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高洪水位及其预报
作者: 舒长根 刘影 吕建星  来源:广东气象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高洪水位预报  应用气象学  洪涝 
描述:统计湖口站1951~2001年的水位资料,了解鄱阳湖高洪水位变化特点.以汛期多雨年与少雨年6月上旬~7月上旬500 hPa平均高度距平图,分析江西汛期降水异常与西太平洋副高季节活动有关,特别是与副高第2次稳定北跳过25°N的早晚有关:凡汛期多雨年,其候平均脊线北跳过25°N一般偏晚;凡少雨年其候平均脊线北跳过25°N一般偏早.从高洪水位与江西暴雨的关系,以及青藏高原夏季热力状况可能对江西汛期降水的影响等方面,提出了对鄱阳湖高洪水位进行预报的思路和方法.
全文:统计湖口站1951~2001年的水位资料,了解鄱阳湖高洪水位变化特点.以汛期多雨年与少雨年6月上旬~7月上旬500 hPa平均高度距平图,分析江西汛期降水异常与西太平洋副高季节活动有关,特别是与副高第2次稳定北跳过25°N的早晚有关:凡汛期多雨年,其候平均脊线北跳过25°N一般偏晚;凡少雨年其候平均脊线北跳过25°N一般偏早.从高洪水位与江西暴雨的关系,以及青藏高原夏季热力状况可能对江西汛期降水的影响等方面,提出了对鄱阳湖高洪水位进行预报的思路和方法.
江西鄱阳湖将成为大型风力发电场
作者:暂无 来源:能源与环境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风能资源  可持续发展  开发利用  内陆湖泊  江西省  大型风力发电场  鄱阳湖地区  风力发电项目 
描述:127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约21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区域面积约1390平方公里。已对环都阳湖地区的湖口屏峰、皂湖,都昌的矶山、曾家山等风电进行了实地踏勘,查明环鄱阳湖地区风电近期可开发的装机容量大约在20万千瓦。一个首期投资达20亿元的环鄱阳湖风力发电项目已经开始启动.
全文:127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约21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区域面积约1390平方公里。已对环都阳湖地区的湖口屏峰、皂湖,都昌的矶山、曾家山等风电进行了实地踏勘,查明环鄱阳湖地区风电近期可开发的装机容量大约在20万千瓦。一个首期投资达20亿元的环鄱阳湖风力发电项目已经开始启动.
鄱阳湖典型湿地土地覆盖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作者: 毛建华 游海 邱小剑 莫明浩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典型湿地  影响因子  土地覆盖变化 
描述:鄱阳湖的通江特性增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对鄱阳湖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在分析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基本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解译1976年和1999年两景遥感影像,分析鄱阳湖典型湿地土地覆盖变化,进而探讨湿地覆盖变化的成因.分析结果表明:人类活动、三角洲发育、鄱阳湖水位季节性涨落及其相关的气候条件导致的鄱阳湖典型湿地生物多样性季节性变化是鄱阳湖典型湿地覆盖动态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
全文:鄱阳湖的通江特性增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对鄱阳湖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在分析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基本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解译1976年和1999年两景遥感影像,分析鄱阳湖典型湿地土地覆盖变化,进而探讨湿地覆盖变化的成因.分析结果表明:人类活动、三角洲发育、鄱阳湖水位季节性涨落及其相关的气候条件导致的鄱阳湖典型湿地生物多样性季节性变化是鄱阳湖典型湿地覆盖动态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
鄱阳湖砂山地区风沙化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作者: 胡胜华 于吉涛 张建新 吕宁 周汉文 曾克峰  来源:中国沙漠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种丰富度  鄱阳湖砂山地区  多样性指数  风沙化过程  物种多样性 
描述:对鄱阳湖砂山地区土地风沙化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依据植物种在各类型风沙化土地的出现频率与不同风沙化阶段各生活型植物种的组成,探讨了风沙化过程中植物种绝灭与定居特点.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风沙化过程是物种多样性衰减的过程,风沙化首先导致特有种的灭绝,其次为稀有种.从植物的生活型来看,多年生草本与乔木类植物受风沙化影响最大,而灌木类植物可存活风沙化过程各个阶段,在风沙化过程中植物种的绝灭速率大于定居速率.
全文:对鄱阳湖砂山地区土地风沙化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依据植物种在各类型风沙化土地的出现频率与不同风沙化阶段各生活型植物种的组成,探讨了风沙化过程中植物种绝灭与定居特点.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风沙化过程是物种多样性衰减的过程,风沙化首先导致特有种的灭绝,其次为稀有种.从植物的生活型来看,多年生草本与乔木类植物受风沙化影响最大,而灌木类植物可存活风沙化过程各个阶段,在风沙化过程中植物种的绝灭速率大于定居速率.
