酵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NFC
全文:体外发酵功能的影响。设计0.42、0.52、0.59等3个不同的NFC/NDF比值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采用体外批次产气法培养24小时,培养结束后测定各项发酵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NFC
鄱阳湖苔草营养价值评定与应用研究
作者: 张芳平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适口性  锦江黄牛  组合效应  瘤胃降解率  鄱阳湖苔草  体外发酵 
描述:体外发酵功能的影响。设计0.42、0.52、0.59等3个不同的NFC/NDF比值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采用体外批次产气法培养24小时,培养结束后测定各项发酵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NFC
全文:体外发酵功能的影响。设计0.42、0.52、0.59等3个不同的NFC/NDF比值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采用体外批次产气法培养24小时,培养结束后测定各项发酵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NFC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土地管理机制研究
作者: 帅佳良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地管理  生态经济区  建设用地  用地矛盾  土地资源 
描述:近年来,江西省在土地管理方面的举措对于推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保护耕地、加强土地规划管理、保障农民权益、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健全土地管理等方面问题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引致了对建设用地的大量需求,城市存量建设用地普遍存在粗放、低效利用的现象,建设用地的过度外延扩张与土地粗放利用并存,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违法违规现象大量存在,国土资源管理难度日益加大,迫切需要破解土地管理机制的难题。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意味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规划。2010年3月,国土资源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积极响应,正式签署部省《共同加强江西国土资源工作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合作备忘录,以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因此,有必要针对当前土地管理的形势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大好机遇,研究和探讨适合区域层面的土地管理新机制,为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服务。 第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背景分析和相关研究综述。通过对江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情况梳理,分析解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诞生的历史背景,探讨其产生的必然性和迫切性。把握《规划》的发展定位、主要目标、功能分区和主要的战略举措,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土地管理机制背景。开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管理机制的相关研究综述,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探索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为深入分析奠定基础。 第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演变及特征分析。利用最新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地调研,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5.12万平方公里范围的土地资源数量、结构、布局及其历史变化情况,土地利用的特点、问题及土地利用的程度、效益等,探明当前土地利用的基本情况,把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和趋势,总结土地利用的规律和变化趋势。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 第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地管理态势与利用矛盾分析。通过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中的城市化、工业化与土地利用关系,探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发展需求,进而分析土地开发与利用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对重点地区、重点产业(行业)的用地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和预测,揭示用地需求与指标现状之间的矛盾,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中土地利用和管理将面临的困难与难点。 第四,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的土地管理新机制。探讨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推进过程中适用于区域实际的土地管理创新制度和措施。主要有: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内用地指标统一协调的机制、强化差别化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机制、推进土地开源机制创新(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建设用地置换)、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为核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建立闲置地清查与节地示范机制、提高土地行政效能等创新措施和办法。这些创新用地政策和机制将有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以期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最后,对提出的土地管理新机制进行总结和讨论,分析这些新举措的可行性和实践意义,对进一步完善这些政策建议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主要是对政策的细化和操作性的技术细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全文:近年来,江西省在土地管理方面的举措对于推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保护耕地、加强土地规划管理、保障农民权益、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健全土地管理等方面问题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引致了对建设用地的大量需求,城市存量建设用地普遍存在粗放、低效利用的现象,建设用地的过度外延扩张与土地粗放利用并存,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违法违规现象大量存在,国土资源管理难度日益加大,迫切需要破解土地管理机制的难题。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意味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规划。2010年3月,国土资源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积极响应,正式签署部省《共同加强江西国土资源工作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合作备忘录,以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因此,有必要针对当前土地管理的形势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大好机遇,研究和探讨适合区域层面的土地管理新机制,为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服务。 第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背景分析和相关研究综述。通过对江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情况梳理,分析解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诞生的历史背景,探讨其产生的必然性和迫切性。把握《规划》的发展定位、主要目标、功能分区和主要的战略举措,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土地管理机制背景。开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管理机制的相关研究综述,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探索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为深入分析奠定基础。 第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演变及特征分析。利用最新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地调研,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5.12万平方公里范围的土地资源数量、结构、布局及其历史变化情况,土地利用的特点、问题及土地利用的程度、效益等,探明当前土地利用的基本情况,把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和趋势,总结土地利用的规律和变化趋势。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 第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地管理态势与利用矛盾分析。通过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中的城市化、工业化与土地利用关系,探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发展需求,进而分析土地开发与利用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对重点地区、重点产业(行业)的用地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和预测,揭示用地需求与指标现状之间的矛盾,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中土地利用和管理将面临的困难与难点。 第四,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的土地管理新机制。探讨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推进过程中适用于区域实际的土地管理创新制度和措施。主要有: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内用地指标统一协调的机制、强化差别化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机制、推进土地开源机制创新(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建设用地置换)、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为核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建立闲置地清查与节地示范机制、提高土地行政效能等创新措施和办法。这些创新用地政策和机制将有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以期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最后,对提出的土地管理新机制进行总结和讨论,分析这些新举措的可行性和实践意义,对进一步完善这些政策建议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主要是对政策的细化和操作性的技术细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