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碳排放空间特征及其产业布局研究
作者: 邢丽娜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产业布局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空间分析  碳排放 
描述:本研究利用IPCC发布的能源燃烧缺省碳排放系数和前人得出森林固碳系数分别对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9年的能源消费碳源和森林碳汇进行了核算,对该区域碳源碳汇进行均衡分析可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体上是个净碳源,且碳汇缺口为21.36TgC/a。通过对区域内的碳均衡进行研究,发现九江市区、新余市区、南昌市区、余干市、鹰潭市和景德镇市等这些市区的碳汇缺口较大,这对其余县市来说是不公平的。这些县市一方面可通过转换能源模式来增加低碳能源的使用,从而降减少碳能源用量;另一方面可提高植树造林力度,通过增强该区域的本土碳汇能力来改善区域的碳均衡情况,减轻其碳汇负担。此外,还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碳排放公平性进行空间分析。该部分将GIS技术与ESDA结合起来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碳排放公平性的空间相关性、局部空间聚集性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碳汇负担系数之间存在全局空间正相关。利用MCDA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三大主要产业进行产业布局分析,其中将碳排放公平性因子引入所考察的属性集,结果显示:南昌市区、贵溪市、永修县、新余市区和德安县等县区比较适合发展工业产业,其中丰城市和南昌市区可从现在的工业劣势转为优先考虑的布局目标。最适合发展旅游的县区分别为鹰潭市区、浮梁县、德安县、彭泽县、湖口县、星子县、九江市区、瑞昌市、景德镇市区、新干县、鄱阳县等,这与仅考虑区位商的结果是大体一致的,说明现在的旅游业发展对于我们的布局规则来说基本合理。而鄱阳县、余江县、都昌县、余干县、彭泽县、高安市和万年县等几个县区农业优势大、基础好,考虑其碳排放因素后对其各县区的农业产业的布局无明显抑制作用,应坚持农业的发展;经研究最不适合重点发展农业的县区为鹰潭市区、景德镇市区和南昌市区。
全文:本研究利用IPCC发布的能源燃烧缺省碳排放系数和前人得出森林固碳系数分别对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9年的能源消费碳源和森林碳汇进行了核算,对该区域碳源碳汇进行均衡分析可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体上是个净碳源,且碳汇缺口为21.36TgC/a。通过对区域内的碳均衡进行研究,发现九江市区、新余市区、南昌市区、余干市、鹰潭市和景德镇市等这些市区的碳汇缺口较大,这对其余县市来说是不公平的。这些县市一方面可通过转换能源模式来增加低碳能源的使用,从而降减少碳能源用量;另一方面可提高植树造林力度,通过增强该区域的本土碳汇能力来改善区域的碳均衡情况,减轻其碳汇负担。此外,还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碳排放公平性进行空间分析。该部分将GIS技术与ESDA结合起来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碳排放公平性的空间相关性、局部空间聚集性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碳汇负担系数之间存在全局空间正相关。利用MCDA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三大主要产业进行产业布局分析,其中将碳排放公平性因子引入所考察的属性集,结果显示:南昌市区、贵溪市、永修县、新余市区和德安县等县区比较适合发展工业产业,其中丰城市和南昌市区可从现在的工业劣势转为优先考虑的布局目标。最适合发展旅游的县区分别为鹰潭市区、浮梁县、德安县、彭泽县、湖口县、星子县、九江市区、瑞昌市、景德镇市区、新干县、鄱阳县等,这与仅考虑区位商的结果是大体一致的,说明现在的旅游业发展对于我们的布局规则来说基本合理。而鄱阳县、余江县、都昌县、余干县、彭泽县、高安市和万年县等几个县区农业优势大、基础好,考虑其碳排放因素后对其各县区的农业产业的布局无明显抑制作用,应坚持农业的发展;经研究最不适合重点发展农业的县区为鹰潭市区、景德镇市区和南昌市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测试及对策研究
作者: 陈清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潘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足迹模型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描述:的研究成果,引入区域可持续发展度的概念,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4-2008年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增长
全文:的研究成果,引入区域可持续发展度的概念,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4-2008年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增长
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及其运营问题研究
作者: 张竹君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地区  运营问题  生态资本 
描述:近几年来,中国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生态环境的资本化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四大淡水湖中,鄱阳湖是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其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对江西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正是基于此背景,本文结合鄱阳湖地区的实际情况,系统的研究了该地区生态资本及生态资本运营问题。第2章对生态资本以及生态资本运营的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生态资本在资本概念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在自然资本概念上也进行了更深一层的拓展,生态资本关注的核心是生态环境的质量。生态资本运营的基本目标是保值和增值,核心操作就是立足于本地的生态资本,通过生态资本的整体开发、可加工形成产品的生态质量要素的开发、生物生产环境条件和生态休闲环境条件的开发,实现生态资本的货币化。第3章运用影子价格法和影子工程法计算了鄱阳湖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以此来对鄱阳湖生态资本进行价值评估,从中可以看出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增长潜力很大。进而,本文又运用熵权法对鄱阳湖地区的生态资本和经济的指标进行赋权,并通过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来对鄱阳湖地区六个地市(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新余、抚州)进行生态资本与经济的协调性分析,结果表示整体协调性较低,这就决定了鄱阳湖地区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以运营生态资本为核心。第4章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System Dynamics,SD)勾建了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运营的金融支持仿真模型,来分析生态资本运营过程的动态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四种生态资本运营金融支持模式。经过模型调控对比,认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与金融支持互动发展模式是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模式。第5章首先提出了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运营的目标,然后根据鄱阳湖地区各个功能分区的功能定位,为各个功能区提出了适合其发展的生态资本运营模式。最后本文又提出了生态资本的维护战略和产业战略,以确保生态资本运营能够良好有序的进行。最后,对本文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期望。
