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浅析陶渊明诗歌的意旨与风格
-
作者:
敬晓愚 宋延屏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浅析陶渊明诗歌的意旨与风格
-
痛并幸福着:陶渊明和他那个时代的二律背反
-
作者:
王艳照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行乐 陶渊明 隐逸 二律背反 魏晋
-
描述:魏晋是一个二律背反的年代。现实的黑暗和艺术的杰出,以及士人们行为的乖张与内心的固执,生动地诠释了一组组二律背反的概念。本文以诗人陶渊明为例,试图探索魏晋士人如何以隐逸和及时行乐两种方式,诠释人生的的痛苦与幸福。
-
全文:魏晋是一个二律背反的年代。现实的黑暗和艺术的杰出,以及士人们行为的乖张与内心的固执,生动地诠释了一组组二律背反的概念。本文以诗人陶渊明为例,试图探索魏晋士人如何以隐逸和及时行乐两种方式,诠释人生的的痛苦与幸福。
-
率性任达的田园情趣与松菊节操: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教学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
作者:
王永汉 来源:江西教育:综合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感士不遇赋》 情趣 青年时期 田园 教学需要 陶渊明 节操
-
描述:的生活是相当穷窘的。青年时期,由于受儒家思想的教育,使他有“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的抱负和“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壮志。
-
全文:的生活是相当穷窘的。青年时期,由于受儒家思想的教育,使他有“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的抱负和“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壮志。
-
休闲于自我超越中拥有:论陶渊明对宋词的思想影响
-
作者:
张翠爱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宋词 休闲 自我超越
-
描述:幼年便受儒家文化熏陶的陶渊明,早年有着自强不息的功业追求,所以,振兴家族、光耀门庭并实现个人的政治抱负就成了他前半生的人生追求。但陶渊明发现要想享受门第和家族带来的荣誉和利益,就必须付出心为形役的代价。视官场为樊笼密网的陶渊明不愿屈从外物扭曲自我,毅然地返回田园。陶渊明爱惜名利而又看破名利、不喜贫穷而又安贫守拙的人生历程深深吸引并感化着宋代的词人。宋代词人们在词作中表现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厌倦,而且陶渊明安贫知足、守拙养真的思想使多数本不贫穷的词人抑制了物欲的膨胀,也使部分贫穷的词人因之而畅享贫苦平生。通过这些自我超越的诗词,我们不仅可以懂得他们何以拥有了让世人无限向往的诗意的休闲生活,而且还可以获得休闲的真谛。
-
全文:幼年便受儒家文化熏陶的陶渊明,早年有着自强不息的功业追求,所以,振兴家族、光耀门庭并实现个人的政治抱负就成了他前半生的人生追求。但陶渊明发现要想享受门第和家族带来的荣誉和利益,就必须付出心为形役的代价。视官场为樊笼密网的陶渊明不愿屈从外物扭曲自我,毅然地返回田园。陶渊明爱惜名利而又看破名利、不喜贫穷而又安贫守拙的人生历程深深吸引并感化着宋代的词人。宋代词人们在词作中表现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厌倦,而且陶渊明安贫知足、守拙养真的思想使多数本不贫穷的词人抑制了物欲的膨胀,也使部分贫穷的词人因之而畅享贫苦平生。通过这些自我超越的诗词,我们不仅可以懂得他们何以拥有了让世人无限向往的诗意的休闲生活,而且还可以获得休闲的真谛。
-
词人姜夔如是说:我家曾住赤阑桥:姜夔与合肥赤阑桥略考
-
作者:
吴莺莺 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合肥情缘 姜夔 赤阑桥
-
描述:南宋词人姜夔,青年时期为谋求出路,往来江淮十余年,五次寓居合肥.赤阑桥,是姜夔与合肥结下不解之缘的一个重要地名.宋光宗绍熙初年姜夔第三次寓居合肥时填写了四首词作,在词序中,姜夔提到他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五年后,姜夔在七绝组诗(其二)中写道:我家曾住赤阑桥.由此对姜夔寓居赤阑桥,邂逅合肥女子,两人从相识相知到结为知音的缘由,作粗略地考证.