江西环鄱阳湖地区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设计方法初探
作者: 刘智敏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研究方法  小城镇  外部公共空间  环鄱阳湖地区 
描述: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集中反映了小城镇特有的空间和组织结构特点,延续并加强城市文脉,并通过其外在显化的形式表达出隐于其后的人文内涵。 随着小城镇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昔日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及意义,在人类的一次次改造过程中逐渐丧失,这是在现代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建立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理论框架,并探索具体方法,以指导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开发与设计。 小城镇城镇设计是对城镇体型、空间环境的安排,其目的是改善城镇的整体形象和空间环境品质,体现城镇中自然景观、人工环境和历史人文的和谐统一。本论文将运用城市设计学科的理论,探索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城镇设计原则及方法。文章主要有五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 主要论述小城镇的地位、现状及作用和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类型与要求 论述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研究的对象及类型,提出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要求。 第三部分:完善环鄱阳湖地区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
全文: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集中反映了小城镇特有的空间和组织结构特点,延续并加强城市文脉,并通过其外在显化的形式表达出隐于其后的人文内涵。 随着小城镇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昔日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及意义,在人类的一次次改造过程中逐渐丧失,这是在现代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建立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理论框架,并探索具体方法,以指导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开发与设计。 小城镇城镇设计是对城镇体型、空间环境的安排,其目的是改善城镇的整体形象和空间环境品质,体现城镇中自然景观、人工环境和历史人文的和谐统一。本论文将运用城市设计学科的理论,探索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城镇设计原则及方法。文章主要有五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 主要论述小城镇的地位、现状及作用和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类型与要求 论述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研究的对象及类型,提出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要求。 第三部分:完善环鄱阳湖地区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
江西环鄱阳湖地区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设计方法初探
作者: 刘智敏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研究方法  小城镇  外部公共空间  环鄱阳湖地区 
描述: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集中反映了小城镇特有的空间和组织结构特点,延续并加强城市文脉,并通过其外在显化的形式表达出隐于其后的人文内涵。 随着小城镇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昔日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及意义,在人类的一次次改造过程中逐渐丧失,这是在现代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建立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理论框架,并探索具体方法,以指导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开发与设计。 小城镇城镇设计是对城镇体型、空间环境的安排,其目的是改善城镇的整体形象和空间环境品质,体现城镇中自然景观、人工环境和历史人文的和谐统一。本论文将运用城市设计学科的理论,探索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城镇设计原则及方法。文章主要有五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 主要论述小城镇的地位、现状及作用和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类型与要求 论述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研究的对象及类型,提出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要求。 第三部分:完善环鄱阳湖地区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
全文: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集中反映了小城镇特有的空间和组织结构特点,延续并加强城市文脉,并通过其外在显化的形式表达出隐于其后的人文内涵。 随着小城镇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昔日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及意义,在人类的一次次改造过程中逐渐丧失,这是在现代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建立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理论框架,并探索具体方法,以指导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开发与设计。 小城镇城镇设计是对城镇体型、空间环境的安排,其目的是改善城镇的整体形象和空间环境品质,体现城镇中自然景观、人工环境和历史人文的和谐统一。本论文将运用城市设计学科的理论,探索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城镇设计原则及方法。文章主要有五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 主要论述小城镇的地位、现状及作用和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类型与要求 论述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研究的对象及类型,提出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要求。 第三部分:完善环鄱阳湖地区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
江西环鄱阳湖地区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设计方法初探
作者: 刘智敏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研究方法  小城镇  外部公共空间  环鄱阳湖地区 
描述: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集中反映了小城镇特有的空间和组织结构特点,延续并加强城市文脉,并通过其外在显化的形式表达出隐于其后的人文内涵。 随着小城镇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昔日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及意义,在人类的一次次改造过程中逐渐丧失,这是在现代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建立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理论框架,并探索具体方法,以指导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开发与设计。 小城镇城镇设计是对城镇体型、空间环境的安排,其目的是改善城镇的整体形象和空间环境品质,体现城镇中自然景观、人工环境和历史人文的和谐统一。本论文将运用城市设计学科的理论,探索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城镇设计原则及方法。文章主要有五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 主要论述小城镇的地位、现状及作用和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类型与要求 论述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研究的对象及类型,提出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要求。 第三部分:完善环鄱阳湖地区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