全文:近几年来,中国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生态环境的资本化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四大淡水湖中,鄱阳湖是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其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对江西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正是基于此背景,本文结合鄱阳湖地区的实际情况,系统的研究了该地区生态资本及生态资本运营问题。第2章对生态资本以及生态资本运营的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生态资本在资本概念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在自然资本概念上也进行了更深一层的拓展,生态资本关注的核心是生态环境的质量。生态资本运营的基本目标是保值和增值,核心操作就是立足于本地的生态资本,通过生态资本的整体开发、可加工形成产品的生态质量要素的开发、生物生产环境条件和生态休闲环境条件的开发,实现生态资本的货币化。第3章运用影子价格法和影子工程法计算了鄱阳湖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以此来对鄱阳湖生态资本进行价值评估,从中可以看出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增长潜力很大。进而,本文又运用熵权法对鄱阳湖地区的生态资本和经济的指标进行赋权,并通过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来对鄱阳湖地区六个地市(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新余、抚州)进行生态资本与经济的协调性分析,结果表示整体协调性较低,这就决定了鄱阳湖地区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以运营生态资本为核心。第4章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System Dynamics,SD)勾建了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运营的金融支持仿真模型,来分析生态资本运营过程的动态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四种生态资本运营金融支持模式。经过模型调控对比,认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与金融支持互动发展模式是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模式。第5章首先提出了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运营的目标,然后根据鄱阳湖地区各个功能分区的功能定位,为各个功能区提出了适合其发展的生态资本运营模式。最后本文又提出了生态资本的维护战略和产业战略,以确保生态资本运营能够良好有序的进行。最后,对本文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期望。
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
作者: 罗静伟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安全  鄱阳湖湿地  生态安全评价  环境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描述: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鄱阳湖天然湿地以及环湖12个县(市区)的非湿地部分行政区是其组成部分。鄱阳湖湿地不仅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节器,同时也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渔业生产基地,其生态安全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人为因素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洪水、干旱、水质污染、物种量减少、植被退化、血吸虫疫反复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显现,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协调鄱阳湖湿地境保护与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综述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论述并分析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修正的P-S-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措施。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处于临界安全水平,在2004-2009年间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现已接近较安全水平。但这数据向好并非生态系统压力减轻和环境质量状况改善所致,而是由于鄱阳湖区经济发展较快提升治理能力,和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改善环境的措施所致。当前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洪水和干旱威胁、水环境恶化、湿地功能退化、物种数量减少、血吸虫疫情反复等。基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鄱阳湖湿地现有管理措施及体制,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应性管理框架,提出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对鄱阳湖湿地实施综合管理,完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规,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监控体系并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广开募资渠道和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社会与公众参与鄱阳湖湿地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全文: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鄱阳湖天然湿地以及环湖12个县(市区)的非湿地部分行政区是其组成部分。鄱阳湖湿地不仅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节器,同时也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渔业生产基地,其生态安全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人为因素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洪水、干旱、水质污染、物种量减少、植被退化、血吸虫疫反复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显现,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协调鄱阳湖湿地境保护与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综述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论述并分析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修正的P-S-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措施。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处于临界安全水平,在2004-2009年间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现已接近较安全水平。但这数据向好并非生态系统压力减轻和环境质量状况改善所致,而是由于鄱阳湖区经济发展较快提升治理能力,和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改善环境的措施所致。当前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洪水和干旱威胁、水环境恶化、湿地功能退化、物种数量减少、血吸虫疫情反复等。基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鄱阳湖湿地现有管理措施及体制,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应性管理框架,提出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对鄱阳湖湿地实施综合管理,完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规,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监控体系并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广开募资渠道和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社会与公众参与鄱阳湖湿地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额雁越冬生态研究
