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在宋代被空前接受原因之探究
作者: 周远斌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风绝尘  淡泊  陶渊明  潇散简远  禅定  平民心态  “老大” 
描述:陶渊明在宋代被空前接受并非凭空而起 ,而是由作为享乐性文化气候之“反动”的淡泊精神、复古革新运动中产生的平民心态及高风绝尘之诗风追求、思想感情上的禅定和老大心态、诗歌审美上推尊萧散简远之趣四个主导因素促成的。
全文:陶渊明在宋代被空前接受并非凭空而起 ,而是由作为享乐性文化气候之“反动”的淡泊精神、复古革新运动中产生的平民心态及高风绝尘之诗风追求、思想感情上的禅定和老大心态、诗歌审美上推尊萧散简远之趣四个主导因素促成的。
浅论老庄玄学对陶渊明其人及诗作的影响
作者: 黄桂凤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由  陶渊明  自然  玄学 
描述:陶渊明生活在玄学盛行的魏晋时期 ,深受时代风气的浸染 ,致力于个性自由和人生自然的追求 ,把玄学“委运任”的哲学思想付诸人生实践。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使陶渊明对待仕和隐、生和死表现出淡泊、旷达的态度 ,对待贫富穷达有豁达的认识与理解 ,启迪着陶渊明于诗歌创作中形成冲淡自然、意深旨远的艺术风格
全文:陶渊明生活在玄学盛行的魏晋时期 ,深受时代风气的浸染 ,致力于个性自由和人生自然的追求 ,把玄学“委运任”的哲学思想付诸人生实践。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使陶渊明对待仕和隐、生和死表现出淡泊、旷达的态度 ,对待贫富穷达有豁达的认识与理解 ,启迪着陶渊明于诗歌创作中形成冲淡自然、意深旨远的艺术风格
鄱阳湖水文承载力现状和趋势分析
作者: 黄虹 邹长伟 何宗键 朱百鸣 陈新庚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承载力  水文 
描述:分析了鄱阳湖对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河来水水量的承载力、对五河来水泥沙的承载力,鄱阳湖与长江的相互承载力等.结合现状对鄱阳湖水文承载力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全文:分析了鄱阳湖对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河来水水量的承载力、对五河来水泥沙的承载力,鄱阳湖与长江的相互承载力等.结合现状对鄱阳湖水文承载力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鄱阳湖平原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的多样性
作者: 彭映辉 简永兴 李仁东  来源:中南林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样性  植物学  鄱阳湖平原  水生植物  繁殖策略  群落  保护 
描述:研究了鄱阳湖平原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类型多样性、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盖度与生物量,探讨了主要优势种的繁殖策略及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鄱阳湖平原湖泊现有水生植物群丛42个,其中湿生植被群丛11 个、挺水植被群丛6 个、浮水植被与沉水植被群丛分别为11和14个;在湿生类型中,分布面积最大的群丛为灰化苔草群丛,其次是"荻 + 芦 - 灰化苔草群丛"和"(艹)/(鬲鸟)草 + 马蓝群丛";在沉水类型中,分布面积最大的是密齿苦草群丛,其次为菹草群丛、"竹叶眼子菜 + 穗花狐尾藻群丛"与"野菱 + 双角菱群丛";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野菱 + 双角菱群丛"与"菰 + 野菱群丛",其次为"野菱 + 双角菱 - 密齿苦草群丛"和菰群丛;在所有群丛类型中,以灰化苔草群丛的盖度最大,以菰群丛的生物量最高;有效的繁殖策略是灰化苔草、密齿苦草、菹草等主要优势种在强烈的人为干扰压力下依然分布广阔的根本原因;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是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和经费投入.
全文:研究了鄱阳湖平原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类型多样性、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盖度与生物量,探讨了主要优势种的繁殖策略及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鄱阳湖平原湖泊现有水生植物群丛42个,其中湿生植被群丛11 个、挺水植被群丛6 个、浮水植被与沉水植被群丛分别为11和14个;在湿生类型中,分布面积最大的群丛为灰化苔草群丛,其次是"荻 + 芦 - 灰化苔草群丛"和"(艹)/(鬲鸟)草 + 马蓝群丛";在沉水类型中,分布面积最大的是密齿苦草群丛,其次为菹草群丛、"竹叶眼子菜 + 穗花狐尾藻群丛"与"野菱 + 双角菱群丛";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野菱 + 双角菱群丛"与"菰 + 野菱群丛",其次为"野菱 + 双角菱 - 密齿苦草群丛"和菰群丛;在所有群丛类型中,以灰化苔草群丛的盖度最大,以菰群丛的生物量最高;有效的繁殖策略是灰化苔草、密齿苦草、菹草等主要优势种在强烈的人为干扰压力下依然分布广阔的根本原因;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是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和经费投入.