全文: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集中反映了小城镇特有的空间和组织结构特点,延续并加强城市文脉,并通过其外在显化的形式表达出隐于其后的人文内涵。 随着小城镇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昔日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及意义,在人类的一次次改造过程中逐渐丧失,这是在现代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建立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理论框架,并探索具体方法,以指导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开发与设计。 小城镇城镇设计是对城镇体型、空间环境的安排,其目的是改善城镇的整体形象和空间环境品质,体现城镇中自然景观、人工环境和历史人文的和谐统一。本论文将运用城市设计学科的理论,探索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城镇设计原则及方法。文章主要有五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 主要论述小城镇的地位、现状及作用和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类型与要求 论述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研究的对象及类型,提出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的要求。 第三部分:完善环鄱阳湖地区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
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的探索
作者: 胡振鹏  来源:气象与减灾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流域  综合管理  鄱阳湖  探索 
描述:在介绍鄱阳湖流域背景和综合管理机构职能,以及相应地方法规的完善和流域总体发展规划编制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近20 a来流域综合管理的内容与措施,并就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近20 a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针对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与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江西省积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根据要求和"五年发展规划"的具体部署,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注重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流域管理要注重系统性和综合性,以及以先进技术为依托、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的科学原则,把流域作为一个互相联系的生态经济系统,以开放促开发,治山、治江、治湖和治穷有机结合,持续开展了大规模的保护环境、治理山水、建设美好江西的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的建设和实践,为流域综合治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全文:在介绍鄱阳湖流域背景和综合管理机构职能,以及相应地方法规的完善和流域总体发展规划编制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近20 a来流域综合管理的内容与措施,并就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近20 a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针对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与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江西省积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根据要求和"五年发展规划"的具体部署,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注重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流域管理要注重系统性和综合性,以及以先进技术为依托、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的科学原则,把流域作为一个互相联系的生态经济系统,以开放促开发,治山、治江、治湖和治穷有机结合,持续开展了大规模的保护环境、治理山水、建设美好江西的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的建设和实践,为流域综合治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鄱阳湖银鱼多样性及其时空格局
作者: 王忠锁 陈明华 吕偲 许崇任 雷光春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空间格局  长江  银鱼  鄱阳湖 
描述:鄱阳湖银鱼区系多样性结构与其产卵场分布格局和状况相关,而受夏季银鱼索饵场空间布局影响不大.以物种多样性参数为变量的聚类分析将40个调查样聚为6类,其中3类生境对银鱼区系稳定贡献显著,应受到优先保护.
全文:鄱阳湖银鱼区系多样性结构与其产卵场分布格局和状况相关,而受夏季银鱼索饵场空间布局影响不大.以物种多样性参数为变量的聚类分析将40个调查样聚为6类,其中3类生境对银鱼区系稳定贡献显著,应受到优先保护.
从石钟山石窟看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
作者: 赵志琴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阿吒力教  佛教密宗  白族文化  石钟山石窟  大理地区  本土化 
描述:剑川石钟山石窟名冠南天,开凿于1000多年前的南诏大理国时期。它以宗教、皇室活动、社会世俗、中外文化交流、生殖崇拜等造像内容和精细、生动的艺术形象,为研究云南历史上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资料。 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密宗传入云南大理地区,与当地的土著宗教从斗争到适应,并吸收融合了儒学思想、道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多种文化养分,最终形成了密宗新教派——阿吒力教。由于得到皇室及贵族的支持,阿吒力教曾一度登上南诏、大理国时期“国教”的宝座,对大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剑川石钟山石窟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本土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阿吒力教的集大成者。 本文以石钟山石窟的造像及其反映的文化为基点,参考其他的著作、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等方法,对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现象试做一个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论文总体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的概况,指出它是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集大成者。第二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大约在公元7世纪末至8世纪初由印度传入云南大理地区。第三部分,论述佛教密宗传入大理地区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背景。第四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进程。第五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所体现的密宗本土化。第六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对白族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全文:剑川石钟山石窟名冠南天,开凿于1000多年前的南诏大理国时期。它以宗教、皇室活动、社会世俗、中外文化交流、生殖崇拜等造像内容和精细、生动的艺术形象,为研究云南历史上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资料。 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密宗传入云南大理地区,与当地的土著宗教从斗争到适应,并吸收融合了儒学思想、道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多种文化养分,最终形成了密宗新教派——阿吒力教。由于得到皇室及贵族的支持,阿吒力教曾一度登上南诏、大理国时期“国教”的宝座,对大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剑川石钟山石窟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本土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阿吒力教的集大成者。 本文以石钟山石窟的造像及其反映的文化为基点,参考其他的著作、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等方法,对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现象试做一个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论文总体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的概况,指出它是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集大成者。第二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大约在公元7世纪末至8世纪初由印度传入云南大理地区。第三部分,论述佛教密宗传入大理地区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背景。第四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进程。第五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所体现的密宗本土化。第六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对白族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Rss订阅