作者: 熊舒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越冬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白额雁 
描述:11月-2011年3月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越冬白额雁种群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记录到2008年-2011年三个越冬期内,大湖池、常湖池、朱市湖三个湖泊白额雁的迁徙时间及全区越冬白额雁种群动态
全文:11月-2011年3月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越冬白额雁种群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记录到2008年-2011年三个越冬期内,大湖池、常湖池、朱市湖三个湖泊白额雁的迁徙时间及全区越冬白额雁种群动态
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
作者: 罗静伟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安全  鄱阳湖湿地  生态安全评价  环境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描述: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鄱阳湖天然湿地以及环湖12个县(市区)的非湿地部分行政区是其组成部分。鄱阳湖湿地不仅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节器,同时也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渔业生产基地,其生态安全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人为因素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洪水、干旱、水质污染、物种量减少、植被退化、血吸虫疫反复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显现,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协调鄱阳湖湿地境保护与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综述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论述并分析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修正的P-S-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措施。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处于临界安全水平,在2004-2009年间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现已接近较安全水平。但这数据向好并非生态系统压力减轻和环境质量状况改善所致,而是由于鄱阳湖区经济发展较快提升治理能力,和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改善环境的措施所致。当前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洪水和干旱威胁、水环境恶化、湿地功能退化、物种数量减少、血吸虫疫情反复等。基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鄱阳湖湿地现有管理措施及体制,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应性管理框架,提出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对鄱阳湖湿地实施综合管理,完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规,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监控体系并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广开募资渠道和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社会与公众参与鄱阳湖湿地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全文: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鄱阳湖天然湿地以及环湖12个县(市区)的非湿地部分行政区是其组成部分。鄱阳湖湿地不仅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节器,同时也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渔业生产基地,其生态安全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人为因素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洪水、干旱、水质污染、物种量减少、植被退化、血吸虫疫反复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显现,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协调鄱阳湖湿地境保护与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综述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论述并分析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修正的P-S-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措施。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处于临界安全水平,在2004-2009年间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现已接近较安全水平。但这数据向好并非生态系统压力减轻和环境质量状况改善所致,而是由于鄱阳湖区经济发展较快提升治理能力,和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改善环境的措施所致。当前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洪水和干旱威胁、水环境恶化、湿地功能退化、物种数量减少、血吸虫疫情反复等。基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鄱阳湖湿地现有管理措施及体制,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应性管理框架,提出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对鄱阳湖湿地实施综合管理,完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规,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监控体系并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广开募资渠道和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社会与公众参与鄱阳湖湿地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及其运营问题研究
作者: 张竹君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地区  运营问题  生态资本 
描述:近几年来,中国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生态环境的资本化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四大淡水湖中,鄱阳湖是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其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对江西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正是基于此背景,本文结合鄱阳湖地区的实际情况,系统的研究了该地区生态资本及生态资本运营问题。第2章对生态资本以及生态资本运营的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生态资本在资本概念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在自然资本概念上也进行了更深一层的拓展,生态资本关注的核心是生态环境的质量。生态资本运营的基本目标是保值和增值,核心操作就是立足于本地的生态资本,通过生态资本的整体开发、可加工形成产品的生态质量要素的开发、生物生产环境条件和生态休闲环境条件的开发,实现生态资本的货币化。第3章运用影子价格法和影子工程法计算了鄱阳湖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以此来对鄱阳湖生态资本进行价值评估,从中可以看出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增长潜力很大。