-
全文:南宋词人姜夔,青年时期为谋求出路,往来江淮十余年,五次寓居合肥.赤阑桥,是姜夔与合肥结下不解之缘的一个重要地名.宋光宗绍熙初年姜夔第三次寓居合肥时填写了四首词作,在词序中,姜夔提到他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五年后,姜夔在七绝组诗(其二)中写道:我家曾住赤阑桥.由此对姜夔寓居赤阑桥,邂逅合肥女子,两人从相识相知到结为知音的缘由,作粗略地考证.
-
解读"渔人"和"刘子骥"《陋室铭》注释辨疑从《五柳先生传》看陶渊明的精神家园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从《香菱学诗》看一个不同的林黛玉解读“渔人”和“刘子骥”
-
作者:
刘万想 翟霞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精神家园 《香菱学诗》 《陋室铭》 陶渊明 解读 《五柳先生传》 林黛玉
-
描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作为传统篇目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已经有一段历史了。对这样一篇脍炙人口的名文,许多人都有独到的见解。大体上讲,业界对文本的主题思想、创作年代、艺术特色等大的方面的认识已趋于统一。但是,人们对文本中一些小问题的认识,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我们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桃花源记》中“渔人”和“刘子骥”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认识,.
-
全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作为传统篇目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已经有一段历史了。对这样一篇脍炙人口的名文,许多人都有独到的见解。大体上讲,业界对文本的主题思想、创作年代、艺术特色等大的方面的认识已趋于统一。但是,人们对文本中一些小问题的认识,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我们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桃花源记》中“渔人”和“刘子骥”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认识,.
-
以地方性眼光看陶学的一部力作:评吴国富《陶渊明寻阳觅踪》
-
作者:
吴中胜 史元梁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眼光 显学 国富 陶学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 力作 陶渊明研究 地方性
-
描述:陶渊明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门显学,在这一领域学者众多,著述颇丰。正因为这样,在这方面研究要有所创新是非常之难的。当然,也不是不可能。吴国富先生的近著《陶渊明寻阳觅踪》就是在近年来陶学研究的一部力作。《陶渊明寻阳觅踪》一书作者吴国富,江西武宁人,为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陶渊明研究,著有学术专著《论陶渊明的中和》及学术论文多篇。该书以陶渊明在寻阳的活动为线索,重点探讨了陶渊明的家世及居住地。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最新出土的文物为依据,以大量的文献资料做考证,搜集出颇多关于陶渊明生诗文、家世、故居的最新资料,得到诸多观点新颖,见解独到的学术成果,为陶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其他陶学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能够有力推动陶渊明研究的新发展。该书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一方面,作者作为土生土长的九江人,在陶渊明研究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另一方面,当下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挖掘地方文化名人,高校与政府通力合作,为研究者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吴先生作为陶渊明的家乡人,在研究陶学方面有天然优势。对本土资源的本土占有和天然了解,这是那些在故纸堆里寻思摸索的学究们无法比拟的。作者非常熟悉九江地区的地理环境,...
-
全文:陶渊明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门显学,在这一领域学者众多,著述颇丰。正因为这样,在这方面研究要有所创新是非常之难的。当然,也不是不可能。吴国富先生的近著《陶渊明寻阳觅踪》就是在近年来陶学研究的一部力作。《陶渊明寻阳觅踪》一书作者吴国富,江西武宁人,为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陶渊明研究,著有学术专著《论陶渊明的中和》及学术论文多篇。该书以陶渊明在寻阳的活动为线索,重点探讨了陶渊明的家世及居住地。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最新出土的文物为依据,以大量的文献资料做考证,搜集出颇多关于陶渊明生诗文、家世、故居的最新资料,得到诸多观点新颖,见解独到的学术成果,为陶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其他陶学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能够有力推动陶渊明研究的新发展。该书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一方面,作者作为土生土长的九江人,在陶渊明研究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另一方面,当下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挖掘地方文化名人,高校与政府通力合作,为研究者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吴先生作为陶渊明的家乡人,在研究陶学方面有天然优势。对本土资源的本土占有和天然了解,这是那些在故纸堆里寻思摸索的学究们无法比拟的。作者非常熟悉九江地区的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