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学术研讨会暨江西省生态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预备通知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科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省  鄱阳湖流域  生态学会  会员代表大会  第三届理事会  生态系统管理  重点实验室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  学术研讨会  野外生态 
描述: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学术研讨会暨江西省生态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预备通知
鄱阳湖流域综合规划与管理技术
作者: 戴星照 方豫 陈葵 林联盛 廖国朝 HAIKAI Tane  来源:江西科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流域管理  GIS  鄱阳湖 
描述:从80年代开始实施的江西省山江湖工程是一项针对鄱阳湖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流域综合管理工程。本文回顾了山江湖工程10多年来实施流域管理战略的过程,分析了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恢复的发展阶段和新时期流域综合规划
全文:从80年代开始实施的江西省山江湖工程是一项针对鄱阳湖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流域综合管理工程。本文回顾了山江湖工程10多年来实施流域管理战略的过程,分析了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恢复的发展阶段和新时期流域综合规划
鄱阳湖泥沙淤积量较20年前减四成
作者:暂无 来源:治黄科技信息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生态环境  长江中下游  湿地生态系统  五十年  资源调查  利用保护  合理开发  湿地资源  泥沙淤积量 
描述:最新调查显示,鄱阳湖周边生态环境明显趋于好转,鄱阳湖每年的泥沙淤积量较20年前减少了四成多。这表明泥沙淤积这一影响和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因素正在减弱,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正在走向良性循环,有利于合理
全文:最新调查显示,鄱阳湖周边生态环境明显趋于好转,鄱阳湖每年的泥沙淤积量较20年前减少了四成多。这表明泥沙淤积这一影响和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因素正在减弱,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正在走向良性循环,有利于合理
一次对死亡的精神漫游——评陶渊明《挽歌诗三首)
作者: 袁玲玲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死观  坟墓意象  陶渊明  挽歌诗 
描述:《挽歌诗三首》是陶渊明对死亡的一次精神漫游,他以虚拟的方式探讨死亡问题,并外化为具体的诗歌表达.本文将以对比阅读的方式,对其文本内容,内部结构以及诗体形式,作一简要论述,从而把握诗人此次漫游所历之环境气氛(坟墓意象),情感历程(层进之生死观),以及特殊的诗体形式所折射的生死观.
全文:《挽歌诗三首》是陶渊明对死亡的一次精神漫游,他以虚拟的方式探讨死亡问题,并外化为具体的诗歌表达.本文将以对比阅读的方式,对其文本内容,内部结构以及诗体形式,作一简要论述,从而把握诗人此次漫游所历之环境气氛(坟墓意象),情感历程(层进之生死观),以及特殊的诗体形式所折射的生死观.
一次对死亡的精神漫游——评陶渊明的《挽歌诗三首》
作者: 袁玲玲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死观  坟墓意象  陶渊明  挽歌诗 
描述:《挽歌诗三首》是陶渊明对死亡的一次精神漫游 ,他以虚拟的方式探讨死亡问题 ,并外化为具体的诗歌表达。本文将以对比阅读的方式 ,对其文本内容 ,内部结构以及诗体形式 ,作一简要论述 ,从而把握诗人此次漫游所历之环境气氛 (坟墓意象 ) ,情感历程 (层进之生死观 ) ,以及特殊的诗体形式所折射的生死观。
全文:《挽歌诗三首》是陶渊明对死亡的一次精神漫游 ,他以虚拟的方式探讨死亡问题 ,并外化为具体的诗歌表达。本文将以对比阅读的方式 ,对其文本内容 ,内部结构以及诗体形式 ,作一简要论述 ,从而把握诗人此次漫游所历之环境气氛 (坟墓意象 ) ,情感历程 (层进之生死观 ) ,以及特殊的诗体形式所折射的生死观。
江西省鄱阳湖湖滨沙地蔓荆的固沙效益
作者: 左长清 杨洁 李相玺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蔓荆  固沙植物  固沙效益  沙化土地 
描述:研究蔓荆植物在南方风沙化土地的阻沙、固沙作用,以及对土壤理化性状改良和小气候改善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蔓荆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蚀模数为2万4757t/(km~2·a),植被覆盖率达到40%时,年均风蚀模数只有2920t/(km~2·a);与裸沙地比较,5年生蔓荆地0~40cm土层的有机质、全N、全K、速效K分别增加了580%、100%、28.6%、67%;对于0~20cm土层,小于0.25mm的细沙粒增加98.7%;蔓荆地可降低地表最高温度10~12℃,增加空气湿度1.2%,有利于沙地植被的恢复。
全文:研究蔓荆植物在南方风沙化土地的阻沙、固沙作用,以及对土壤理化性状改良和小气候改善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蔓荆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蚀模数为2万4757t/(km~2·a),植被覆盖率达到40%时,年均风蚀模数只有2920t/(km~2·a);与裸沙地比较,5年生蔓荆地0~40cm土层的有机质、全N、全K、速效K分别增加了580%、100%、28.6%、67%;对于0~20cm土层,小于0.25mm的细沙粒增加98.7%;蔓荆地可降低地表最高温度10~12℃,增加空气湿度1.2%,有利于沙地植被的恢复。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