进而,本文又运用熵权法对鄱阳湖地区的生态资本和经济的指标进行赋权,并通过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来对鄱阳湖地区六个地市(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新余、抚州)进行生态资本与经济的协调性分析,结果表示整体协调性较低,这就决定了鄱阳湖地区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以运营生态资本为核心。第4章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System Dynamics,SD)勾建了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运营的金融支持仿真模型,来分析生态资本运营过程的动态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四种生态资本运营金融支持模式。经过模型调控对比,认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与金融支持互动发展模式是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模式。第5章首先提出了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运营的目标,然后根据鄱阳湖地区各个功能分区的功能定位,为各个功能区提出了适合其发展的生态资本运营模式。最后本文又提出了生态资本的维护战略和产业战略,以确保生态资本运营能够良好有序的进行。最后,对本文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期望。
全文:近几年来,中国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生态环境的资本化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四大淡水湖中,鄱阳湖是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其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对江西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正是基于此背景,本文结合鄱阳湖地区的实际情况,系统的研究了该地区生态资本及生态资本运营问题。第2章对生态资本以及生态资本运营的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生态资本在资本概念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在自然资本概念上也进行了更深一层的拓展,生态资本关注的核心是生态环境的质量。生态资本运营的基本目标是保值和增值,核心操作就是立足于本地的生态资本,通过生态资本的整体开发、可加工形成产品的生态质量要素的开发、生物生产环境条件和生态休闲环境条件的开发,实现生态资本的货币化。第3章运用影子价格法和影子工程法计算了鄱阳湖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以此来对鄱阳湖生态资本进行价值评估,从中可以看出鄱阳湖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增长潜力很大。进而,本文又运用熵权法对鄱阳湖地区的生态资本和经济的指标进行赋权,并通过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来对鄱阳湖地区六个地市(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新余、抚州)进行生态资本与经济的协调性分析,结果表示整体协调性较低,这就决定了鄱阳湖地区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以运营生态资本为核心。第4章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System Dynamics,SD)勾建了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运营的金融支持仿真模型,来分析生态资本运营过程的动态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四种生态资本运营金融支持模式。经过模型调控对比,认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与金融支持互动发展模式是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模式。第5章首先提出了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运营的目标,然后根据鄱阳湖地区各个功能分区的功能定位,为各个功能区提出了适合其发展的生态资本运营模式。最后本文又提出了生态资本的维护战略和产业战略,以确保生态资本运营能够良好有序的进行。最后,对本文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期望。
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
作者: 罗静伟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安全  鄱阳湖湿地  生态安全评价  环境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描述: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鄱阳湖天然湿地以及环湖12个县(市区)的非湿地部分行政区是其组成部分。鄱阳湖湿地不仅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节器,同时也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渔业生产基地,其生态安全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人为因素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洪水、干旱、水质污染、物种量减少、植被退化、血吸虫疫反复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显现,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协调鄱阳湖湿地境保护与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综述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论述并分析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修正的P-S-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措施。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处于临界安全水平,在2004-2009年间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现已接近较安全水平。但这数据向好并非生态系统压力减轻和环境质量状况改善所致,而是由于鄱阳湖区经济发展较快提升治理能力,和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改善环境的措施所致。当前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洪水和干旱威胁、水环境恶化、湿地功能退化、物种数量减少、血吸虫疫情反复等。基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鄱阳湖湿地现有管理措施及体制,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应性管理框架,提出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对鄱阳湖湿地实施综合管理,完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规,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监控体系并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广开募资渠道和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社会与公众参与鄱阳湖湿地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全文: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鄱阳湖天然湿地以及环湖12个县(市区)的非湿地部分行政区是其组成部分。鄱阳湖湿地不仅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节器,同时也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渔业生产基地,其生态安全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人为因素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洪水、干旱、水质污染、物种量减少、植被退化、血吸虫疫反复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显现,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协调鄱阳湖湿地境保护与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综述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论述并分析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修正的P-S-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措施。