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学位论文(9)
期刊(4)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13)
按年份分组
2011(1)
2010(12)
按来源分组
南昌大学(9)
安徽农业科学(2)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1)
江西社会科学(1)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测试及对策研究
作者: 陈清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潘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足迹模型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描述:的研究成果,引入区域可持续发展度的概念,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4-2008年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增长
全文:的研究成果,引入区域可持续发展度的概念,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4-2008年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增长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测试及对策研究
作者: 陈清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潘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足迹模型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描述:的研究成果,引入区域可持续发展度的概念,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4-2008年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增长
全文:的研究成果,引入区域可持续发展度的概念,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4-2008年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增长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测试及对策研究
作者: 陈清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潘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足迹模型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描述:的研究成果,引入区域可持续发展度的概念,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4-2008年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增长
全文:的研究成果,引入区域可持续发展度的概念,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4-2008年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增长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评价
作者: 彭继增 刘逸琨 王宇昕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足迹模型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描述: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测算。主要结论如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4-2008年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增长,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呈上升趋势,但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却在下降。因此,需在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上,采取措施降低生态足迹,提高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全文: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测算。主要结论如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4-2008年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增长,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呈上升趋势,但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却在下降。因此,需在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上,采取措施降低生态足迹,提高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管理模式
作者: 罗静伟 郑博福 钱万友 刘成林 戴年华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安全  鄱阳湖湿地  环境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描述:在对都阳湖湿地的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现有管理体系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鄱阳湖湿地的管理框袈、组织体系、规章制度、监控体系和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完善,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管理模式,为鄱阳湖湿地建设、开发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全文:在对都阳湖湿地的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现有管理体系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鄱阳湖湿地的管理框袈、组织体系、规章制度、监控体系和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完善,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管理模式,为鄱阳湖湿地建设、开发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框架
作者: 罗静伟 郑博福 钱万友 刘成林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鄱阳湖流域  环境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描述:鄱阳湖流域内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自然灾害、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更好地协调流域内河流上下游、河湖以及行政区域之间的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对鄱阳湖流域特征分析和综合管理回顾的基础上,探讨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框架,分析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尺度和范围、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利用、适应性管理等问题,提出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目标,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及流域开发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全文:鄱阳湖流域内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自然灾害、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更好地协调流域内河流上下游、河湖以及行政区域之间的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对鄱阳湖流域特征分析和综合管理回顾的基础上,探讨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框架,分析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尺度和范围、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利用、适应性管理等问题,提出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目标,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及流域开发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管理模式
作者: 罗静伟 郑博福 钱万友 刘成林 戴年华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安全  鄱阳湖湿地  环境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描述:在对都阳湖湿地的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现有管理体系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鄱阳湖湿地的管理框袈、组织体系、规章制度、监控体系和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完善,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管理模式,为鄱阳湖湿地建设、开发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全文:在对都阳湖湿地的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现有管理体系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鄱阳湖湿地的管理框袈、组织体系、规章制度、监控体系和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完善,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管理模式,为鄱阳湖湿地建设、开发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
作者: 罗静伟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安全  鄱阳湖湿地  生态安全评价  环境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描述: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鄱阳湖天然湿地以及环湖12个县(市区)的非湿地部分行政区是其组成部分。鄱阳湖湿地不仅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节器,同时也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渔业生产基地,其生态安全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人为因素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洪水、干旱、水质污染、物种量减少、植被退化、血吸虫疫反复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显现,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协调鄱阳湖湿地境保护与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综述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论述并分析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修正的P-S-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措施。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处于临界安全水平,在2004-2009年间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现已接近较安全水平。但这数据向好并非生态系统压力减轻和环境质量状况改善所致,而是由于鄱阳湖区经济发展较快提升治理能力,和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改善环境的措施所致。当前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洪水和干旱威胁、水环境恶化、湿地功能退化、物种数量减少、血吸虫疫情反复等。基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鄱阳湖湿地现有管理措施及体制,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应性管理框架,提出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对鄱阳湖湿地实施综合管理,完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规,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监控体系并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广开募资渠道和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社会与公众参与鄱阳湖湿地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全文: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鄱阳湖天然湿地以及环湖12个县(市区)的非湿地部分行政区是其组成部分。鄱阳湖湿地不仅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节器,同时也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渔业生产基地,其生态安全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人为因素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洪水、干旱、水质污染、物种量减少、植被退化、血吸虫疫反复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显现,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协调鄱阳湖湿地境保护与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综述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论述并分析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修正的P-S-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措施。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处于临界安全水平,在2004-2009年间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现已接近较安全水平。但这数据向好并非生态系统压力减轻和环境质量状况改善所致,而是由于鄱阳湖区经济发展较快提升治理能力,和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改善环境的措施所致。当前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洪水和干旱威胁、水环境恶化、湿地功能退化、物种数量减少、血吸虫疫情反复等。基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鄱阳湖湿地现有管理措施及体制,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应性管理框架,提出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对鄱阳湖湿地实施综合管理,完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规,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监控体系并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广开募资渠道和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社会与公众参与鄱阳湖湿地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
作者: 罗静伟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安全  鄱阳湖湿地  生态安全评价  环境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描述: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鄱阳湖天然湿地以及环湖12个县(市区)的非湿地部分行政区是其组成部分。鄱阳湖湿地不仅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节器,同时也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渔业生产基地,其生态安全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人为因素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洪水、干旱、水质污染、物种量减少、植被退化、血吸虫疫反复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显现,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协调鄱阳湖湿地境保护与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综述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论述并分析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修正的P-S-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措施。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处于临界安全水平,在2004-2009年间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现已接近较安全水平。但这数据向好并非生态系统压力减轻和环境质量状况改善所致,而是由于鄱阳湖区经济发展较快提升治理能力,和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改善环境的措施所致。当前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洪水和干旱威胁、水环境恶化、湿地功能退化、物种数量减少、血吸虫疫情反复等。基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鄱阳湖湿地现有管理措施及体制,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应性管理框架,提出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对鄱阳湖湿地实施综合管理,完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规,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监控体系并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广开募资渠道和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社会与公众参与鄱阳湖湿地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全文: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鄱阳湖天然湿地以及环湖12个县(市区)的非湿地部分行政区是其组成部分。鄱阳湖湿地不仅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节器,同时也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渔业生产基地,其生态安全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人为因素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洪水、干旱、水质污染、物种量减少、植被退化、血吸虫疫反复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显现,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协调鄱阳湖湿地境保护与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综述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论述并分析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修正的P-S-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措施。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处于临界安全水平,在2004-2009年间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现已接近较安全水平。但这数据向好并非生态系统压力减轻和环境质量状况改善所致,而是由于鄱阳湖区经济发展较快提升治理能力,和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改善环境的措施所致。当前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洪水和干旱威胁、水环境恶化、湿地功能退化、物种数量减少、血吸虫疫情反复等。基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鄱阳湖湿地现有管理措施及体制,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应性管理框架,提出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对鄱阳湖湿地实施综合管理,完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规,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监控体系并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广开募资渠道和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社会与公众参与鄱阳湖湿地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
作者: 罗静伟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安全  鄱阳湖湿地  生态安全评价  环境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描述: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鄱阳湖天然湿地以及环湖12个县(市区)的非湿地部分行政区是其组成部分。鄱阳湖湿地不仅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节器,同时也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渔业生产基地,其生态安全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人为因素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洪水、干旱、水质污染、物种量减少、植被退化、血吸虫疫反复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显现,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协调鄱阳湖湿地境保护与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综述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论述并分析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修正的P-S-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措施。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处于临界安全水平,在2004-2009年间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现已接近较安全水平。但这数据向好并非生态系统压力减轻和环境质量状况改善所致,而是由于鄱阳湖区经济发展较快提升治理能力,和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改善环境的措施所致。当前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洪水和干旱威胁、水环境恶化、湿地功能退化、物种数量减少、血吸虫疫情反复等。基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鄱阳湖湿地现有管理措施及体制,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应性管理框架,提出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对鄱阳湖湿地实施综合管理,完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规,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监控体系并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广开募资渠道和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社会与公众参与鄱阳湖湿地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全文: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鄱阳湖天然湿地以及环湖12个县(市区)的非湿地部分行政区是其组成部分。鄱阳湖湿地不仅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节器,同时也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渔业生产基地,其生态安全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人为因素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洪水、干旱、水质污染、物种量减少、植被退化、血吸虫疫反复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显现,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协调鄱阳湖湿地境保护与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综述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论述并分析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修正的P-S-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措施。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处于临界安全水平,在2004-2009年间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现已接近较安全水平。但这数据向好并非生态系统压力减轻和环境质量状况改善所致,而是由于鄱阳湖区经济发展较快提升治理能力,和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改善环境的措施所致。当前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洪水和干旱威胁、水环境恶化、湿地功能退化、物种数量减少、血吸虫疫情反复等。基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鄱阳湖湿地现有管理措施及体制,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应性管理框架,提出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对鄱阳湖湿地实施综合管理,完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规,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监控体系并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广开募资渠道和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社会与公众参与鄱阳湖湿地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