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处于临界安全水平,在2004-2009年间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现已接近较安全水平。但这数据向好并非生态系统压力减轻和环境质量状况改善所致,而是由于鄱阳湖区经济发展较快提升治理能力,和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改善环境的措施所致。当前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洪水和干旱威胁、水环境恶化、湿地功能退化、物种数量减少、血吸虫疫情反复等。基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鄱阳湖湿地现有管理措施及体制,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应性管理框架,提出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对鄱阳湖湿地实施综合管理,完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规,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监控体系并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广开募资渠道和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社会与公众参与鄱阳湖湿地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额雁越冬生态研究
作者: 熊舒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越冬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白额雁 
描述:11月-2011年3月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越冬白额雁种群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记录到2008年-2011年三个越冬期内,大湖池、常湖池、朱市湖三个湖泊白额雁的迁徙时间及全区越冬白额雁种群动态
全文:11月-2011年3月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越冬白额雁种群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记录到2008年-2011年三个越冬期内,大湖池、常湖池、朱市湖三个湖泊白额雁的迁徙时间及全区越冬白额雁种群动态
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
作者: 罗静伟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安全  鄱阳湖湿地  生态安全评价  环境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描述: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鄱阳湖天然湿地以及环湖12个县(市区)的非湿地部分行政区是其组成部分。鄱阳湖湿地不仅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节器,同时也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渔业生产基地,其生态安全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人为因素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洪水、干旱、水质污染、物种量减少、植被退化、血吸虫疫反复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显现,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协调鄱阳湖湿地境保护与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综述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论述并分析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修正的P-S-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措施。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处于临界安全水平,在2004-2009年间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现已接近较安全水平。但这数据向好并非生态系统压力减轻和环境质量状况改善所致,而是由于鄱阳湖区经济发展较快提升治理能力,和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改善环境的措施所致。当前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洪水和干旱威胁、水环境恶化、湿地功能退化、物种数量减少、血吸虫疫情反复等。基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鄱阳湖湿地现有管理措施及体制,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应性管理框架,提出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对鄱阳湖湿地实施综合管理,完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规,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监控体系并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广开募资渠道和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社会与公众参与鄱阳湖湿地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全文: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鄱阳湖天然湿地以及环湖12个县(市区)的非湿地部分行政区是其组成部分。鄱阳湖湿地不仅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节器,同时也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渔业生产基地,其生态安全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人为因素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洪水、干旱、水质污染、物种量减少、植被退化、血吸虫疫反复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显现,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协调鄱阳湖湿地境保护与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综述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论述并分析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修正的P-S-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措施。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处于临界安全水平,在2004-2009年间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现已接近较安全水平。但这数据向好并非生态系统压力减轻和环境质量状况改善所致,而是由于鄱阳湖区经济发展较快提升治理能力,和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改善环境的措施所致。当前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洪水和干旱威胁、水环境恶化、湿地功能退化、物种数量减少、血吸虫疫情反复等。基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鄱阳湖湿地现有管理措施及体制,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应性管理框架,提出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对鄱阳湖湿地实施综合管理,完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规,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监控体系并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广开募资渠道和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社会与公众参与鄱阳湖湿地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